第25章
聽到了瘟疫之疾居然得用了他的辦法和藥方之后再無人死亡,虞世基亦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身為朝庭重臣,也知道關(guān)于滎陽郡暴發(fā)瘟疫一事,到了他這般年紀(jì),又在朝中治事,很清楚瘟疫對于百姓們而言到底有多么恐怖。
哪怕是滎陽郡距離東都極近,太醫(yī)署的醫(yī)官們都被派去了幫忙,可是這段時間,也還是倒下了十來條性命。
可這奏報上居然說用了楊謙的藥方和防治辦法之后,就再沒死過人,這等過人的手段,著實讓人大吃一驚。
“虞卿你有所不知,楊謙可并不是什么隱于市井的名醫(yī),而只是一位年紀(jì)未滿十六的少年罷了,不過這位少年郎,雖然未滿十六,卻已在滎陽郡頗有名聲……”
虞世基聽得嘖嘖稱奇不已。“原來那首《憫農(nóng)》也是出自這位少年之手,看來,臣真是太過孤陋寡聞了。”
“小小少年,博覽群書,且還能學(xué)以致學(xué),這等才智,的確非同小可,幸好陛下慧眼識珠……”
楊廣淡然一笑,隨手將那份奏折擱到了一邊。
“現(xiàn)如今滎澤縣瘟疫已定,滎陽郡的封禁可以解除,現(xiàn)如今卻也到了論功行賞之時,依虞卿之見。該當(dāng)如何?”
虞世基向楊廣一禮正色答道。“陛下,此等論功行賞之大事,豈能由臣下來置喙,當(dāng)由陛下圣裁。”
“哈哈,虞卿不用如此,其實朕想問的乃是楊謙此人,此人才智過人,且又心懷百姓,而今撫疫又立下大功……”
聽楊廣之言,虞世基明白了楊廣的躊躇,當(dāng)既附合著夸獎了楊謙兩句之后,話語一轉(zhuǎn)。
“只是此人年紀(jì)太輕,不過十五之齡,若是嘉獎過度,反倒容易惹人非議……”一面說著,虞世基的目光一直密切地關(guān)注著楊廣的細(xì)微表情。
楊廣兩眼微瞇,深以為然地頷首道。“不錯,朕正是因此這才猶豫,難下決斷。”
虞世基撫著三縷長須,仔細(xì)思量一番之后頓時有了主意。
“臣聽陛下言,楊謙之父楊寧乃是工部官員,能夠教育出這樣才智過人的兒子,想來他也應(yīng)該有幾分本事才是。”
楊廣若有所悟地?fù)崃藫崮怯⑼Φ膭γ肌!坝萸湔婺穗拗殴梢玻灾欣怼砣耍げ繂T外郎楊寧覲見……”
楊謙站在滎澤縣東市臨街的一處大商鋪門前,打量著這間明顯已經(jīng)塵封了不少時間的空曠鋪子,嘖嘖有聲地道。
“嗯,我很滿意,這里不錯……沒想到,家里在滎澤縣內(nèi),居然還有這么一間大鋪子,只是為何不繼續(xù)出租了呢?”
“公子,之前咱們是租給了張姓的商家做高檔酒樓,可對方這才剛剛租下來,洪水就來了……”
管家松叔打量著這間滿是灰塵的大鋪子,頗有些無可奈何地解釋道。
洪水一來,剛要采辦物件來開張的張姓商人看到整個滎陽郡都受了災(zāi)害,而滎澤縣又是最嚴(yán)重的地區(qū)。
大災(zāi)之后,在這里開高檔酒樓,那就等于是明明知道是死路一條還一個勁地往里擠。
于是乎這位張姓商人連那前期支付的三個月押金都不要了,拍屁股直接離開了滎澤縣。
接下來的日子瘟疫肆虐,大家伙成日想著的就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小命,哪里還有什么心思做生意。
導(dǎo)致這間環(huán)境和地段都絕佳的商鋪至今還沒找到適合的租客。
昨個管家松叔跟韓氏聊起,眼看著府中的狀況困窘,要不要將這間商鋪給出手。
楊謙正在為自己的韭菜盒子該怎么操作,一聽到居然有商鋪,當(dāng)即就站了出來。
所以他才會出現(xiàn)在這里,巡視一圈下來,楊謙顯然很滿意這間商鋪的地段和位置。
“公子,那韭菜盒子雖然十分美味,可是用這么一大間的商鋪來售賣,會不會顯得太過浪費了?”看到楊謙很滿意,管家松叔還是有些猶豫。
“松叔放心吧,韭菜盒子,這只會是這間商鋪售賣的第一種美食,以后會越來越多的。”楊謙呵呵一笑。
這樣的自信,不是來源于楊謙自己的廚藝,而是來源于妖蛾子系統(tǒng)那令人無語的獎勵。
楊謙相信,美食韭菜盒子的做法大全這張美食配方絕對不會是最后一張。
瘟疫已然被平定,太醫(yī)署的醫(yī)官們?nèi)耘f在忙碌,處置著后續(xù)的病患們,隨著病患的痊愈,讓滎澤縣乃至整個滎陽郡都恢復(fù)了勃勃的生機。
楊謙這位楊府公子準(zhǔn)備要在這東市開一家食肆的消息,很快就在楊謙這位滎澤縣名人出現(xiàn)在東市之后,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只是楊謙很快就被府里趕來的家丁給喚回大澤村去了,因為已經(jīng)失聯(lián)多日的父親,終于派回來了信使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母親韓氏滿心懷喜的拉著剛剛進門的楊謙就迫不及待地道。
父親楊寧乃是工部的員外郎,因為這一次的洪水波及了東都,所以導(dǎo)致父親只能與一干工部官員嘔心泣血的加班。
本想要派人回來送信詢問家里的情況,結(jié)果又因為瘟疫出現(xiàn),而四野封禁,導(dǎo)致父親楊寧在東都真可謂是寢食難安。
而昨日,父親楊寧被詔入了宮中,本以為是自己的誠實苦干獲得了天子的垂青,結(jié)果沒有想到,天子詔自己去乃是因為自己生了一個好兒子。
在滎澤縣干了不少的好事。那首《憫農(nóng)》詩,就連天子楊廣也是贊口不絕。因為楊謙的獻(xiàn)方治愈瘟疫之功。
是故,天子賜金千斤,綢緞百匹,并且將勤勞實干的父親從工部的子司水部員外郎升任工部的頭司工部司郎中。
“你爹蒙陛下詔見,而且陛下還親口夸獎了我兒在滎澤縣的一干豐功偉績……”
“只可惜我兒年紀(jì)太小,尚未及冠,不然,指不定陛下都要詔你入東都了。”
楊謙聽著母親韓氏之言,心中倒是頗為感慨,還真沒想到,陳醫(yī)令等一干太醫(yī)署的醫(yī)官們倒也是實在人,并沒有抹煞自己的功勞。
至于天子楊廣因為自己年紀(jì)尚幼,把功勞轉(zhuǎn)嫁到了老爹的頭上,楊謙不但沒有不開心,反倒是頗為竊喜。
正所謂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何況于在這即將開始政治大動蕩的大隋王朝。
ps:新書不易,求收藏求推薦嘍!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