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寢室,沈笑夫洗嗽完后,找到《汽車的故事》,翻看起《百年傳動系統(tǒng)巨頭ZF采埃孚》這篇文章來——
************
作為舉世公認的工業(yè)大國,德國不僅孕育了歷史悠久、世人皆知的汽車品牌,同時也催生了眾多縱橫百年的零部件企業(yè)。
百多年前,在博登湖畔的腓特烈港,成立了一家為航空器研發(fā)和生產齒輪與傳動機構的公司。
今天,這家公司除了依靠性能優(yōu)異的汽車變速箱產品被全世界車迷所熟知,同時通過不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一直走在汽車技術發(fā)展的最前沿。
它,就是德國ZF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 AG)。
從最初為飛艇服務開始,百年來采埃孚總是一次次神奇地踩中歷史的節(jié)拍,最終在變速箱、傳動領域“封神”。
而它的歷史,還要從著名的齊柏林飛艇說起。
【1.傳奇齊柏林飛艇】
101年前,在博登湖畔的腓特烈港,成立了一家為航空器研發(fā)和生產齒輪與傳動機構的公司。
今天,這家公司除了依靠性能優(yōu)異的汽車變速箱產品被全世界車迷所熟知,同時通過不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一直走在汽車技術發(fā)展的最前沿。
它,就是德國ZF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 AG),而它的百年歷史,還要從著名的齊柏林飛艇說起。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征服藍天對于這個時期的人類來說還并不是一項熟練的技能。
萊特兄弟們選擇了飛機,而德國的費迪南德·馮·齊柏林(Ferdinand Graf von Zeppelin)伯爵卻執(zhí)著于另一個當時看起來更加可行的想法。
這位出生于巴登大公國康斯坦茨(Konstanz, Grand Duchy of Baden,現(xiàn)屬于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德國貴族、未來采埃孚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早年間參加了美國南北戰(zhàn)爭,并在南方的聯(lián)盟軍中服役。
盡管支持蓄奴的南方聯(lián)盟最終被北方聯(lián)邦打敗了,但在那段日子里,齊柏林伯爵第一次乘氣球升入空中,而這次天空之旅給了他極大的啟發(fā)。
齊柏林伯爵認為,在飛機的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可以進行人工操控的大型飛艇,在軍事和民用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890年,齊柏林已經(jīng)在康斯坦茨開始著手建造大型的硬式飛艇,德國軍方也對這種可以搭載更多炸彈的空中巨無霸十分感興趣。
1900年7月2日,由齊柏林伯爵設計、代號為LZ1的第一艘試制飛艇在腓特烈港進行首次試飛。
這艘飛艇上有一個用金屬絲纏著的鋁殼,鋁殼外面裹著裝有16個氫氣囊的棉布。
LZ1最終降落在距腓特烈港不遠處的曼塞爾(Manzell),盡管飛行距離很短,但引起了數(shù)千人的圍觀:
這艘飄浮在空中的巨無霸長約130米,直徑約12米,看起來就像一根巨大的雪茄煙!
因此,被人們稱為“飛翔的雪茄”。
然而,這根大雪茄不久之后便被陣風損壞,同時暴露出了一些嚴峻的問題:發(fā)動機可靠性差、轉向也比較難于控制。
【2.飛行事故與齊柏林基金會】
由于資金不足,又得不到政府的更多支持,直到第四艘試制飛艇LZ4在進行針對軍方要求的驗證飛行時,一些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1908年8月,LZ4因為曲軸出現(xiàn)故障而“拋錨”在美因茨。
為了進行維修,齊柏林伯爵堅持將LZ4飛到艾希特汀根(Echterdingen)的戴姆勒工廠,然而禍不單行,一場暴風雨導致了飛艇撞樹起火,摧毀了它。
不過,這場災難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反而意外地幫了齊柏林伯爵一個大忙。
LZ4的悲慘遭遇,不但沒有打垮齊柏林伯爵,反而在另一方面解決了生產飛艇的資金問題。
事故發(fā)生后,整個德國都在為其籌集資金,最后的數(shù)目十分驚人。
1908年,齊柏林伯爵創(chuàng)辦了齊柏林飛艇公司(Luftschiffbau Zeppelin GmbH),并建立了齊柏林基金會,來管理全國籌集而來的超過600萬德國馬克的巨額款項,作為其飛艇公司運營的基礎。
直到今天,采埃孚公司93.8%的股份仍由基金會持有。
【3.患有心臟病的齊柏林飛艇廠】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已經(jīng)打響。
盡管戰(zhàn)爭是殘酷的,但對于齊柏林伯爵來說,卻使他更進一步地實現(xiàn)了自己的飛艇夢想。
由于當時飛機剛出現(xiàn)不久,空中載量較小,對地面轟炸威脅不大,因此,盡管飛艇龐大的身軀易遭攻擊,
由于那時飛機的性能還很脆弱,沒有力量去阻止飛艇的光臨。
能夠在夜間作戰(zhàn)的飛機幾乎沒有,而且大多數(shù)的飛機即便發(fā)現(xiàn)了飛艇,能做的事情也不過是在它的粗厚外皮上戳兩個小洞。
唯一能夠阻止這些德國巨型空中“雪茄”去英國串門的,就是海上變化無常的天氣。
1915年1月19日,德國的齊柏林飛艇第一次從1500米高空襲擊了東英格蘭。
5月31日,德國陸軍的LZ38飛艇在林納茨上尉的指揮下首次空襲了倫敦,炸死7人,炸傷31人。
盡管軍方已經(jīng)肯定了齊柏林飛艇在軍事戰(zhàn)略方面的重要性,并且已經(jīng)不斷有飛艇參與到偵查、轟炸等軍事行動中,但有關發(fā)動機和傳動系統(tǒng)的問題依舊困擾著這些空中巨物,以及創(chuàng)造他們的費迪南德·齊柏林。
當飛艇運行時,巨大的振動和震耳欲聾的噪音直至問題的關鍵——負責傳遞發(fā)動機動力的錐齒輪根本達不到設計的精度要求,這使得這些大家伙們好像患上了心臟病一般,不知道什么時候突發(fā)狀況就會發(fā)生。
【4.采埃孚的誕生】
得益于齊柏林飛艇的研發(fā)和生產,在腓特烈港形成了一個頗具規(guī)模的技術中心。
包括卡爾·邁巴赫(Karl Maybach)、阿爾弗雷德·馮·索登(Alfred von Soden)伯爵和阿爾弗萊德·考斯曼(Alfred Colsman)等一批重量級人物慕名而來,加入了齊柏林伯爵的飛艇制造公司。
其中,在創(chuàng)立大名鼎鼎的邁巴赫品牌之前,卡爾·邁巴赫一直為齊柏林飛艇研發(fā)設計多氣缸動力單元。
不過,索登和考斯曼才是為齊柏林飛艇治療“心臟病”的關鍵人物。
為了解決傳動齒輪的加工精度問題,時任齊柏林飛艇公司測試部門主管的索登,找來了已經(jīng)開發(fā)出精確生產齒輪部件方法的瑞士蘇黎世工程師麥克斯·馬格(Max Maag),希望收購他的工藝設備。
通過考斯曼的協(xié)商與談判,最終馬格與齊柏林伯爵達成協(xié)議,在腓特烈港成立一家工廠,專門向齊柏林飛艇公司提供傳動齒輪產品:Zahnradfabrik。
在德語中zahnrad為齒輪,fabrik為工廠,合起來就是“齒輪廠”的意思。
1915年9月9日公司正式完成商業(yè)注冊,從此,采埃孚正式登上世界制造業(yè)的歷史舞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