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李陶陶都是在極度焦慮中度過的,雖然她外表上佯裝無事,但卻瞞不了貼身女使黛藍和茶白。買來的四個小丫頭,另外兩個叫絳紫和雪青。
早在叛軍還在山南東道徘徊的時候,她就寫信給長安的林夭夭和鄭通,讓他們暫時關掉生意,盡快回廬州,長安不久就會大亂。可那二人舍不得,長安的達官顯貴多,銀子也好賺。這要是一關張,好不容易打開的局面可就前功盡棄了。再說,無論哪家占了這江山,跟他們老百姓又有什么關系呢?日子照常要過,幾天之后,還不是一樣的該吃吃,該玩玩。
后來長安淪陷,然后又被勤王的軍隊圍了好幾個月,一直不通訊息,直到十一月底又才聯系上。原來叛軍入長安后,倒是循規蹈矩,沒有大肆破壞,只是一直戒嚴中,老百姓不許隨便走動。長安城出名的幾個大戶倒是被迫捐了不少物資,像他們這種小商小戶,反而無人騷擾。十一月,勤王的隊伍撤離,長安城終于恢復了昔日的繁華,重新變得車水馬龍,轂擊肩摩起來。
其間,李陶陶收到過一封傅嘉昱的來信,寥寥幾行字,只說他父親過世了,他承爵了,回徐州了。李陶陶雖然恨他怎么不多寫一點,但到底還是放下心來。其實傅嘉昱的這些事情,包括長安城外那慘烈的一戰,早就傳到了廬州。李陶陶知道他受了重傷,一直揪著心,現在得了他的親筆信,才徹底相信他沒事了。她安慰自己,平安就好,其他的,多想無益。
臘月又到了,李陶陶突然有了點期盼,他會來嗎?傅嘉昱沒有等來,傅誠一行卻風塵仆仆地趕到了。
這半年,他們馬不停蹄地一共開了三間店,分別在揚州,泉州和廣州,都是知名的繁華大城市。本來想往長安的,但因為戰亂,只好明年再去。明年的計劃中還包括徐州和洛陽。
傅誠特別提到了韓五和劉宏偉,覺得這二人的能力都不輸他。劉宏偉缺的只是一點時間和經驗,畢竟年輕嘛。韓五就不同了,他閱歷豐富,經驗老道,完全可以獨當一面,甚至某些地方還超過了他。
原來這韓五藏拙了。他明明有本事,卻為什么不說?或許是因為他只是一介奴仆,但求無過,不敢過多表現吧。也算是老成持重的打算。于是李陶陶就開始考慮,明年一開春是否就派他入駐越州?總管越州所有的事務,關鍵是協助唐衡,做好備貨和銷貨的工作。
傅誠不顧大雪飄飄,堅持要回徐州。他家公子剛做了鎮北國公,他一直還沒跟他見上面呢。他哽咽著,“我家公子總算苦盡甘來了,只是老夫人心腸狠毒,曾經害死了大娘子和小公子。我家公子搞不好還要吃她的虧,我得去看著點。”這話說得,怎么感覺國公府內一片陰森恐怖?李陶陶也不再挽留,送了他大額的銀票,放他離去了。
正月初八,叛軍領袖魏鴻在長安登基,國號“梁”。自此,大唐正式宣告滅亡。消息一出,天下嘩然,不少藩鎮趁機宣布獨立,還有的以收復故土為借口,大肆出兵侵占鄰近的州縣,受了欺負的自然不服,全力反擊回去。一時間,這天下打來打去,竟沒有一方凈土了。也有那老成持重的,固守本土,靜觀其變。
梁此時的地盤并不很多,東到洛陽,鄭州,西到岐州,南到金州、鄧州一帶。往東不敢擴張,不遠處就是鎮北國公的地盤,動作太大怕引起誤會,這樣的狠人還是不惹為妙。往北也是硬骨頭,只有往西,往南發展了。
廬州倒是平靜,一來節度使黃聘重兵在握,廬州也算是在他的保護之下。二來廬州“兇”名在外,一塊沒肉的骨頭,而且還難啃得很,誰也不想花那個功夫。所以來來往往的軍隊,居然都繞道而行。廬州倒成了沒有戰亂的世外桃源,引得無數難民紛紛前來,一時間人滿為患。蕭瑾瑜無奈之下,只得關閉城門,不再接納難民的流入。
唐衡的船隊在正月中旬回到越州,他來信說,這次走到了天竺,李陶陶吩咐的所有事宜他都辦妥,特別在驃國逗留了快二十天,親自跟他們的朝廷簽了買賣協議,花不多的錢就買下了最好的礦區。驃國人還殷勤地問他,還要不要再多買一點?他已經雇了當地人挖礦,還派了一個頗為能干的手下留守在那里監督管理。
這一次,他是滿載而歸,十艘船都裝得滿當當的,還帶回來不少新奇的玩意兒。他很遺憾,現在到處都在打仗,表姐這次是不能來越州了。他多想把這次的經歷和她分享一下,然后再讓她指點指點,每一次,他都受益匪淺。
李陶陶也很遺憾,作為一個古代女子,而且還是在亂世,她是沒有機會去冒險的。所以她愛聽唐衡講述,他這一路的風土人情和驚險奇遇,也算是一個心理安慰吧。這次看來連這點愛好都要被剝奪了,李陶陶無比惆悵。她一個女人,自然不敢在這樣的關頭到處亂跑。
