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王安石已被包拯稱作王丞相,楊九郎便知道退職成功了,因為是自己給包拯出主意,讓他推薦的王安石,而作為最好的朋友,感情司馬光這是陪著王安石道謝來了。而當兩人歸座后,酒宴開始,對于楊九郎的才華,對大宋的忠心不二,白手創立并守衛狼州等等傳奇,兩人都是極度的佩服,而楊九郎對于兩位大文學、大政治家的迷戀,則從上學的課本上讀到兩位的作品開始,所以,三人都有意深交,酒也喝得痛快,根本不用包拯相勸,酒至中間,王安石說出了來意,“我很感謝包大人對小侄的推薦,今與司馬光兄一起前來,只為當面道謝”,說畢,兩兄弟離開酒席來到包拯面前,恭恭敬敬行了大禮,包拯也沒有推讓,坦然接受了,待兩人起身坐定后,又喝了幾杯酒,便開了口,“其實,你們應該重謝的還有一個,是他先向我推薦了王丞相,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此人便是與咱們同桌的平安王爺楊九郎”,包拯的話讓兩個人聽得有點發呆,然后又是萬分激動,“能入了平安王爺的臉,皇上那自然面子很大,怪不得這次一覺醒來,王安石就成王丞相了”,于是雙雙走到楊九郎,行了與對包拯同樣的大禮。
“平安王爺為何獨獨看中王兄?”,司馬光作為一位史官,又是《資質通鑒》的編修人,打破沙鍋的習慣是天生養成的,便追根問楊九郎,包拯和王安石也同樣想知道答案,都在等著他的回答,“我雖然半生不涉政、不參政,但為了狼州,不得不與各類人等打交道,真實的信息乃是重中之重,對于大宋和遼國部分官員的為政情況,也略知一二,我是讓包大人把兩位賢弟同時推薦給了皇上,讓其二選一,之所以選中王丞相,估計與司馬兄弟現在從事的工作暫時離不開有關,因為,可以做丞相的人有,而可以編修《資質通鑒》的人,全天下只有司馬兄弟一人,如果換作是我,也不會讓你離開現在的崗位,這本書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大事,如果真要比起來,其他的一切都會退而讓路”。
第二天下午,楊九郎來到了皇宮,宋英宗趙曙看到他的到來,大吃一驚,原因很簡單,楊九郎為了避嫌,連大宋的封地都不要,在遼國丟棄不要的十七座空城之上,愣是白手起家,創建了如今全天下最富有的狼州,而他,除了過年、過節,絕對是無事不回宮,而今天,到底發生了什么大事,讓他進了宮?
兩人坐下后,楊九郎取出了一個裝詔書的五彩錦盒,便開了口,“當年,為兄取得封地之時,曾向先皇討取了兩道圣旨,其中一道便是,狼州歷代平安王可以不上朝,這個,皇上應該早知道的了”,宋英宗點了點頭,“這是第二道”,邊說邊把圣旨盒遞給了英宗,而宋英宗看后臉色大變,“他會以死抗旨”,“如果再加上侄兒趙頊(xu),也許會有轉機”,宋英宗突然明白了什么,站起身對著楊九郎報拳深施一禮,兩眼發紅,“小弟代大宋全體子民,感謝皇兄對頊兒的培養”。
司馬光果然以死抗旨,楊九郎樂了,“司馬大人,就知道你會以死抗旨,所以,這次皇上把頊兒也帶來了,有兩件事請司馬大人聽后斟酌一下,這第一件,如果司馬大人不能實事求是的記錄歷史,連我都會看不起您,但如果因為司馬大人不認識我楊九郎,而沒有記錄,這可不違背你們史記官的任何一律,司馬大人你說呢?”,停了停,再次開口,“這第二件事,請司馬大人在《資質通鑒》中任取一文,給我和頊兒十天時間,用以修研,如果入得了司馬大人的眼,我和頊兒就在書局免費修研《資質通鑒》三年,而司馬大人,也因為不認識楊九郎,所以在史記中沒有記錄可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