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縣令聽到這話的時候,心里就像三伏天吃了西瓜那樣暢快。
他贊賞的看了張淑嫻一眼,又把不屑的眼神掃過抱在一起的張家大姐和張麗娜。
不愧是他的好女兒,都說到他心坎里去了。
那兩個女孩怎么回事兒?以為就憑那些小把戲就能要挾他?
以為他的做法是想害張家?
實在心胸狹窄,也是,在附屬小國的破島上長大,就算再聰明能有什么見識?
何況她們也不是那么聰明,比起他女兒來說差遠了。
張縣令撫著胡須,心中得意。
張叔爺心中卻像吃了黃連一樣,冷著臉看向張麗娜和張家大姐:“哭,你還有臉哭?不成器的東西,以后少出去給我丟人現眼!”
“還有你,不好好教育你姐妹們,以為護著她就是對她好?回家給我反思去!”
說罷對著張縣令拱手說:“我回去教訓小輩,就不叨擾了。”
帶著一家子人垂頭喪氣走了。
張淑賢明白這一群人短時間內是不會找她晦氣了,心中還算滿意。
張縣令坐下來喝了一口茶,有些不安:“淑賢啊,你說最近皇帝會駕崩……是真的嗎?”
張縣令探著頭,語氣小心翼翼中帶著急切。
張淑賢連忙安慰:“爹,當然是真的。佛祖都給我傳了話,說最近咱們這兒不太平,還要我勸您辭了官去國外避難呢。”
“那怎么行?那不是投敵嘛!”張縣令一聽就擺手。
“爹,我知道您忠君愛國。可萬事還是要以自己的性命為要,您之前給皇上獻了人參,誰知道會不會被人誣陷,把皇帝的死賴到您身上。咱們天高皇帝遠,又無權無勢的,解釋又解釋不了,只能等著別人把鍋甩了咱們身上。您不辭官又不走,這不是等死嗎?”
張縣令心里慌的很,可是不愿想張淑嫻說的后果。君實只差一步就能考上進士,他的官職又做到了巡按,一輩子人奮斗出的成果,他沒法子全拋下。
“你讓我再想想。”
總不能那么倒霉,什么壞事都攤到他頭上。
“淑賢啊,佛祖還說了什么,你就全說了吧,讓我好有個準備。”
“爹,除了這兩件大事兒,佛祖真的沒說別的。我還是覺得您應該立刻辭官,您雖然是巡按,可沒什么實權。相反,有了這個虛職,整個太平府的官員都得把您當作眼中釘肉中刺。
咱們太平府賦稅重土匪多,中央如果心血來潮問您情況,你要怎么說?就算不談這個,可別的府城情況您也知道了,隔三差五就有人因為活不下造反的。以前您是個縣令,這事怎么也輪不到您管,現在不一樣了,中央問罪知府,知府是不是要問罪與您啊?官職越大風險越大,我勸您盡早辭官。”
張縣令搖搖頭:“不成,你讓我再想想。”
這一想就想了三個月。
京城突然傳來消息說皇上要改革,要廢除科舉。
晴天霹靂!
張縣令和張君實都要傻了。
隔天張叔爺帶著一眾兒子孫子喜氣洋洋的上門,說皇帝招人才不限出身不限學識,他幾個兒子孫子都在國外上過大學,只要一到京城,那必然成為炙手可熱,各方都爭搶的人才。
所以他們要帶著一家子人進京。
說皇帝的圣旨一出,海外的富商肯定云集響應,他和附近幾個小國的富商都有聯系,大家到了京城相互照應也安全些。
問張縣令要不要去。
張縣令氣的臉色發白,他豈會不知道張叔爺的目的,就是看著他家君實沒了進身之階,他們來看他笑話了。
張叔爺還眉開眼笑的說:“我聽說京城主持改革的那位張大人對人才,特別是有過海外留學經歷的人才,來者不拒。我幾個兒子孫子正好有了用武之地,我雖然身在海外,但心系祖國,如今有了能為國家效力的機會,我豈能不去?”
張縣令勉強說道:“我就不去了,官衙事兒多,離不開。”
“本來我也不想去,人一老就講究個落葉歸根,可這不是為了孩子的前程考慮嗎?哈哈,賢侄,你們一家不去,那就太遺憾了,唉,到了那兒,我們張家孤零零的也沒人扶持,只好把我孫女兒都嫁給留洋歸國的有為青年,也算強強聯合了。”
張叔爺帶著人走之后,張縣令就氣得摔了一套茶具。
張淑賢勸道:“爹,您別生氣。國家現在風雨飄搖,張叔爺一家要真能出力,那是百姓的福氣。您這官也能做得安穩一點。”
“我呸!一群沒眼力勁兒的東西,以為去了京城就能飛黃騰達,壓我一頭嗎?現在局勢未明,皇帝上頭還有太后呢,我看這變法是變不成的!”
張淑嫻嘆了一口氣:“不管變法能不能成功,您這官兒再當下去不是好事兒。爹,他們又是得罪了誰,在京城犯了事,咱們也得受牽連。現在最重要的是我哥,這幾天他天天喝酒,喝到很晚都不回家,你勸勸他吧。”
說到張君實,張縣令面上滿是悲哀:“時運不濟,造化弄人!他現在不想清醒就這么著吧,不然這事兒過不去。你們都別勸他,給他一點時間。君實不是懦弱的人,給他一點時間,讓他過了心里的坎,也讓他認清現實,他就能振作起來了。”
不僅張君實需要獨處的時間,張縣令也需要。
他私心里覺得新法是好的,可新法一旦成功,這世上還哪有他們這些正經科舉出身的人的活路,官位都被那些只會逢迎拍馬的人占了。
而且張縣令覺得,最近幾年天災頻發,百姓造反的也不少,要不解決糧食問題,弄再多花樣也是白搭。
張叔爺家里那一群人,兒子有一半兒異族血統,又矮又黑,孫子懦弱又蠢笨,當初張淑賢教訓張麗娜的時候,孫子輩的男丁就沒一人開口。
再說張家祖上也沒有官至三品大員的,如何跟高官搭上關系。
留學歸來想當官也得講究出身,不然同是科舉出身,有的人就能平步青云,有的人一輩子止步不前。
除了才能,出身也頂頂重要。
商人之家能有什么好教養。
雖然話是這么說,張縣令心里還是酸澀無比,怎么就叫二叔一家走了運呢?
張君實在外喝酒喝的多,就認識一些狐朋狗友。
那些人存心把張君實往壞處帶,要不是張淑賢警醒,張君實就要被人帶著染上煙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