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皇本名為周玉龍,原本也是秦江國中的西霸諸侯,早年因看不慣朝中奸臣當(dāng)?shù)溃杈计群t良忠臣與天下百姓,殘暴不仁,欺壓良善,苛捐雜稅使得舉國上下皆是民怨沸騰,天怒人怨,深知如此失德敗行,滿行荒唐事的國家必不會長久,故而回歸封地后而自立為皇,國號便為蛟勝。而此國號也有早晚能取代秦江國的意思。
自金元國開國以來,皇帝賢明豁達(dá),圣心通如鉆石般晶瑩閃亮,且用圣德治理天下,近賢臣而遠(yuǎn)小人,用人唯才,廣開言路,采納百家之策,且善待百姓,輕謠減賦,使得全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yè),他治理有方,國中乃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國力日益強(qiáng)勝,因而金元皇之圣明享譽(yù)九州,萬民無不對其歌功頌德。
然金元皇有四子、兩女承歡膝下,長子乃是東宮皇后所出,名喚宏繼,因是嫡長子,故而被封為皇太子,性喜文靜而仁弱,但卻心胸狹隘,擅于猜忌;三子乃是西宮陳貴妃所生,名喚宏達(dá),生而勇猛,性喜騎射好武斗;四子便是南華宮徐妃所生,名喚宏博,還是個在襁褓中的嬰兒,又怎知人世的艱辛與滄桑呢?前面三子皆是大貴人所出,也從小富有母愛,正是母憑子貴而受到宮中上下的奉承與尊重。兩女便是云如公主和清風(fēng)公主,二位皆是身份尊貴的妃子所出。
最不幸的便是二皇子宏譽(yù)了,相傳他乃是父皇在酒醉不醒人世時,臨幸了浣衣局的奴婢后所生,而這奴婢身份太過于低微,受到后宮其余諸妃的打壓與陷害,未能被正式封妃,因而打從二皇子剛降世時,便離開了生身之母,而由奶娘撫養(yǎng)。
因而全宮上下都不重視于這位身份低賤宮婢所出的二子,從小便是受著冷嘲熱諷而長大,與其余皇子吃穿用度,任何待遇皆是不同。他是迎著寒風(fēng)和冰雹而長大,慶幸的便是此子心性頗高,并無被外界諸多的惡勢力因素而打倒,反而更加的發(fā)奮圖強(qiáng),就如同傲梅迎風(fēng)之上,像是旭日之陽高升于天際,便如是烈日中的雄鷹,終有日會展翅高飛。他天賦異稟,文武兼?zhèn)洌怯码p全,他既有剛毅果斷的性格,又有寬懷仁義的品德,他崇尚的是儒家學(xué)說,最大的理想便是以仁治國,他還是惜才愛才,求才若渴之人,大志凌云,希望天下在他的手中永不再起戰(zhàn)禍,九州萬民都能幸福美滿,風(fēng)衣主食。
只是奈何此子并非是東宮皇后所出,似乎離那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千重之遙,今后便也只能輔佐皇兄治理天下了。
而他萬萬沒想到,此來御書房本是想稟明父皇軍事,卻驚聞兵卒竟奉父命即將要撤兵,更是氣憤不已,因為他深知用兵之道,最講究三道便是天、地、人,絕不能此時而撤,因而他萬分緊急的闖進(jìn)了御書房。
金元皇朝好奇不已,問道:“皇兒,你如此神色慌張,有何緊急要事嗎?”
二皇子便即刻向他父皇行禮后,急切道:“啟稟父皇,您絕不能在此時撤兵,命元帥回救蓄發(fā)城,此時乃是奪下鴻丹城最好的時機(jī),只要此城被我們拿下了,便可一鼓作氣直取秦江國都,到時便可真正的一統(tǒng)天下了,萬民就可以安居樂業(yè)了。孩兒跪求請父皇立刻賜死給您提建議的小人,他真是個奸賊,屢次無異于通敵賣國。”
“皇兒,何出此言吶?我金元國如今勢力熏天,何懼區(qū)區(qū)秦江國呢?何時何地皆能將其盡滅?為何非此時才是最好的時機(jī)呢?況且蓄發(fā)城對我方極為重要,必須要解救才是呀!”金元皇覺得自己的國力已遠(yuǎn)勝秦江國,便也有些自滿,信心十足不管何時皆能戰(zhàn)勝敵國。
“就是嘛,二殿下,皇上所言正是,當(dāng)務(wù)之急必須先解蓄發(fā)城之困才是呀。”徐妃心中雖有些懼怕二皇子的威視,但也開口說道。
沒想到二皇子聞此言,便怒火心生,充滿憤怒之容的望著徐妃,道:“是否是你向父皇進(jìn)言,先回救蓄發(fā)城呢?你不是自稱智者才女嗎?難道連這么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嗎?兵家出征必要一鼓作氣,豈能半途而廢?難道你是有意包庇秦江國不成?還是想通敵賣國呢?”
