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君婥香汗淋漓的坐在地上,全酥軟乏力,滿面的潮紅,不遠處正是心滿意足的王忠。
兩人周圍一片狼藉,傅君婥更是衣衫不整。
“傅姑娘,起來我們再大戰(zhàn)三百回合呀!”王忠一臉得意的說道。
“漢狗!”傅君婥喘著粗氣對王忠說道:“有本事等本姑娘休息片刻,我們再斗!”
王忠環(huán)抱雙臂,嘴巴微翹,得意道:“奕劍大師傅采林的“九玄**”和“奕劍術(shù)”也不怎么樣,連我一片衣角都摸不到!”
傅君婥激動的叫罵道:“放,我?guī)熥鸬纳窆ΓM是你這個漢狗能比擬的!”
似乎是為了師門榮譽,傅君婥重新站了起來,再次攻向王忠,以指代劍,施展聞名天下的“奕劍術(shù)”。
劍神傅采林的“奕劍術(shù)”,武尊畢玄的“炎陽**”,散人寧道奇的“散手撲”,可謂大唐世界最頂尖的武功。
王忠就是想通過與傅君婥的交戰(zhàn),窺探這個大唐世界的武功底蘊。
傅采林的“奕劍術(shù)”是一門非常精妙的劍法,招招料敵機先,劍劍玄妙莫測,以王忠?guī)纵呑拥囊娮R,恐怕還沒一門劍法可以與之相比。
大唐世界因為天地元氣稀薄而充滿惰,使得武功無法像天龍世界那樣,一招一式具備毀城滅寨的威力,所以這個世界的武功更注重精妙的控制力,而不是絕對的破壞力。
天龍世界的武者就像一個暴發(fā)戶,因為外界天地元氣濃厚而活潑的關(guān)系,每一招都容易調(diào)動天地元氣,融入自攻擊之中,使得威力巨大,并且不記消耗,以本傷人。
優(yōu)點是破壞力十足,可缺點是過于粗枝大葉,少了幾分玄妙,天地元氣的利用率也不算太高,甚至有無謂的浪費。
大唐世界的武者更像是一個精打細算的小老板,每一分每一毫都用在鋼刃上,沒有絲毫浪費,合理支配自己的錢財。
威力雖然不算大,卻將自寶藏完全開發(fā)掌握。
就拿傅采林的“奕劍術(shù)”來說,這是一門極為精妙的劍法,以棋道入劍道,招招料敵機先,與“獨孤九劍”很像,可又不完全一樣。
獨孤九劍的料敵機先更注重的是敵人招數(shù),以招破招,而奕劍術(shù)除了關(guān)注敵人的招數(shù)外,更注重的是自以劍道入天道,領(lǐng)悟世間一切大道的神道之劍,立意上就高出一籌!
到不是說獨孤九劍不如奕劍術(shù),獨孤九劍創(chuàng)自于獨孤求敗,追求的是無招的境界,還局限于招式,是獨孤求敗早年所創(chuàng)的劍法,境界自然差了一點。
不過獨孤求敗晚年的武功已經(jīng)超脫于招式限制,達到“無劍”的境界,那是上通天道的劍道。
比境界,獨孤求敗未必不如傅采林,只是以獨孤求敗早年所創(chuàng)的“獨孤九劍”,與傅采林武道集大成的“奕劍術(shù)”相比,有失公平。
若是傅采林去到“天龍世界”,以他對自武功的可怕控制力,立刻就是掃地僧般的高手,隨手都是石破天驚的神力。
傅君婥的功力明顯不到家,“奕劍術(shù)”上的修為差了不少,無法發(fā)揮“奕劍術(shù)”真正的威力。
傅君婥現(xiàn)在勉強達到“無招”的境界,距離以劍道探天道的境界,差了十萬千里。
至于傅采林的“九玄**”,王忠看來也不失為一門不下于“易筋經(jīng)”的內(nèi)功,若是在天龍世界,威力絕對強大無匹,可惜受限于大唐世界的環(huán)境,威力自然差了點意思。
以王忠“天人境”的境界,一雙眼睛能夠看透元氣流轉(zhuǎn),傅君婥雖然沒有透露“九玄**”和“奕劍術(shù)”一個字,但是只要她出招,王忠就能憑借招式中的氣機感應(yīng),將“九玄**”與“奕劍術(shù)”的用勁法門探的一清二楚!
