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現如今;領地內大量的城鎮、村莊都是由部分官員甚至軍官在維持,你要是想按照封建制度的話那么合格的官員必不可少,也就是說必須有科舉制度才行。”李牧建議到。
“雖然新城有學院而且也很全面,可是數量不夠;而且并沒有專門針對官員培養的。”
“那行,接下來就是在各個城鎮建立學校;專門培養各層官員的吧,這個世界學校少得可憐,認識字的大多數是貴族,暫時讓原本的貴族們擔任各層官員吧。”曾杰想了想說到。
“那貴族不服氣怎么辦?”李牧擔憂到。
“哼,誰敢試試?我們一手打造的這個王國;只要我們不死誰敢反對我們?”曾杰很霸氣的說到。
“那么就是管理制度問題了,農業稅按照原本不變可以;各個城鎮應該上交的是多少呢?”李牧問道。
“各個城鎮的官員按照等級發工資,按照地方人口來繳納稅收以及土地大小和產量。我們專門組建稅務部門,專門負責收稅,統計人口和土地大小、以及產量。”曾杰想了想說到。
“至于上交多少,則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土地糧食稅上交三成,商業稅則上交六成,每個城鎮必須有稅務部門的分部,用來計算和收取商業稅。商業稅則根據商品的在當地的價值收取,這樣雖然麻煩,但是可以保證稅收。所以各地稅務部門的必須人手充足而且忠臣。”
“然后建立內部舉報制度,舉報別人貪污腐敗且成立的可以獲得對方貪污數量的兩倍,然后成立調查機構,專門處理類似案件。”
“稅收部門可以從我們一開始那些老兵和基層軍官們征集,然后統一培訓就行;至于調查機構則由靈武者們為主要成員,普通士兵為輔而且只對我負責,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調動當地一半的軍隊。”
曾杰列舉一系列制度。
“而且各個城鎮、村莊夜晚有類似的制度盡可能避免貪污腐敗。”李牧補充到。
就這樣,在這個世界最出名的稅務司和督察部成立了。
最先開始運行的是稅務司,因為曾杰挑選的成員全是忠誠于曾杰的老兵們,因此稅務司工作很賣力也取得很大的成果。
先是計算出各個城鎮、村莊人口和土地大小以及收成情況,然后計算出大概應交稅費,然后又開始統收集各地各種流通商品的各種物價以及相對于的稅金。
不過唯一的問題來了,買就是貴重物品收稅問題;很多貴族、富豪們交易的奴隸、金銀首飾無法直接計算,甚至都不知道;
曾杰只能暫時規定奴隸和大批量的金銀首飾、古董花瓶等物品繳納百分比的稅金,而鑒定金銀首飾則需要專門的人負責。
索性曾杰直接規定,交易金銀首飾、古董字畫等必須有官服開出的相關文件并且在固定的地方交易,否則視為違法并且處罰金和沒收違法物品。
這樣一來就統一管理了貴重物品的交易問題,不過依舊會有人偷偷摸摸的進行交易,甚至有的商人將金銀首飾藏在身上分批次帶到交易人員那里,這種的曾杰只能說沒辦法了。
至于督察部,曾杰暫時處于策劃截斷;曾杰選擇九百名天分很好的孤兒、奴隸進行統一訓練。
在原有的老兵基礎上成立九個隊伍,每個隊伍一百人,大隊長一人、副大隊長兩人;小隊十人,每個小隊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
而且靈武者的工資待遇普通士兵是明軍輕騎兵級別,副隊長邊軍騎兵級別、小隊隊長是遼東鐵騎級別、副大隊長五十戶級別待遇、大隊長白戶級別待遇。
兩個月后,曾杰發現自己窮了。
一個月下來,除去各種支出能剩下來的竟然只有幾萬第納爾;而且還包括惡魔陶罐的產出。
說到底還是人少了,曾杰領地現如今人口不過兩百萬,要是按照戰爭之前的人口規模至少四百萬人口的規模根本不用擔心。
“該咋辦呢?減少開支?增加收入?”曾杰只能在順天府城外租了幾百畝地,然后將其開發種植水果。
并且不斷用化肥催熟產量大,成熟速度快的新鮮水果拿去順天府賣。
然后就發現這是個不錯的賺錢路子,僅僅第一批草莓、西瓜等就給曾杰帶來兩百多萬的收入。
草莓一斤的價格高達兩百第納爾,西瓜一斤也有二十第納爾;曾杰只需要兩萬第納爾兩天就可以種出一千多斤草莓和二十多噸西瓜。
不過為了防止被人發現,曾杰只能暫時不再這二十畝的開發地使用花費,而是讓他們自然生長。
