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蒙和他的戰友們終結了157號的案子以后不久,立即投入到另外一個案子中來了。
檔案袋上標注為“1992.6.27”無頭兇殺案。以下簡稱“6.27”案。
我們先來了解案件的基本情況:
一九九二年夏天,秦南河西華門北段沿河兩岸居民向市**反映秦南河污染嚴重,市**研究后決定整個秦南河進行清淤并修砌石頭堤岸。
這只是整治秦南河計劃的一部分,市**決定用兩年的時間徹底整治秦南河。
工人在清淤的時候,從水下的淤泥里面清上來一具無頭男尸。
接到報案以后,趙子蒙一行迅速趕往現場。
下面是三份資料。一份是驗尸報告,一份是清淤工人的陳述(發現無頭尸時的情況),一份是關于案發現場環境的報告——準確地說是一份關于案發現場的陳述。
我們先來看看驗尸報告:
死者身上沒有一件衣服,尸體已經開始腐爛。
根據尸體的腐爛程度和季節的特點綜合判斷,死者死亡的時間在兩個月左右(備注:一九九五年的夏天,京西的天氣特別炎熱,最高溫度達攝氏37.5度。平均氣溫超過以往年份2——3度)。
死者的年齡在四十至四十五歲之間。
根據死者的身長,按照頭與身長的比例(1比7)和黃金分割點(肚臍)上下的比例(5比8)正常推斷,死者的身高在一米六九左右。
根據死者在淤泥和水中浸泡的程度和骨骼的粗細程度判斷,死者的體型超胖。
死者雙臂展開的長度是一米七零,這說明死者的身體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手臂超長(正常人——或者說一般人的雙臂展開的長度等同于身體的長度)。
死者的身上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在死者的右手掌背面小手指、無名指和手腕之間有一塊鵪鶉蛋大小的褐色的斑——準確地說,這是一塊胎記,在這個胎記上,還有三根一公分左右長的毛。
在死者的左膝蓋內側,有一個三公分長的疤痕,疤痕從下而上,由窄變寬。最窄處零點四公分左右,最寬處一公分左右。疤痕應為碰擦傷。
死者的指甲,包括腳趾甲修剪的非常干凈,從腳趾甲的平滑程度來看,不像是剛剛修剪過的,這說明死者在生前的生活比較優越和講究。
一般人不大注意腳指甲的及時修剪,在他們的指甲縫里面,或多或少會有些污垢,而死者的腳趾甲中非常干凈。
從腳趾甲的光滑度看,應該是用專業工具修剪的。
死者頭顱是從脖頸中部切開的——準確地說是砍開的,雖然尸體已經腐爛,切口處由于膨脹和腐爛,已經無法看到刀斧的痕跡,但在死者的頸椎骨上有兩處明顯的刀痕。
兇手在取下死者頭顱的時候,刀——或者斧頭在頸椎處遭到阻礙。
第一個刀痕距離切口有零點三公分的距離,第二個刀痕距離切口有零點五公分的距離。
這也就是說,兇手至少砍了三刀才將死者的頭顱砍下來。
尸體的身上有上下兩道鐵絲,鐵絲為細鐵絲,第一道鐵絲在胸口處,鐵絲一共繞了九圈,第二道鐵絲在膝蓋上方五六公分處,鐵絲一共繞了七道。
在兩道鐵絲的上面還墜了兩塊城墻磚,兩塊城墻磚是單獨用鐵絲捆扎,然后和身上的鐵絲連接在一起的,連接地方在死者的背面。
工人將尸體弄上來的時候,尸體的面朝上(城磚上的鐵絲和身上的鐵絲屬于同一種型號)。
解開鐵絲以后,尸體的身上有兩道深一公分左右的勒痕(尸體膨脹的比較厲害)。
尸體上面沒有其它傷痕,致命源應該在死者的頭部,死者的頭在哪里呢?
兇手為什么要將死者的頭顱砍下來藏在別處呢?是發泄仇恨,還是隱藏證據?
我們都知道,所謂“無頭案”就是無線索案。確認死者的身份,依據的主要是人的五官,人的身體上也有一些特征,但由于衣服的包裹和遮擋,五官之外的其它特征一般不為人們所知——或者說不為人們所共知,身體上的一些特征,只有和自己親近的人才可能知道。
這就等于是大海撈針。
第一步是確認死者的身份,第二步是尋找兇手,
死者到底是誰呢?
