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道姑翾楚 第十六章:塔下蛟龍傳說

作者/大唐長公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翾楚在學校聽同學說:“你們知道嗎?我們靈武這地方,東塔那邊那個塔的傳說?”

    花鑫說:“我知道鎮河塔的傳說,古時候,黃河兩岸經常發生水災,大片的良田和村莊被淹沒,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有一年春天,在靈州發生了一件怪事:從城邊西湖中間的一口泉眼里咕嘟、咕嘟往外冒像墨汁一樣的黑水,黑乎乎的泥水一直涌到靈州城下,老百姓都著了慌,大人小孩哭喊成一團。有好幾百名壯漢去堵那個泉眼,想了許多辦法都想了就是堵不住。許多老百姓都忙著收拾鋪蓋準備去逃難。就在這個時候,從須彌山那邊走來倆姐妹,她們要到賀蘭山武當廟趕廟會,正好路過此地。姐姐個兒瘦高走得快,妹妹稍矮走得慢。姐姐每走一段路就要停下來等妹妹。這天,姐姐走到了興州(今銀川),妹妹才到靈州(今靈武)。妹妹看到城內一片混亂,就向人們打聽是咋回事,人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她。可話還沒說完,天上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西湖的水還沒堵住,黃河又決了口。渾濁的黃河水沖塌了靈州城墻西南拐子,眼看就漫上了火神廟和南鼓樓。突然間,妹妹被一個浪頭卷入水中,人們看見妹妹剛才站立的地方,噴出幾十米高的水柱,水柱落下后,現出一座高塔,頃刻間就把黃河水鎮下去了。黃河水又折向西流去,一直快淹到興州了。姐姐在興州聽說妹妹被水淹沒的消息后,十分傷感,她發誓要與妹妹朝夕相望,一同鎮守黃河。剎那間,她也跳入黃河,變成一座高塔。從此,姐妹倆日夜相望,默默無言。因為妹妹塔在黃河以東,人們稱為東塔,又叫鎮河塔;姐姐塔在黃河以西,人們稱為西塔,又叫承天寺塔。”

    劉燕燕說:“你說的只是傳說,真實情況是這樣的,靈州城自古以來屢遭黃河水患,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景泰三年(1452年)的69年間,靈州城便因水患而三移其址。據康熙年間《重建鎮河塔碑記》記載:靈州城猶如漂泊在河中的一艘船,塔之修建,如同在河邊埋下一根系船的木樁,只要把船系在這根木樁上,城就再也不會被洪水沖走。雖然這是古人對社會安定的美好向往,卻也印證了2000多年來,靈州城頻遭水患的血淚歷史。

    鎮河塔始建于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塔、寺同時竣工。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靈州發生地震,塔身被震裂。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再次發生特大地震,鎮河塔連同寺廟塌為一片廢墟。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原地重建,因連年自然災害,糧食歉收,財力艱難,三年間塔身僅建起三層便中道而止。經過10年籌備,雍正七年(1729年)第三次開工再建,直至乾隆四年(1739年),歷時20年終于建成今日鎮河塔。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地方紳士許相等人提出“無下殿不足壯觀”,建議修下殿。經多方募化,兩年后又在上殿對面依次建成中殿、下殿。1935年后,又在塔身周圍分別建起一座八卦亭。當時寺院占地30畝,圍墻高兩丈,墻外有一丈多寬的護寺河,河兩岸種植樹木。1963年,鎮河塔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寧夏第一批古建筑“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革”期間,鎮河塔寺院及圍墻全部被拆除,寺院內外樹木全部被砍光,護寺河也被填平。泥瓦師登高補古塔1962年秋,在一場暴風雨中,鎮河塔頂琉璃瓦被雷擊毀。

    為防止以后再遭雷擊,靈武縣政府決定出資修補塔頂并安裝避雷針。縣文化館負責人經多方打聽,找到了藝高膽大,在靈武建筑行業小有名氣的泥瓦師余建英。

    余建英是山東煙臺人,少年時逢抗日戰爭,日本鬼子在掃蕩中把他家族50多人殺害。為躲避戰亂,他只身一人逃往寧夏,學得一手高超的泥瓦手藝。

    余建英說話聲音洪亮,他雖然身材高大,但行動卻很敏捷,干活十分麻利,一把瓦刀在他手里運用自如。

    到40多米高的塔頂干活,不僅需要過人的膽量,更需要高超的技巧。

    余建英和結拜弟兄何義經過多次商議,拿出補塔方案。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晌午,余建英和幾個助手攜帶著工具來到塔下。

    那天,從靈武城內趕來觀看補塔的人群黑壓壓一大片,人們都為余建英捏了一把汗。

    余建英從鎮河塔內沿木梯爬到頂層,將兩根椽子從南邊窗口伸了出去,北邊兩頭則牢牢綁在塔內木梯上,把一塊寬木板鋪在椽子上,用鐵釘釘死后,在板上豎起一架木梯。

    他從梯子爬上去,塔頂是一個直徑兩米多高的圓形琉璃瓦建筑。

    余建英在琉璃瓦邊的臺階上搭起工作臺,站在工作臺上將被雷擊碎的磚瓦清除干凈,把和好的水泥一點點灌入破洞,最后將避雷針用鐵絲牢牢綁在一截木樁上。

    此后40多年來,鎮河塔巍然屹立,安然無恙。余建英維修時,從塔頂寶葫蘆形琉璃磚空隙發現一只用銅釘相連的木盆,盆內放有一件與鎮河塔形狀相似的一座銅塔及一尊銅佛像。

    在銅佛腹中發現元代藏文經卷31卷,經卷現存寧夏博物館,銅塔和銅佛像幾經輾轉后至今下落不明。綠色琉璃寶葫蘆形尖頂存放文物的夾縫。

    姚瑤說:“你們說的都是背歷史,我聽我奶奶說,那時候靈州城在黃河邊上,河里有個妖怪,就類似現在說的蛟龍吧,常常出沒要吃人,要獻祭,不然就淹沒村莊。所以后來建了塔,把那怪物鎮壓在下面,這黃河水從此越退越遠,再不上岸了!還澄寖下許多良田。”

    翾楚聽到這些心想原來塔底下有被封印的怪物,難怪自己去過一次,發現這塔只薄薄一層水泥板下面就是一汪潭水呢!莫非這妖怪還活著?

    且看下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武宁县| 乐昌市| 金湖县| 左云县| 黑河市| 临高县| 嵩明县| 会理县| 博爱县| 桃园市| 红河县| 定陶县| 维西| 钦州市| 平阳县| 宣武区| 万州区| 南华县| 南充市| 天祝| 栾川县| 上高县| 肇源县| 江永县| 襄垣县| 南靖县| 库伦旗| 蓝山县| 吉林市| 甘孜| 福安市| 卢氏县| 登封市| 锡林郭勒盟| 马龙县| 民权县| 永和县| 玛曲县| 鲁山县| 卢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