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第七層平臺的時候,遠遠瞧見一個人影出現在第九層平臺,急匆匆下了3、5級臺階,看到他們,驀然止步,掉轉頭回到平臺,很快就消失了蹤影。
這個身影椒華十分熟悉,卻想不起到底是誰,就像隔著一層薄薄的毛紙,可以看到人影,甚至分得清五官,就是辨不出到底是誰。
她心里“咯噔”響了一下,停住了腳步。
“華姊姊、華姊姊,到了到了,快快上來,快快上來,姊妹們在等著你哩!瓊漿已經搬到了廳上,酒香飄逸,多好的味道呀!”椒英在第九層配殿處叫喊。
“怎么了?”蘇邕關切地詢問椒華:“身子不適?回家怎么反而不高興啊!有人替敏姑娘療傷,你可以放心歇息了。”
“我沒甚么。你卻不累嗎?我師姊雖然骨骼清奇,但身材高大,少說也有百十來斤,這一路跑來,真麻煩你了!放下我師姊就地休息一會兒吧。”椒華感情真摯地說道,她驀然想到那個背影幾乎與“椒敏”的背影別無二致。
“放下椒敏,我就應該回寨了。大王一個人在寨中,艾木木又十二分難纏,還有一個頤指氣使的吐谷渾王子,不知道他應付得了不?”蘇邕心中也有些發虛。
椒華還在思考“椒敏”的背影這個問題,她終于發現了一些細微的差別,背上的“椒敏”身材雖然高挑,卻甚是裊娜,與以往日日見到的椒敏似乎有些不同。
剛想到這里,椒華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椒敏姊姊一直跟我在一起,為了我不惜刻意冒犯吐谷渾仆射,我這是在做甚么?”
再看蘇邕背上的“椒敏”,不正是自己熟悉的師姊嗎,哪里有甚么異常?
椒華一屁股坐在臺階上道:“蘇將軍已經很累了吧!太累可能產生幻覺,將軍不如坐下來歇息一會兒。這幾日過得飛快,卻如幾世,我尚在夢中。心虛氣弱,四肢無力。”
九尺九寸九厘寬的臺階全都是用整塊的青石砌成的,修建時使用了巨大的機械,不全是人力所完成的。兩側的護欄用上等漢白玉雕刻,每根立柱上鐏了一頭獅子,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頭獅子。這許多的獅子形態各異,沒有一頭雷同,并且無一不活潑可愛,栩栩如生,與殿前的祥獸大有不同。
這是這座建筑群的亮點,每當心情不好的時候,椒華就會細細打量這些獅子,看著看著,被可愛得獅子打動,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此刻椒華打量近處的獅子,那一頭表情過于夸張,這一頭動作不夠輕盈;第三頭好一點,卻過于稚嫩,在自然界無法存活;第四頭太傻;第五頭太伶俐討巧……總之,沒有一頭是可以入眼的。平日里來廳上常看到的那些獅子呢?要不在下方,要不在上方,無緣得見。
“華姊姊,怎么了,累了嗎?我來幫你,你等著。”椒英在上一層平臺居高臨下喊道,卻沒有挪動腳步。
“華姑娘,想必你心中發虛吧。我也發虛,心虛、腿虛,全身都虛。萬一我有難,你可得救我。”蘇邕說話時依舊真氣十足。
“既然這樣,將軍怎么不回去呀!放下椒敏,你回去吧,后面的事與你無關。”椒華覺得蘇邕不該向她傳遞如此沮喪的情緒。
椒英見蘇邕也停了下來,急匆匆地跑下來對蘇邕笑道:“將軍也累了?只有我那敏姊姊不累,安逸得很哩!”
蘇邕勉強笑道:“我不累,我還有力氣哩!我跟你先上去,讓華姑娘先歇歇。把敏姑娘送到大殿,我的任務就完成了,余下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我可以回去了。”
“蘇將軍不在桃花峪小住幾天嗎?是你救了我們玄女宗的首徒,我們玄女宗可是感激得很,必然要好酒好菜地款待將軍,還要選一件寶貝酬謝哩!不是這樣,怎么顯出我玄女宗‘知恩必報,知仇必復’的擔當?”椒英頗有幾分陰陽怪氣地說道。
“不敢,不敢。些微功勞,不敢求報。還望小道長美言,盡早放末將回帳為上。”蘇邕心中的忐忑已經到了極點。
椒華站了起來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邁開了步子。
很快過了第九層配殿的平臺,踏上了最后幾十級臺階。但聽得身后“噔噔”腳步聲響,一個玄女宗弟子身穿軟甲,腰挎寶劍,肩背強弓,急急走了上來。經過他們身邊,目不旁視,仿若無人。
椒華認得是椒玉,喊道:“玉妹,如此匆忙,卻是為何?”
椒玉頭也不回地答:“拿了幾個賊子,大隊賊子還在后面哩!”腳步不停。
“哎,哎,椒玉,椒玉,停一停……”椒華揮手喊道。
椒玉越發跑得快了。
“桃花峪數百年沒有外人闖入,如今是這么了?前不久智廣與玉面神尼闖入,今日又有大隊賊子前來……倒是難得的機會,我便去砍翻幾個賊子,立一番功勞,正好將功折過……”椒華念念叨叨。
“師姊,三師叔正等里問話,你可不能跑到別的地方去訖。”椒英道:“一群宵小,哪里擋得住玄女宗的‘冰蠶天絲網陣’,兵不血刃便能悉數拿下。”
已經走完最后一級臺階,上到了第九次平臺。
眼前方圓數十畝的一個大石坪,種了數行上百株羅漢松,擺了數十丈兩行花草,一直連接到大殿門前,令人甚是驚嘆。
椒華立功心切,越走越快,心中也沒有不安了,一心要去稟告曉琳師叔,即刻去捉拿賊子,立得尺寸功勞,曉霜尊主面前也好說話。
跨過高高的銅制門檻,便進到大殿之內。
大殿里無數精銅立柱,錯落排列,延伸到遠方。
蘇邕估算了一下,應該有999根精銅立柱,每根高4、50丈,合圍半丈有余,如果是空心的,少說有萬斤好銅;如果是實心的,還要增加一至兩倍。光這999根銅柱耗費精銅就在千萬以上。這座大殿除了外墻為大理石,屋頂覆蓋的是鐵瓦,其他如窗欞、梁柱、配飾,皆為精銅所制,所費之巨,不可想象。一國之君,如能得到這殿內10根銅柱,便可養兵10萬,征伐1000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