讓我們再來看看清淤工人的敘述(參加清淤的工人一共是五個人。
清淤工具是水泥船和清淤泵。由于水下的淤泥沉積的太久太多,所以,清淤工作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先用淤泥泵將水下的淤泥抽到水泥船上;第二步是分段抽干河水,再用人工清理剩下的底層清淤泵吸不動的淤泥)。
工人在用淤泥泵抽水下淤泥的時候,清淤泵突然只工作不出淤泥了,一定是清淤泵的吸口被什么東西堵住了。
于是,兩個工人下到水中,順著淤泥泵的橡皮管摸至吸口。工人劉志強最先碰到吸口,清淤泵的吸口果然被異物堵住了,他就蹲入水中(只將腦袋露到水面,橡皮管吸口所在的位置水深在六七十公分的樣子),試圖將堵住吸口的異物拿出來。
當劉志強的右手觸碰到異物的時候,本能的縮了回來。他的手抓到的是一個軟軟的、黏黏的東四,他原為那是一條很特別的魚。
工友李文清從劉志強的動作。眼神和表情中看出了異常:“老劉,你怎么了?”
“吸口確實被東西堵住了,好像是一條魚!
“一條魚?那你為什么松手?”
“軟軟的、黏黏的。好像卡在吸口里面了。”
吸口的直徑在十二公分左右,卡在吸口里面的魚應該是一條大魚。李文清是一個釣魚愛好者,他有時候還和朋友到郊區河溝里面去摸魚:“軟軟的。黏黏的?可能是一條大鯰魚。”
于是,李文清也跳入水中,他讓劉志強拿住吸管的吸口。同時往上拎,自己用雙手緊緊地抱住鯰魚的身體,同時往上用力。
吸管是拎到水面了,但“鯰魚”卻顯得很沉重。
“鯰魚”的上半身已經脫離了吸管,但脫離了吸管的“鯰魚”好像是一條死魚——李文清感覺有點不對頭,迅速松開了手。
船上另外三個工人也跳入水中,五個人彎腰,將手伸入水中,想把“鯰魚”弄到水面,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
劉志強和李文清將手伸入水中,一個人抓到了一條“鯰魚”。兩個人抓到了兩條“鯰魚”。
兩個人互相對視片刻,好像不對勁,兩條“鯰魚”竟然一動不動。
當李文清將“鯰魚”的頭——或者尾巴抱到水面的時候,迅速扔掉了“鯰魚”,他后退幾步,一下子坐在水中,結果喝了幾口臟水,他爬起來,一連吐了十幾口;另外四個人同時后退幾步。
五個人同時看見了,李文清所謂的“鯰魚”原來是一只人的腳。大家還聞到了一股濃烈的腐臭味,雖然河水本身就有比較濃烈的腐臭味,但此腐臭味非彼腐臭味。
吸管口——或者“鯰魚”所在的位置距離河岸有兩點五米左右的地方。
附近的居民聞訊而來,河堤上站著很多人,一個居民跑回家拿來了一根長竹竿、鐵鉤子和尼龍繩。
李文清和劉志強用尼龍繩將鐵鉤子綁在竹竿上,打算將死者的尸首拉上岸,人群中有一人提出,強行將尸體拉上岸,勢必會改變尸體的本來模樣,尸體可能在水中浸泡了很長時間,就更不宜挪動尸體了。
此人的名字叫譚鶴亭,是一個離休的軍隊干部,在案發現場附近有一個干休所,譚鶴亭在這個干休所療養。
劉志強和李文清的手接觸過死者的身體,死者的尸體顯然已經開始腐爛。
于是,便有人騎自行車到派出所去報案。
幸虧譚鶴亭適時阻止了劉志強和李文清的魯莽行為,從尸體的腐爛程度看,如果強行將死者的尸體拉上岸,那么,同志們所看到的必將會是一具模糊不清,面目全非的身體了。
在趙子蒙一行趕到現場之前,派出所的馬明龍馬所長帶人趕到現場,并安排人在尸體四周圍堰抽水,清淤泵正好發揮了作用。
等趙子蒙一行趕到現場的時候,圍堰里面的水已經抽的差不多了(圍堰的直徑在八米左右)。
兩輛汽車停在河堤上的時候,人群自動讓開一條路來。
馬所長已經派人在現場維持秩序。
眼下,當務之急是進行尸檢,并將死者的尸體移出圍堰,圍堰中的水雖然已經抽的差不多了,但周圍的水在一點一點地往圍堰里面滲漏,圍堰隨時都有坍塌的可能;眼見著天也快黑了(歐陽平一行趕到現場的時候,時間是五點半鐘左右)。
馬明龍將趙子蒙一行領到劉志強等五人的跟前。
趙子蒙向五個工人簡單地詢問了一些情況之后,便開始做尸檢前的準備工作。尸體雖然呈現在大家的面前,但尸體的身上滿是淤泥,所以,當務之急是用水將尸體清洗一下,而清洗尸體的工作肯定不能在圍堰里面進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