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赤腳小醫(yī)生的幸福生活 第七十六章 窩點?倉庫?

作者/紅粟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紅巖收好飯票菜票,向陳婕道了謝,看看天色已近晌午了,就拿了自己的碗筷準備去食堂吃飯。

    出于禮貌,李紅巖詢問陳婕要不要一起,陳婕拍拍衣襟,笑容燦爛道:“就咱們兩個,當然一起啊。哦,對了,拎著暖壺,順路把熱水打回來,剛剛輔導員說了,咱們新生報道這兩天,打熱水免費。后天開始,一壺水一分錢,去餐廳后邊的司務處買水票。菜票、飯票不夠的,也可以去那邊買,飯票中細糧需要貼糧票,細糧一毛八一斤;粗糧不需要糧票,一毛二一斤;菜票直接用錢換就行。”

    李新國就接過兩個人的暖瓶來:“你們?nèi)ゴ蝻垼胰ゴ蛩!?br />
    陳婕連忙道謝:“謝謝李大哥了。”

    到了食堂,她們來的不算晚的,打飯打菜的窗口前都已經(jīng)排起了長隊。陳婕又立刻分工:“紅巖,你去打饅頭,我去打菜……分開排隊,快些。”

    李紅巖就道:“還是你打饅頭吧,我去打菜。我要一斤二兩饅頭!”

    哥哥干力氣活出身,飯量大,大嫂蒸的大餅子一個得有四兩,大哥一頓最少得吃兩個半,細糧頂餓,那也得照著一斤買,她寧愿吃不完剩下,也不想讓大哥餓著。

    之所以不打太多,她還想著留大哥住一晚,下午去省城各處轉轉,不提觀景游覽啥的,就是開開眼界也是好的,到省城來一趟可不容易,倒了汽車倒火車的,來回得兩天兩夜呢。

    村里人平常要種田和參加各種勞動本就沒有多少空閑,即便有空閑,沒什么特別的事兒,誰也舍不得花錢花功夫地出來這么遠閑逛,說起來,除了幾位出來參軍回去的,大隊里還沒有人來過省城呢,包括大隊長陳金昌,最遠也就是到大店市南邊的臨市煤礦,因為陳東方的姑姑嫁到了那邊,陳東方的姑父在煤礦干礦工,聽說還是個隊長,管著好幾十號人那種。

    結果,陳婕還挺驚訝:“你們吃的不多啊,我還以為你得打兩斤。”

    對于這個,李紅巖沒有多說,笑笑就去打菜的窗口排隊了。她剛在隊尾站好,就看見孫建在隊伍的前半截朝她招手:“李紅巖同學,讓你去拿個飯碗怎么才來,快過來!”

    排隊打飯的人很多,聽到他喊都一起向李紅巖看過來。

    被這么多人齊齊矚目,李紅巖還是很緊張的,瞬間紅了臉。她并不喜歡孫建這樣強入為主的做法,但又不好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兒給孫建難看,略一猶豫,還是拿著兩個飯碗走過去。

    孫建就問她下午還有沒有其他活動,李紅巖就說下午要陪哥哥去走個親戚。一聽這話,孫建就不再多話了,規(guī)規(guī)矩矩帶著李紅巖排到窗口,幫著她打上菜,就端著自己的飯菜告辭了。

    看到自己的小伎倆奏效,李紅巖暗暗笑了一聲,愉快地端著菜去和陳婕會合。

    一走到近前,陳婕就滿眼八卦地看著她,低聲問道:“那位是誰?你剛來半天,就認識了不少人啊!”

    李紅巖就笑:“是早上在迎新處認識的師哥,比咱們高一級,體育系的。”

    陳婕見李紅巖神色淡定坦然,大大方方的,不像有女千情的,也就失去了八卦的心思。

    等排到窗口,李紅巖一眼看見還有大大的糖三角賣,一個需要加五分錢菜票,她也毫不猶豫地買了兩個,再加兩個饅頭。陳婕則盯著旁邊的窩頭看了半天,還是買了一個饅頭。醫(yī)學院的饅頭很大,一個三兩,李紅巖買的兩個糖三角,自己和大哥一人一個,兩個饅頭也是給大哥的。

    她并不特別喜歡糖三角,大哥卻喜歡,這個愛好隨了老爹。每到過年蒸饅頭,老娘趙春芝和大嫂都會特意蒸上一鍋糖三角,老爹和大哥每頓都要吃上一個。老爹有次喝了點小酒還說過,每頓一個糖三角的日子就是最好的,給個神仙都不換。

    打上饅頭臨走了,李紅巖還問買飯的師傅:“這個糖三角每天都有嗎?”

