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劍頌 第六百一十二章 九重樂土

作者/淡水鱸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澹臺滅明流下淚水,那古老的樂土消失了,他所宣講的道理也被焚為塵土。

    如果主宰天下是萬民而不是王侯將相呢?

    圣人.....

    圣人的道理也不是萬民的道理,圣人已經(jīng)盡可能的給予萬民最大的幫助,但是萬民還是不滿意。

    只是單純的對那些士大夫不滿?

    “不,可是良善的人治理天下,又有什么不對呢?”

    至于那些貪腐的,確實是應該殺了了事。

    “因為治理天下本就是職責。”

    荀子重復了程知遠的話,給澹臺滅明聽。

    “澹臺先生一直想要人間得到樂土,為此不惜叛于秦國,勾結(jié)華陽君,但先生想要在秦國構(gòu)筑樂土的想法破滅了,至于良善人治理天下本就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三代的時候,天子為萬民積勞成疾,不曾有過半點怨言,于是那些官員也都是勤勤懇懇,但是三代之后一切就變了,圣人的道理....圣人又是怎么來的?”

    “圣人是一種境界么?還是對道理的一種極致追求?”

    荀子對澹臺先生笑道:“澹臺先生,我沒有見過仲尼,但我或許知道他的道理,可我還是想要向您求證,仲尼當初,說了他要當天下的圣人了么?”

    澹臺滅明聲音沙啞:“魯隱公之死,天下禮崩樂壞,是仲尼為圣的原因之一......若隱公未死,仲尼就只是仲尼.....”

    荀子道:“這么說,不是仲尼想要當圣人,是后人逼著他要去當那個圣人。”

    “是贊揚禮崩樂壞的后人,把仲尼逼了至圣的位置。”

    荀子道:“仲尼不能有錯嗎?”

    澹臺滅明:“仲尼是有錯的,而且還次數(shù)不少.....”

    他這些話說出來,已經(jīng)有圣賢在望著他。

    荀子笑了:“在很多人認為,仲尼是不會有錯的,但是仲尼也不過就是一個老人而已,他會因為兩小兒辯日而會心一笑,甚至把這件事情告訴列御寇,他也會因為回答不子路的問題而惱羞成怒,罵兩句,他也會因為南子的美貌而想多看兩眼,仲尼說到底,他雖是至圣卻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但仲尼能做到的一些真性情,現(xiàn)在的圣人,卻做不到了。”

    荀子道:“我們高高在,我們俯瞰眾生,如同神明。”

    這句話出來,就像是一把利劍,直接插入了眾圣的心中。

    仲尼被人尊崇,墨子被人恐懼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即使老了,即使得到了大名聲,也依舊保持著最開始的樣子,而很多人,就像是勝綽一樣,稍有地位,就已經(jīng)認不清自己了。

    萬民錄中,火光越來越旺盛,開始有第二位圣人手中的簡牘燃燒,他們震動,而樂正氏的鎮(zhèn)壓也起到了反效果,他焦頭爛額,而萬章試圖說服那些暴動的名字,卻也收效甚微。

    圣人的道理,終究不再被庶人所接受了。

    “這和墨家的兼愛非攻,和墨翟這種離經(jīng)叛道之人又有什么不同!”

    有圣人指著程知遠喝罵,憤恨道:“你果然就是張儀吧!”

    張儀為世人所痛恨,因為他那根舌頭和那張嘴巴的原因,惹怒了許多人。

    程知遠:“一個張儀死去了,還有第二個李儀、王儀站起來,不過縱橫家雖然口才好,但多是謀國事,我去謀民事,倒是和縱橫家‘侍君王以留青史’的理想背道而馳呢。”

    “貴者不恒貴,賤者不恒賤,這本是我想說的一些話,但后來我想想,還是不說了。”

    程知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來的不是更加直白嗎!有人失去了很多東西,他們應該拿回來,并不是要吊死誰,也不是要殺死誰,更不是在污蔑誰的道理!”

    “我只是在說天地間最淺顯易懂的道理——有些東西,我的就是我的,誰想拿走都不可能。”

    “這樣的東西有很多,第一個就是生命。”

    程知遠:“但是觸犯了法律,違背了道德的人,是死不足惜的,因為天下是一很多人的天下,大家都好,你來破壞秩序,那你就與眾生背道而馳,是要被拿出來,是要被揍的。”

    “儒家為什么批判法家,覺得法家不仁義?錯了,法家的仁義不是體現(xiàn)在外面的,而是大仁便當不仁!”

    “仁于天下而非仁于個人,法約束了所有人不可亂來,于是天下就仁了!”

    子夏忽然道:“那儒家呢,儒家是取小仁而舍大仁么?”

