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稍后擺了一桌大宴,將自己的幾個兒子都叫來一起上桌。
陸游本就博古通今,此時喝了幾口酒更是談性甚佳,引經據典說個不休。
實力和角度的不同,陸明對于陸游固然有些欣賞,但卻也不存在什么敬畏之情。
于是,陸明隨意動了幾筷子,便安心飲酒,偶爾回復幾句,也懶得管是不是摻雜了后世的私貨,但角度往往耳目一新,讓陸游頗為驚喜。
陸子虞、陸子龍、陸子修等幾人聽得面面相覷,絲毫不知道這位深居簡出的堂兄弟,何時有了這等天馬行空的理論。
但顯然陸游家教甚嚴,這幾人也都是老老實實的吃完飯,豎起耳朵聽得津津有味,卻也不敢評價一二。
既然不存在小說里常見的,踩陸明來博取陸游關注的套路,陸明自然也不會主動出手,一頓飯吃的倒是相安無事。
……
用完了午飯,陸游筆走龍蛇,極快的寫了三封書函,都用信封裝好。又在信封上提筆寫了三個名字,順手封了口,便遞了過來。
“你二叔當年主戰,得罪了許多人,有些昔日的好朋友,也變的反目成仇了,不過,這書信上三個朋友,我還是信得過的!闭f到這里,陸游神色有些落寞。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标懨飨肓讼,用《尚書》句子勸道。
人心難易其詭,道心中正入微,這也是儒門的觀點。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陸游一怔,微微皺了皺眉頭。
后面的意境就有些大了,大概是要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易其志,最后使人心與道心和合,執中而行。
句子自然是好句子,上半句的語境也算是切合。但這句話的出處是源于堯舜禹禪讓的故事,用在普通人身上,有點太大了。
當堯把帝位傳給舜以及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所托付的便是這句話,代表著天下與百姓的重任,甚至是華夏文明的傳遞。
事實上,陸游活這么大,還沒見過有人會把這種句子用在自己身上的。
好比勸別人,堯舜禹都是這樣,所以你也要這個?
理是這個理,但這樣,真的合適么?
陸游思索了片刻,實在搞不懂陸明的想法,便也只好作罷。
“當然,這點事本來也沒什么,二叔問心無愧。只是可惜,韓侂胄非成大事之輩,大宋又內憂外患,大軍難成。雖有稼軒一力推動,但卻無武穆之才,金人依舊占據半壁江山,也不知如今金國內外近況如何?”陸游想了想,又續上自己的話頭,突然也沒了什么談興。
畢竟這種事太過沉重,寫在詩文里也算了,卻不太適合給侄子踐行時談及。
“這三位么?”陸明現在對于金國同樣信息不足,當然也不會去說金國活不過三年之類的話,他瞟了一眼書函,眼角卻微微抽搐了一下。
果不其然,居首是辛棄疾的名字,但出乎陸明意外的是,另兩封書函則是心儒書院副山主易安居士李清照和桃花島主東邪黃藥師……
這三個名字放在一起,畫風真是一言難盡……
“嗯,稼軒是我至交,一貫是主戰派的領袖人物,一身文韜武略,儒武雙修,更是當世絕頂高手。至于易安居士嘛,其實她年歲已經不小,更是一生坎坷。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在彌留之際時,天地劇變,她也得以平添數載光陰,一舉踏入文宗之境。后應元晦之約,她進入書院,深居簡出,偶有講學論道,亦是自辟其徑,清麗絕倫!
“至于黃藥師,其人才學雖不及稼軒、易安二人,但雜學出眾,與其談古論今,也頗有所得。嗯,其人武道也堪稱一代宗師,雖不及全真教王重陽,但昔日華山論劍也是五絕之一,便是二叔雖境界在他之上,但若是全力相搏,也跟他不過五五之數!
射雕原著的武林里,文化人太少,黃藥師自然顯得鶴立雞群。
但從陸游的角度來看,倒也沒有那么夸張。
原著說到黃藥師便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琴棋書畫,甚至農田水利、經濟兵略等亦無一不曉,無一不精。
但那是周伯通之流的眼界而已,以陸游的水準而言,這個“無一不精”自然水分極大。
若真是無所不精的絕頂人物,那他的桃花島布局又何必去抄諸葛亮的《八陣圖》?軟猬甲又何必高仿藤甲鍛造之法?
甚至黃藥師但有所感,也無非是抄抄歐陽修和朱敦儒等人的詩詞,借以詠志。
嗯,雖然在武林人里也算是極有文化了,但在陸游眼里,這種行為卻有些不倫不類。
真有什么想法,自己寫一首詩詞不就行了么?又何必拾人牙慧?
“原來如此,多謝二叔美意!
陸明跟陸游又攀談了幾句,總算把文武的力量體系大致弄明白了,方才離開了陸府。
文武宗師,陸明估算而言,大概下限都相當于之前半神巔峰的檔次。
至于王重陽這種武道偽神,其實江湖上也將其與道濟神僧濟公并稱為南北兩大宗師,而非普通的武宗。
但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壇宗師不過寥寥數人,文人也沒什么“不服就干,永爭第一”的心態,之后的力量層次,便是辛棄疾也懶得再去劃分。
畢竟即便有大文宗,不是自己的話,也挺丟人的。何必去給政敵臉上貼金?
在朱熹的角度上,這種捧殺也不是他想要的。
所以即便朱熹、辛棄疾、陸游等人,境界遠勝過尋常文宗,也依舊稱之為文宗。
當然,這種破格存在,戰力自然也是破格的。
陸游便不會弱于普通巔峰半神級的武宗,而更勝一籌的朱熹,恐怕也能跟王重陽和濟公分庭抗禮。
至于辛棄疾,其人文道其實還弱于朱熹一線,但他文宗之外,武道亦是非同凡響,更久經沙場,實戰之時發揮極好,毫無文人普遍的戰力不匹配境界的通病,所以提到文人的絕頂戰力,往往將其跟朱熹并稱。
但文壇地位而言,朱熹卻勝過辛棄疾良多。
如今朱熹身為心儒書院之主,隱隱不在朝廷也能左右朝政。跟歷史上那個被專擅朝政的韓侘胄搞得聲名狼藉、被迫說出“深省昨非,細尋今是”,以偽學罪首落職罷祠,最終郁郁而終的孤苦老人相比,自是決然不同。
當然,對此陸明其實也不太在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