    那師傅道:“這個不一定,咱們是為了搭配做的,有時候是花卷兒,有時候是白米飯,也有時候會蒸大包子,看情況。”

    李紅巖琢磨著,要不要多買幾個,給大哥留著回去路上吃,但想了一下,又否定了。這天雖然還冷,但擱上一夜的糖三角也硬邦邦的啃不動了。

    兩個人拎著饅頭端著菜回到宿舍,李新國已經(jīng)打了熱水回來了,他替李紅巖買了五塊錢的水票。

    看到糖三角,不茍言笑的李大哥也咧了咧嘴,等看到飯盆里大半碗燉豆腐,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小妹上了大學也還是最貼心的,知道他最愛吃糖三角,喜歡吃燉豆腐。

    食堂的燉豆腐放了肥肉片兒,一盆燉豆腐里,怎么也有六七片肥肉,又厚又大,分量十足的,只賣兩毛錢,挺不錯了。

    李紅巖打菜的時候問過陳婕,她挑了一份熬白菜,看不見肉,但也便宜,只需要一毛錢。

    宿舍中間放了一張長條課桌,八張凳子,李紅巖和李新國兄妹倆在一端坐下來吃飯,李紅巖拿出從家里帶的豬油炒雞蛋咸菜末兒,禮節(jié)性地詢問陳婕,陳婕也不客氣,挖了一勺子過去,一邊吃一邊贊,說李家這咸菜炒的特別香,比肉和雞蛋都好吃了。

    李紅巖聽著抽抽嘴角,拿起咸菜瓶子來,把陳婕挖過的地方都扒拉給她,剩下的才拿回來示意大哥吃。

    她們家炒的咸菜本就放了豬油和雞蛋,自然好吃。讓她有點兒受不了的是,陳婕衛(wèi)生習慣不咋注意,往咸菜瓶子里伸勺子的時候,先在自己嘴里嗦啦一下子……即便把她勺子挨著的咸菜都撥拉出去,但還是有些不太敢碰了。

    幸虧大哥沒注意到這個細節(jié),還吃得津津有味的,李紅巖就埋頭吃自己的糖三角,再吃一兩塊豆腐,一頓飯吃的,只聽到陳婕巴拉巴拉說她們剛下鄉(xiāng)時,看到破屋子連個門窗都沒有,炕是塌的什么什么的……

    李家兄妹吃飯不算慢的,但還是比陳婕慢了不少,她吃飽了也不走,還在一邊說。

    李紅巖就笑道:“你吃完先去刷碗吧。”

    陳婕拎起暖瓶給自己碗里倒了半碗熱水,混著剩下的一點點菜湯,呈現(xiàn)出一種渾濁的泔水樣。她抓著自己的勺子在湯水中涮著,一邊很有些小得意道:“我告訴你,吃完飯不用刷碗,這么倒點兒熱水,涮一涮,又解渴又不浪費,哈哈,要是有肉的菜,沖的湯水才好喝呢!”

    一邊說著,一邊還瞅瞅李紅巖的豆腐碗和咸菜瓶子……

    李紅巖有些吃驚,她覺得自家過日子夠仔細了,但從來沒有把鍋碗沖沖,連泔水也喝了的習慣。好吧,她也不是沒見過,很小的時候,家里養(yǎng)豬,老娘刷鍋后的刷鍋水都不倒掉,而是倒進豬食盆……汗滴滴。

    好吧,李紅巖實在無法接這話,只能裝傻笑笑,埋頭趕緊吃飯。

    李紅巖一個糖三角沒吃完,剩下三分之一還多,很自然地遞給大哥吃了。李新國吃了一個多糖三角又吃了一個饅頭,加上一飯盆燉豆腐,也飽了。

    陳婕一直在旁邊看著,見他們兄妹都放下了筷子,就毫不客氣地開口:“你們吃不完了嗎?吃不完給我吧,我順手給你們一起刷出來。”

    李紅巖笑著搖搖頭,自己拿著碗筷去洗衣間刷干凈。她匆匆出門沒看見,陳婕一臉的惋惜,那碗上還沾著不少油呢,就那么刷了,還得用堿面兒,多浪費啊!

