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姑娘卻也怪敏姑娘不得,此乃天意,天意不可違!”蘇邕柔聲相勸道。
聽到“敏姑娘”三個字,椒華便又覺得心中的某根經絡莫名地抽搐了一下,不過,倒沒有前番痛得厲害。待心情平靜了方道:“誒,天意難違!這句話我不知道聽說過多少遍了。師傅這般說,師太祖也這般說。都說我們玄女宗替天行道,代表的就是天意,卻也辦錯了不少事情。說天意難違,倒不如說天意難測!”
“如果能測天意,這人就是得道的神仙了。”蘇邕眼睛里流露出淡淡的哀傷:“我師傅多次說起昆侖山上的神仙,他一身本領就得授于神仙。”
“我們修道之人便是要修成神仙正果。到底怎么樣才算修成神仙,是姊妹們經常討論的話題。修成智通師太祖那樣子就算是神仙嗎?這樣的神仙,不當也罷。”
心道不當神仙當甚么呢?椒華想不出來還可以干甚么,唯一的出路便是嫁人,生兒育女。都說嫁人苦,她覺得肯定有樂,若不如此,為何修道的人少,生兒育女的人多?她望了一眼蘇邕,心中有一絲異樣的感覺。
“馬上就能到桃花峪了。怎么樣也是我住了10多年的地方,是我的家。”椒華自言自語。
她在巨石前站定,嘴里哼著曲調,右手在石壁的隱秘處擰動了機關,巨石靈巧地滑在一邊,露出一條幽深的小徑。
“跟著我,”她對蘇邕喊:“卻不可踏錯一步。”椒華說完,便如跳舞般在小徑上行走,宛如一只仙鶴,姿勢甚是優美。
回過頭看,蘇邕跳得雖然笨拙,倒也一步沒錯的跟了上來。
“你不是鶴,是鵝。”椒華笑道。
“華姑娘真會取笑。呵呵,說我是鵝那是抬舉了我。”蘇邕道。
“咯咯,”椒華笑道:“原來殺人如麻的蘇將軍也有好接近的時候,難怪媛姑娘深愛著你。”說罷,心中后悔。
“也只好任姑娘取笑了。”蘇邕并不生氣。
又拐了十幾道彎,夾道都是簧竹,于竹影婆娑處,卻見一座府門,巍然聳立,一眼望去,高不可測。
蘇邕摸了摸,全是精銅制造。也不知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方鑄得如此精美高大的一座銅門。
蘇邕心中好奇,抬手扣響門環,聲音清越,經久不息。
“這般巨大的一座銅門,開閉想必十分麻煩。”蘇邕仰望著銅門道。
椒華笑道:“你且讓開。”說著,走到門前輕扣門環,聲音優美動聽。
蘇邕聽了幾句,道:“此乃《聶政刺秦王曲》。此曲用門環敲出來倒新鮮得緊。難道要奏完全曲銅門方能開啟?此曲共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后序等6個部分,一者長,一者難,天下能奏完全曲的只有寥寥數人而已。”聽了一會兒又道:“卻又與世間流傳的頗有不同。”
椒華解釋道:“然也。此曲經嵇康改編后始有6個部分,古曲原只有上、中、下三個部分。”
“難怪與我曾經聽過的頗有不同,想來這是古曲。”蘇邕隨著節拍低聲哼唱著。
“此曲知其名者多,聽過的人卻少,你倒聽過?此既非聶政所作的古曲,亦非嵇康所作的新曲,乃我桃花峪自己改編的曲子。”椒華自得地道。
“噢,原來如此!姑娘有所不知,我少年時日日聽師傅彈奏此曲,聽了不知多少個日夜,所以至今還能記得。”蘇邕景仰地道。
“你師傅倒是奏琴名家,會奏如此深奧的曲子。”椒華深情地瞅了他一眼。
“卻也奏不齊全。師傅道,凡道者必懂此曲。祖師爺是道家,所以師傅也懂一些。”蘇邕顯得極為低調。
正說話間,椒華停止了敲擊,剛好奏完上部。
椒華退了3步。
蘇邕趕緊也退了,眼睛卻望定銅門,一眨不眨。原以為府門會發出一聲巨響,不說驚天動地,起碼也振聾發聵,卻不料寂靜無聲、快而平穩地滑開了,露出一個巨大的山洞,里面隱約另有天地。
“令人震撼!令人震撼!”蘇邕贊嘆不止道:“卻是哪位能工巧匠造出這般宏大而精致無比的作品!想來是魯班再世!”
椒華撇了撇嘴道:“這又有甚么稀奇?想當年魯班不過是我劍道匠坊的一個普通師傅,受長老會之命下山輔助明主,有得有失,最后郁郁而終。”
“厲害,厲害!原來劍道還有超過公輸班的人物。”蘇邕道,跟著椒華進了山洞。
洞中明如白晝,一草一物,無不歷歷可見。卻有小溪、蘭花、萱草、修竹,又有小橋、亭榭、石桌石椅……
蘇邕邊走邊贊,驚喜不已。回頭一望,銅門已經關閉,行了數百米,卻見前面似有日光,隱然已聽到鳥鳴鶴唳,甚是熱鬧。
蘇邕心中好奇,連走帶跑,反而到了椒華之前。此端的洞口卻要小許多。猛然間光線大亮,已經出了山洞。但見陽光明媚,滿目青翠,花香入鼻,真乃世外桃源。
“這般美妙的地方華姑娘卻不愿意回來,豈不奇怪!若是我家公主見了,不知有多高興哩!可惜!可惜!”蘇邕的聲音已經嘶啞。
爰媛公主向來厭惡戰爭,不知多少次跟他說過要去一個地方隱居起來,那里沒有戰爭、沒有瘟疫,也沒有爾虞我詐,儼然如上古時節。
蘇邕告訴她:“漢人的傳說里有這么個地方,叫桃花源,在江南武陵梅山資水之畔,屈子的詩篇多半是以那里的山川人物為藍本寫就的。”
末了,蘇邕告訴她:“那只是傳說中的地方,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沒有。”
爰媛道:“肯定有!肯定有!”因為她心目中有這么個地方,所以,現實中肯定也有這么個地方。
“進了桃花峪卻不能亂跑!”椒華叮嚀道:“桃花峪是我們姊妹們修行的地方,沖撞了姊妹們修行,那可犯了大忌!”
“喏!小道長,我還是跟在你身后吧!”蘇邕說著,放慢了腳步。
行不多遠,卻見一個小姑娘腰挎寶劍,手里舉著幾支野花,蹦蹦跳跳而來。
小姑娘看見他們,驚道:“卻是椒華姊姊嗎?怎的如此模樣,比牛家村的村姑還不如吶!”說話的正是椒字輩最小的弟子椒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