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月有光人有情 第207章 人盡其用

作者/十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明城他們走后,明家和喻家又在縣城東郊增設了一個粥棚。

    隨著流民人數(shù)的不斷增多,原來的三口大鍋已經(jīng)無法滿足流民們對食物的強烈渴求。

    明家和喻家雇來煮粥的婦人們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jīng)由每天煮一個上午的粥變成了每天煮一天的粥。

    可就算如此,最近幾天那些流民也不是人人都能領到他們兩家施的雜糧粥或者粗糧粥。

    好在縣城還有其他人家也在施粥,那些流民倒也不至于因為領不上明家的粥就一整天一整天的餓肚子。

    而明家和喻家之所以趕在秋收之前又增設了三口大鍋同時煮粥,則是因為福興縣在昨天和前天竟然陸續(xù)涌入了四五百個新的流民。

    這批流民操著明顯的外地口音,顯然并不是來自福興縣境內,甚至有些都不是來自福興縣周邊的其他幾縣。

    據(jù)某些走南闖北做行商的本地人說,這些流民至少有三成來自他們景泰府隔壁的金平府。

    金平府和景泰府一樣,有那么幾個州縣今年基本沒有下過雨,但金平府有一點卻不如景泰府,那就是金平府境內并沒有多少河流湖泊可供農(nóng)戶取水灌溉。

    如此一來,只要老天爺不肯賞臉下雨,金平府那些靠天吃飯的農(nóng)戶們可不就直接連春耕的機會都沒有了么。

    他們只能先吃家里的存糧、山上的野菜,然后再吃草根、樹皮、觀音土,最后再背井離鄉(xiāng)的去要飯,只為求一個活命的機會。

    只是他們去到的地方,村落基本都跟他們自己之前所在的村子一樣,因為干旱,村民們只能離開村子,去往其他地方尋求一線生機,城鎮(zhèn)雖然住著富戶,但人家卻也不會白白把自家的糧食拿出來賑濟災民。

    無他,實在是災民多的有些過分,他們就算自己不吃不喝,他們存下的那點兒糧食,這些災民也不用幾天就能吃完。

    更何況他們自己也不能餐風飲露活下去,家里的老老小小,哪個不是長了一張嘴,頓頓都要吃上飯?

    在連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都有了挨餓風險的這個時候,那些富戶可不舍得把自家的救命糧拿給比蝗蟲還多的過境流民。

    他們的這種行為固然利己,但其他人卻也沒資格跳出來指責他們,因為一來他們自己也必須每天吃飯才能活下去,二來他們也怕自己一時好心拿了糧食出來,結果卻反而給自己家人招了災禍回來。

    有句話叫“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你不能指望那些已經(jīng)餓紅了眼的災民,個個都知道感恩,都會用法律和道德約束自己。

    這世間從來就是既有好人也有壞人,有人會因為自己快要餓死之時,別人施舍的一碗救命粥而對施粥之人感恩戴德,那么自然就也會有人恩將仇報,你施了粥、救了他的命,他反而在有了力氣之后就要搶光你家的所有糧食,甚至還有順帶殺光你家的所有人。

    這可不是富人們杞人憂天,歷史上發(fā)生過的類似的事件簡直不勝枚舉。

    人家居安思危,有憂患意識,著實算不上是一件有違道德或者律法的事兒。

    明月捫心自問,覺得如果是換成她和喻嘉言,再不然就是換成明家人,他們也決計不會在無法自保的情況下去做什么善事。

    這也是為什么明家和喻家選擇在縣城施粥,而不是在他們的老家五里屯。

    在五里屯,他們只有一些下人和長工可用,根本抵擋不住那些餓瘋了的流民。

    在縣城他們卻可以倚仗鏢師、衙役、駐軍,有他們自己雇傭的鏢師、有顧知縣派出的衙役、有就駐扎在距離縣城約么五十里遠處的一支軍隊,那些流民就算想搞事情也沒那么容易。

    第二個粥棚的三口大鍋也派上用場后,明家和喻家就開始張羅收秋了。

    兩家最先收拾的是中田、下田里的番薯、洋芋、玉麥等物,這些東西他們已經(jīng)打算好了要全部拿來賑濟災民。

    開粥棚施粥是一個重要的賑災渠道,但更多地明家和喻家卻是選擇了讓那些流民自己通過勞動換取糧食作為報酬。

    他們先是選取了部分流民在縣城東郊的荒地上搭建茅草屋,等到搭建的茅草屋足夠大家暫住,明家和喻家又雇了部分流民幫著開墾荒地。

    那些荒地他們兩家并不是為了自己開墾的,雖然雇人的糧食是他們出的,但那些荒地兩家卻并沒有納入自家名下的打算。

    他們已經(jīng)商量好,等到旱災的事情一過去,他們就把這些田地全都交給顧知縣處置,他是用來安置災民也好,以官府的名義出售也好,總之明家和喻家是不會沾手這事兒。

    反正他們本來就只是想要救濟災民,而不是趁此機會大發(fā)災難財。

    這兩家秋收、賑災忙的不亦樂乎,縣城的其他富戶也不甘落后——誰還不想要個好名聲了?

    于是大伙兒紛紛響應顧知縣的賑災號召,以吳家、姜家、齊家、王家等老牌鄉(xiāng)紳為首的一大群鄉(xiāng)紳富戶,緊隨明家和喻家之后,也把自家地里的番薯、洋芋、玉麥捐了出來。

    顧知縣一視同仁,并沒有因為自己和明家、喻家關系更好就搞啥子區(qū)別對待。

    所有響應他號召的鄉(xiāng)紳富戶,顧知縣全都給了他們極大的尊重和信任。

    等到帶著知府衙門關于允準放糧賑災公函的衛(wèi)師爺從府城趕回福興縣,福興縣的賑災工作也已經(jīng)步上正軌。

    縣城東郊那塊原本碎石遍布的荒地上,此時已經(jīng)建起了一排排、一列列用泥土和茅草搭建的小茅屋,小茅屋則早就已經(jīng)住進了大量災民。

    除了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和十二歲以下的小孩子,其他災民無論男女,只要四肢健全,就必須用自己的雙手去為自己和家人爭取活命的那一碗飯。

    在衙役以及施粥鄉(xiāng)紳派來的下人們的監(jiān)督之下,災民中的壯勞力或是開墾荒地、或是搭建茅屋、或是幫著縣衙興修水利,剩下的婦人和半大孩子則幫著各家各戶煮粥、分發(fā)、維持秩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乾安县| 怀宁县| 宣汉县| 宁河县| 尚义县| 东乌珠穆沁旗| 顺平县| 淮安市| 通州区| 朔州市| 搜索| 焉耆| 大英县| 凌云县| 新野县| 扎兰屯市| 迁西县| 荥阳市| 澜沧| 永顺县| 怀仁县| 江津市| 临西县| 遂宁市| 方山县| 玉田县| 岱山县| 龙川县| 黑山县| 武隆县| 太白县| 赞皇县| 政和县| 桐梓县| 乾安县| 葫芦岛市| 江源县| 盘山县| 江城| 镇雄县| 博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