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傣族園出來,我們順路到了勐臘縣補蚌望天樹空中走廊,它距景洪190多千米,距離勐臘縣城1 8千米。望天樹高聳入云的雄姿,給人帶來無限的遐想,數百棵望天樹形成一處神秘的自然景觀,被國家列為自然保護區,吸引成千上萬的游客慕名前來參觀游覽。
補蚌這片以望天樹為主的熱帶樹林群落高60多米,植被層次豐富,板根現象明顯,層間藤本植物與附生植物發達,老莖生花現象普遍。群落成分以熱帶樹種為主,林中除望天樹外,還有山紅樹、八寶樹、大葉木蓮、黑毛柿等珍貴樹種。望天樹拔地而起,直上藍天,高出其他喬木20多米。青枝綠葉聚生于頂,形成“林上林”景觀。架在望天樹上的“空中走廊”用粗大的繩索把公路兩旁的大樹連接起來,形成既驚又險的空中走廊。
胖子渾身濕漉漉的,可是游玩的興致卻很高,竭盡全力想去去樹上,可是被人死死攔住,因為這可不能隨便上去,這讓胖子有點掃興。
不過,接下來我們又驅車來到了曼飛龍白塔,西雙版納這里佛寺、佛塔星羅棋布,特別是曼飛龍白塔,是西雙版納佛塔的典范,極富東南亞情調,景真八角亭也是西雙版納有名的佛教建筑,酷似傣家竹樓。其他如曼閣佛寺歷史悠久,是小乘佛教有名的會所,香火極盛。體會潑水節中瘋狂的滋味,在月光下欣賞鳳尾竹、聆聽古老的傣族樂曲,在被譽為“東方多珞向”的瀾滄江上泛舟,會被一種莫名的震撼所俘獲。西雙版納神秘的雨林、婀娜的傣家風情,還有那掩映在鳳尾竹下的莊嚴佛塔、佛寺,讓人不能忘懷。
曼飛龍佛塔也稱為飛龍白塔。確切地說,它是由9座白塔組成、塔群呈蓮花瓣形,由于佛身潔白,塔尖呈金色,掩映于綠樹叢中,遠遠望去,宛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當地傣族人民親切地稱之為“塔諾”(意為雨后出土之竹筍)。筍塔的西側有戒堂,南側巖石上存有佛足印,為佛教徒朝拜的佛祖圣跡,在東南亞享有盛名。
位于景洪南70千米處,建在大勐龍的曼飛龍寨后山頂上。從曼飛龍寨邊跨過小河,便是200余級石階,左邊是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右邊是蔥蔥郁郁的橡膠樹林,塔群建在山頂,塔基周長42.6米,8個金色小塔頂上,每座掛有一具銅佛標,母塔尖上還有銅質的“天笛”,山風吹來發出叮吁當當的響聲,塔身上有各種各樣的彩繪、雕塑,秀麗優美。
夢云和小迪一起去拜了拜,隨后我們準備回程,途經瀾滄江,瀾滄江發源于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經西雙版納流出境外。在西雙版納的流程為158千米。古時傣族稱“南蘭章”,意為“百萬大象繁衍的問流”。
瀾滄江可分上下兩段,上段游覽錢從景洪出發,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漸漸收縮,最窄處僅20米左右,兩岸是參差不齊的大巖石,江水洶涌澎湃。下段游覽錢從景洪乘船而下,經橄欖壩至中國、老撾、緬甸3國交界處。礁石林立,可以在橄欖壩往下航行,兩岸山勢險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