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這天,馬二爺騎著馬帶著迎親隊伍就來了。一路上敲鑼打鼓,喜氣洋洋。
景蕊兒瞧著這不同于村里人娶親的陣仗,亦是嘴角咧上了眉梢,完全忘記訂親那天,上門的只是一個不知名的管家。
依舊是景亦將她背出家門的,從屋子出到轎子的路上,兩人都沉默著沒有說話。
直到景蕊兒上了轎子的那一刻,景亦低聲說了一句,“保重。”
景蕊兒在喜帕下的臉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沒有應答。
馬二爺見景亦面上一臉沉重,沒有喜悅之情,以為是舍不得剛回家的姐姐又嫁出去,故而也向他行了一禮并保證自己日后會好好待他姐姐。
遑論馬二爺娶景蕊兒到底是帶著怎樣的目的,伸手不打笑臉人。景亦扯起嘴角,也向馬二爺回了一個禮,“天色漸晚,您快走吧,這路上晚上不好走。”
自此,景蕊兒帶著自己對富貴人家的憧憬,終于是嫁了出去。
狗兒前些日子活潑了些的性子今日又靜了下來,偶然間還抬頭問阮玉,“舅母,娘還會回來嗎?”
阮玉蹲下身子捏了捏他的臉,“會的,你還在這兒呢。”
狗兒抿著嘴唇望著院門的方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也沒再說些什么。
阮玉站起身轉了話題,“今兒個想吃什么,宴席上可是有許多吃食,可以一餐嘗很多樣呢。”
狗兒仰著頭握上阮玉的手,“舅母做的都愛吃。”
“真乖。”揉了揉狗兒的頭,將他提溜到懷里,便去吃飯了。
馬二爺與景蕊兒成了親,就盼著待兩人回門的日子和景亦套些近乎。哪兒知道,景亦、阮玉兩口子又帶著狗兒去桂花村了。
馬二爺也沒想過自己姐姐的回門日,弟弟一家居然不在家,難不成其實他們姐弟倆的關系其實并不好?細細想著,越發覺得這樣的想法很靠譜,得先要回家去問問那日上門提親的管家。
既然景亦不在,馬二爺留在景家和景二郎夫婦也沒什么話聊,寒暄了幾句便道自己有事要先回去了。說著馬車晚一些再來接景蕊兒的回家,只留下一個丫鬟留在景蕊兒身邊。
景蕊兒自是體諒,這么一個大忙人,能陪著自己回趟娘家已經很是不已。
景二郎也跟著出門下地去了,瞧著閨女嫁人以后模樣還是紅潤的自是也完全放下心來,只留下楊氏和她說些體己話。
“這位姑娘,你要不要先坐會兒?一直這么站著也是很累的,我們家沒那么大的規矩。”楊氏見著景蕊兒身邊的夏荷低著頭紋絲不動地站著,有些看不下去。誰家下人不是人生父母養的啊,他們都是有兒女的人,看著和他們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的姑娘這么累,總是也會聯想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忍不住多了幾分心疼。若不是被逼無奈,誰愿意去給人當下人呢?
“回老——”夏荷抬起頭準備答話。
又被景蕊兒怒目痛斥,“沒規矩!誰讓你說話了?這么多年的規矩學哪兒去了!我讓你說話了嗎?”
夏荷立馬朝著景蕊兒跪下,“夫人!我錯了!只是見老夫人和藹,故而想——”
“還要狡辯!給我跪院子里去!”景蕊兒好似要耍一耍威風,只不過見著這威風的人只有她娘罷了。
夏荷早在院子里便聽說今日跟著夫人回娘家的人必定會吃些苦頭的,畢竟是農家女第一次歸家,總是想將自己過得多好多好展示一下的。特別是有了可以呼來喚去的下人,自是會從她們身上下手。此時說什么也沒用,她的目的只是為了懲罰她罷了。故而也沒多做爭辯,直接跪去了院子里,以免惹來更大的懲罰。
被景蕊兒嚇到的楊氏這才回過神來,急急對她道,“你怎么這樣對那姑娘,那姑娘還沒你大吧?得饒人處且饒人。快去讓她起來吧。”
景蕊兒淡定地喝了一口茶,“娘,你別管。她們這些人稍稍沒有些規矩就爬到主人家頭上來了,我這是為了讓她們知道規矩。”三嬸可是和她說過,去了大戶人家,自己這種沒根沒底的,只能自己強硬起來,免得別人越發瞧不起自己。
所幸,聽三嬸的話還是有用的。這不,這幾天在馬家,有誰敢在自己面前擺臉色?便是自己看見馬二爺的那幾個小妾,一開始見她們金釵銀飾的有些慫,摸了摸自己頭上馬二爺給的聘禮,立馬的,腰就直了起來。對她們和氣一點還真以為自己怕了她們不成?
