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鐵佛城首富 第三章 祖孫相依填飽肚子

作者/登所未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鑼鼓響過新年,一個炮竹飛上天。飛上天天上逛,看看祖國怎么樣。

    怎么樣好景象,到處都有新工廠。新工廠機器響,工人叔叔日夜忙。

    日夜忙忙得歡,高樓大廈一大片。一大片望無邊,旱田水田水稻田。

    水稻田綠悠悠,明年一定大豐收。大豐收大發展,帝國主義干瞪眼。

    干瞪眼擋不了,社會主義往前跑。往前跑跑得快,要跟英國來比賽。

    來比賽十五年,我們一定趕上前。趕上前高聲唱,祖國變得富又強,那個富又強!

    寺院墻上白石灰刷著方方正正的大字,一邊是“大辦農業大辦糧食”,一邊是“亦工亦農亦文亦武!辫F佛寺外的空地上,男孩兒放著鞭炮,女孩兒踢著毽子,孩子們跳著跑著歡唱著大人們編教的兒歌。

    而鐵佛寺內的殿堂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給我吃給我吃給我吃”的聲音,震得濱濱的耳朵什么都聽不見,他仍死死地抓住玉米餅子不放。一個小孩兒雙手使勁兒地去掰濱濱的手指,去掰濱濱的手指哪掰得開呀,這塊玉米餅子可是濱濱等了兩天才等到的美食。

    四只手抓在一起兩個小孩兒滾在一起,滾在一起的兩個皮包骨頭的小孩兒渾身沾滿了灰塵。隨著“啊”的一聲,濱濱松開了被咬得流血的小手,流血的小手里只剩下了幾粒餅子粒。

    餅子被攥碎了散落在地上,散掉在地上的餅粒還是讓兩個小孩子吃了,兩個小孩子蹲在地上,雞啄米似地撿食了地上的所有餅粒,夾雜著餅粒的小土粒也一并被塞進了嘴里。

    這個叫東升的孩子和濱濱一般大,是鐵佛村另一個孤兒。同樣七歲上爹亡娘改嫁,只是東升連爺爺奶奶也沒有,孤的那么徹頭徹尾,偶爾一個五服內的叔叔略有照看。

    現在,兩個孤兒在寺里搶食吃,沒有人能想到四十四年后,兩人和這個城市的市高官,以及一位在侵略中國時在鐵佛寺殺戮的日本兵的后代,四方上演了一場競修鐵佛寺的大戲。

    我們這篇真實的故事,發生在華北平原上的鐵佛市。從鐵佛寺開始也會在鐵佛寺結束。故事在鐵佛市人們口頭兒上有流傳,在佛城區區志上也有不完整的記載。

    雖然政府上號召“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破四舊”,佛寺里的神佛塑像也被砸的體無完膚。但總有人要偷偷地來拜佛上貢品,有人拜佛上貢品就成了倆孤兒最大的奢望。

    濱濱和東升由搶食搶成了朋友,沒有人瞧得起只有倆“猩猩惜猩猩”。路上碰到村里人,濱濱低著頭結結巴巴地低聲叫“大、大爺爺二、二奶奶”,貼著路邊兒輕輕走過。而東升多是狡黠一笑,搖頭晃腦在路中間大搖大擺蹦跳而行。

    經過幾個春夏秋冬饑寒交迫的輪回,小東升在實踐中發明了“哪里有吃的哪兒就有我的N種方式”,這也給濱濱擴大了食物的來源。

    奶奶曾是地主家小姐一個纏腳的小老太太,下不了地掙不了工分。甚至那雙可恨的小腳也讓她上不了織布機,只能做的就是紡線。每天天矇矇亮,睡夢中的濱濱就會被枕頭前的紡線聲吵醒,每天夜里也是在奶奶的紡線聲陪伴中入睡。用紡成的線團換點吃食,是奶奶唯一能做的。

    奶奶娘家也是本村的,但即使還有親戚和村里人救濟,祖孫倆仍是上頓不接下頓。當填飽肚子成為腦海里別無其它的唯一想法時,常常法子就迸發眼前,半年后奶奶竟然真的瞅上了一個機會。

    村代銷點的五爺爺病了,病了的五爺爺不能天天正常開門了。代銷點是大隊上方便人們日常生活開辦的村辦代銷處,不僅解決了村里人的油鹽醬醋茶還是掙工分的。于是這一天,奶奶拐著小腳第一次走進了村支部書記家。

    掏鳥蛋煮著吃捉地鼠燒著吃,這種方式濱濱做得來。拔草給某家送去喂羊,然后在某家混頓飯,這種方式濱濱紅著臉也勉強做得來。直接到飯點兒賴在某家不走,濱濱做不來,偷雞摸瓜濱濱更是做不來。然而有一種方式,倒是東升沒想到反而是濱濱打開了天地。

    離鐵佛村五里路的鐵佛城火車站,每天總有十次八次的人上上下下。那日東升帶領著,和濱濱各帶著一個破碗,頭回來到出站口乞討。四個城里孩子路過,不由分說奪過他們的碗摔在了地上,兩人去搶碗,又很快讓人家摔倒踩在了腳下。

