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兒學了一段時間,她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冒險,純屬瞎貓撞上死耗子。
上一年的天氣狀況很好,水熱合宜,自制肥料激發了土地的潛力,病蟲害也少,所以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
但是今年就不一定了。
土壤的肥力一段時間之內是固定的,上一年被糧食吸收,今年不給土壤增加肥力,有沒有休耕輪耕政策,土壤得不到休息,莊稼產量就會大幅度降低。
她就想求農科所的專家指導一番,讓她學習怎么測試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以及怎么制作復合肥。
這些東西學到手,她就不再是農科所混日子,無足輕重的后進生了。
也能憑借所學保證紅星村的糧食產量穩定。
李教授聽完她的想法也很重視,畢竟紅星村是他被解救出來的關鍵,如果糧食產量只有一年的輝煌,所有的人都要付出嚴重的代價。
說不準他還會被發配農場。
他的徒弟在他看來是千好萬好的,有勇氣有毅力又聰慧,正好研究復合肥的專家忙的厲害,抽空教教他徒弟,以后有雜事就多了個幫手。
而且李教授很不愿意低三下四求人家讓人家幫忙測量土壤肥力。
顯得自己很沒水平一樣。
同行相輕,歷來如此。
李教授就就在吃飯的時候拿著兩瓶酒,帶著周曦月,去拜訪研究復合肥的專家了。
專家很好說話,但是放話如果周曦月太笨達不到標準,可別怪他們不教。
研究正到關鍵時候,哪有時間再重新教導一個還沒上大學的人。
李教授就為難的看了一眼周曦月,他覺得自己這個徒弟哪兒哪兒都好,可是也許是個實干家,讓她種地她會種地,就是不知道理論這種。
周曦月看清兩方人的神色,研究復合肥的專家臉上是看好戲的表情,不相信這個女孩子短時間就能趕上來。
一般碩士生才能拿到進這個農科所的敲門裝,高中生,這不是說笑嘛,平時的專業術語她能聽懂嗎?
周曦月是下了決心要學會的,距離冬小麥種下的日子不遠了,如果她不能解決問題,也許會前途盡毀,那還怎么實現自己的價值?
她當場就保證說一定會努力學會,要是不行,她自動退出農科所,滾回工農兵大學從零學起。
劉專家立刻笑了:“別人求之不得的工農兵大學名額,到你這兒你還萬分看不上眼?”
周曦月笑的很甜:“跟咱們這農科所學到的東西比起來,在工農兵大學學到的當然不算什么。您自己都萬分不屑,還不準我追求進步?”
“倒是牙尖嘴利,反應也快。希望你把這份聰慧用在學習上。”
周曦月立刻給兩位老師敬個禮,大聲說:“保證完成任務。”
小青年精氣神很足,扎兩個辮子,眼神亮亮的,有一股生機勃勃永不服輸的勁兒,看起來就像春天剛發嫩葉的小白楊。
看著讓人心情舒暢。
李教授贊嘆又驕傲的點頭,對劉教授說:“我這學生年紀還小,你可得仔細點教。”
望著周曦月充滿求知欲的雙眼,劉教授眼神和緩下來說:“那是自然。”
周曦月眼睛一瞇就笑了:“劉老師,以后您盡管使喚我。”
李教授語氣酸溜溜:“哎呦,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小周你可真是過分,在我面前也沒這么殷勤過。老劉就這么好?”
周曦月知道李教授并沒有真的生氣,就笑著說:“那當然,您和劉老師都是國家的寶貝,我怎么恭敬都不為過的。”
一番話說的兩位教授都笑起來,說她嘴上抹了蜜。
既然要學習,接下來的日子就不輕松了。
劉教授給她拿來一摞寶貴的資料。
這些資料都是專家嘔心瀝血研究出的成果,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面世。
也就是說出了農科所,你想看到這些資料根本不可能。
周曦月立刻如饑似渴的學習起來。
這些資料是有關冬小麥施肥的詳細信息。
后世農民們耳熟能詳的施肥數量在這時只是少數專家才知道的事。
高產田一畝地施肥40到50千克,中低產田施肥30到40千克。
在干旱地塊兒要將肥料深施于犁底,然后蓋土。在黏濕地塊,將肥料撒在地上,之后翻土。肥料配合農家肥使用效果更好。
接下來就是對于晚茬麥和底肥不足的麥子追肥。
在小麥的拔節期,孕穗期施高氮復合肥,可以促進小麥根莖粗壯,穗粒增多,提高小麥抗倒伏能力。也能提高麥粒重量,達到切實增加產量的目的。
周曦月看了之后受益匪淺,她之前學的東西和這些一比,就是刀耕火種和精耕細作的區別。
紅星村的地,種的還是不精細。
資料中還提到了單質肥以及復合肥使用過多的后果,比如土壤板結,農作物產量下降,污染環境水源等等。
對比前幾個世界二十一世界的農業發展狀況,可以說預測的很精準了。
后世已經不缺肥料,然而肥料的利用率還是不足。
也許是科普的不到位,農村播撒肥料只是簡單的撒到農作物根子旁邊,對于數量也沒有嚴格把控,經常出現“燒苗”情況。
周曦月眼睛發亮,她看到一片廣闊的前景。
農業合作化在生產資料不足的情況下,短期來說不利于糧食產量提高。
種子就那么大的潛力,就算把所有力氣都放在土地上,一年到頭糧食產量又能增加多少斤呢?
還沒有為此付出的汗水重。
但是長期來看,隨著優質良種出現,復合肥的普及,以及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大規模農場式經營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農業經濟收益。
專家們日夜以繼的研究,然而亟待解決的問題還是有很多。
如果她能在這方面做出貢獻,這一生也就無憾了。
找到人生目標的周曦月仿佛海綿一樣饑渴的吸收知識。
劉教授見周曦月三五天就要一回資料,擔心她只求速度不求質量,生物方面的知識不打好基礎,以后的就很難理解了。
拿過她看的資料當場考試,沒想到周曦月給了他一個大驚喜,雖說不到過目不忘的地步,可該知道的知識都理解的很明白,還能舉一反三。
劉教授很滿意,就給了她更多學習任務,周曦月甘之如飴。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