    程知遠問道:“儒家有大仁義,但如何去實行呢?去達到呢?你們?nèi)ブv道理,但君王更喜歡聽的是伐交的理論,于是吳起,商鞅,張儀等人就有了用武之地,而儒家永遠是有地位,沒能力的代稱。”

    子夏:“那是天下變了。”

    程知遠:“但仁義沒變,你要去實現(xiàn)這個目標,總要有些手段。”

    “一派胡言!”

    萬章大怒,此時已經(jīng)忍無可忍,他直接向程知遠出手,雖然知道不可能捉住,但還是憤怒無比!

    但這一次,程知遠沒想逃,反而是直接站了起來,正欲迎!

    然而這個意圖并沒有成功。

    萬章身前,一位高大的,神色陰狠的人站在這里,抓住了他的手,隨后將他推回了原本的位置。

    越王勾踐!

    “一點禮都沒有,還是圣賢嗎!”

    勾踐的聲音振聾發(fā)聵,萬章的火氣卻難以消弭,而程知遠已經(jīng)站起來,對失魂落魄的澹臺先生道:

    “天下的樂土有幾重呢?”

    程知遠豎起手指:“有九重,先生所認為的樂土是哪一重呢?”

    “第一重,人的樂土,是吃飽穿暖就可以了。”

    “第二重,土地的樂土,是人有一塊土地可以自給自足,可以畜牧養(yǎng)蠶種桑織麻。”

    “第三重,是安定的樂土,大家伙聚集在一起,一起過日子,合理的分配資源,共同抵抗外來的敵人。”

    “第四重,是首領的樂土,這時候,首領被眾人推舉出來,引導大家進行更好的生活生產(chǎn),這時候的領袖肯定是睿智的,這就是三代時期的樂土了。”

    “第五重,是王的樂土,夏啟終結(jié)了公有制與公天下,把黃帝開創(chuàng)的時代給覆滅,于是天下有了王,這個王是一種稱呼,你也可以叫他后,或者帝,或者皇.....這時候,天下的重要生產(chǎn)資料,屬于王。”

    澹臺滅明抬起頭來,而子夏他們,也在聽著這般道理。

    “第六重,是貴族的樂土,自夏開始,至商湯代夏,至武王伐紂,王的名諱與地位,只在一系之中流傳不朽,但很多開始擁護的人不滿,他們也要進入這片樂土,于是有了貴族,這時候,貴族凌駕于平民與奴隸,這就是貴族的天下,是貴族的時代,我們現(xiàn)在...在第六重樂土。”

    程知遠:“包括仲尼在內(nèi),身都有貴族的血統(tǒng)。”

    澹臺滅明沉默了很久。

    “第七重....是現(xiàn)在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嗎?”

    程知遠:“不,不是。”

    “第七重,是蒙昧的樂土。”

    蒙昧的樂土?

    很多圣人表示不能理解,程知遠舉的例子很鮮明,是從古老時代一步步走到如今的禮樂時代的見證,但是第七重為何是蒙昧的樂土?

    蒙昧意味著未曾開化。

    “諸子百家凋零之后,道理被封存,天下只有一種聲音,大部分人得到了生存、安定、土地,于是前三重樂土在實現(xiàn)之后,后面的三重樂土由另外一部分人實現(xiàn),天至高至,地至下至深,如天地開辟,天地一日相去其千里,天地不通,地不需要思考天為何高,但天卻知道地為何愚蠢,天觸及地,一道雷霆極可,大地惶恐,愈發(fā)不敢近天。”

    “天的意志是最高且不可違背,它告訴大地,你不遵從我,那么混沌就會回來。”

    程知遠所說的這個第七重的樂土,讓許多圣人毛骨悚然。

    諸子百家凋零殆盡之后,他們仔細的想,當天下只有一種學派之后,或許確實是有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況。

    “我不認同。”

    子思先生是最堅定的反對者,因為他的目的就是讓儒家統(tǒng)一。

    “凝聚起來的力量才會更大,儒家八脈分散,道已不道,禮已不禮,難道這就是你所說的百花齊放嗎,地的力量本就松散,萬山分散在一處,如果萬山重疊,自然就能夠到天空!”

    子思先生呵斥程知遠:“我愿作那搬山之人,而諸子百家皆為山岳!”

    “你做不到。”

    程知遠搖頭:“天的力量過于強大,人的力量過于渺小。天無二日,你想登天,問問天同不同意?”

    “然后,是第八重樂土,這個時候,樂土兩分,一土兩色,東邊的是天下的樂土,西邊的是個人的樂土。”

    “第七重樂土崩塌之后,第八重樂土在第七重樂土的廢墟建立起來,但是建立者們意見不一,東方的人們說,來吧,我們回歸三代的時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但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知識,我們將站在一起并肩向前,財富,資料,智慧,知識,力量,我們的即是天下的!”