    宿舍里沒有柜子,倒是在兩張商鋪之間有一個雙層行李架,上層放行李箱子,下層里邊的墻上有一排掛鉤,李紅巖琢磨著,這個地方應該是放毛巾和茶缸子飯盆的地方。李紅巖把行李放在自己床頭,取用也挺方便的,她在大店市逛書店的時候,買了一把小號鎖,給皮箱上了鎖,收拾收拾床鋪,下來和陳婕告辭:“我陪大哥出去走一走,下午吃飯也不一定回來了,你到了點自己去,不用等我。”

    陳婕還想跟著一起,聽她這么說,只好作罷,送了李紅巖出門,立刻爬上李紅巖的床,看她床上的被褥床單這些,見除了皮箱比較新穎外,被褥什么的用的大都是農(nóng)村的手織土布,也就覺得李家就是最普通的社員家庭,沒什么家世背景的。

    李紅巖不知道這些,跟著大哥出了宿舍樓,兄妹倆對望一眼,都略帶無奈地笑了。之后,李新國就開導妹妹,住宿舍遇上什么人都有可能,要多包容,但也不要受人欺負,什么什么的。

    李紅巖笑瞇瞇聽著,也不反駁,其實,她初中時就是住校的,去縣城參加輔導班也住宿,那會兒還都是大宿舍、幾十個人一大間的,那種環(huán)境,她都能應付得來,這才八個人,有什么應付不來的。

    兄妹倆沒有去著名的景點,而是去了百貨大樓,又去了書店。

    百貨大樓的東西確實品種豐富,衣服布料、各色點心糖果,在縣城見都見不到的,這里都擺在柜上出售,只不過,東西好價格自然也高,而且,有一部分需要票券的,是有錢也沒辦法購買的。

    李新國想幫妹妹買塊布料做床圍子,但是正好沒有處理布,柜臺上擺的布料雖然品種多、花色漂亮,但都要布票。他過來送妹妹上學,可沒帶布票。

    見他們兄妹倆問了半天價,卻沒買,售貨員都甩臉色了。倒是一轉眼,一個十七八歲穿著一件軍大衣的半大小伙兒湊上來,往李新國身上挨,被李新國警覺地躲開。

    早就聽說出門會有小偷扒手啥的,他們兄妹倆一路在車站、火車上都很警惕,沒想到逛個百貨大樓,見識到小偷兒了?

    那個半大小伙兒卻不逃不避的,瞅了瞅四周,又湊上來小聲問李新國:“省城的布票、工業(yè)券都有,要不要?”

    李新國看了看妹妹,兩個人這才明白,這位不是偷東西的,而是倒騰票券的。

    社員們發(fā)點兒布票,鄉(xiāng)鄰親戚們有急用的,也可以互相借一借攢一攢,應應急。但還不知道,省城的百貨大樓里還有專門倒騰票券的。

    李新國相對來說淡定許多,因為他多多少少聽到些,縣城里就有所謂的黑市,前些年吃不飽飯的時候倒騰糧食,這些年糧食不太緊張了,又倒騰各種票券,布票、油票這些都是小意思,據(jù)說這些人連自行車券、縫紉機券這些都能搞到。

    想給妹妹買布做床圍子,李新國就隨著半大小子來到樓梯間人少的角落,小伙子看著年齡不大,但顯然是混熟了的,特別圓滑,也特別機警,聽李新國說想買點兒布做床圍子,他立刻推薦:“做那個東西也不用太好的,稍微有點兒殘次也沒關系,走,我?guī)闳地方,專門賣處理品的。”

    李新國帶著妹妹跟著小子出了百貨大樓,也沒走遠,就繞到大樓后邊的一個胡同里,小子敲響了一個小院子的大門。

    李新國讓妹妹留在門口,他跟著小子進去。

    沒多會兒,他又出來,把李紅巖也叫了進去。

    等李紅巖看到不大的房間里,兩張單人床上堆得滿滿的各色布料、毛線、毛巾、服裝、鞋帽之后,眼睛都不夠看了,她甚至懷疑自己不是來了銷售私貨的窩點,而是到了百貨公司的倉庫里。這么多!