    趴在地上的東升臉朝地裝暈死一動不動。趴在地上的濱濱翻身爬起,直盯盯地看著打他的四個孩子。

    四個孩子齊上再把濱濱打在地上,濱濱再爬起來,直盯盯地看著打他的四個孩子。

    三個孩子齊上第三回把濱濱打在地上,嘴角上有血的濱濱第三回爬起來,直盯盯地看著打他的三個孩子。

    兩個孩子齊上第四回把濱濱打在地上,臉上有血的濱濱第四回爬起來,直盯盯地看著打他的兩個孩子。

    末了一個孩子上來第五回把濱濱打在地上,額上沾血的濱濱第五回爬起來,瘦瘦的骨架上頂著個不協調的大腦袋,兩只眼還是直盯盯地看著打他的那個孩子。

    看著一直不說話打倒就站起來的濱濱,四個孩子終是怕了,其中一個還拾起碗遞給了他。

    從那以后,濱濱和東升站穩了火車站出站口乞討的地盤,四五年間成了兩個孩子最重要的生計陣地。兩個小孩兒各有其長,以最大的本能完成著做為人的最原始的需求。

    常常是木濱繃著臉小聲地緊張地張口乞討,說好、好人給、給點錢吧。而東升則是唱著自編的要飯歌,腆著臉笑迎著每個過往的客人:

    鐵佛城進出站,兩個小孩兒在要飯。

    你要走他要來,恭喜好人發大財。

    你發財你善良,就是愛幫窮人忙。

    你給錢拋得高,就像張飛戰馬超。

    你給錢扔得矮,好像八仙來過海。

    南來北往的熱心腸,勝過鐵佛寺的一柱香。

    在七十年代中期經常出差公干的鐵佛城人,無不認得這兩個乞討娃。以至于其中有個銀行工作人員,在十七八年后碰到在鐵佛城創業的濱濱時仍覺得似曾相識,有緣有分還批給了他三十萬塊錢的貸款。

    當開代銷點的五爺爺病故,奶奶第三次走進村支書家下跪時,她終于替代了五爺爺的差事。

    下地干活的社員一般一個月記三十個工分兒,奶奶開代銷點折半一個月記十五個。作為地主家小姐出身,識文斷字賣東西是不成問題的。只是那雙小腳去不了供銷社,提貨就只能再請個人幫忙,這樣再讓出兩個一個月還可以剩十三個。

    這寶貴的十三個工分兒,對祖孫倆來講,已經是謝天爺爺謝地奶奶了。

    小學是和濱濱沒緣的,連飯都吃不上還談什么上學呢。于是奶奶用樹枝教濱濱在地上寫字認字,濱濱喊東升一起學的時候東升總是吹著口哨跑開。

    這樣到了濱濱十二歲這一年,差不多能填飽肚子了。奶奶求村支書并在他的通融下,濱濱得以和五年級孩子們一起考試上了初中。奶奶挨家挨戶作揖求助,作揖求助后三分五分一個咸菜兩個雞蛋,全村人給濱濱湊齊了一年的學雜費伙食費。

    暑假拔草賣冰棍兒,寒假跑到鞭炮鋪幫著卷鞭炮,三年中學也算順利。遺憾的是出身不好,入團和“三好學生”是一點門兒也挨不上的。只有多多承包值日掃地寫黑板報的活兒,或許能獲得一點兒同學老師們的歡心。

    同學隨意的一句話“這個星期你連著值日掃地五天了辛苦啦”,讓他感動了大半年記了一輩子。一個女同學給他半個咸蘿卜疙瘩,他三十年后楞是找到了人家,送了一部華為手機才算了了心愿。唯一一個和他建立深厚情誼的是班長兼同桌章有為,初中三年每學期總要帶木濱到家里吃上幾次飯,好心的章媽媽還送過他兩次衣服。

    初三正要參加中考的時候,奶奶因長期營養不良器官衰竭突然走了。奶奶為程家留下了一根獨苗并供他上完了初中,小腳老太太用生命的絕唱為她男人家做出了最后的貢獻。送走奶奶,濱濱謝絕了為他惋惜希望他復讀的老師。

    在東升已經跟著啞巴鐵匠師傅打了兩年鐵的時候,十五歲的濱濱也要自己養活自己,一個人討生活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保山市| 榆树市| 乌兰察布市| 宜兰县| 鲜城| 武山县| 长岭县| 清河县| 荃湾区| 喜德县| 新乡县| 磴口县| 越西县| 隆尧县| 齐河县| 铜川市| 游戏| 阿城市| 黄平县| 神木县| 江源县| 利辛县| 修文县| 五家渠市| 珲春市| 荔波县| 天等县| 崇州市| 宁强县| 德阳市| 晴隆县| 大方县| 青川县| 绥芬河市| 原平市| 东乡县| 霍州市| 丰城市| 海口市|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