    “但西方的人們不同意,他們說,這不行,第七重樂土崩塌了,我們好不容易拿回了自己的東西,為什么又要聚集起來呢,我們個人的就是個人的,以后誰發(fā)展的好,都是各憑本事。我拿回了我的智慧,我就要用它去做一些事情。”

    “東方的人們問,如果有人愚蠢呢?”

    “西方人們就回答,那也是命中注定。”

    “這是第八重樂土。”

    程知遠張開雙臂:“我的兩只手,一只手是天下,一只手是個人。”

    第八重樂土的分歧顯而易見,而最后一重,第九重樂土,程知遠卻沒有說,反而是道:“到此為止了。”

    “第九重呢?”

    子夏先生問:“是第八重的兩個人攜手了嗎?”

    程知遠道:“不,他們都不存在了。”

    “第九重,是無何有之鄉(xiāng)。”

    眾圣對此并不陌生,這是南華真君曾經(jīng)對惠子所說的故事與地方,那是一個空無所有的地方,任何人在其中都會得到大逍遙與快樂,但因為過于虛幻與遙遠,而被惠子解釋為不存在的夢。

    “凌于太虛,入于廣莫,至于無何有之鄉(xiāng),但第九重永遠無法抵達,無何有之鄉(xiāng)距離我們永遠遙遠,只能無限接近而不能抵達,所以我不提它。”

    公皙哀嘆息道:“樂土,天下的一切人都為了樂土而前進,但是彎彎繞繞,一切都迷蒙看不清楚,最后,居然是一場夢嗎!”

    他突然大怒,一把將自己的簡牘砸在地,火焰騰空而起,這時候,山河簡牘內(nèi),眾多圣人的名字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程知遠的名字幻化出來,他看到庶人們推開圣人們,他們站在宮殿前,舉起了手掌!

    高高向天!

    “咔嚓!”

    萬民錄的本相在這個時候發(fā)出了撕裂聲,簡牘開始出現(xiàn)裂紋,眾圣之中,已經(jīng)有六人的簡牘被火焰吞噬,他們的道理成為齏粉,化為歷史,飄蕩在歲月之中。

    子思站在另外一側(cè),臉被火光映照,但卻沒有什么表情。

    “你做出了這種事情,你的樂土讓人驚嘆,但你贏了儒家所有人,贏了這山河內(nèi)諸多圣賢的道理,但你也輸了。”

    有圣人神色復雜至極,同樣明白子思的話。

    “荀況!勾踐!”

    子思指著他們兩個,又對仲梁,陳良道:“他們的道理贏了我們,但是輸給了儒這個字!他既然敢說出這些道理,那他就拿不起武王鉞了!”

    “周武絕對不會允許這種道理的存在!這是對天子威嚴與禮樂的挑戰(zhàn)!”

    “他所說的道理,與禮崩樂壞,沒有區(qū)別!”

    仲梁與陳良都沉默,因為確實是這樣,程知遠說出這些話,意味著他根本不可能得到武王鉞的承認,而認可這股道理的人,譬如荀況這一脈所有人,都被排除了。

    “你讓你的老師心灰意冷了。”

    子思看向荀況,而荀況道:“王鉞只是一種象征,你拿到了,也未必能夠做出什么大事情來,對于我來說,可有可無,人如果迷信一把斧頭......”

    他搖了搖頭,發(fā)出善意的笑。

    嗡——!

    但就在這個時候,圣人們所在的位置,一道斧鉞的聲音響了起來。

    圣人們的眼睛逐漸睜大了。

    程知遠也愣住了。

    “龍...素?”

    是的,那位姑娘拿著王鉞,有些沉默的.....突然出現(xiàn)了,在臺下,在眾目睽睽之中。

    沒有人知道她是什么時候來的。

    只見到那柄王鉞顫動不休。

    仲梁頓時大驚且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而龍素則是立刻解釋:“先生,不是我,是王鉞讓我來的。”

    她緊緊握住那柄黃鉞,而武王鉞的意志,直指程知遠。

    那并不是善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南县| SHOW| 富锦市| 卓尼县| 慈利县| 高雄市| 余庆县| 肥乡县| 海原县| 涡阳县| 牟定县| 凤城市| 武威市| 永年县| 晋江市| 余干县| 贞丰县| 伊吾县| 高清| 镇赉县| 武义县| 和平县| 清水河县| 修武县| 渝北区| 策勒县| 静海县| 鸡西市| 睢宁县| 江油市| 南陵县| 辉南县| 泰顺县| 栾川县| 康马县| 长海县| 乾安县| 富锦市| 永定县| 长岭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