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才是蘇華榮為何會討厭蘇雪煙的原因。
原本,蘇華榮一直覺得有些愧疚,想要補償的心理。
但自從柳姨娘去世后,蘇華榮每次面對蘇雪煙。
第一個看到,總是那一雙明亮的眼睛。
人家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心靈美的人,眼睛也是純粹的。
但蘇華榮從蘇雪煙的眼睛里,看到了看清自己的事實。
總覺得,這個女兒,將自己看透,對自己冒出了很多的不好的想法。
這才是蘇華榮為何會每一次對蘇雪煙,都沒有好臉色的原因。
就像是現在,其他人可能都覺得自己很淡定。
唯獨蘇雪煙,似乎看穿了自己內心的雀躍。
哎,真是一種讓自己都無法面對的感情。
“對了,父親,還不知道父親升遷到哪個衙門?”蘇雪煙垂下腦袋,讓劉海擋住自己的眼睛。
她看過許多的電視劇,對于這些人的想法,多少知道一些。
蘇華榮應該就是那種,口嫌體正直,明明很興奮,卻偏偏要裝出一幅很淡定的樣子來。
殊不知,自己的狀態,怕是都被人看在眼里。
李氏,蘇文慶,蘇文華,蘇雪煙看著他們,覺得這幾人都看出來了。
只是,他們都裝作沒有看出來一樣。
“我還是太嫩了,不會偽裝。”
蘇雪煙從后世穿越而來,人本身就是一個對于這些事情不喜歡,也不喜歡偽裝的人。
蘇華榮的所作所為,蘇雪煙很是不喜歡。
雖然嘴上不說,但行動上,神態上,確實真實的體現了這一些。
所以,蘇華榮看出來了蘇雪煙對自己的態度,所以,才會對蘇雪煙采取這樣的態度。
這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一種體現了。
蘇雪煙其實有時候反思一下,人人都戴了面具,蘇華榮也就是那樣。
自己的態度,其實也有一部分的原因。
不過知道歸知道,但要蘇雪煙委屈自己,去和蘇華榮低頭,那也是不可能的。
說起來,生母柳姨娘的趨勢,其實和蘇華榮也很有關系。
不心懷怨恨,已經是十分不錯了。
蘇華榮點頭,有些志得意滿的說道:“左遷翰林院。”
翰林院,蘇雪煙是知道的。
這是從唐朝開始設立,初時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自唐玄宗后,翰林分為兩種,一種是翰林學士,供職于翰林學士院,一種是翰林供奉,供職于翰林院。
翰林學士擔當起草詔書的職責,翰林供奉則無甚實權。
晚唐以后,翰林學士院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有“天子私人”之稱。在院任職與曾經任職者,被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
宋朝后成為正式官職,并與科舉接軌。明朝以后被內閣等代替,成為養才儲望之所,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地位清貴,是成為閣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員的踏腳石。
無論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學士始終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集中了當時知識分子中的精英,社會地位優越。
唐朝的張九齡、白居易,宋朝的蘇軾、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入選翰林院被稱為“點翰林”,是非常榮耀的事情。翰林學士不僅致力于文化學術事業的傳承,更踴躍參與政治,議論朝政。由科舉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舉時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學說中“達則兼濟天下”的表現。
能夠進入翰林院,說明蘇華榮還是很得那位皇帝的喜歡。
天子近臣,這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進去的。
往后,是繼續在東京城升遷,還是再次主政一方,都是十分好的晉升之階。
最重要的是,翰林,是清貴職位。
雖然權利不是很大,但也是能夠影響到皇帝的一撥人。
左遷,就是升職的意思。
華夏人以左為尊,上朝的時候,左邊也都是文人,是高官。
“恭喜父親了。”蘇雪煙清聲說道。
說不出多少真心,不過蘇華榮若是能升遷,對于蘇府也是有好處的。
只不過,蘇雪煙自己并不想多沾染。
況且,蘇雪煙也沾染不到什么,還是哪位六姐姐,肯定是覺得,自己是嫡女。
父親升遷了,她這位嫡女,怕是也要水漲船高了。
“父親,具體是什么職位?”蘇文慶問道。
看起來,蘇文慶等人也是剛來,或者說,是蘇華榮也剛從宮里出來?
自己走的時候,蘇華榮還在家里。
剛才回來的時候,大管家說,蘇華榮被召入宮,看起來,確實是剛回來不久了。
沐浴更衣,進入到皇宮,也要等皇帝有空才能召見。
國家領導人,難道還是你隨便想見就能見的?
皇帝每天日理萬機,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能夠召見你,就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事情了。
蘇華榮咳嗽一聲,說道:“官職不高,年后就到吏部報道,然后去翰林院任典籍一職。”
這句話,說了好幾個信息。
圣旨下來了,肯定還需要走流程。
華夏歷來都是這樣,不可能直接上任的。
還沒去吏部報道,這是肯定的,消息都是今天才知道的。
馬上年關了,也不用這個時候去。
年后再去,這是皇帝的體恤。
然后是官職,典籍。
這就是負責管理翰林院的典籍,還有就是負責編撰、整理一些書籍的。
當然有的時候,也要負責撰寫一些公文之類的。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是從八品的官位!
此前,蘇華榮托爺爺告奶奶的,也是走了程家的關系,才補了個缺,到九河縣去任縣令的職位。
但如今,不過是一年多的時間,縣令的官職還沒做出什么名堂來,當然考績是出來了,中上。
這樣的成績,若說異地平調,或者是繼續保留職位可以。
想要升遷,怕是還需要走關系。
但如今,只是這個漚肥的計劃,他其實也沒做什么。
想法是蘇雪煙提出來的,數據是蘇雪煙和兩個兒子統計的。
他最多就是寫了封信,將這個功勞,賣了個人情。
然后進京來,面見了幾次皇帝。
這就升了官,從正九品,提升到了從八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