王忠之所以一直在激怒傅君婥,就是想要她心無旁鷲的發(fā)揮一所學(xué),讓王忠可以對比出天龍和大唐兩個世界的武功區(qū)別。
總的來說,天龍世界的武功,更注重的是威力,而大唐世界的武功,更注重對功力的運用,雙方各有所長,難分軒輊。
區(qū)別只是世界不同,武功的側(cè)重點也不同!
不過與傅君婥對戰(zhàn)中,王忠也發(fā)現(xiàn)自武功的不足,或者說他走入了誤區(qū)。
正所謂入鄉(xiāng)隨俗,王忠以天龍的武功路數(shù),在大唐世界施展起來,自然有些不自然,沒遇到高手還好,若是遇到傅采林那般的高手,恐怕這點不自然足以致命。
既然意識到問題,就要解決問題,王忠當(dāng)即就一掌劈暈傅君婥,然后盤腿坐在地上,考慮自的武道。
天龍世界的“易筋經(jīng)”,雖然是絕世武功,可畢竟適合天龍世界,在大唐世界施展起來,總有種違和感,難以稱心如意。
王忠手頭上并沒有太多大唐武學(xué),眼界始終受到局限,家傳的“虎嘯勁”只是軍中武學(xué),威力雖然不俗,可如果用在武林爭鋒上,始終差了點精妙。
“九玄**”雖然不俗,可畢竟是傅采林的根本武學(xué),王忠學(xué)了去,對上傅采林會很吃虧。
王忠有種直覺,自己與傅采林總有一戰(zhàn)。
思來想去,王忠考慮很久,最后還是決定暫時放棄修煉“易筋經(jīng)”,專注于家傳的“虎嘯勁”!
“虎嘯勁”是一門由外而內(nèi)的功夫,與天龍世界的“降龍十掌”相似,以一虎嘯拳入門,以拳導(dǎo)氣,然后培育一道精純的先天真氣“虎嘯勁”。
王忠自幼修煉“虎嘯勁”,已達第五層的境界,后來覺醒前世記憶,以“天人境”的境界,推演到第七層,之后再想突破,非水磨供功夫不可。
來護兒修煉一輩子“虎嘯勁”,也才達到第層,距離最高一層第九層還差的遠。
王忠想到的辦法是將“易筋經(jīng)”內(nèi)力打散,融入“虎嘯勁”之中,然后強行將這門武功推至最高境界,然后以“虎嘯勁”為基礎(chǔ),融入質(zhì)相近的“降龍勁”,結(jié)合兩個世界的武道精髓,創(chuàng)出一門“虎嘯龍吟氣”!
“降龍十掌”的“降龍勁”與“虎嘯勁”質(zhì)相近,同是由外而內(nèi)的武功,兩者簡直就是珠聯(lián)璧合。
“虎嘯龍吟氣”結(jié)合兩個世界武道優(yōu)點,是破壞力與控制力的結(jié)合。
這也是王忠放棄“易筋經(jīng)”的原因!
在天龍世界,王忠將易筋經(jīng)練至“黑級浮屠”巔峰后,慢慢察覺這門神功的局限。
易筋經(jīng)是佛門武功,佛門則以虹化寂滅為最高境界,修的是來世道,易筋經(jīng)的“白級浮屠”是一種只有死亡才能練成的武功。
這也是王忠臨死前才領(lǐng)悟!
想那掃地僧,成就黑級浮屠幾十年,死前才成就一顆“白級浮屠”的舍利子,留下一修為,元神入滅。
王忠求的是無敵之道,不是成佛之道,易筋經(jīng)威力再強,明顯不合他路子!
大唐世界承接“邊荒傳說”,而“邊荒傳說”可是有“破碎虛空”的燕飛。
王忠覺得大唐的“破碎虛空”境界應(yīng)該在佛門“虹化”境界之上。
佛門虹化更像是元神超脫,而破碎虛空卻像成圣。
既然來了大唐世界,王忠自然要探一探那“破碎虛空”的境界!
“虎嘯龍吟氣”就是王忠探索“破碎虛空”的第一步!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