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黑暗?我看朝廷的官場也是一般般啦,有多黑暗呢?我怎么沒發(fā)現(xiàn)。”
“歷史上的能人不少,但做高官又能最終保全自己的能人不多。許多能臣在歷史舞臺上大展拳腳過,閃亮綻放過,后來卻因各種原由悲慘隕落了。”他嘆了口氣說到,“古代官場的兇險,突出體現(xiàn)在三方面:一方面是皇帝的疑心和不信任,比如漢朝開國功臣韓信就斷送在功高震主、讓皇帝起疑上。第二個方面是不同政見和利益派系的斗爭,比如戰(zhàn)國時期改革家商鞅在秦孝公逝世后被五馬分尸。第三個方面是奸臣小人的陰險設計陷害,比如秦朝統(tǒng)一功臣李斯就死于奸臣趙高的設計迫害。這些都讓我不敢靠近官場。不管怎么,都感覺沒什么好結(jié)果的。“老板說道。
“說的你好像很有才能的樣子,朝廷那,擠破頭都好多人擠不進去,你還在這說你不想去。”淑苑有些嘲諷的說著,“還是等你去,給你留位置了嗎?”
老板搖搖頭,淑苑繼續(xù)說,“其實很多人都在官場有自己的明哲保身之法,你不知道而已,像唐代軍事家郭子儀一生戰(zhàn)功卓著,但他對于皇帝的封賜,表現(xiàn)得極為謙恭,能推則推,能讓則讓。代宗初年,皇帝賜他為太尉,官居三公之首,郭子儀堅辭不受;第二年,皇帝又任命他為尚書令,郭子儀再三推辭,仍未接受。身在官場之中,超然權(quán)力之外。當年大奸臣魚朝恩由于政見原因,暗地里派人挖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這在講究忠孝的封建時代是一件相當大的事情。但郭子儀泣淚遙拜老父之后,放下了這件事,繼續(xù)打他的仗,以致讓大奸臣魚朝恩也因此心生感激。郭子儀的超然權(quán)力之外讓皇帝難起疑心,對他更加信任和器重。容忍奸臣的挑釁,讓在外征戰(zhàn)的郭子儀避免了在皇帝身邊樹勁敵、留隱患,一時忍讓雖痛苦,卻保全了大局。”淑苑說道。
“舉個反例,張良與韓信是大漢王朝數(shù)一數(shù)二的功臣,漢高祖劉邦曾當著百官明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良。率領(lǐng)千軍萬馬,沖鋒陷陣,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但是,功成名就之后,功勞最大的張良請封為領(lǐng)地最小的留侯,而且天下剛一太平,他就抱病實際是裝病不出家門,也不與過去的同事相往來,潛心于故紙堆中,以研究整理各類兵書兵法為樂事,結(jié)果劉邦明了其心意,不再過多地關(guān)注他的存在,使之得以安度晚年。反觀韓信,一直舍不下自己的功勞、能力和對權(quán)力的眷戀,最終把自己送上了斷頭臺。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在皇帝打江山用人之際,自然不拘小節(jié)、倚重人才,江山穩(wěn)固后,有些人才也就不合時宜了。這點張良看得很清楚,所以功成名就后選擇淡出官場,最終保全了自己。韓信卻沒有領(lǐng)悟到這點,確實可惜。所以,要吸取他們的經(jīng)驗。”
“還有最后的就是我的偶像,春秋末年的范蠡,輔佐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用了20余年的時間,滅掉了吳國,成就一時霸業(yè)。功成名就之后,勾踐說要與他“共享越國”。但范蠡出于對勾踐的了解,果斷地不辭而別,攜帶家眷私屬和財寶珠玉,開始了理財生涯。最后定居今天山東的定陶,成了一個樂善好施的大富翁。范蠡果然是一位智者,能輔佐越王成就霸業(yè),也能激流勇退轉(zhuǎn)向財富生涯。明察形勢,可進可退,主動選擇,這種境界歷史上確實極少見,也讓他自己獲得了身心保全和自由。多好啊,為什么會覺得官場黑暗,哪里黑暗,一點也不黑暗。”淑苑說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民間的疾苦,皇上也不曾看到,為什么會說官場光明,在官場之上,只能做個看不清楚的人罷了。”老板坐在椅子上嘆息的說道。“中國是一個官本位的社會,學而優(yōu)則仕,在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眼里,只有通過做官才能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官場上有各種看得見的明規(guī)則,更多的是形形色色、心照不宣的潛規(guī)則。這些潛規(guī)則未必成文,但卻經(jīng)過千錘百煉,不斷傳承,不斷完善,不斷演化,被所有人默認和遵守。在官場中,只有遵守這些潛規(guī)則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你特立獨行,不遵守體制內(nèi)的游戲規(guī)則,就會遭到排擠,郁郁不得志,甚至面臨出局。朝廷內(nèi)有很多大家覺得習以為常的事情,都有它特殊的官場含義和法則。外行人和悟性差的人就像盲人摸象,永遠找不到門路,看不到真相。”
“官場的歷史,就是識人馭人的歷史,就是權(quán)謀手段的歷史,就是血腥斗爭的歷史,千百年來未曾變過。洞悉體制內(nèi)的運行規(guī)則和生存法則,并不能靠看書從書本上學來,而是要靠經(jīng)年累月的摸爬滾打,日積月累的政治歷練和敏銳深刻的洞察分析,有時候甚至要靠一種無法解釋和說明的天生悟性。很多人都喜歡強調(diào)’變化’,確實這個社會瞬息萬變、日新月異。但老秘書一直以來洞悉社會和人性的觀點都是強調(diào)要看到和把握住’不變’。強調(diào)不變并不是因循守舊,故步自封,而是洞悉事物的本質(zhì),直達事物的真相,通過’不變’去把握’變化’。如果總是強調(diào)變化,你就會惶恐和無所適從,因為變化的東西變幻莫測,你永遠把握不住。洞悉官場是這樣,洞悉任何其他事物和行業(yè)也是如此。你坐在這里天天看書能看出什么門道來,沒什么本事還覺得自己很多人會請你去朝廷。”淑苑繼續(xù)扎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