    原本,李新國就懷疑小子能在百貨大樓里頭賣票券,是有根兒的,見了這個窩點里的貨品,他基本上能夠確定自己的判斷了。這個專門賣處理品的窩點,肯定有內(nèi)部關系,要不然,不可能這么明目張膽地擺著售賣。

    他們這里賣的殘次品品種不少,其中布料和毛線毛巾這些比較多,服裝鞋帽的品種有限,大都是秋衣秋褲背心這些針織品,外穿的衣服幾乎沒有。另外,還有些殘次的茶缸子、飯盆、臉盆之類的日用品。

    李紅巖看得幾乎花了眼,時刻提醒著自己冷靜冷靜,還是覺得看什么都愛不釋手的,這價格這品質弄回去,絕對都是秒搶的東西。最最關鍵的是,這些東西不光價格便宜,還不要票啊,這讓每年只有幾尺一丈布票的社員們見了,不搶破頭都怪了。

    經(jīng)過一番痛苦的斟酌、比對、割舍之后,李紅巖最后買了六匹殘次品的迪卡布,這種化纖面料手感滑溜、面料挺括,而且重點是比棉布耐磨耐臟,色牢度高,不容易褪色,還比較容易清洗,沾點兒灰泥啥的,很容易就能洗掉,不像棉布,搓半天還有個印子。

    她又買了四滌綸毛線,這也是化纖線,顏色鮮亮漂亮,價格比半毛毛線還便宜些,重點和化纖布料一樣,就是比較結實耐磨,給小孩子織毛衣穿著很合適,又好看又耐磨,直接水洗就可以,不縮水不脫色,比羊毛毛線好伺候的多。

    她還買了幾件純棉的白背心,也就是俗稱的老頭衫,這個農(nóng)村里穿的少,有一件能穿好幾年,爛的渾身都是窟窿眼子也還穿呢。她買幾條回去,天熱起來,套在襯衣里邊打底,或者夏天直接外穿都是可以的,純棉線的針織衫,舒服透氣還吸汗。

    最后,她挑了幾塊棉布布頭,這個比殘次品還便宜,都不論尺寸,就按估價的,因為李紅巖兄妹倆買的東西比較多,對方干脆半賣半送給了他們。

    李紅巖挑選的都是殘次比較少的,花色也相對好看素凈的,每一塊都有一米多兩米的樣子,挑兩塊顏色相近的縫一縫,就能做床圍子了。

    這一趟買了一大包東西,也沒花太多錢,一共花了八十多塊錢。還搭了一塊包布料的包袱皮兒,給他們把東西包起來。其他臨時沒想起來做啥,但布料質量好,花色好看,總不愁用處的。

    他們從這個胡同里出來,李新國和半大小子互通了姓名,對方說他叫秦戰(zhàn)。這個名字也不知道真假,他這么說,他們也就這么聽著罷了。

    秦戰(zhàn)說自己平常無事就在百貨大樓里轉悠,想買東西找他,他帶著去胡同里,人家才給開門。

    李紅巖和李新國表示知道了,就在胡同口和秦戰(zhàn)告辭,兄妹倆直接往回走。

    離開胡同口,李新國就對妹妹說,他不打算住了,就去火車站買最近的火車票返回去。他來時,爹娘給拿了一百塊錢,路上兩個人的車票花了十多塊錢,給妹妹買水票花了五塊,剛才買這些東西,他付了五十,三十多是妹妹的錢。因為,李紅巖堅持給他留點兒路上備用。

    聽大哥這么說,李紅巖雖然不舍,但也不勉強挽留,好在大哥沒帶什么行李,不用再回學校去拿。兄妹倆就從百貨大樓直接坐公共汽車去了火車站。

    到了火車站,李紅巖看著東西,李新國去買了票,是夜里十二點半的車,李新國熟門熟路地把東西送到寄存處,遞了根煙和寄存處的工作人員聊了幾句,出了火車站轉了兩條胡同,就到了個不大的小門臉,這個小飯店賣包子、饅頭,也賣面條、水餃這些簡單的飯食,不要糧票,而且,價格也算比較實惠,捧著吃的大菜包子,白面皮兒,白菜、蘿卜餡兒的,一個賣一毛錢,雖說比自家做貴出不少,但比起飯店來實惠不少了,國營飯店的包子賣八分,但要糧票啊。

