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功告成
房玄齡已然瞧見林以佑手中端著的白紙,發(fā)出驚疑之音,伸手接過,自行測試一番,忽而雙目圓瞪,滿臉的難以置信,面上就如抽筋一般,抖動起來。
“這——此紙可媲美宣紙,當(dāng)真是用草木制造?”便是房玄齡在此時也大為動容,說話都不利索了。
林以佑點頭大笑:“回稟老爺,正是這般!”
房遺玉見林以佑喜形于色,卻是搖頭道:“先別高興太早,這還不行,遠(yuǎn)遠(yuǎn)不行。”
房玄齡和林以佑二人俱是愕然。
房遺玉繼續(xù)道:“別忘了我等初衷,造紙并非為了利益,而是為造福黎民蒼生,讓百姓們都能用上紙張,都能讀上書。可你卻在這工序當(dāng)中加了蔗糖。蔗糖可是由甘蔗精心熬制,價格不菲。如此以來,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與我等先前理念不符。”
林以佑聞言笑意全無,低頭沉思。
房玄齡反駁道:“玉兒你這初衷雖好,可是否過于苛刻?雖說添加了蔗糖,可這紙的造價已然低于皮紙,定能在大唐盛行。”
“父親也說了,直會取代皮紙,可那有何用?皮紙本就只供上流,尋常百姓壓根用不起。女兒不認(rèn)為是在刁難,只是先前便是這等目的,如今雖說改良成功,可距離初衷卻是差之甚遠(yuǎn)。”房遺玉雖然也為林以佑解決問題而感到高興,但這不盡人意的地方也需正視。
“故而,咱們需得尋出那能夠替代蔗糖的東西,否則,即便是以成本售賣,也難推廣開來。”房遺玉深知廉價紙張是利于萬民的大事,是傳播文化的關(guān)鍵之處,絕不允許有半點差錯。
林以佑點頭應(yīng)和道:“小姐言之有理,此番改進(jìn)還不算成功,容我再想想!”
也不管他人,坐于地上,扶額沉思。
房遺玉和房玄齡見林以佑已然進(jìn)入思考狀態(tài),也不打擾,準(zhǔn)備離去。
父女二人出了作坊,正見幾人推著小車,裝著成堆的紫白碎渣,從他們身前走過。
房遺玉看著那紫白的碎渣,忽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從腦中閃過,雖不清晰,可心中卻覺無比重要,見幾人逐漸走遠(yuǎn),房遺玉趕忙叫道:“幾位朋友,你們所運是為何物?”
幾人聽見有人呼喚,光看房遺玉的衣著便知非富即貴,忙回道:“回小姐話,這是甘蔗的殘渣!”
房遺玉聞言神情巨震,腦中也已明朗,忽然想起,這甘蔗的殘渣,可以造紙啊!
在房遺玉的記憶中,前世似乎就有人以甘蔗殘渣造紙。要知道甘蔗的殘渣雖已被榨取過糖分,但還是有些殘余無法榨出,以甘蔗的殘渣作為造紙的添加劑,其中殘余糖分自能彌補(bǔ)粘稠度的不足。
房遺玉當(dāng)下大喜:“這些甘蔗殘渣可否賣我?我全包了!”
幾人聽后都覺好笑,對視一眼,為首之人道:“本就打算運至僻遠(yuǎn)處銷毀,小姐既然想要,直接拿去便是,也省我等麻煩。”
回至作坊后,房玄齡驚疑道:“這甘蔗殘渣莫非當(dāng)真可行?”
房遺玉心中確定,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便道:“試試便知。”
她將想法告知了林以佑。
林以佑深知房遺玉奇思妙想不斷,之前房遺玉說過的一些新奇建議,雖說匪夷所思,但卻盡皆有效,令他們大為受用,此番房遺玉準(zhǔn)備用甘蔗殘渣作為添加劑,必定有其道理。
林以佑自不拒絕,滿懷希望的將甘蔗殘渣倒于池中,令其發(fā)酵,再制原漿。
制漿這道工序概需十日時間。
十日后,房遺玉特地早早來至造紙作坊。
工匠們正在將糟爛的青藤、發(fā)黑的甘蔗殘渣、臭烘烘的原漿一同攪拌著,作坊中的空氣令人難以忍受,工匠們紛紛袒露半身,以粗布包臉,只將雙眼露出外面,在沸騰的臭漿旁賣力攪拌,看的令人心酸。
房遺玉先前也沒想到這造紙過程竟這般磨人,天下的讀書人又有幾個知道,他們整日使用的紙張,是在這等艱苦條件下制成的?
林以佑指揮著作坊中的工匠做這做那,工序由脫水,至壓縮,諸多繁雜步驟一一進(jìn)行。
房遺玉焦急的等待著,按照正常原理,應(yīng)是無甚問題,可只要還未制成,那她也不敢打包票。
終是在午時左右,成了!
紙成的那一瞬間,作坊中傳出數(shù)聲怪叫,猶如見鬼一般。
“真的成了!”林以佑先是哈哈大笑,而后淚水不停向下流著,半生夙愿,如今終是有了回報,將嶄新的白紙送于房遺玉手中,感嘆道:“小姐這辦法比我用糖漿要好上太多,這紙,幾是無成本制造啊!”
他們的紙張,主以青藤、芨芨草、甘蔗殘渣制成,此三樣?xùn)|西,除青藤尋著麻煩了些,芨芨草和甘蔗殘渣卻是好找的很,壓根不需成本,造個千八百張的紙,只需付給工匠手工費便可,再沒比這還廉價的造紙工藝了。
況且新造紙張幾乎擁有宣紙一切特點,質(zhì)地堅韌,潔白如雪,對折無損,吸附能力強(qiáng),雖說每樣皆比宣紙差上一絲,可其造價卻是低于宣紙千倍萬倍。
加之宣紙需要經(jīng)過數(shù)百道繁雜工序,歷經(jīng)數(shù)百日的工夫方能制成,可這種新紙只要有原漿,只需一日便可制成,二者根本不存在可比性。
這類新紙若拿去市面販賣,定能風(fēng)靡天下,于短時間內(nèi)將所有紙張取代。
“以佑,多謝!這種新紙的出現(xiàn),定能使我大唐更加輝煌,我相信你的名字定會如蔡侯一般,流傳千載萬載。”房遺玉打量著手中紙張,想著大唐百姓因她之故,人人皆可讀書識字,心中便暢快的很,充滿自豪。
林以佑聞言一怔,忙道:小姐您這話可是折煞我了,雖說改良造紙術(shù)是我起的頭,可造紙的過程中,以及最為關(guān)鍵的一步,卻是由小姐所創(chuàng),況且若無小姐全力支持,以林以佑一人,今生也未必能成功,故而此功萬萬不敢獨占。”
林以佑說的時候臉色凝重,并非他不知改良的造紙技術(shù)對大唐之影響,只是他本性淳樸,言語之間盡是發(fā)自肺腑。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