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像昨天那樣煮著吃可以,要是天熱了,可以熬點湯底,放點佐料,涼拌吃。”
“那大嫂到時候教我怎么弄?”
“好。”
地瓜粉、土豆粉,全部都試了一遍,因為有邊平靈盯著,成功率到是滿高的。她還告訴她,哪種粉可以曬干了儲存,哪一種做法不適宜長期儲存。
李家的其他人非常有口福,當天晚上就吃到了新鮮貨,一個個開心極了,感覺日子從來沒有過的好過。
李鴻云下葬那天,邊平靈負責披麻戴孝就行了,其他全然由李二、劉康等人操辦。
因為邊平靈懷著身孕,全程都由李六妹和劉翠花陪著,以免發生意外。
里正、族長他們都知道邊平靈肚子里有個遺腹者,也對她頗多照顧。
待上山埋好了衣冠冢,幫忙的人散掉收了場,一切才結束。
李二、劉康沒跟族長算結合,只要別有少的讓他們補就行了。
族長還算厚道,沒故意克扣東西,最終還是退了一些東西給他們,說是別人的隨禮。讓他們回家好好歇,第二天到他家吃午飯。
族長沒說全部都去,李二、劉康等人也十分自覺,知道自家幾張口一起去會吃人家太多糧食,就他倆單獨去了,其他人留在家里。
果然,族長夫人只有他倆來,還帶著笑客氣了一下怎么只有他倆來,其他人沒來?
李二自然說大嫂懷著孩子,太累了,就讓弟弟、妹妹在家照顧大嫂。
借口現成的,誰管是不是那么回事,只要聽著合理就成。
這次上門,李二、劉康也沒空著手,背著背簍,背簍里放著的是昨天剛燙的細米粉。
按他們的想法,這種長長的、圓溜溜的,應該直接叫細圓粉、長條粉還差不多,怎么能叫細米粉呢?不過大嫂取都取了,他們也就跟著叫了。
暗想:這不會是大嫂取來誤導大家的吧?
“你咋又帶東西了?真是的,一個兩個這么客氣。”嘴上這么說,族長夫人高興的接過了背簍,結果一看背簍里的東西沒看到過,趕緊問這是啥。
“細米粉,這兩天四妹不是在家里陪大嫂嘛,她閑不住,又折騰了一下。”李二說道,“族長奶,這個跟煮面條一樣,你們下到燙里煮一下,味道還可以。”
“上門吃飯還帶東西,以后別這樣了,老這樣下回不敢叫你們了。”族長還說了一句。
還讓族長夫人叫某個兒媳婦煮一碗出來,大家嘗嘗鮮。
正好,他也有生意要跟兩個小子談,有了這東西更好談。
沒坐一會兒,里正也來了。
沒出乎李二、劉康二人的意料,里正、族長要談的就是這粉的事情。原來,他們以前到鎮上吃東西的時候,沒看到過這種東西。家里不是有親戚在酒樓、飯店當學徒、小二之類的嗎?
對于這種稀奇的吃食,他們也挺敏感的。
之前摘的板栗,他們偷偷讓家里的小子賣到了鎮上的點心鋪子里,賺了錢。這次又碰到稀奇的粉條,更不可能放過。
他們當然沒想過帶著李二、劉康賺錢,就想著利用職權之便將方子討過來。不想才剛一開口,劉康就一拍大腿:“原來你們也想賣呀?我們想到一塊兒去了。”
劉康哪里會讓他們把話說完,趕緊說道,“這粉條做起來是有點麻煩,但材料特別簡單,就是咱們家里的地瓜。里正、族長,我們村那么村,但地瓜多啊,我就想著,咱們可以帶村子里的人一起賣錢啊。”
他興奮地描述著未來的場景,村里的人家家戶戶收地瓜,他們家幫忙做成粉條。里正、族長牽頭,一部分送到鎮上的酒樓、飯店里賣錢;另一部分則由村里的人挑著擔,到處散賣。
“以前村里就一向團結互助,互相幫忙,這次我大哥的事情,還是托了里正、族長,還有村里大家的福,要不然大哥個衣冠冢都沒有。我們李家無以為報,只能想辦法出些主意,看能不能帶大家賺點買肉的錢。”
劉康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里正、族長還能說什么?難道他們要說,他們根本沒想過帶村里人賺錢,就準備賣了方子,他倆撈一筆就成了?
總不能人家小子還惦記著村里人,結果他倆一個當里正,一個當族長的,卻只顧著自己,連村里人都不念一下吧?
只能放棄。
不過劉康描述的賺錢場景,到也挺讓他們心動的。
把粉條做為長久買賣做下來,確實比光賣一個方子更容易賺錢。
幾個人商量了一下,通過里正、族長走的那條路子,里正、族長各拿三成,李二拿二成,剩下的兩成村里人分。李二拿二成,是因為他手里有方子,還負責把地瓜做成粉條;里正、族長拿三成,是因為他們負責把貨鋪出去,要走關系、送禮、辦手續,費用全從那三萬里扣。
這是酒樓、飯店的路子,若是散賣的話,負責賣貨的人拿五成,自己挑擔出去賣,自負盈虧,不過有條件不能在周邊賣,影響鎮上的生意;其他五成由李二和里正、族長三家平分。
也就是說,里正、族長除了牽頭,散賣這邊還白白各拿了五成的三分之一。
即使以后要請要也不用擔心,所有算法都建立在扣除運營成本之后的利潤上。
至于怎么說通村里人,完全不用李二、劉康擔心,這是里正、族長要操勞的事情。想來以他倆的權威,也根本不需要費什么心思,只要說帶大家一起賺錢,一個個屁顛屁顛的就跑過來了。
回去后,他倆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邊平靈和大家。
“賣粉?!”李六妹一陣歡喜,“太好了,二哥,以后我們家是不是有錢了?有錢了,我們是不是可以買新衣服,買地種糧食了?天天吃地瓜,我都快吃得嘴巴都疼了。”
李五笑她:“你之前不是還夸粉好吃嗎?現在又嫌棄地瓜了?”
“粉是粉,地瓜是地反,能一樣嗎?”
李四妹也是歡喜非常,只是有些擔心:“那我們需要做多少粉?只有我跟大嫂兩個人,會不會忙不過來?”
劉康笑道:“忙得過來,這個我問過大嫂了,大嫂說到時候我們把村里的磨借過來,地瓜、土豆曬干就行了,用磨磨得快。家里再打幾個灶,六妹、翠花幾個都過來幫忙。要是實在忙不過來,在村里再請幾個嘴巴嚴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