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無故作鎮定道:“自然是同一種文字。”
蘇夔入彀道:“哪有何難?且讓我瞧瞧。”從了無的香袋里揀出一頁文稿,讀了起來。
初略讀了一遍,便盤腿坐在地上,細細推敲。
才半柱香的功夫,蘇夔大叫:“有了,原來如此。”站起來,隨口譯出經文。
譯完,蘇夔感慨道:“此雖止是一個序言,然可窺探全貌。果如我爹爹所說,乃天人感應,養心、洗心、換心之經。其中探索世界本源,窮究變化之妙,陰陽交會之理,乃至人之過去、人之當下、人之將來,涵蓋天文、地理、術數、玄學等,觀點之新,驚世駭俗,發人深省。讀了此序,我不禁好奇,此24部《心經》到底講了些甚么,得出了甚么結論,我們又能從中學到甚么……還有,我總覺得此經與易理之說挈合……管窺之下,我亦不敢妄下結論,徒為大師恥笑矣。”
了無引誘道:“蘇弟還想往下讀嗎?”
蘇夔心癢難耐地道:“此等奇書,試問天下讀書人誰不想通讀?我心癢癢的,巴不得去你佛堂中研讀此書,盡解我心中疑惑。”
了無納頭便拜:“寺主在上,容老僧禮拜。”
蘇夔驚道:“此乃何事?我并未參與競選寺主一事,我也并不想當甚么寺主。”
了無反問道:“蘇弟難道不想通讀此經嗎?”
蘇夔想了想道:“想,十二分地想。”
了無嚴肅道:“此經乃我寺至寶,誠不能為外人讀也!蘇弟想讀此經,只有兩條途徑,一條是當我寺寺主,我寺所有財貨,寺主皆可動用,此理當然,不用多說;一條是當我寺俗家弟子,須依老僧3件事。”
蘇夔搖手道:“我不想當僧侶,更不想當寺主,當俗家弟子還可以考慮考慮。是哪3件事,了無兄只管道來,我能做到,便100件都會做到。”
“也不是甚么難事,公子能夠做到的。”了無故弄玄虛道。
“老法師請說吧,休得吊人胃口。”蘇夔焦躁道。
了無不慌不忙道:“如此,這第一件事便有些麻煩了。第一件便是戒焦躁。此經窮盡天下之理,已達人類智力上限,一旦焦躁,好似四海翻騰,江河倒流。讀此經者必神經錯亂,心智失常。”
“老法師說的是。治學最忌焦躁,欲速而不達,此真理也!”蘇夔緩緩道,神態甚是雅適。
“小學士真是神人!此一條小學士是能做到的了。第二條便是此經只能在本寺密室閱讀,譯本須得留在本寺,不可攜出,亦不可復制。”了無望定蘇夔道。
蘇夔想,此經由我譯出,我自可一字不漏地記在心里,孰奈我何?便道:“依得,此條依得!”
“第三條便易了,須沐浴焚香,齋戒3日。想蘇小學士是做不到的”了無激將道。
“不喝酒不吃肉,這是你們佛門的規矩,3日有點長,咬咬牙也能做到。”蘇夔在心底嘆氣道,他越來越覺得公推寺主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圈套,了無是主謀,玉兒姊姊,乃至曉霜尊主等都是幫兇。
那了無不等蘇夔想明白,急巴巴地道:“閱讀此經的3日前便要齋戒,不是說只齋戒3日,當時蘇大學士便齋戒了30日”
“這……”蘇夔此時腹中已饑,一想到多日不能吃肉腹中更饑,“嘰里咕嚕”地叫喚起來。“3日已難,還要齋戒多久?”
“這就取決于小學士自己了。此書譯得快,齋戒的時間短;此經譯得慢,齋戒的時間長……你爹爹說,如果全力以赴,半年可以譯出。”了無面皮稍稍有點燙人。
當時蘇威說如果全力以赴。10年當可以譯出,他只說了二十分之一的時間。
“我爹爹半年能譯出,想必我必定得一年方可譯出,此事難也!”蘇夔愁眉苦臉道。
“小學士,此事何難?老衲自5歲入寺那年便已齋戒,到今日已經整整60年矣,老衲從沒覺得齋戒之難。”了無裝了這許久,委實有點裝不下去了。
蘇夔默不作聲。
了無張大著嘴巴,呆呆地望著蘇夔。
“誒,罷了,罷了……”蘇夔終于揮手道。
“小學士不讀此經了?”了無無限失望地問道。
“不,不吃肉了,不吃肉了。此大大一件難事我也應允了,老法師該帶我去讀書了嗎?”蘇夔迫不及待地道。腦海里翻滾的全都是剛才自己譯出的那段經文。
“且慢,我有疑問。”在蘇夔、了無身邊站了許久的玉兒突然說道:“老法師先前說此書無人能譯,且不能出借,后又說鳩摩羅什祖師譯了一卷,又借給菩提達摩閱讀,達摩更是將此經帶到少室山中鉆研,如此說來,法師說過的種種原來都非實話,乃是虛言。”
了無長嘆道:“鳩摩羅什之能就好比是蘇大學士、蘇小學士之能,天縱奇才,自然能譯出此經,況且譯此一部經書便花了一年。一年內不問佛事,只是譯經,待一卷經書譯出,油盡燈枯而死。實話說,蘇大學士后來輕易地就譯了數頁經文,亦有鳩摩羅什祖師先譯啟發之功。至于菩提達摩,來我寺后做了我寺法師,甚得前任寺主喜愛,打算要他破譯后23部經書,故將鳩摩羅什祖師譯本借他一閱。至于他急匆匆攜經出寺,另有一番緣故,此乃我寺之密,亦是達摩之密,實不敢相告。至于傳說達摩在少室山中面壁9年,譯了兩卷經書,此乃謬誤,當不得真。”
玉兒連連搖頭道:“達摩祖師得一卷經書便開宗立派,《心經》真有如此神奇嗎?我不相信。”
“我隨身帶了菩提達摩闡述《心經》的一頁原稿,其中4句正是他用以開宗立派的經文之一。”了無道,遞給玉兒。
達摩乃天下名師,他的筆跡但凡有些根基的僧侶都觀摩過,玉兒雖然是道家,但主母亦佛亦道,故此認得。
玉兒讀手稿,連連點頭道:“實是達摩祖師筆跡沒錯。那4句經文也正是達摩祖師著作中經典的句子,只是缺了幾個字。”
蘇夔接過經文一看,自己也是背過的,乃是:自明明上出旸谷,于晦晦下淵咸池;一乃一來歸總數,二非二來見真章。中間卻少了“出”、“下”二字。
想來達摩祖師當時尚未想好用何字方能恰當地表達佛理。
蘇夔想了片刻,心中若有所動。此四句經文如一尾大魚的脊背,雖然只是隱約的一線,卻可以看到深水中隱藏的秘密。便對了無道:“我隨你去吧!你要我答應的條件我皆應允。”再瞧經文,那一尾大魚卻消失無蹤,僅留下一圈漣漪,心中甚是懊悔自己分心別用。
了無得了蘇夔“我皆應允”這幾個字,如獲重寶,喜上眉梢。他整理衣襟,跪將下來,五體投地,嘴里喊:“寺主在上,請受小僧一拜。”
也知道甚么時候后面立了數排草堂寺的僧人,這時一皆跪下來,五體投地拜伏在地。
蘇夔心中一驚,問道:“這是……”
了無已經將自己身上披著的袈裟取下來,一陣風般罩在蘇夔身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