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位在巴生河流域,東有蒂迪旺沙山脈為屏障,北方及南方有丘陵地環繞,西臨馬六甲海峽。
馬來半島西側海岸與東側海岸相較起來,有較廣闊的平原,因此促進吉隆坡發展,比其他城市還來得快速。
方白告訴周森,“吉隆坡發展還是很快的,我小時候跟著父母來吉隆坡,那個時候吉隆坡還不像現在生活方便,這些年,有了很多移民進入了這座城市,從事不同的職業,為建設這座城市,貢獻了光和熱,高林大廈撥地而起,更加的現代化。”
周森坐在車里,看著街上,很多商家的廣告牌,大屏幕的液晶屏上,播放著時髦模特代言的廣告,街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吉隆坡的經濟是多方面發展的,制造業和農業都非常的發達,制造業發達,部門齊全,產品種類繁多。
方石看著街景也十分感慨,“這座城市對我來說,還是很熟悉的,雖然我們家也是移民過來的,但是作為在馬來西亞的華人,我對這座城市還是很有感情的,這里的街景,我都很熟悉。”
“大街上有我童年的回憶,我記得我爸從廣東接我來吉隆坡的時候,也是乘車,那個時候,我還小,我才7歲,對于一個孩子來說,一切都是新奇的,看什么都新鮮。”
“從那以后,我就和這里結下了不解之緣,我爸帶我在這里上小學,中學,一直到讀大學,我又回到了中國,章院長是我的老恩師了,班級里有很多來自不同地方的孩子,在大學里,我遇到了小楊、小楊,大家年紀都相仿,愛好興趣都差不多,所以也談得來,成為很好的朋友!”
“雖然已經畢業多年了,但是同學之間,還是有經常聯系,他們就像我的好兄弟一樣,有困難就相互說一聲,大家都會伸出援手,這種情誼是給多少錢都換不來的!”
“所以章院長給我打電話,說你們要來,我就很爽快的答應了,對我來說,我是一個華人,現在在馬來西亞工作生活,但是我還是炎黃子孫,身上流著華人的血液,我不能忘記我是一個中國人,我也希望認識更多的華人朋友,看見你們,我也覺得很親切,語言相通,也不用說英語。”
“雖然很多大學生都會說英語,馬來西亞的華人英語也說得很好,但畢竟是第二外語,和中國人在一起的時候,我還是喜歡說中文,感覺更加親切!”
周森和劉大壯坐在車的后排,聽著方石說著他的感受,還是很感動。
周森遇到不少華人,他們都是從中國移民到東南亞生活的家庭,這些孩子大多都是跟著父母去其他國家生活的,小楊跟著父母去了柬埔寨,小趙跟著父母去了新加坡,小方跟著父母來了馬來西亞。
他們境遇相似,去了不同的國家,稍微有一些差異,小楊靦腆淳樸一些,對物質很淡薄,喜歡隨遇而安的生活,不要求要住多大的房子,只求一家人能夠在一起,相互鼓勵,相互溫暖。
周森和小楊認識以后,也覺得這個孩子挺淳樸善良的,帶著周森去柬埔寨的很多景點,也很耐心的講解,周森問他的時候,他也很有學問,和藹的解答,平易近人的模樣,就像鄰家大男孩一樣。
雖然已經成家生子了,但還是像一個鄰家大男孩那樣溫暖,彬彬有禮,楊叔人很好,看見周森就邀請他去店里吃飯,招待非常熱情,讓周森留下了印刻的印象。
小趙穿著就要時髦一些,他跟隨父母去新加坡經商,從小在新加坡長大,觀念就比較西化一些,體現在個人的喜好,外表穿著追求時髦,會穿比較流行季節的款式,說話也風趣幽默,時不時和周森開個玩笑什么的,而小楊就不會,比較和平,從不和周森開玩笑。
對人很禮貌,很尊敬,這也許和小楊的家教有關,他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叔叔代替他的父親給予了父愛,從小對小楊的管教也是極為嚴格的,所以小楊一般不茍言笑,對人真誠,感情淳樸善良,時間長了,能感覺這是一個很有家教的好孩子。
而小楊就不同了,他在新加坡長大,新加坡有了很多的外來文化,由于是餐廳里都有西洋樂器,年輕人在餐廳和酒吧能經常看到外國人來演奏薩克斯這樣樂器,年輕人唱歌,也受到了歐美歌曲的影響,選擇一些英文歌曲來唱。
只有在新加坡的唐人街,才能保留一些華人的傳統文化,還有一些年長的父母或是長輩那里,還保留著一些華人的傳統文化。
新加坡既有傳統文化,又接受了西洋的外來文化,是一個綜合國度,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用到這里也恰當,從孩子的性格上,也能看出這種差異。
小趙告訴周森,在青春期他也有過叛逆期,不喜歡受父母的約束太多,這點和小楊成為很大的差異,小楊從小失去了父親,對于叔叔的管教,幾乎是言聽計從,從來都不敢頂撞叔叔,甚至結婚擇偶上,也要聽叔叔的意見。
直到叔叔點頭同意為止,他才結婚,小趙卻主張,他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父母只是給予了他的生命,卻從來沒有過度干涉的權力。
在不同的國家生活,所受的教育也不同,孩子的性格和以后的發展方向也不同。
在談及自己的時候,方石笑了,“我可能介于他們兩人之間吧,我的觀念既不像小楊那樣傳統,一切都會聽他叔叔的,連結婚對象也要征求叔叔的意見,才能決定,也不像小趙那樣叛逆,不想讓父母管著,我還是相對來說既能接受傳統文化,又能接受西方的時尚文化,馬來西亞也是有很多移民,有各種不同的人來這里工作生活。”
“他們也帶來了不同的文化,雖然有差異,但是時間長了,大家都融合了,我也努力的適應這里的環境,適應了才能生存下去,年輕人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途。”
“這個道理,我的父母都和我講過,我也銘記于心,小楊和小趙都是我的老同學的,雖然他倆性格不同,選擇不同,但這并不妨礙我們進行溝通和交流,我還是很喜歡他們兩位老同學的,我們相互加了微信,經常保持聯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