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道姑翾楚 第六百七十六章:齋戒

作者/大唐長公主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道姑翾楚正文卷第六百七十六章:齋戒呂洞賓笑道:“你這個傻丫頭,是說的環(huán)境要清幽雅致,那你吸收的那些天地日月的精華都是清純之氣,你卻要跑到空氣渾濁的地方,每個人心里面想的都不一樣,你說你吸收的這些氣是不是太過復(fù)雜了……”

    翾楚笑道:“哈哈哈,原來這樣,師父說得對,不然的話,每個人的氣都吸收一點,豈不是要命了!”

    鐘離權(quán)笑道:“哈哈哈,你們師徒二人,聊天真是有意思……”

    翾楚心想,這道教做法時候,總是要凈身,凈口不知道啥意思,難道法師平時都不知道愛干凈嗎?

    翾楚笑道:“師爺也別閑著,你說說這我們道教為啥做法時候,都要凈口,凈身呢?”

    鐘離權(quán)笑道:“道教在進行齋醮儀式的時候,提倡的凈口、凈身、凈心的思想源頭,即是來自于《南華真經(jīng)》。在進行科儀儀式時,念誦的《三寶詞》中分別有懺除口業(yè)、身業(yè)和心業(yè)三罪障的韻詞。”

    翾楚說:“我知道,可是,難道法師平時都不愛干凈,對了還要沐浴齋戒,這可不是平時就要愛干凈就做好的么?”

    鐘離權(quán)笑道:“哈哈哈,你這孩子,道教是一個非常重視齋醮儀軌的宗教。在進行宗教儀式之前,每一個參與儀式的教徒都要沐浴更衣,確保身心不染塵垢,才可感召神明。齋醮的原意是指人們在進行祭祀或者某種重大活動之前,所進行的沐浴更衣、禁酒禁葷的一系列準備活動,以此表示對所祭祀的天地、神靈、祖先的尊崇和虔誠。”

    翾楚說:“我以為只是個儀式……”

    呂洞賓笑道:“道教提倡的齋醮,不單單是指具體的宗教儀式,即不僅是對神明和先祖的祭拜,其中還包括對修行者自身之“戒”的約束效用。”

    翾楚說:“齋戒的歷史,從何起源的呢?”

    鐘離權(quán)笑道:“齋戒的概念古已有之。中國人的信仰歸根結(jié)底是敬天法祖的信仰,在對上天的神明和遠祖進行祭祀的時候,進行“齋”的儀式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專門講述祭祀禮節(jié)的《禮記·祭統(tǒng)》中說:“齋者,精明之全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說文解字》中作注釋為:“齋,戒潔也。”意思是說,齋最初的本意是指潔凈和禁戒。“齋”,在很大程度上相當(dāng)于“戒”的含義,所以在先秦典籍中經(jīng)常能夠看到二字連用的情況。”

    又說:“如《墨子·天志篇》云:“天子有疾病禍祟,必齋戒沐浴,齊戒以告鬼神。”不僅如此,在一向“敬鬼神而遠之”的儒家思想中,也出現(xiàn)了齋戒祭神的語句。《孟子·離婁下》中說:“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雖然不談鬼神,但是在孟子的言語中依舊保留了對“天”和“上帝”的崇敬,并且告知了通天通神的方法——齋戒。”

    呂洞賓笑道:“《易經(jīng)·系辭》中曾提到“圣人以此齋戒”,后人韓伯康在注解的時候進一步闡釋道“洗心曰齋,防患曰戒”,這就把“齋戒”的行為從單純地沐浴更衣、禁酒禁葷的現(xiàn)實行為,上升到了心理層面的高度。所謂“防患于未然”,是指要戒除自己的不當(dāng)行為,從而達到避免傷害的目的,這與宗教中持戒的目的在某個層面上是相類似的。把生理和心理雙重齋戒的思想發(fā)揮到極致的,還是要歸于莊子。莊子在《人間世》中寫了一個小故事:顏回在向孔子請教是否可以去衛(wèi)國處理政事時,孔子向顏回展示了能夠物我合一的方法,即“心齋”。”

    其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在莊子看來,能夠達到澄心靜慮、不染纖塵的“心齋”之境,要比“不飲酒,不茹葷數(shù)月”的專門為祭祀活動而進行的齋戒更值得提倡。

    翾楚說:“既然這些儀式如此重要,要怎么做呢?”

    呂洞賓笑道:“道教的齋醮儀式

    道教在進行齋醮儀式的時候,提倡的凈口、凈身、凈心的思想源頭,即是來自于《南華真經(jīng)》。在進行科儀儀式時,念誦的《三寶詞》中分別有懺除口業(yè)、身業(yè)和心業(yè)三罪障的韻詞。《云笈七簽》卷三十七寫道:“齋者,齊也,要以齊整三業(yè),乃為齋矣。”

    此處也說明,進行齋醮儀式時,參與者不僅僅需要在儀式開始之前必須進行潔凈身心的活動,而且儀式本身還具有滌蕩罪過和消除業(yè)障的功效。在《云笈七簽》同一卷中還列出了三種不同的齋法:“一者設(shè)供齋,可以積德解愆。二者節(jié)食齋,可以和神保壽,斯謂祭祝之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齋,謂疏淪其心,除嗜欲也;澡雪精神,去穢累也,掊擊其智,絕思慮也。上士所行也。”由此,道教齋醮儀式的緣由和功效便具有了合二為一的結(jié)果。”

    鐘離權(quán)笑道:“《云笈七簽》中提到的希望通過齋醮儀式達到的“齋有二種,一則拯道,二則濟度”的目的,還需要有具體的宗教儀軌來幫助其實現(xiàn)通天徹地的效果,這于是就涉及到了“醮”的概念。“醮”,原有兩種含義,一是指舉行冠、娶之禮的儀式,二是指祭祀的儀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醮”的第一種意思逐漸消失,而專用于指祭祀。道教中的“醮”,如羅天大醮、功德醮、文昌醮,均是通過道場眾人誦經(jīng)之不可思議功德力以及高功法師的道力加持,來達到感神明之昭格的作用,從而達到祈福消災(zāi)的心愿。

    齋和醮原本是分開進行的,至唐代杜光庭在黃籙齋中加入了謝恩醮的內(nèi)容,齋醮才合一而稱,也即我們現(xiàn)在俗稱的“做道場”。縱然歷朝歷代不同派別之間的科儀儀軌有所不同,但進行齋醮的初心是沒有改變的。《祭統(tǒng)》篇又提到:“外則盡物,內(nèi)則盡志,此祭之義也。”經(jīng)云“五濁惡事,難通清凈之天”,只有“形神之清凈”,才可以上感高真,下度幽魂,真正實現(xiàn)道教齋醮的莫可測量之神威力。這也正是為什么道教在誦經(jīng)時一定要求信徒潔凈身心的緣由所在。”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阴县| 藁城市| 望谟县| 荥经县| 杨浦区| 巴林右旗| 镇雄县| 濮阳县| 达拉特旗| 磐安县| 安化县| 宣恩县| 皋兰县| 丰宁| 台安县| 项城市| 宁乡县| 微山县| 大余县| 彭泽县| 龙岩市| 靖江市| 漯河市| 社旗县| 临武县| 金溪县| 周至县| 桐柏县| 台前县| 建瓯市| 青阳县| 伊金霍洛旗| 镇江市| 永昌县| 汉中市| 龙海市| 中卫市| 大渡口区| 三明市| 纳雍县| 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