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步天為凰 第二百五十四章:以心為主

作者/步天為凰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天歌說:“學道之人,要如何行事作風?”

    御瑤盤說:“凡學道人,言語行事,必較世俗人要超脫些。若仍走俗人行徑,何貴乎學道。學道先以變化氣質為主,再到與人接物上渾厚些,方是道器。今之文人,只因理障,難以入道,不知道即孔孟之道。濂溪堯夫非此乎,不可專作道家看。要知儒與道是合一的。周邵二子,何嘗出家修行耶。今人將道作出世一派而畏之,何其誤也。

    天歌說:“如何參透玄門理論?”

    御瑤盤說:“春桃多艷,是三冬蘊藏之真陽也。秋菊多黃,是三伏聚養之真陰也。此中玄理,意會者得之。人為形質所累,年紀一到,則百節風生,四體皆痛。何必地獄,即此便是。倘平日少有靜動,詎可免此一段苦楚。故形為我所愛,我亦為形所累。若將此一段靈性,做到把握得住時,出生入死,總由我使喚。”

    天歌說:“學道者要怎么心性?”

    御瑤盤說:“學道者,首以清心寡欲為主。高枕茅檐,肆志竹窗,方是道家逸品。若紛紛逐逐,何異流俗。陶養性情,變化氣質,二語乃入門之始事也修道之人,未有不靜默者。粗心浮氣,一毫用不得。有問前知者,答曰:“機從心生,事以理斷。以理斷事,人即神也。棄理問神,神亦不告。凡入玄門,只以靜性為主。如目前春庭新雨,四壁寂然,草木含春,暗藏長養。理會此中,就有個究竟,不必定以談玄為道。人心如目也,纖塵入目,目必不安。小事入心,此心即亂。故學道只在定心。若心不定,即紙窗之微,為人扯破,必生怒忿;一針之細,為人去取,便生吝惜。又不徒以富貴亂心,得失分念,煩邪亂想,隨覺即除。毀譽善惡,聞即撥去,莫將心受。心受則滿,心滿則道無所居。要令聞見是非,不入于心。是心不外受,名曰虛心。使心不逐外,是名安心。心安而虛,道自來居。

    專精養神,不為物雜謂之清。反神復氣,安而不動謂之靜。制念以定志,靜身以安神,保氣以存精。思慮兼忘,冥想內觀,則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則近真矣。”

    天歌說:“那怎么修養身心呢?”

    御瑤盤說:“垢漸去而鏡明,心漸息而性澄。養成一泓秋水,我不求鏡物,而物自入我鏡中。有諸內,必形諸外,一毫也假不得。前賢云:“山有美玉,則草木為之不凋。身有妙道,則形骸為之不敗。”故心有真功夫者,貌必有好顏色。人心猶火也,弗戢將自焚。防微杜漸,總在一心。”

    天歌說:“我現在就是沒有志氣,不知道怎么辦……”

    御瑤盤說:“天下人不難立志,最怕轉念富貴二字,是鉤人轉念的香餌。所以每每得道者,非貧寒,即大患難之后。何也,割絕塵累,回頭皆空。故孫真人注《惡疾論》曰:“神仙數十人,皆因惡疾而得仙道,是塵緣都盡,物我俱忘,毫無轉念,因禍得福也。凡修道之人,一手握住此物,行住坐臥,不為外動,安如泰山,不動不搖。緊閉四門,使十三賊人,不得外入,身中之寶,不使內出。日日如此,何必頂禮求真仙,便是蓬萊第一座。玄修與釋家不同,釋家呼此形骸為臭皮囊。道家入門,全要保此形體。故形為載道之車,神去形即死,車敗馬即奔。”

    天歌說:“大道自然,大道在哪里?”

    御瑤盤說:“大道之傳,原自不難,是世人錯走路頭,做得如此費力。豈不聞“大道不遠在身中,萬物皆空性不空。性若空時和氣注,氣歸元海壽無窮”。又曰:“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靈臺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精道難得。一念動時皆是火,萬緣寂處即生真”,此守中之規也。進道之要,無如問心。故云:“學道先認識自心,自心深處最難尋。若還尋到無尋處,始信凡心即始道。”學道性要頑純,毋用乖巧。其要總在將心放在何思何慮之地,不識不知之天,此大道之總綱也。”

    天歌說:“那學道有沒有什么捷徑?”

    御瑤盤說:“捷徑之法,推守此一心。陽氣不走,相聚為元海。夫道未有不探討而得者。即三教圣人語錄,無非發天地之秘密,接引后學階梯。細心玩味,便知端的。有問靜功拿不住者,答曰:“萬緣寂處,即是仙界。此時誠一不二,龍可拿,虎可捉。若云無拿處,仍是未空。”光景倏忽,魯戈難留,那還禁得執著。自一身推之,吾一身即天地,天地即吾一身,天下之人即吾,吾即天下之人。不分人我,方是入道之器。倘少分芥蒂,即差失本來。凡有志修道者,趁得一時間光陰,便進步用功夫去,將精氣神做到混合而為一的時節,以待事機之來。不可望事全方下手,是自虛時日也。悠悠忽忽,日復一日,白駒易過,幾見揮戈。”

    天歌說:“天地萬物以什么為中心?”

    御瑤盤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心能內觀,即一時為塵垢所染,終久必悟大道。若心不能內觀,究竟必落沉淪。故《道德經》首章曰“常有欲以觀其竅”者,觀此竅也。“常無欲以觀其妙”者,現此竅中之妙也。太上曰:“吾從無量劫中以來,存心內觀,以至虛無妙道。”學子既欲潛心,先去內觀,待心中如秋潭浸明月,再談進步。初入玄關者,不用他求,自今日始,要無漏精夜,便是登仙梯航,便是結嬰種子。修道功夫,如抽蕉剝筍,層層求進,必至頭方止。學道人全要斂藏,最忌明察。故曰:“人不藏,不能得道之要。”萬事萌芽,在乎一心。心動則機動,機動則神明而合之。故曰,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修道總是煉得一個性。有天命之性,有氣質之性。本來虛靈,是天命之性。日用尋常,是氣質之性。今一個天命之性,都為氣質之性所掩。若煉去氣質之性,即現出天命之性,而道自得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上蔡县| 许昌市| 克拉玛依市| 永兴县| 漳平市| 麻栗坡县| 浦县| 工布江达县| 四子王旗| 常熟市| 刚察县| 高邮市| 随州市| 南宫市| 田阳县| 永仁县| 青川县| 广元市| 卢龙县| 蓝田县| 西贡区| 项城市| 邵武市| 秦皇岛市| 姚安县| 江门市| 芦山县| 宜阳县| 响水县| 建阳市| 进贤县| 南充市| 正宁县| 同仁县| 文成县| 大悟县| 文山县| 镇雄县| 洛阳市|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