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翾楚正文卷第六百八十五章:逢場作戲翾楚說:“有的沒得話,都被師父說盡了,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啊,我只是個小徒弟,只能聽天由命,連命運都是被安排了的,就連自己最親愛的師父,都是把這些感情當作是逢場作戲!我本以為有了師父就好像有了父親一樣,我們的感情好多沒話說就可以舍生忘死掏心掏肺的那種,沒想到到頭來師父說的這些話才提醒我,您只是把這些感情當做是逢場作戲,把這個劇本對好戲而寫,那這個劇本又是誰寫的呢?這么殘忍,他良心何忍啊?”
鐘離權笑道:“哈哈哈呂巖你這徒弟娃兒,挺有傲骨的嘛,看她這一身正氣說的頭頭是道,我都懷疑你是無情無義的人了”
呂洞賓蹙眉,面色微變,只一瞬間笑道:“呵呵,這徒兒,已經是是有些事情影響的過于天真了,他現在這一副傲骨哪里是傲骨,其實是人生難過的傲氣觀呀!”
翾楚說:“傲氣,還有關?我沒聽錯吧”
呂洞賓笑道:“傲氣關,君子以虛受人,蓋學道者,先要虛心下氣,自卑自不滿不盈,只見己短,不見己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尊師敬友,毫無高傲浮躁之氣,方能感動真師指點,良友勸勉,真正有志之士,不恃才,不逞能,如愚如訥。明眼者一見,暗中留心,不肯棄舍,日久試確,即便提攜,若是自矜自是之輩,縱然聰明過人,學問出眾,置於不問而已。即遇明人,不肯低頭,弄得大病臨身,方知自錯,其病在於氣傲自足,氣傲自足便是無有真心,既無真心學道,誰肯真心指道?須作個虛心屈弱的人,未聞道者,即能聞道,已聞道者,即能成道,蓋以惟小故能大,惟卑故能高,惟屈故能直,惟虛故能實也。”
翾楚無語無奈:“呃,師父這是說我傲氣,沒有卑微的不恥下問”
我去呂洞賓這老頭兒平時不言不喘的,原來都在心里給自己記賬本兒呢,這會兒才說得出來,原來把自己想的這么難看啊,一條一條的數落了這么多的罪惡,自己有那么差勁嗎?會的自己一口一個師父叫的他,他現在居然這樣數落自己,讓自己在這師爺面前,如何下臺?
鐘離權笑道:“唉?你這呂巖,好話說進現在又說起來壞話了,你這是做什么呀?這么好的徒弟你收著還嚴不住心呀,不要就給我,我當徒生一樣好好管著,這么天資聰慧,以后定有前途無量啊”
呂洞賓笑道:“師父,這是嫉妒關難過”
翾楚哼!一聲,誰嫉妒誰閑的瘋了
鐘離權笑道:“哈哈哈,這么好的女娃,你不喜歡,我嫉妒咋了”
呂洞賓笑道:“嫉妒關,自未得度先度他。修證之法,須求明師指引,借良友資益,明師須要誠求,良友亦當尊敬,良友之益,有半師之功,借彼之有知,以益我之無知,借彼之所能,以濟我之不能,況同堂學道,是性命之友,道義之交,理宜親愛如氣,彼有所得,如我之得,彼有所失,如我之失,方是同心學道之士,自己不肯鉆研道理,久無所知,見他人殷勤用功,能解能悟,師尊見喜,暗生嫉妒,不悔自己無能,反忌他人有能,既不信道,何必入道?要存大公無私,與人為善之慈心,利人利己,方有進益,尊人之長,示己之短,低頭作事,誠心前進。”
鐘離權笑道:“我看你這是,暴躁關,心有所憤捷,則不得其正,暴氣燥性有害於道,必須用心除去,學道之士,以柔弱為先,以和平為本,以因物付物為應世,以饒人讓人為要著,心既慕於道,則外來惡言惡行等等不順境遇,盡置度外,若只愛人順己,自不去順人,稍有磕撞,燥性發作,怒由此而起,忿由此而生,暴氣躁性一發,元神出室,大火燒身,津液涸而正氣散,叁寶受傷,五德歸空,內而喪真,外而敗德,性亂命搖,未得於人,已傷其己。暴躁之為害,豈小焉哉?做個有氣死人,裝個無心癡漢,心似冷灰,性如凍冰,以能下於人者,方能上於人,能弱於人者,方能強於人。”
翾楚說:“我看師父如此話多,看你說的,什么都能成為關口,那師父犯的恐怕是口舌關,哼!別告訴我說沒有這個關,什么亂七八糟的都有了,也不差這一關”
鐘離權笑道:“哈哈哈,女娃好口才,口舌者,出納之門戶,是非之根苗,關乎人之節操,系乎人之德行,學人不知利害,以善辨為得意,或說人之短,夸己之長,或謊言詭語,說是論非,或前言而后失信,或空言而行不速,或狂言而起禍端,或高談而無實事,或白日咒詛巧語讒佞以言敗事,或以言傷人,凡此皆是有損無益之言,口莫妄開,舌莫妄動,非禮勿言,言必以禮,言者心之聲,舌者心之苗,口舌之動不正,即知心田不正,心田不正,根本已壞,性昧命搖,精神暗傷,妄想明道。”
呂洞賓笑道:“這丫頭,恨我小氣數落她,這是瞋恨關,無論福與智,先且驅貪瞋,瞋不除,忍不改,墮入生死輪回海,地之醇厚,無物不長,無物不載,泰岱至重能負,江河溪澗能受,學道者能如地之厚,海之寬,便是無事仙人,神氣不傷,性情如平,大道可冀。”
翾楚說:“你自己的事,跟我有什么關系”
呂洞賓笑道:“怎么沒關系,人我關,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修道必須無人我之見,然欲無人,先須無我,有我,則私心起,既無彼此之分,則我如人,人亦如我,守此心、此道、此法而行持之,便是圣賢胚胎,分彼此,輕乎人而重乎我,應事接物,處處爭勝,事事好強,有利處探手,無利處縮身,殊不知叁寸氣斷萬有皆空,應視萬物為一體,視天下為一家,見人有喜如我之喜,見人有憂,如我之憂,見人有得,若我之得,見人有失,若我之失,得饒人時且饒人,宜退步處即退步,方是修道人的舉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