然后曾杰在順天府城內一個角落租用十畝空地,然后建立圍墻并且安排上百名士兵看守,然后安排曾一親自負責。
自己準備大量的草地種子和化肥,剩下的就交給曾一負責;十畝地可以產出十噸的草莓,也就是兩萬斤。正常情況下可以賣到兩百萬第納爾,而支出僅僅只有一萬五千第納爾。
“看來要當一段時間的農民了?”曾杰自我嘲諷到。
每個月,順天府內都會有兩萬斤草莓被達官顯貴們搶奪一空;甚至在皇宮御花園內都有曾杰開發幾十畝地用來種植各種水果,只不過他保留了化肥而已。
曾杰在順天府、西安府、荊州府、應天府內用了同樣的方法種植水果并且賺了大量的資金。
一個月下來,曾杰收入多達千萬、然而水果的需求量不僅僅沒有降低,反而因為名聲問題導致價格和需求量大漲。
曾杰打算就保留這四個地方就好,要是真的倒出都有的話要不了兩年草莓就不值錢了,雖然可以種植其他水果,但是這種類似于現實世界房產泡沫經的方式幾十年后對于大明帝國很不利。
錢都到了自己包里,那么大明的經濟估計就麻煩了;雖然曾杰不懂詳細的,但是曾杰還是稍微了解下大道理。
要不了多久,市面上流通的第納爾就會大量的進入曾杰的腰包;這樣對于整個國家經濟很不利,所以曾杰打算一年只買兩批也就是兩千多萬第納爾,然后就找回外面的士兵。
一年兩千萬,有了這些錢也足夠曾杰揮霍;不過說到底還是人口太少的問題,大規模人口遷移每個領主都不愿意。畢竟人口是第一生產力。
所以,曾杰頒布生孩子有獎勵的制度;生一個每個孩子每個月十第納爾、兩個孩子每個月每人十二第納爾依次類推。
一家三口一個月消耗的第納爾估計在五十左右,多一點也就七十;十第納爾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已經足夠重要了。
并且每個孩子都必須接受一些基礎教育,至于更高層次的教育則要通過考試才可以;然后就可以老軍校、官員、各種技術人員等。
大明歷110年六月,曾杰孩子一歲半;張口開始叫爸爸、媽媽了。
曾杰手下十萬軍隊具備完整戰斗力,而且比起其他領主手下的士兵明顯身體素質更加好,曾杰看時機成熟下令征召二十萬預備兵。
預備兵每天訓練三小時、每個月必須服役四天接受軍事訓練,并且在這四天所需由官府提供;每年都有兩個月農閑時必須接受統一訓練安排。
領地內礦產的開采使得曾杰打造更多的盔甲,將手下的士兵武器裝備慢慢升級替換。
手下的士兵盔甲甲片更厚,防御力更強;武器儲備量也更多。
大明帝國內部一片祥和,除了印度經常在金地眾國邊境搞事,朝鮮和女真各種大小事件頻頻發生。
大明帝國逐漸恢復元氣,開始鎮壓發展起來的女真;各方面限制女真。
蒙古國再一次遭遇寒冷天氣,六百多萬人集體南下遷移;曾杰率先出糧救援,大明帝國派兵二十萬協助維持秩序并且全國籌措糧草救援。
災難過后,超過三十萬北方蒙古人不愿意離開曾杰的領地;蒙古可汗無奈,只能下令北方很多無法讓人生存地區的蒙古人往南方遷移。
可汗知道無法阻止蒙古被大明帝國蠶食,只能任由其發展;蒙古人來到曾杰領地后大部分人放棄游牧民族成為了農耕民族。
曾杰領地再一次增加幾十萬人口。
蒙古北方除了庫蘭和少部分肥沃的草場外基本上再沒有多少人;曾杰可以確定傳說中的小冰河時代越來越近。
曾杰再一次上書朱厚照,告知自己的猜想;得到朱厚照的回復后,整個大明帝國都使用曾杰提供的糧食種子種植糧食。
大明帝國糧食產量預計超過以往三倍;曾杰將消息告知蒙古可汗,該如何抉擇由他選擇。
蒙古可汗和蒙古部落大大小小的首領們親眼看到曾杰領地里那些土地和草場竟然沒有收到寒冷天氣影響的時候就已經確定將來的路。
大明歷111年一月。
蒙古國大規模遷移;整個庫蘭城連帶北方地區人口七百萬南下,前往傳說中神之子曾杰為他們開發的只有神才能創造的肥美草原和土地。
大明歷113年一月,歷時兩年的大規模遷移結束;蒙古人集中在阿克蘇、哈密衛、溫都爾汗、呼和浩特和蒙古中部地區。
整個蒙古國都陷入對曾杰的集體崇拜中,曾杰為整個蒙古國剩余的一千多萬人口創造了做夢都想不到的不受寒冷影響的肥美草原和土地。
為了控制蒙古,曾杰將草原換成了土地,硬是逼的蒙古人種地;只有少數蒙古人繼續放牧。
曾杰支出兩個億的第納爾,雖然蒙古國答應會歸還曾杰;不過曾杰不知道什么時候還的清。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