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了過繼一事,葉四與葉二兄弟二人反目,與葉五心里也結(jié)下了疙瘩。對于葉四來說一切都無所謂,三十大多的男人,對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傻媳婦對他來說也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因為他有兒子了。
這一年是葉平在四叔家過的第一個新年,葉四對葉平是說不出的好,在置辦年貨的時候葉四破天荒的多買了五斤蘋果,葉老太太看到葉四的變化,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除夕之前村里組織人員扭大秧歌,以便在正月里去各家演出,葉四又開始忙開了,訓(xùn)練的時候,他是要隨時到場的。家里也把這件事當(dāng)成正經(jīng)營生來做,因人大秧歌隊到誰家,誰家都要給賞錢的,沒有錢的人家也會準(zhǔn)備香煙,在整個正月結(jié)束時,大家要分這些收成。當(dāng)然也有條件不好的人家,就把家里院門關(guān)緊,以示拒絕。秧歌隊自然就繞過這家往下一家去了。
除夕這天家家貼春聯(lián),放鞭炮,葉四家以前都是自己寫春聯(lián)的,今年有了葉平,葉四打算顯擺一下。一大早葉四就支起桌子,鋪上裁好的紅紙,調(diào)好墨汁,讓葉平寫春聯(lián),葉平一板一眼寫的認(rèn)真。家門貼‘富貴平安好運到,吉祥如意慶新春,’上書橫批‘恭喜發(fā)財’倉房門上也貼上‘五谷豐登倉存細(xì)糧萬旦,勤儉持家定有精粉千金’。
葉四邊貼春聯(lián)邊高興的合不攏嘴。雖然葉平的字還有一些稚氣,但對于他來說也滿足了。
各家的女人們準(zhǔn)備著年夜飯,男人們在院子里壘上木頭,做著晚上燒旺火的準(zhǔn)備。
住在葉四家后院的葉五家也是一樣,葉五媳婦挺著大肚子在炕沿邊的地上站著包餃子,今天的餃子要包多一些,吃完以后要多剩一些才好,預(yù)示著來年家里有余糧,還要在其中一個餃子里包上硬幣,誰吃到了預(yù)示著誰有福。
女兒葉梅穿著紅色衣服,扎著兩個小辮兒,額頭上點了個小紅點。像是從年畫里走出來的一樣,衣服是媽媽用自己的舊衣服改的,小辮是用彩色毛線扎的,小紅點是用寫春聯(lián)剩下的紅紙剪的,沾上水貼在孩子兩眉中間,等上一小會兒,紅紙上的顏色就會留在皮膚上,甚是可愛。
葉五在外面砍木頭,他把砍好的木頭壘成一堆,中間架空中間塞上豆桿做引柴,只等到半夜媳婦煮餃子時,他在院子里把旺火點著,放鞭炮然后吃餃子。
新年這一天只有葉六家氣氛顯得格外沉悶,葉六媳婦出的月子已經(jīng)有半個來月了,小女兒的離世讓她變得郁郁寡歡了好久,出了月子身體也大不如前。女兒芳懂事兒的幫她做了很多家務(wù)活。平日里她對芳也是姑娘長姑娘短的叫著,稀罕時也是溫聲軟語。
只有一點是不能觸碰的,那就是兒子蒙不能受一點委屈。芳和蒙只差著兩歲,芳處處都讓著比自己小兩歲的弟弟,但蒙也正是淘氣的時候,他只要一不高興就要哭,只要蒙一哭芳就要挨罵,甚至挨打。葉六媳婦自從小女兒沒了后更加寵蒙。
芳抓住了規(guī)律,只有蒙張開大嘴一哭她就跑到五娘家去避難,回家后事情就過去了,如此甚好。
春節(jié)這天葉六媳婦忙著鍋上,芳幫著燒火,蒙去院子里玩起了劃炮,沒想到把葉六壘好了的旺火點著了。葉六看了大驚失色,叫蒙快住手,蒙被嚇了一跳,懵住了。葉六跑進(jìn)屋里提起水桶就跑出來澆到了火上。火被滅了,晚上旺火的木頭也都要重新砍了。葉六懊惱的叫罵著:“屋里都是死人啊!孩子出來玩火你們都看不著嗎?”
葉六媳婦看到葉六慌慌張張的跑回來提水,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手里提著炒菜的鏟子跟了出來。芳原本在燒火的灶臺前,也起身跟著出來了。
葉六媳婦聽到葉六的咒罵聲后道:“他玩的是滑炮也沒有那么大的火,怎么能點著柴火?”
葉芳耿直的道:“剛才弟和我一起在灶臺前玩了一會兒,不是從屋里拿出來的火吧?”
蒙看了看發(fā)火的爸爸,也不敢找借口撒謊了,直接說道:“嗯,是拿屋里的柴火棍兒點的”
葉六聽了對著媳婦道:“你聽聽,就從你眼皮子底下拿出來了,你是瞎了嗎?”
葉六媳婦看到葉六發(fā)火了也不敢反迫,看著燒火燒的滿臉是灰的芳道:“你倆一起玩兒的,你沒看到他拿火出去?”
芳被問的一愣,沒想到自己直言相告卻連累了自己,自己好冤啊!屋里做飯的熱汽大,她跟本就沒看清楚蒙什么時候跑出去的好不好。但是她不會辯駁,瞪著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指責(zé)她的媽媽,葉六媳婦隨手在她的后背上給了她一巴掌,芳一個趔趄又站住了。雖然用力不大,但是芳感覺委屈,眼淚隨即而出,葉六馬上罵道:“哭什么哭?大過年的,給我憋回去。”芳撇著嘴怯怯的進(jìn)屋去了,借著屋里蒸騰起來的熱汽的遮掩,她忍著不出聲,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場。
而葉六也邊罵著邊找木頭去了,葉六媳婦回屋里繼續(xù)炒菜,蒙一臉懵的回了里屋,大家忙著,竟然沒有人告訴他做錯了,也沒有人批評他。如爸爸說的那樣認(rèn)為是媽媽和姐姐做錯了什么。自己依舊高高興興的玩兒著。
而經(jīng)歷了這件事以后,葉六家的年過得格外的沉悶,葉六罵罵咧咧的屋里屋外的走著,葉六媳婦小心翼翼的做著活,女兒芳一聲不吭的蹲在灶臺前燒著火。
太陽西下以后,家家戶戶把平日里不舍得用的紅色蠟燭也都拿出來點上,平日里在節(jié)儉,在除夕這天晚上也不能吝嗇。一定要用紅蠟燭,而且不能只點屋里一個,一定要在倉房里也點上一支,農(nóng)民最重視的就是倉里有糧,只求倉里能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摹?br />
倉房里點蠟燭是要做好防火的,長期以來人們早已模清了方法,用鐵制的燭臺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在遠(yuǎn)離一切可燃物的了地方放上雪塊或者冰塊,中間掏個洞,把蠟燭底部座進(jìn)洞里,因為倉房只是儲存糧食的地方,不住人,所以也沒有取曖。等一根蠟燭著完了自己就滅了,也不用再來照應(yīng)。
半夜時屯子里三三兩兩的開始放鞭炮,接著就是十家八家的院子都響起來,再等一會兒整個屯子都被鞭炮聲震的沸騰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