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糧票去糧站買細糧,一斤一毛八,四口人一頓吃不上五斤面,這多出來的,就算是補貼的菜錢了。夠不夠的,就這樣,一個意思吧,趙春芝沒什么不滿意的。
等陳金昌跟著李大河進了屋,一看桌子中間,一鐵鍋燉魚,一筐子黃白喧軟的貼餅子,周圍五六個碟子,鹽水花生青豆、菠菜嗆蝦皮兒、韭菜炒雞蛋、薺薺菜咸食……眼睛一亮,贊了一聲:“這么豐盛啊,我是來著啦!”
副主任劉珍珍笑著道:“金昌隊長這話,我們幾個都說了一遍了……”
屋子里一片笑語寒暄,東廂房的外間里,則是唏哩呼嚕的吃飯聲,加上一張張滿足的笑臉。
大人孩子圍坐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大餅子,鮮美的魚肉魚湯,滿足快樂的像是過年。
李新國李新社哥倆一人吃了個大餅子,喝了口湯,這才一起去了正房北屋,給領導們勸菜讓酒,又一人陪了一盅子,就要退出來。
劉珍珍就笑:“沒有新國受累打魚,咱們可吃不上這么豐盛的飯菜。再說,我這老同學來了,你就不陪陪我?”
李新國嘿嘿笑,道:“有陳大隊長和我們小隊長陪著,我就不多陪了。主要是,我這肚子太大,讓我落座,至少有一半得進我的肚里,你們可就吃虧咯!”
眾人哈哈笑著,李新國出來,回了廂房。
有大隊長和老爺子只應著,他才不往領導堆里湊,虛語寒暄的,還得拘著,哪里比得上跟一家人吃的舒坦。
兩撥人吃飽喝足,領導們自然要告辭離開時,李新國帶著李新社哥倆也出去相送。
走到大門口,劉珍珍喊過李新國去,低聲道:“我聽到風聲,今冬明春,各大隊生產隊可能要動一動,你做好思想準備。”
李新國只是答應著,并沒多說。
他在小隊里幫著干活,是幫自家老爹的忙,對當不當“官兒”沒啥想法。若是可以,他情愿不操那些閑心,種好自家的地,過好自家的日子,讓老的小的吃飽了穿暖了,再每年都能扯上兩身新衣裳,他就知足了。
等領導們一走,趙春芝松了口氣,立刻拔腿往屋后的小樹林子里走。
他們家本來養(yǎng)著5只雞,后來,讓老二李新社又托人從公社收購站買了14只小母雞回來,前后加起來小20只了,要是被檢查組看見,還不給當成尾巴給割了?
所以,趙春芝一早聽到信兒,就帶著二兒媳婦江艾蘭四處里抓雞,一邊抓一邊罵,早知道信兒,早上堵著雞窩門抓就好了,如今雞都放出去了,再四處尋摸著攆雞……真不是個容易事兒。
好不容易抓完,趙春芝又讓江艾蘭帶著蹲在小樹林子里守著,怕樹棵子里有黃鼠狼啥的,把雞給拖了。
跑到小樹林里,就看著江艾蘭穿著件李新社的破棉襖子,倚著雞籠子打盹兒呢。
趙春芝連忙過去,推了一把二兒媳婦,然后忙著去看雞籠子里的雞。還好,雞籠子的蓋子蓋的嚴實,十幾只雞也好好地蹲在籠子里,一掀蓋子還咕咕直叫,那意思好像在問趙春芝,是來喂雞的嗎?
“娘!都好好兒的呢,我看著呢,沒敢錯眼珠兒。”江艾蘭一骨碌爬起來,一邊陪著笑,一邊問,“那些夜貓子走啦?娘,咱能家去了吧?”
前些年,風聲緊,加上有些人刻意念歪經,趁機生事,挨家挨戶地檢查,按人口數,兩口人一只雞,多一只也給沒收了。沒收的雞鴨去處只有一個,就是這些借機生事的人的口袋或者肚皮,社員們敢怒不敢言,就偷偷給起了個‘夜貓子’的名字,暗罵那些人是夜貓子,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嘛!
“啐,別胡亂說說。”趙春芝呲兒了江艾蘭一句,這才緩了聲氣道,“走啦,剛走。你也凍了半天了,趕緊跟我把雞抬回去,你也好家去吃飯。”
難得聽見老婆婆關心一句,江艾蘭歡喜地不行,連忙和趙春芝一起抬了雞籠往家走。
臨到家門了,江艾蘭問:“咱們不把雞撒出去了?”
趙春芝道:“不了,讓咱們攆這一回,雞們都受驚了,這會兒撒出去,容易迷糊在外邊,還是關著養(yǎng)兩天,讓它們安安神,再撒出去吧。”
江艾蘭覺得自己又學了一招,連忙給老婆婆拍馬屁:“娘懂得的可真多。”
趙春芝抿抿嘴角,道:“不過是多活了幾年,經的事兒多一些吧。……飯給你留在鍋里了,你洗把手趕緊去吃吧,再等就冷了。”
江艾蘭答應一聲,下意識地想去吃飯,可心思突然一轉,笑著道:“吃飯不急,我先幫著娘把雞安頓好吧。”
趙春芝看了她一眼,沒有做聲,但心里卻多少有些滿意:老二媳婦底子也不是壞的,就是娘家不好,教的不行,以后慢慢調理教育,還是有希望好起來的。
李紅巖幫著韓玉玲收拾了碗筷,韓玉玲就攆著她去看書:“這些活兒我來干就行了,你去復習吧。你大哥說了,你們不幾天就要考試了,時間緊,不能耽誤的。”
大哥大嫂的關心,李紅巖沒有拒絕,她只提醒自己記在心里。
她洗把手,走進自己屋里,準備穿棉襖去衛(wèi)生室學習,就聽得二嫂一聲驚呼:“哎喲,留了這么多魚吶?”
韓玉玲聲音低而溫和,不緊不慢地:“咱娘特意給你留出來的,還有一碗合菜,也是給你的。”
“這碗魚就吃不了呢!”江艾蘭笑得合不攏嘴,卻尖著手指頭,去旁邊那碗合菜里捏了顆花生米丟進嘴里,咬的咯嘣咯嘣的。
韓玉玲也不多說,自顧自地刷鍋洗碗,然后,回屋給兩個孩子納鞋底子,縫衣裳去了。
李紅巖買回來的處理布,趙春芝挑著色塊不明顯的部分,一個兒媳婦扯了一塊,讓她們自己安排。布料尺寸夠大人穿的一件衣服,給孩子做,則看孩子大小。像衛(wèi)東衛(wèi)民小哥倆,緊著點兒,能夠兩個人一人一身。要是給更大的孩子,那就只能做一身。
韓玉玲商量了丈夫,就決定給兩個兒子一人做一身,備著冬天套在棉衣外穿。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