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殿里,明珠堵在門口,掌心捏著一枚如蠶豆大小的烏鐵飛鏢,眼神如刀一般釘在柳太醫身上,隨時準備取其性命。
配殿炕邊上,被緊盯著的柳太醫坐在冰冷木凳上,將手指搭在沉睡的胡貓兒腕間,一言不發已有一刻鐘。
末了,他淡淡問道:“胡姑娘這兩日吃了什么?”
五福瞧了眼明珠,見她并沒有回話的架勢,便忙忙道:“飲過兩口酒。飲的不多,主要是被人打了腦袋!
柳太醫一抬眼皮,目光在貓兒面上停留許久,面上并未透露任何情緒,心內卻掀起軒然大波。
脈象紊亂,時快如奔流,時慢如泥流。
究竟為何會如此?
決計不是飲過兩口酒的原因。
她體內原本就有七傷散,又有何人給她下了什么藥,將她脈象影響至此?
他轉身握筆,要寫下藥方。只提筆間筆鋒晦澀,指尖顫動,十來字寫完,竟仿似赴了場大考。
他將藥方遞給明珠,淡淡道:“有些人是須臾飲不得酒的,飲酒如服毒。其實無大礙,歇息兩日便好。這一劑藥,可服也可不服。明日我再過來看過。”
明珠不動聲色收回飛鏢,接過藥方,目送他離去,這才低頭往藥方上看去。
葛根、萬年甘……都是普通解酒的藥材,沒有可疑物。
她將藥方收進衣襟,五福卻來拉扯她,急沖沖道:“怎地,你不想為姑姑抓藥?我去抓!”
明珠只遲疑了一息,便將藥方給他,再塞給他一粒碎銀,刻意道:“快些去,姑姑能不能挨到煎好藥,還說不定。”
五福明明聽到柳太醫說“無礙”,卻被明珠的話驚得魂飛魄散,嗚咽抹淚,急急往太醫院值房跑去。
春杏對明珠的行徑十分看不慣:“作甚捉弄五福?姑姑何時到了咽氣的地步?”
明珠并不理她,轉頭進了配殿,坐在炕邊看著熟睡的貓兒,微微嘆了口氣:“外間都知道你病的重,該不會來打擾了吧……”
她想多了。
五;貋淼牟欢鄷r,廢殿就客似云來。
先是工部值房的幾位役臣念著前恩,借著進掖庭修葺被大雪壓垮屋頂的當口,前來探了一回胡貓兒,慨嘆天妒英才,掬了幾捧同情淚,悵然離開。
再是不知做什么的一個太監,送進來兩根不壯不細的人參,也不自報家門,只對著貓兒磕過兩個頭后,語焉不詳的同明珠道:
“我家友人多虧了胡姑姑,才重獲起復。友人說,如若姑姑真的仙去,喪葬禮儀他來置辦,一定將姑姑打整的妥妥帖帖!
明珠還沒聽出個門道,隨著一聲長泣,李巾眉的一條腿跨進了破圍墻。
瞧見廢殿幾人神色平靜站在院里,她吼了一半的啼泣噎在了半途,當先探頭問道:“人死了沒?”
當先那小太監回頭看了李巾眉一眼,又轉頭切切交代明珠:“花圈紙錢這些不頂用,招人眼。風水好的墳地才是最主要的,低調奢華!
李巾眉豎著耳朵,聽見“花圈”、“紙錢”、“墳地”,嗓子眼里的余下的那半句哭嚎立刻加大,眼淚珠子不要錢的撒下,引得那太監也提前來了悲哀,嘆上一句“英年早逝”,抹淚離去。
胡貓兒萬萬沒想到,自己的這一癱倒,為自己招來了一場葬禮。
如果她在天有靈,呸呸呸,如果她醒過來,定是不能放過罪魁禍首李巾眉這位損友的。
鵝毛大雪在晌午時分驟然加大。
宮里各處閑暇之人,仿佛遇到了百年盛會,積雪并未阻攔他們的輕快步伐。他們雀躍進了掖庭,一路往廢殿方向而去,瞅一瞅傳說中的貓妖死了后會不會現原形。
廢殿里,先到之人已將小院塞嚴實。
有人為了能站在頭排而起了爭執,一番打斗下,將廢殿原本就破了個大洞的院墻徹底沖垮,反倒如了大部分群眾之意——看熱鬧再不用交入場費了。
這可急壞了收費員李巾眉。
作為兵部尚書家的愛女,她父母當初為她取了“巾眉”二字做閨名,本就寄托著“巾幗不讓須眉”的美好愿望,希望她也能如父兄一般身披鎧甲、跨上大馬,往沙場里闖一闖。
然而她成長的這些年,路子走歪的不是一星半點。
初初是麻麻不會。
最近陡然發掘了經商的天賦。
這一發掘,她的聰慧源源不可擋。
取了木頭攔在院墻破洞口,她大小姐親自守在廢殿院門邊收入場費——這就是她突然想出的好點子。
每人一錢,院里請,茶水點心一律沒有。
至于廢殿眾人的不停嘴的解釋,對不起,聽不見。
李巾眉確實沒聽見明珠、春杏、五福等人的聲音。
初初她剛從破院墻鉆進去,自己的哭嚎聲就壓制住了旁人的話語聲。
等她的哭嚎聲再將外人一個個招來,廢殿幾人的聲音就更被淹沒在人潮中。
明珠原本想力挽狂瀾。
她想起蕭定曄曾交代她,有任何亂子和蹊蹺,都要向外間隱藏著的暗衛遞信。
她壯著膽子擠出廢殿,尋了一棵樹葉還勉強算密實、能藏人的樹子,立刻張聲:“快,告訴主子,胡姑姑要被迫送進棺材了里!”
樹上的暗衛:“什么?”
“胡姑姑要被迫送進棺材里了!”
“什么?”
“胡姑姑……”
“什么?什么什么?”
“……”
明珠一拍大腿,對自己的行為后悔的捶心。
如若她當初不嘴欠、不虛張聲勢將貓兒的病情夸大,五福去太醫院值房抓藥的路上就不會一路哭嚎著去,就不會將工部那些人招來提前吊唁,工部值房邊上的兵部值房的人就不會聽到,兵部尚書之女李巾眉就不會跑來添亂,廢殿就不會成現在這個局面。
明珠站在樹下抹了一回淚,樹上的暗衛瞧見,心里打了個哆嗦:“真死了?這胡貓兒是真死了?”樹身極輕的一晃悠,日暮時分,天邊飛出一只黑鳥,轉瞬不見。
如若說明珠親手點燃了貓兒已死的火苗,五福和李巾眉就是煽風點火將事情快速推動的最大功臣。
而事情被推到了頂端,還有一位人卻功不可沒。
吳公公。
------題外話------
今天五更,一萬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