翾楚說:“合道,道不是一條大道么?難不成陰陽兩條路要合二為一?”
鐘離權笑道:“在世間需用世間法,合道之后,一切回歸“本來面目”。在現(xiàn)實生活中該怎樣就怎樣,不刻意順從,也不故意違拗。能夠承受一切時就承受;能夠避免一切時就避免。能夠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付出也不作付出想。不需要付出時就不付出。也不刻意行善,連“行善、付出”的念頭也沒有。這個“沒有”,是不再區(qū)分付出與索取,一切都無所謂。”
翾楚說:“啊?本來面目,那我的本來面目是什么?”
鐘離權笑道:“呵呵,這個說的不是只說,你的元神,而是大道之中的一切……”
翾楚說:“哦……”
可是自己啥時候才能知道自己是誰呢?
呂洞賓笑道:“所有言行都源自普通人的思維,毫無奇特之處,平凡得象路邊的小草、腳底的泥土,隨時都會被人遺忘。像純真的孩子,想當然地要他該要的、能要的,毫不吝嗇地給他想給的、能給的。通達人情世故,一切往來皆順其風俗而不改變,因為改與不改、從與不從,都沒有差別。能力不足時,甘愿**群里的小雞。有朝一日羽翼豐滿可以翱翔藍天時,必直云霄。”
翾楚心想,什么時候都不告訴自己,我自己到底是誰,又有什么樣的前世,為什么要這樣呢!
翾楚鼓足勇氣道:“師父,今天師爺也在,你就告訴我,我到底是誰?”
呂洞賓笑道:“這丫頭,又執(zhí)著了,該是你知道的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又何必執(zhí)著于這些呢?凡事都順其自然……”
翾楚說:“順其自然為什么?因為大家都知道,又不告訴我,還說是順其自然……”
鐘離權笑道:“順其自然者,不是聽之任之、與世無爭。如此為之者,又陷入“自然”之極端。順其自然的“自然”,是自然與人為不二,爭與不爭不二。該積極主動時,就不能聽之任之,而要主動造勢。所以,修行的功用應該是積極處世,而不是消極。
修煉中要有法身元神被毀掉后重來的思想準備,塵世中同樣可能遇到一切毀掉后重來的經歷。無論哪種情況,都必須默默承受,堅持不懈。當明了該走的過程必須要走,該繞的彎路必須要繞,該摔的跤必須得摔時,就不愿再說法度人,不愿再談玄論妙,言語也變得簡易直白。但在不可不辯,不可不爭時,又會平心靜氣應對。自此證入“無諍三昧”。所謂“無諍”,不是連是非都舍棄,而是諍與不諍之不二。”
所以說:“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辯如訥。”于是乎有了“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于是說“大音稀聲、大愛無痕”。由于隱匿民間,與常人無二,故曰“圣人無名”。
翾楚無奈道:“合道之后我恐怕就能知道我是誰了吧?”
鐘離權笑道:“合道后,恢復到未修煉之前的普通人,好像自己從來都沒有修煉過一樣,所以叫“無修”。曾經擁有的功能神通都已消失,所以叫“無得”。任何境界也不再顯現(xiàn),所以叫“無證”。明白的道理越多,越不在乎開不開悟、有沒有智慧,反而覺得有無智慧、開不開悟都不重要。于是能夠踏踏實實、輕松安逸、無牽無掛、無憂無慮地活著,什么也不想,什么也想不出來,所以叫“無智”。無修無得無證無智的境界,也可叫“大象無形”,都是真心因為無所執(zhí)著、無有索取而得到的真實果報。”
翾楚說:“難怪古圣先賢說,“神人無功”,“神通不可得,智慧亦不可得,沒有境界的境界是最好的。”這個階段似退實進,是所謂“大智若愚”的真實境界,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說的“明道如昧,進道如退,夷道如累。到了如此地步,世人自然褒貶不一,有辱之為魔者,有贊之為道者,而其皆能不為所動。不明白的人真的很難理解,于是老子解釋說:“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
呂洞賓笑道:“雖說與常人無二,但和從前相比還是有些不同之處。例如對世俗中的種種見聞覺知,不易迷惑,不易動搖。對無所謂的事,總是很快忘記。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有探索求知的玉望。但一經了解后,若判斷為不值得進一步深入下去,就會很快失去興趣。興趣的濃淡是應實際需求而來。一切嗜好都沒有了,怎么樣都行。身體各方面都在好轉,體力較從前更趨旺盛。需要專心致志之事,能做到精力集中,反應敏捷。有時眼睛看著一個地方同時耳聽嘴答,也能應付自如。這種境界叫做“六根同時互用”。輕易不再發(fā)脾氣了,無論平日深愛或深惡的人或事,感受都已不再那么強烈了,甚至無所謂了。這境界也叫“冤親不二”。”
鐘離權笑道:“世人太注重自己的玉望和需求,從而陷入貪嗔癡中不能自拔。合道者懂得因果規(guī)律、五行生克規(guī)律,知道適當?shù)卣{節(jié)己欲和他欲的關系,使之處在一種平衡和諧的狀態(tài)。這就是欲與不欲不二,生與克不二。依此類推知,無為與為不二,無常與常不二,陰與陽不二,因與果不二,質與量不二,有與無不二,天與人不二,剛與柔不二,動與靜不二,奇與正不二,福與禍不二,善惡不二……。故曰:“不二法門”。”
呂洞賓說:“實證實修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外修,即在三維的紅塵俗世中修煉,修的是陽性功能,速度在光速以下。二是內修,即在四維以的功態(tài)中修煉,修的是陰性功能,速度在光速以。所以內修比外修的效果來得快。”
翾楚說:“無論是內修還是外修,也無論是主動修還是被動修,都是修煉的過程,成長的過程。雖然都是修,但是單單內修或是外修,肯定不如內外結合的效果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