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倒是忽然想到一個提議!”李斯忽然拱手說道。
“講!”
“諾!”
李斯抬頭挺胸,得到始皇帝允許的他,連聲音都驀然高了幾分,“陛下,因為往昔,對說書人,大秦一直是派兵捉拿,兵卒粗野無禮,不分輕重貴賤,長此以往,這才讓說書人心生惶恐,每次與士兵相遇,都慌亂逃離。”
李斯暗地里看了上首一眼,繼續(xù)開口:“若是陛下能發(fā)一張皇榜,張貼于咸陽城內(nèi)外,告知天下,將邀請那說書人來王宮說書、講古,想來那人看到,再加上陛下派去的人禮遇有加,等再次遇見,定然不會拒絕。”
“準奏!”
嬴政發(fā)話,等李斯恭敬地離開后,獨自一人坐在權(quán)力的王座上,俯視天下。
大殿一時靜寂無聲。
良久,他才一聲輕嘆,霸道且堅定的說道:“這天下都是寡人的,即便是仙人將世,寡人也要把你拉下馬,臣服在大秦腳下,為寡人所用。”
殿中的內(nèi)侍和宮女聽到嬴政霸氣的宣言,哪怕不是針對他們,也嚇得臉色煞白如紙,慌張不安,驚恐地跪伏在地。
把頭深深地埋在地上,顫抖著身子,不敢動彈分毫。
不知過了多久,才偷偷抬頭,見王座上已經(jīng)無人,才肩膀一垮,攤在地上,如釋重負地松口氣。
露出一絲劫后余生的慶幸。
……
咸陽城外。
一個背著竹制書箱的青年,走在荒郊小道上,一步跨出,便出現(xiàn)在兩三里之外。
這種幾乎可以媲美仙神的手段,被他使出來,引得一些過路客驚悚,隨后立刻跪倒在地。
不斷叩拜。
口誦仙人。
……
青年走到一處村落。
這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
一群人在農(nóng)田里忙活,他們世代居住在此,務(wù)農(nóng)為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最簡單重復(fù)的生活。
連咸陽城一年都去不了幾次,每回都是匆匆而回。
早年看到青年身影的時候,還會叩拜,后來就習(xí)以為常。
行過注目禮后,就各忙各的。
他們知道這是仙人子弟,每個月都會出來一趟,一去就是一天,然后又返回不遠處,被云霧遮掩的仙山上。
而且,仙人還在村子里設(shè)了書塾,每個月都會派人,給村子里的孩子免費講學(xué)。
村里人都對仙人感激。
聽說,仙人被發(fā)現(xiàn)后,會被人親走,享受不了這樣的福利,因此,村里人都嚴格保守這個秘密。
連嚴苛的秦律都不能讓他們屈從。
……
大青山。
李天生穿過云霧,進入山中。
一座仿佛接天連地的巨大山脈映入眼簾。
雄渾、巍峨、壯闊、古老、瑰麗……
無數(shù)贊揚的詞匯,放在這座山上都不為過。
這座山脈高的一眼望不到盡頭,遠的仿佛跟天地連成一線。
僅僅是其中一座小山,都有后世地球泰山大小。
一座巨大的山峰接著一座巨大的山峰。
無數(shù)的參天古木生長其中,群峰蒼翠,一道道巨大的瀑布洪流傾瀉而下。
發(fā)出轟隆聲響。
彩虹懸掛在山腰,成片的白鶴在當初李天生乘騎的鶴王帶領(lǐng)下,翱翔天空。
無數(shù)的神藥吐納靈氣,綻放靈光,山中的動植物發(fā)生異變,一個個都出現(xiàn)返祖現(xiàn)象。
九尾狐、兩頭獅子、三足鳥、人面猿……
許多神話中的生物開始出現(xiàn),在山林各處行走。
當初在天龍世界截取的一絲世界本源和源源不斷的氣運灌輸,讓大青山獲得造化,發(fā)生驚人的蛻變。
朝著世外仙山更加躍進。
李天生一步跨出,就回到竹院。
伸手一招,掬來一捧清水,洗掉源自大種花家的四大神術(shù)——化妝術(shù)。
瞬間恢復(fù)原貌,從一個略帶幾分清秀的青年,立刻蛻變成秒天秒地秒空氣的禁欲系男神。
將背后的書箱卸下。
李天生坐在搖椅上,悠閑的曬著太陽,腦海思緒翻轉(zhuǎn)。
自離開天龍世界后,落入這方天地已經(jīng)五年時光。
這五年,他不斷了解這個世界,發(fā)現(xiàn)自己來到了秦朝。
只是前三年的時候,他除了每月一次,打卡似的,在咸陽城各大酒肆說個封神榜、魔童哪吒等神仙志怪類的書,刷一刷存在感外。
就一直縮在大青山,增進修為,鞏固境界。
當初截取的世界本源,對李天生也是大有裨益。
讓他不僅順利邁入神通大境的門檻,一身所學(xué)盡數(shù)化為神通,生命本質(zhì)再次躍升,實力暴增的同時,增壽至一千余歲。
還獲得了封印在腦海的,關(guān)于神通境的傳承。
《無名功法》和《養(yǎng)生經(jīng)》進一步解封。
趁著世界本源加身,很是修煉了幾門眼熱的神通,如騰云術(shù)、挪移步、蹈海神通等。
最重要的是,還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利用最后的世界本源,修煉了一門空間術(shù)法——納物術(shù)。
在手掌上開辟出一方大約數(shù)百平方米的空間。
這是傳說中掌中乾坤的低配版。
讓李天生興奮激動了好久。
同時,大青山還利用那絲世界本源,衍生出一方秘境,里面長滿了數(shù)百上千年的珍稀靈藥。
所以,前三年,李天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修煉和熟悉大青山的變化中度過。
對于秦始皇的舉動和外人的創(chuàng)山舉動,一概置之不理。
等到境界穩(wěn)固下來,修為到了化虛初期巔峰,積累的氣運消耗大半的時候。
后兩年的時間里,李天生才開始琢磨,究竟應(yīng)該如何獲取盡可能多的氣運。
秦朝,是第一個大統(tǒng)一的封建中央皇朝。
秦始皇在位的時候,絕對是氣運所鐘,大勢所歸。
從秦朝入手準沒錯。
但方法應(yīng)該變一變。
第一次穿越的時候,李天生懵懵懂懂,一頭霧水,常常是東搞一榔捶,西搗一鋤頭。
雖然也獲得了不少氣運,還改朝換代,但太過混亂,氣運沒有集中,導(dǎo)致量多質(zhì)少。
第二次穿越的時候,李天生已經(jīng)有點經(jīng)驗,將目光主要集中在江湖,專注武力的提升。
更通過講道,截取了大量氣運,雖然收獲喜人,但有許多運氣的成分在內(nèi)。
不過,也給了他不少思路。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