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替恩師解釋道:“雖然沒什么功名在身,他的學問卻是不差的,給大虎開蒙足夠了。”
大虎希冀的望著姜強,姜強激動得搓了搓手,剛打算開口應了,卻被走到跟前的張氏搶了先:“那敢情好,咱們家大虎不比陵哥兒差,講不好將來也能考個舉人呢。”
余氏挨著姜強坐了,仔細問:“那夫子住在何處?可是個好相與的?咱們上門帶些什么東西為好?”
“就住在王家村,人有些孤僻但對學生是面冷心熱的。上門無需帶其他的,他好兩口吃的,揀些肉食鹵味就是了。”
余氏應了,低頭在心頭劃算,雖是嘴上這么說,東西還是得更精心備著。
姜桃戳了戳大虎的腮幫子:“我家大弟能讀書識字咯。”
大虎抓著筷子笑,見桌上大人都瞧著自己,又害羞得低下了頭。
小虎嘴里含著大口干飯,揮著筷子含含糊糊說:“讀書,讀書。”
張氏笑瞇了眼,想起個事,撫掌急問:“陵哥兒,我家大虎要念書了是不是得起個大名?”
姜陵酒勁上來了,摁著額角應了一聲。
他弟弟沒上過學堂,所以一直狗子狗子的叫著,農家人取名都取得賤,怕名字太大壓不住,他沒開蒙前也叫過五年的大毛。
張氏有意巴結,順勢道:“那你給他起一個吧,他爹跟我大字不識一個,起不了什么雅名,怕取差了讓人笑話。”
姜陵搖了搖頭:“嬸子,這不合規(guī)矩。我跟大虎是一輩兒的,不能給他起名。”
“舉人老爺能給他起名兒是他的福氣嘞。”張氏急道,“輩分這也不是啥大事,得了你起的名字還能叫他沾點你的運氣,將來讀書能跟你一樣腦子靈光。”
姜陵依然是手支著腦袋搖頭。余氏橫了張氏一眼,讓她閉嘴。倒是李昌明打著圓場道:“我心里頭倒是有幾個好名字,本是給我將來的孫兒預備的,要是用得著,說與你們聽聽?”
王氏在桌底沖他踢了一腳,面上仍是笑著,只從牙縫里擠出一句:“給人起名倒上癮了?”
李昌明委屈屈的撓著后頸,家里頭兩個兒子起名都沒他的份,全由著老爺子和媳婦定了。
好不容易前些日子從青州府逮了只鸚鵡養(yǎng),興沖沖的打算起個名兒,還是被他家老兒子搶了先。叫了個什么“毛桃子”,可憐見的,一只色彩斑斕的鸚鵡起名叫毛桃,這算個什么事?
余氏笑道:“老爺心里頭的名字那必定是響當當的,哪還用得著全說與我們聽?隨意揀一個給大虎用用就成了。”
“那是這,我也沒念過幾年書,就頭些年跟府里的主子識過幾個字。”李昌明起身去問前院的胖嬸拿了紙筆,“你們家里排到哪個字了?”
余氏掰著手指算著:“他爺爺是行國字輩的,強子輪到了忠字輩,大虎是瑞字輩的。”
村里按字排輩分,不同的姓氏都有不同的字輩,但一般農家人不是官身或念書,都很少叫中間那個輩字,要是非要論著來說,姜強的大名應當叫姜忠強。
李昌明點點頭,在白紙上刷刷寫了兩個名字,待墨跡干了后捧給眾人看:“一個是姜瑞恒,一個是姜瑞斌。”
他指著第一個名字:“讀書貴就貴在一個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姜陵贊許的點點頭,李昌明又道:“第二個就盼望著他文武雙全,德才兼?zhèn)洹!?br />
姜桃聽完,不假思索道:“第一個名就很好……”
見眾人看向她,她轉向姜強:“爹,你覺著呢。”
姜強只覺得兩個名念著文縐縐的,寓意都是頂頂好的,頓時拿不定主意。
倒是余氏點頭道:“我也覺著第一個名字好,念著順口又好記。咱們也不盼望著他真能文武雙全,只求著他往后無論做什么事,都記著要有恒心。”
張氏沒什么意見,老爺幫著起名,也不算沒排面。
李昌明將寫著“姜瑞恒”三字的紙遞給余氏:“那便是這個名字了。”
一家人歡歡喜喜拿著紙張傳看,雖然都不認識,只覺得那橫折撇捺分外神圣。
姜桃捏著大虎腮邊的軟肉,笑道:“你好哇,姜瑞恒。”
大虎咧著嘴笑,從今往后他就是有大名的人了,姜瑞恒,姜瑞恒,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村尾姜強的大兒子要去念書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遍了整個村,村人無不咂舌,暗道那三寸丁如今走了時運,發(fā)了橫財,連讀書郎都供得起了。
姜陵為著這事事后親自提了禮去拜見了之前的恩師,求他收下大虎。趙夫子呷了一口黃皮葫蘆里的老酒,捏著花白的胡須不語。姜陵知他默認了,樂得親自將帶來的鹵豬頭肉在灶下切了給他下酒。
“打算再考了?中了舉人還不罷休?”
姜陵拿筷子往他盤里夾了一塊肉:“不光要考,還要往上頭考。”
“中狀元?赴瓊林宴?天子門生?”趙夫子冷笑一聲,“那不過是農家人的癡心妄想罷了。”
姜陵但笑不語,依然往他盤里夾著菜。
趙夫子拿手抓了肉往嘴里一塞:“何人改變了你的主意?”
他擦了一把油膩膩的胡須:“做個富貴舉人有什么不好的?”
姜陵臉上笑意更深,眼里滿是柔情:“一個小姑娘,雖然她沒讀過幾本書,但有大智慧。”
趙夫子呵了一聲,蒙頭吃酒。
末了含糊幾聲道:“只緣裊娜多情思,更被春風長挫摧。小姑娘一句話就把你撩撥成這樣,到底是少年郎……”
見他醉倒在地,呼嚕聲打得震天響,姜陵無奈搖搖頭。熟練的替他收拾了殘局,勉力將他挪到床上,蓋好薄被,便虛掩了門出了屋。
他站在院中,舉目四望,雜草叢生,分外凄涼,就連籬笆也只是稀稀拉拉的圈了一個地,姜陵那輕輕一聲嘆息消散在傍晚微風中。
姜桃家中。
忙著大虎念書的事,余氏緊趕著將他那一身新衣做了出來,順帶還拆了一件舊衣衫縫制了書袋。筆墨紙硯都是大頭,好在姜陵讓狗子拿了他用剩的舊筆、缺角的鎮(zhèn)紙和半塊硯臺先來對付著,至于紙,等著明日趕早去鎮(zhèn)上買一刀差些的。
張氏則幫著備見面禮,這會兒快臨近中秋,少不得多買兩刀肉去拜見的。衣衫、糜子面再加上五斤大肥肉,一一辦下來竟也用了近百來文錢。
張氏心疼地直抽抽:“怎么說讀書人金貴呢,給不要束脩的先生備點禮就百來文,要換上那些要束脩的,豈不是要幾錢銀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