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指揮部的同志還決定,治理完西華門至柳葉渡河段之后,接著從柳葉渡西邊河段和西華門東邊河段圍堰清淤,距離可以縮短一半(相當于中華門至柳葉渡河段的一半。很顯然,趙子蒙和蕭老把找到死者頭顱的希望寄托在秣陵路,十三營,柳葉渡和花神鎮附近河段)。這兩個河段的圍堰清淤工作同時進行,這樣就可以將工期縮短到一個月,最遲在九月底見到河床。
根據蕭老的意見,趙子蒙仍然把秣陵路、十三營、花神鎮和柳葉渡作為調查的重點。
蕭老的理由有三個方面:
一,蕭老一生接觸過六起無頭案——除了“9.27無頭案”,在這六起無頭案中,有五起無頭案的受害者是案發現場附近的人,在這六起無頭案中,與河流有關系的有三起。水是最容易藏匿尸體的物件,所以兇手在一般的情況下,都會選擇河流就地藏尸。
二,兇手之所以讓死者身首異處,就是因為死者是當地人,既然是當地人,就一定會有人認出死者來,而人們確定死者的身份主要憑借死者的頭顱。
三,(前面,蕭老也曾強調過這個觀點)兇手殺害死者以后,唯一的念頭就是盡快處理掉死者的尸體,盡管水路為兇手處理尸體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但既然是藏在水下淤泥之中,在哪兒都一樣。舍近求遠的必要性不大。
兇手一定對秦南河非常了解,在人們的記憶中,秦南河從來沒有治理過,如果不是沿河兩岸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市**也不會花這么大的人力和物力進行整治,兇手正是基于對秦南河的了解才將尸體藏在河水淤泥之下的。
重點范圍確定之后,就是確認調查的對象了。經過分析,趙子蒙和蕭老、令狐云飛、項代沫研究后決定:凡是在四月十五號至五月月十五號之間從人們眼中突然消失的男人,都可作為調查對象。具體的條件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年齡在四十三歲至四十八歲之間。
按照慣例,尸檢時,在確定人的年齡的時候是有一個合理的空間的。
二,身高在一米六七到一米七一零之間。
根據尸身是能算出死者的大致身高——也只能是大致身高,因為人的脖頸有長有短,腦袋也有大小,所以,在確定無頭尸的身高的時候,也要有一個比較合理的范圍。
三,身體超胖。
四,右手背上有一個蠶豆大的胎記;左腿膝蓋上方有一個長條形的疤痕。
五,腳趾甲修剪的很講究。
當調查對象的所有條件擺在面前的時候,大家的心里就有底了。我們不難發現,當所有的條件列在一起的時候,調查對象的范圍不能算大,因為,能符合以上所有要件的人不會很多。
于是,第二張告示貼出去了。
沿河兩岸,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能看到這張布告。與此同時,趙子蒙還派項代沫、林狄和當地派出所、居委會——包括村委會取得聯系(在西華門城堡以東七八里處已經進入寧江縣境內,那里是農村地區。盡管這個區域不在重點范圍之內,但趙子蒙還是把它們考慮在內了)。所謂重點地區就是我們在上面提到的秣陵路、十三營、花神鎮和柳葉渡。
第一張大網撒下去以后,沒有任何收獲。第二張大網撒下去以后,情形會怎么樣呢?同志們充滿了期待。
在經過三天的期待之后,八月三號晚上吃過晚飯以后。一個人風風火火地敲開了秣陵路派出所的大門。門衛劉路喜領著此人上了二樓。
此人叫賴國才,年齡在三十五歲左右。
劉路喜推開大會議室的門。
同志們只有在睡覺的時候才在桌子上鋪被子,平時,大家在這里討論研究案子。
此時,趙子蒙正在和蕭老、令狐云飛、項代沫嘀咕著什么。
馬所長看到劉路喜領著一個人走進來,驀地站起身,迎了上去:“賴國才,什么情況?”