楊氏不知大戶人家的規矩,見景蕊兒胸有成竹的樣子,也沒再說。自己的閨女要在那樣的人家生活也是難,于是只問問這幾天的狀況,再多他們也是無能為力了。
但不說馬二爺,便是景蕊兒,雖然不喜歡他這個弟弟。但她回門這一天,自己的弟弟竟不在家候著,還是又讓她生出了更多的不喜。
十二月快要結束,即將要迎來更加寒冷的日子。
景亦和阮玉也要為上京之路做準備了,楊氏和景二郎的意見是,狗兒就留在家里面。反正就他們兩口子在家里面,沒什么事兒,有時間照顧狗兒。
阮玉是不太想的,與狗兒生活了這么些時日,自是有感情了,狗兒對她們的依賴也是與日俱增。她不想在小小的狗兒心里留下陰影,覺得誰都可以拋棄他,誰都不愛他。
景亦不想是則不是因為短時間內相處出來的感情,更多是因為自己親口答應李有會自己照顧的。留在家中,生怕景蕊兒那兒生變。只是也有些擔心阮玉會照顧不過來,得到阮玉絲毫不委屈的回答,轉過頭也去和景二郎說了。
當然,這種事也不可能是阮玉出面啊。免得楊氏誤會阮玉不想景亦好好準備考試呢。只能景亦自己好好勸解,讓他們放下心來,畢竟親生的嘛。
而直至確定了要走的日期,阮玉心中對于家的眷戀也越發濃厚。景亦和她說過,這一走,不確定什么時候才能再回來,可能一年兩年,也可能三五年。
在這樣的情況下,阮玉回家也不說著做工看山玩樂了,整日里就陪著阮遠和趙氏說說話。陪在他們身邊,阮墨甚至都想請了假來陪著姐姐姐夫,但這個決定剛說出來便被大家否決了。
還是阮玉答應他,回家的每日都會在家中呆就一些,陪他多坐一會兒,才讓他恢復了一點點笑容。但他在姐姐回家的那一日也回得越發早了。幸好他在阮玉走前幾天便放假了,那幾天也是阮玉去哪兒他就纏著去哪兒。
弄得景亦也是一身酸氣,晚上摟著阮玉使勁兒蹂躪。
“你多大人了?怎么還和阿墨醋起來了?”阮玉輕聲笑了起來,臨行前,她忙著回家,景亦自然也是忙著在家陪父母,下地幫著景二郎干些活兒。這些年的辛苦用還不還來估量,但是能用著他們干活兒的時間陪在他們身邊多一些,也算是自己對他們的一份孝心。
阮玉這邊在村中除了陪父母之外,也還抽出些時間與朋友相處了一段時間。
邀著大丫、二丫、三丫、楊柳、李芬幾個姐妹,在新出爐的燒烤堆前吃著燒烤暢談。
“阿玉啊,你腦子里整日的都在想些什么呢?這般的烤法你也能想得出來?”楊柳翻轉著烤架上的肉,吸著氣對阮玉說道。
“自然是在想吃的呀,不然怎么會有這些東西出來?想著想著才會琢磨呀。”阮玉道。
“想來大抵是我還不愛吃吧。”楊柳一邊說著一邊點頭,仿佛自己的確是這個樣子。
“你不愛吃?看看你肚子上的那一圈肉!”三丫和楊柳也算是混熟了,說話自然也是百無禁忌。兩人都是爽朗的性子,說到什么也不會生氣。
“呵呵。其實我也沒怎么吃,就是可愛長肉了。”楊柳不好意思地說道。
“鬼才信你!”在座的各位,誰不知道楊柳過得好著呢。婆家對她極好,嫁過去以后,性子依然和往常無異,這在這個朝代來說,已經是極為不易的了。
“阿玉是捉摸著吃食怎么做才好吃,我們只想著吃現成的,哪兒會動這么多腦子,能不是只會吃嗎?”大丫一句話總結了出來。
李芬看著她們吃著聊著,也露出淺淺的笑,“一轉眼,我們都已經嫁人了呢。想當年,我們在山上山下打滾的時候,才過去多久啊。”
“對啊對啊,現在我們都已經成親了,不久后娃娃都要出來了。不對!大丫姐的娃娃都會走路了呢!”楊柳也跟著嘆道。
“不要臉,現在就說娃娃了!”三丫對著楊柳羞了起來。
楊柳氣惱,憋足了氣回道,“怎么?難不成你嫁人了還不生不成?”
