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跟內心躁動有什么關系!
還有那幅畫,她明明只是覺得男孩和狗狗的表情都很有趣才記下來的。
就像她手上畫的這幅,她只是覺得小女孩回望她的眼神干凈又豐富,所以才記下來的。
不過,這種感覺真的很難表達……那天在咖啡廳里,她沒想出來,到現在還沒想出來。
所以她只能先畫環境——湖,建筑、咖啡館的櫥窗玻璃等,把人物,尤其是小女孩眼睛,留到最后畫。
畫面早就定格了,不管遇到多少意外,她畫出來的一定是最初那一瞬間的樣子。
畫者的眼睛是鏡頭,大腦是底片,手中的筆只是一種曝光手段。
畫不會因為任何人和事而改變,只有曝光得完整或不完整……
至于那個人……確定無疑,只是網友而已。
這幾天,郭尚北特別喜歡問一個問題:“你剛剛在做什么?”
發過來的消息,也基本上都是一個句式:“我剛剛在……,你剛剛在做什么?”
譬如,我剛剛給自己做了一碗油潑掛面,雖然配料和步驟都一樣,但比起你做的,味道還是差點。不過,就算我再饞嘴你做的,也沒機會再吃了,你這個狠心的女人(敲頭)……能不能跟我說說,你剛剛在做什么?
我剛剛開完會,讓助理在晨會上設置了一個有獎提問環節,今天第一次投入實踐,沒想到效果相當不錯。高興的同時又有些失落,畢竟以前主要負責懟他們的人是我,現在我親自給他們提供了互懟的平臺,如今已經不那么需要我了(哭喪臉)。你呢?你剛剛在做什么?
我剛剛去把你借我穿的衣服和鞋寄了快遞,不能親自登門歸還,簡直是我的一大損失,但我完全不指望你能補償我(聳肩),只希望你能回答我一個問題,你剛剛在做什么?
陸原野覺得他發消息的語氣跟平時說話的語氣很不一樣,很坦白,很幼稚。
好像從最后一次見面以后,他就徹底放開了一樣。
令原野不解的是,最后一次談話的目的明明是斷絕來往,雖然還保留了網友的虛名,但他對網友的理解是不是有偏差?
網友之間還要每天匯報行程嗎?
他單方面匯報自己的日常也就算了,現在還要讓她也匯報?
其實,每天看到他的單方面匯報,她都有那么一點不適感,她并不想知道一個陌生人每天在干什么,更不用說告訴他自己在干什么了。
只是想到自己承諾過會看,會回復。
前幾天,他不問問題時,她都會簡單地回復一個語氣詞。
“哦。”或者“嗯。”
看到問題后,她的回復變成了兩個字:“已閱。”
她不知道他為什么這么執著于問她這個問題,但漸漸地,不適感好像消失了,偶爾還會莫名地覺得他說的話有些好笑。
時不時地,也會隨手把現成的答案發過去。
當然,她的回復依舊很簡單。
“看書。”
“畫畫”
“吃飯。”
這就是郭尚北的“陷阱”。
他敏銳地察覺到,原野不喜歡裝假,卻對明晃晃的耍賴很容忍。
他知道,要入原野的心,只能以心換心。
所以,他在有意識模仿最后一次跟她談話時的自己。
這,也是他第一次嘗試用這樣的方式與人交流,其實,他也并不習慣在他人面前這樣袒露自己。
------題外話------
網友都做了,離見面還遠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