“我找你們有事。”賴國才道。
趙子蒙將賴國才拉到椅子上坐下。
賴國才坐下又站起了身,望了望趙子蒙和馬所長:“不坐了,柳老爹讓我請你們去一趟——他本想來找你們,但一直騰不出空來。”
趙子蒙一行跟在賴國才的后面,直奔柳葉渡而去。
在去柳葉渡的路上,賴國才提供了一點背景資料:“今天晚上,我從花神鎮回柳葉渡的時候,在一根電線干子上看到了一張告示,你們看——就是這張告示。”賴國才從口袋里面掏出一張折疊起來的告示,“柳老爹拿去看了看,之后便要我來請你們——他抽不開身。”
夜幕降臨之后,渡口的人反而多起來。大家走到小亭子的時候,渡船已經離岸,渡船上的人滿滿當當,岸上還留了不少人。大家都知道,圍堰清淤很快就要移至柳葉渡以西的河段,一旦圍堰,柳老四的渡船就要休息一段時間了,所以,沿河兩岸的居民——特別是花神鎮的居民要儲備一點生活必需品。
“你們先等一下,等忙過了這一陣子,柳老爹才有空,他這活沒有人能干得了。”賴國才道。
大家只有在碼頭耐心等待。必須等柳老四閑下來,談話才能進行——船上肯定是不適合談這種事情的。
渡船在南北個碼頭之間往返了三個來回之后,碼頭上的人才走完,之后,會有零零星星的人來,但要等人積的差不多了才能開船。
柳老四的活,別人確實干不來,河中央的水仍然比較深,船的前進完全靠一根船篙,船篙雖然只是一根竹竿,但想用它來掌控船的進退來去,沒有一點真本事還真不行。
柳老四知道同志們等的急,所以,船篙下水的速度也快了許多。
送完第三船人之后,柳老四將船繩扔給了賴國才,跳上岸,直奔草亭而來,草亭在碼頭上方七八米處,這是專為等船人準備的,只有在下雨,或者驕陽似火的時候,等船的人才會在草亭里面呆著。
柳老四敞著懷,氣喘吁吁。
“馬——馬所長,我——我看到你們的——布告以后——”柳老四喘的很厲害。
“柳師傅,您不要著急,等氣喘勻了以后再說不遲。”蕭老一邊說,一邊將柳老四拉到長板凳上坐下,在八根柱子之間有一塊連接在一起的長板,長板下面砌著青磚。
“看到你們的布告以后,我——我想起來一個人。”
“此人有好幾個地方和布告上說的能對上箍子。”柳老四接著道。
“對上箍子”就是對上號。
“劉老四,此人是誰?”馬所長道。
“此人姓王,名字叫王洪寶,國才,你過來一下。”
賴國才將船繩拴在柳樹上以后,跑了過來。
“國才,你剛才給我看的布告呢?”
賴國才從口袋里面掏出剛才那張布告。
柳老四接過布告,展開來。
項代沫打開了手電筒。將手電筒的光對準了布告上的字。
“王洪寶是一個外地人——四川重慶人,他在十三營做家具生意,他經常坐我的渡船,只要是河北邊的人到十三營去買他的家具,都要從我這里過河。今天夏天,王洪寶和他老婆坐船過河,他們夫妻倆為生意拌了幾句嘴,老婆說不做了,可王洪寶還想做——”
“王洪寶的年齡多大?”
趙子蒙想把柳老四的話鋒轉移到具體問題上來。
“一九四九年生人,四十三歲。”
年齡是相符的,死者年齡在四十三歲至四十八歲之間。
這時候,柳老四才想起他向賴國才要布告的目的:“王洪寶是個大胖子,人長得五大三粗。”
從體型上看,王洪寶的身材也符合條件。
“他的右手背上也有這樣一個胎記——,”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柳老四提到了一個細節,“他這個人待人很客氣,一點架子都沒有,每次坐我的船都要遞煙給我抽,他還給我點火,所以我才記得真切,胎記上還有幾根毛。”柳老四指著照片道。
“柳師傅,是不是三根毛啊?”馬所長道。
“幾根毛,我倒沒有特別在意,但毛是肯定有的。”
“王洪寶的身高呢?”
柳老四看了看布告上的內容,然后道:“其它方面都差不多,就是身高有點不對箍子。”
“柳師傅,王洪寶的身高是多少?”
“和——和賴國才差不多高。”
蕭老和趙子蒙打量了一下賴國才,他的身高至少有一米七二。
趙子蒙眉頭緊蹙,按照死者的身長,加上脖頸和頭顱,怎么算都算不到一米七二——不管死者的脖子有多長,都算不到一米七二。蕭老將死者的身高上線定在一米七一就已經超出了正常合理的范圍。即使是畸形人,他們的身長和脖頸、腦袋的比例也不會如此失調。
趙子蒙還想問一些更具體的情況:“柳師傅,王洪寶家具生意做的怎么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