她找來韓五,跟他說了說越州的情況,還說了對他的期望和安排。韓五當即表態,愿意聽從大娘子的調遣,并盡力辦好差事。她讓韓五帶上同村的呂平安,還有陳風揚,讓這二人給他做助手,還叮囑他到了越州盡管招兵買馬,一切事情他全權做主。
韓五感恩戴德,百感交集。沒想到他韓五一生碌碌,差點性命不保,居然到了中年,還有機會一展抱負,夫人這知遇之恩,他唯有粉身碎骨,死而后已了。李陶陶分別給孫婉,唐衡都寫了長信,告訴他們韓五的能力,以及以后要做的工作,希望他們能多多配合,讓他盡快熟悉情況,進入工作流程。其實這樣也是減輕他們的負擔,讓他們能更專心的做更專業的事情。
劉宏偉也被她派了出去,也給他配了兩個助手,張冰張凌堂兄弟倆。這兩兄弟的表現也相當不錯,現在先多鍛煉鍛煉,日后也好獨當一面。李陶陶正式把珠寶店這一塊交付給了劉宏偉,怎么開疆擴土,怎么增加營業額,怎么調度調配,他都可以全權做主。劉宏偉躊躇滿志,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好做大,不負李娘子的知遇之恩。
知州蕭瑾瑜頗為頭疼,這么多流民,他該如何安置呢?一是安全問題,二是衛生問題,三是吃飯的問題,都是亟需解決的事。滿大街都是被拋棄的嬰兒或者是失孤孩童,還有不少喪失勞動力的孤寡老人。李陶陶惻隱之心大起,當前這個局面,她總要做點什么吧?
她開辦的養老院早已人滿為患,現在只能再開設一個了,還有育嬰堂,也要開辦起來。她想過了,就雇那些逃難的婦女來照顧他們吧。一是婦女本就是弱勢群體,找工作難,特別是在古代。在這個亂世,想要活下來,就更不容易了。二來,也是讓她們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不能一味地等待別人的施舍,要學會依靠自己。
淮南節度使黃聘真是覺得十分地委屈。他和宣武軍爭地盤,在穎州交戰,一不小心誤入武寧軍的地界,事后,他也趕緊派人前去解釋了,卻引來武寧軍的不依不饒。那新任的鎮北國公居然親自領軍,一舉打下了他大半個淮南。
因鎮北國公戰神的威名,其中好多州府都是不戰而降。有的慕他的英名,想跟個有前途的主公;有的怕他的兇名,自忖不是他的對手;還有的本就孱弱,想找個強有力的靠山。所以他所到之處,無不開門獻城,倒履相迎。鎮北國公倒也不擾民,歸到他名下的州縣一切依舊,連縣衙班子都不曾動過,國泰民安,一片祥和。于是,主動來投的就越發地多起來。
蕭瑾瑜想了又想,也主動獻了城。在這亂世,群狼環伺,英雄輩出,傅嘉昱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就憑他父子二人千里救駕,血灑沙場的孤勇之舉,也強過那些自私自利,目光短淺的其他藩鎮。他相信把廬州交到他手上,會是最好的選擇。何況,傅嘉昱一直不動廬州,何嘗不是因為有些香火情誼,不忍廬州人民陷入兵禍戰亂之中,希望他主動識趣呢?
和武寧軍開戰這大半年以來,黃聘真是受夠了,他龜縮在揚州,他也只剩下這塊地盤了,思忖著該何去何從。本來這天下大亂,他也是有點想法的,畢竟他占了淮南,手握五萬精兵。上次叛軍從他揚州過,也沒討到什么便宜,這讓他信心大增。
豈料這淮南人心向背,一有點風吹草動,就紛紛倒戈相向,投靠了聲勢日隆的鎮北國公。他不服氣,派兵前去討伐。可是那鎮北國公果然不負盛名,實力實在彪悍,一戰下來,他的五萬精兵輸得一塌糊涂,兵力頓時縮減一半。他招兵買馬,咬牙再戰,卻一輸再輸。到現在,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了。
他總算看清楚了,就是沒有誤入這回事,這鎮北國公依然會找借口吞并他的地盤,這是他早就計劃好了的。可知道了又能如何?打又打不過,搬救兵又沒人肯趟這趟渾水。他氣不過,曾經想過把揚州獻給他的鄰居浙西觀察使。無奈那家伙膽小怕事,不敢惹那鎮北國公,居然不敢接受。搞到最后他也徹底明白了,他無路可走,只有投降一途。他手下的謀士也曾多次勸他,識時務者為俊杰,宜早不宜遲。
這日大醉之后,他終于命師爺寫了乞降書,蓋上他的官印,投到鎮北國公所部。傅嘉昱很快派人來接收了揚州,他為人還算厚道,把黃聘調到了其他州府任職。至此,淮南一地,盡入鎮北國公版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