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道姑翾楚 第五百二十三章:合久必分

作者/大唐長公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年復說:“哎!說來去,還要怪,這些時局不定,害的老祖宗把自己貶低,要與這些外國的文化三教合一呀!”

    蕭天樞說:“這也正應了,一陰一陽之謂道,就算是我們道教如何順應天道,也總是有時運不濟的時候呢!這時候,老祖宗只得把這時運給偏向合一,既然合一,也能夾縫中求生存吧!”

    年復說:“到底是什么時候才有這種三教合一的思想的呢?”

    蕭天樞說:“三國志里的第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的,現在也是--樣,分開久了就想著在--起,在一起久了就想著分開。歷史上三教曾各自開花散葉著,卻又到最后三教合一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道教迅速傳播,儒學面臨危機;隋唐時期,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張,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發展;宋代,逐漸確立了一一個以“理”或“天理”為核心的新儒學系統,即理學。

    代表人物:北宋-程顥、程頤;南宋-朱熹、陸九淵;明朝-王守仁(王陽明)程朱理學:“理”是世界萬物的本源;“理”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觸萬事萬物才能明“理“”。

    陸王心學:陸九淵認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學說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

    蕭天樞說:“這些人利用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系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產生了消極影響。積極方面,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又凸顯人性的莊嚴,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積極作用。”

    從統合的角度看,“三教合--”的含義無疑要比“三教”更進一步。關鍵在于對“合一”的理解。如果將“合一“視作儒、道、佛三家的內在義理上,特別是在道德標準取向.上走向融合的一種趨勢,當然可以,但此至少在明代之前是稱為“三教合流“或“三教歸一”的。其實一般的學術著作中在說三教合一時,也就是這個意思。

    年復說:“或許正是對三教合一之稱在理解上的模糊,古人極少用三教合一這個詞,至少是明代以前基本上沒有人使用過此詞。作者曾請友人復旦大學吳松弟教授通過電腦光盤檢索,三教合--之稱在整個《四庫全書》中只出現過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說,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沒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或者說,明代以前的人們,尚未認識到三教在外在形態上有合一的可能性。當然,明代人所說的“合一”,仍可分二個層次,其一依然是以往“三教歸一”、“三教一家”的那層意思,即主要指三家在道德價值觀念上的-致性。如顧憲成在《明故禮部儀制司主事欽降南陽府鄧州判官文石張君墓志銘》中云:“東溟管公倡道東南,標三教合--之宗。君相與質難數百言,管公心屈”。不過,從明代一位監察御史陸隴其所云,“今人言三教合一,豈非朱子之所嘆然。又有謂三教不可合而各有其妙,不妨并存者,則又是以不合為合,尤巧于包羅和會者也”。陸氏所謂三教的兩種合一,其區別正是表現于外在形態上,即當時人們確有主張將三教混為一體。”

    蕭天樞笑道:“三教合一概念在明代的提出,必定是當時的社會中已經有了合三教為-教的某種實際形態存在,哪怕是一種模糊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社會上確存在三教形態上的共--。如到了明代,三教共同崇拜的神只日益流行,其中最盛的是關帝信仰,約成書于明中期的《三界伏魔關圣帝君忠孝忠義真經》稱關羽君臨三界,“掌儒釋道教之權,管天地人才之柄“。再如晚明的林兆恩甚至創立以儒為主體的三教合一的宗教“三一教”,宣稱要通過“煉心”、“崇禮”、“救濟”等手段,“以三教歸儒之說,三綱復古之旨,而思易天下后世”,甚至“立廟塑三教之像:釋迦居中,老子居左,以吾夫子為儒童菩薩塑西像,而處其末座。縉紳名家亦安然信之奉之”。實行了三教在信仰崇拜體系上的合一。從而使三教合一概念的內涵有了質的飛躍。”

    林兆恩的“三一教”,是以公開標榜三教合為一教作宗旨的,其它一些民間宗教里也有以此為旗幟的,此可見諸于那些民間宗教的經典“寶卷”。如《銷釋悟性還源寶卷留三教經品》云:“自今慈悲來找你,才留還源三教經”:《開心結果寶卷》中有《三教菩薩品》;《混元紅陽臨凡飄高經》亦有《取三教圣人品》等。此表明明清二代有更多無名有實的三教合一宗教組織,即是.上述那些活躍在當時的五花八門民間宗教。對此明末清初時的顏習齋看得很清楚,他說:“大凡邪教人都說‘三教歸-'或萬法歸一”。在這些民間宗教所奉行的寶卷里,三教之間的原有差別變得模糊甚至消失了,正如安娜塞德爾所說,“這些佛一道經文起源于社會金字塔,底層的世俗圈子中,在那里,兩個宗教在教義上的區別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清”。

    年復說:“事實確是這樣,如羅教創始人羅清在其《五部.六冊》中的《破邪顯證鑰匙卷破不論在家出家辟支佛品第一》里就進一步說明:“一僧一道一-儒緣,同入心空及第禪。似水流源滄溟演,日月星辰共一天。本來大道原無二,奈緣偏執別談玄。了心更許何誰論,三教原來總一般”。酒井忠夫先生曾對《五部六冊》引文進行考證,發現其中不僅有《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等佛經,還有《道德經》、《悟真篇》等道教典籍和儒家的《大學》、《中庸》等,說明這些所謂寶卷完全是三教合一的。”

    蕭天樞笑道:“大體.上說,這些寶卷“全是邪教名目而假充如來佛經以欺人者”,也就是說民間宗教如果在崇拜形式上還往往顯示著佛教色彩的話,但其所主張的現世人們行為準則,卻是儒家的忠孝仁義等倫理,如其中《銷釋孟姜忠烈貞節賢良寶卷》、《二十四孝報娘恩》、《節義寶卷》等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吴堡县| 贵州省| 岐山县| 乌恰县| 宝兴县| 布拖县| 三明市| 长兴县| 专栏| 久治县| 贞丰县| 南丰县| 宁夏| 页游| 蓝田县| 松阳县| 清涧县| 扶沟县| 巴马| 三门县| 南雄市| 卓资县| 康平县| 龙游县| 隆回县| 加查县| 河北省| 桦川县| 夏邑县| 墨竹工卡县| 青浦区| 开封市| 九江县| 微山县| 枞阳县| 长泰县| 镇巴县| 珠海市| 宁都县| 龙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