驚聞此言,徐妃臉色漲的通紅,連連下跪,道:“皇上明見啊,臣妾對我金元國一片忠心,惟天可表,二殿下怎能如此出言不遜,彎曲了臣妾之忠肝義膽還不要緊,此事最終也是由陛下決斷的,他這不是連您也一起罵了嗎?”徐妃依仗著皇帝的寵愛,非常的矯情。
“嗯,愛妃所言甚是,皇兒啊,你簡直太無理了,還不與朕退下,朕的決斷又豈會有錯啊?”金元皇說話處處維護(hù)徐妃,故而責(zé)怪于二皇子。
而二皇子沉思了會,就拿出他堅毅不屈的性格來,大聲呵斥道:“父皇啊父皇,皇兒有一事不明,想向父皇垂詢?”
“皇兒,你又有何事了?”金元皇臉色深沉而不解的問道。
“父皇可還記得當(dāng)初我們立國的目的?還有當(dāng)初您所做之事嗎?”二皇子便目不轉(zhuǎn)睛而鄭重的問道。
“當(dāng)然記得,秦江國腐敗,百姓民不聊生,朕立國起義想還天下百姓一片安寧祥和。”
“是啊,父皇既然記得,可兒臣也依然記得當(dāng)初父皇乃大開言路,從諫如流,不拒忠言逆耳,可如今難道父皇真變了嗎?難道父皇忘了當(dāng)初的志向嗎?難道父皇忘記了我們都要以史為鏡嗎?切不可再做重蹈覆轍之事,還望父皇三思啊!”二皇子滿臉鄭重的望著金元皇。
“哎呀,皇兒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吶,朕險些鑄成大錯了,沒想到坐龍位久了,便自以為是,聽不進(jìn)良言忠告,皇兒真可謂是朕的名鏡,時時刻刻督促于朕。”金元皇恍然一悟,明白原來自己犯了錯誤,竟會拒納忠言。
“朕深知國有良臣則社稷安,眾卿須牢記,今后若觀朕有錯,你們必當(dāng)相諫,使朕能迷途知返。”金元皇非常虔誠的說道,也更說明了他是位知錯能改的皇帝。
誰知等片刻后,二皇子便開始正式的向徐妃發(fā)難了,滿臉怒容道:“父皇,兒臣還有一諫言,國不可容奸邪小人,請父皇清君側(cè),處死惑君之人徐妃,一正綱常。”
徐妃聞聽此言,嚇的臉色極差,即刻跪地求饒,道:“皇上,恕罪,臣妾也是好意相助您,忠誠之心可昭日月,絕不是有意,請皇上開恩吶。”
“是啊,皇兒,依朕看就算了吧,愛妃也是出于好意,況且她還是你匹弟的生母,此事就作罷,愛妃就回寢宮閉門思過吧,今后要慎言就是。”
“謝皇上,臣妾告退。”
“且慢。”二皇子在這時候又阻攔道。
徐妃卻嚇的直打哆嗦。
誰知二皇子耐下性子問道:“此事,本宮可以不予追究了,不過有一事,還望娘娘你如實相告,如果有隱瞞,在父皇面前,你也應(yīng)知難逃國法。”
“是,二殿下盡管問。”徐妃懼怕威勢,低著頭面紅耳赤道。
“本宮想知道,到底是何人讓娘娘勸說父皇撤兵呢?”
“這……”只見徐妃吞吞吐吐。
“娘娘,實說就是,本宮答應(yīng)絕不再為難你。”
徐妃知道這樣的狀況,若再不和盤托出,便難以保命了,就把秦江國皇帝寫信與準(zhǔn)備送美女求和之事都交代了出來,也說出了自己乃是嫉妒心作怪才會建議金元皇撤兵。
萬萬沒想到,二皇子確是個耳聰目明之人,霎時臉色驚人,微微一笑道:“這分明就是敵國的奸計,娘娘你千不該萬不該,為一己之私事,竟置國家榮辱于不顧,不過據(jù)本宮所知,秦江國目前的朝臣中皆沒有如此的智者,這計策究竟是何人所出?”
話音剛落,徐妃便從袖子里取出了兩封信交于二皇子。
二皇子猛然一驚,觀看這兩封信上的筆跡圓潤有余,卻不夠雄渾有力,并不像出自帝王之手,反而更像是位女子的筆跡,便心中覺得疑云重生,難道這計策會是女子而想嗎?真不敢想象秦江國竟會有這等巾幗英雄嗎?
即是產(chǎn)生了疑惑,好奇知心,也是求才若渴之心,導(dǎo)致他做出了個決定,準(zhǔn)備向皇帝請命,帶一對人馬,前去解決蓄發(fā)城之危的同時,也準(zhǔn)備會會這位身懷驚世妙策的奇女子。后有又會引發(fā)何事呢?請看下回。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