    李紅巖一口氣買了十個包子,又買了五個大饅頭,一共花了一塊四毛錢。看的李新國又是欣慰又是心疼,欣慰的是妹妹疼他,怕他路上餓著;心疼的是這一塊多錢,擱在家里,夠一家人吃三四天了。

    兄妹倆在這個小店里吃包子,老板娘是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很熱心,替兄妹倆盛了兩大碗餃子湯來,還說讓他們喝完再盛。白胖暄軟的大包子,加上熱氣騰騰的餃子湯,兄妹倆吃的很滿足。

    李紅巖吃了一個包子就飽了,李新國一口氣吃了四個,又喝了兩碗餃子湯,才舒服地打了個飽嗝兒,然后,就催著李紅巖回學校。二月初,天還很短,五點半就已經(jīng)黃昏了,天黑了妹妹一個人坐車回學校,李新國不放心。

    李紅巖也不執(zhí)拗,從書包里拿出一個大搪瓷缸子,遞給大哥。這是她之前在那個小院子偷偷買的,也是殘次品,百貨大樓里賣一塊二,那邊只需要五毛錢。有了這個,可以盛放包子,不至于擠壓破了,路上大哥也可以打水喝,不至于渴著了。

    李新國歡喜地笑笑,拎著剩下的饅頭包子和茶缸子,帶著妹妹一起出來,去車站外的公交車站坐車。

    等李紅巖回到學校,天色已經(jīng)黑下來,不過,路上和校園里都有路燈,倒是不怕走夜路。但是,大哥回家,剩下她一個人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離別的憂傷和油然升起的對家和爹娘親人的思念,沖淡了她對大城市和新生活的喜悅和向往。

    回到宿舍,下午又來了四個舍友,她們同專業(yè)的邱淮雨和張檬到了,另外兩個是護理專業(yè)的唐喜鳳和口腔專業(yè)的段玉珍。

    張檬的年紀比較小,京城人,剛滿十九周歲,留著男孩子一樣的短發(fā),膚色白皙,腰身挺拔,雖然容貌清麗俊秀,但行動舉止中帶著一股颯爽之氣,看起來特別清爽。

    邱淮雨年紀略大,二十一歲,留著長辮子,盤在兩側耳后,系著漂亮的蝴蝶結,五官漂亮秀美,帶著南方人特有的嬌柔感,說話也柔柔軟軟的。李紅巖一問才知道,邱淮雨是淮揚人,標準的水鄉(xiāng)美人兒。

    唐喜鳳瘦削高挑,23歲,段玉珍小巧玲瓏,年齡看著大些,兩人都是本省人,唐喜鳳是鳶城的,段玉珍則是煙市的。

    李紅巖回來后,大家互相介紹認識了一下,陳婕最爽直熱心,拉著幾個人一起去認教室。又提醒李紅巖:“帶上暖壺,剛才她們來,不到打水時間,先喝了你壺里的水。”

    李紅巖笑笑應了。

    卻聽邱淮雨軟軟地聲音從上鋪傳下來:“你們誰替我捎一壺水回來?我今天從車站過來,走了太多路,腳疼得不行了,實在不想動彈了。”

    李紅巖轉開目光,裝作沒聽見,回身拿了自己的書包背在身上。張檬也正好看向她,兩人目光碰上,張檬主動一笑道:“走,我得轉轉看看,有沒有賣日用品的,我忘記帶牙刷了。”

    李紅巖笑著點頭,跟著她一起出了門。

    陳婕想喊李紅巖等等她,又聽邱淮雨軟軟地請求:“陳大姐,你幫幫忙好不好,我腳底下打了泡,走不得路了。”

    陳婕看一眼嬌嬌軟軟的水美人兒,只得替她拿上暖壺,然后和段玉珍、唐喜鳳一起出了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乌拉特后旗| 抚顺县| 定襄县| 红桥区| 桦川县| 图们市| 南昌县| 芒康县| 庆城县| 读书| 平阴县| 玉林市| 综艺| 临潭县| 伊金霍洛旗| 晋州市| 万年县| 贡觉县| 精河县| 喀喇沁旗| 微山县| 新民市| 恩平市| 乐山市| 遂平县| 望奎县| 盐亭县| 靖边县| 乐平市| 舞阳县| 昭平县| 田东县| 横山县| 特克斯县| 芒康县| 长沙市| 沂南县| 哈密市| 仁怀市|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