三丫也跟著紅了臉,垂著頭小聲嘟囔道,“誰不生啊。”
但同時,大家也才反應過來,李芬自之前退婚后還未訂親,更未成親。她們這樣堂而皇之地將幸福曬了出來,豈不是往她心上插針嗎?
于是紛紛抬眼望向她,流露出復雜的神情。
李芬沉浸在幼時的回憶里,剛回過神,便看見大家的眼神。
不動聲色往后挪了一小步,“怎么這樣看著我?”
“沒事兒,阿芬,慢慢來,我們都還小。”
“對啊,這人啊,一定要謹慎選擇,不然像景亦她姐姐那樣,挑不中合適的人,還得合離,更麻煩了。”
“誒!景亦他以前的姐夫可是好人,你這樣說是不對的。是她姐姐不好,連累了他姐夫!但不管誰的錯,總之兩人的確不合適就是了,故而可以想見,人還是得要細細相看,直到找到滿意的才好。日子總是能過得好的。”
幾人就著合不合適、找怎樣的人合適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李芬也了解到她們話里的意思,是想安慰自己。畢竟自己在她們中的年歲的確算是大了。
但從一開始的頹敗到怨天尤人,再到自怨自艾,再到如今的心平氣和。慶幸的是有時刻開導自己的朋友,讓她不至于走岔路,不至于隨便隨了她娘的意將就著過日子。人總會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未來生活的影子,她不希望生活給予她太多的驚心動魄,那些隨時需要她嚴陣以待來對待的生活非她所愿。
細水長流便是。
“哎呀,忘了告訴你們了,我要定親了。就是可惜阿玉要走了,等不到我訂親的日子了。”李芬溫婉地笑著打斷她們的話。話里似乎真是忘記了告訴她們一般,只是語氣里充滿濃濃的調侃意味。這樣的明白地告訴她們,其實并不是真的忘記告訴,而是只想現在告訴,只想在這般的情況下告訴,給她們一個巨大的驚喜。
看著她們張大嘴巴瞪大眼驚愕的模樣,倒真是娛樂了李芬一把。“怎么?這么驚訝?不相信我能訂親?不相信我能嫁出去?”
這樣調皮開闊的李芬,真是阮玉她們許久不曾見到的李芬,十分為她的目前的狀態開心。但驚訝不減。
“啊啊啊啊啊啊啊!你什么時候相看的人家?什么時候訂親?”
“是哪戶人家啊?我們竟一點兒也不知道?”
“若不是阿玉要走了,你莫不是打打算悄悄訂下親事偷偷嫁出去不成?”
……
眾人七口八舌地質問她,語氣兇巴巴的,但表情卻都是十分開心。好幾年了,李芬終于要從自己的噩夢中走出來了。果然,她們再如何安慰她,都不及一樁真正地訂親來得讓她開心。
在眾人停下之后,李芬才緩緩說起自己的那樁即將訂下的親事。
那人是他哥哥做工時認識的,因做的都是短工,本不常在一起,對彼此了解也不深。后來機緣巧合的又在一起干活兒了,一來二去的也熟了起來。
那人是隔壁村的,家中父母雙亡,一個人供著弟弟妹妹,也沒有田地。只時常做些短工補貼家用。因實在太窮娶不上媳婦兒,人倒是個踏實的。聽李芬哥哥偶然提起自己有個被退親還在家中的妹妹,動了些心思,只因家中實在太窮也不敢提出來。
后來還是李芬哥哥在李芬面前提了一嘴這個人,李芬也有了見一面的心思,兩人這才熟悉起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