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宋辰時提起沅江水災和西北旱情蟲災,御書房內的其他臣子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站在周帝旁邊的周恒則露出笑意來。
大周建朝迄今十四年,相較于前齊可謂政治清明,但國庫積累卻遠遠比不前齊。
舉個極通俗易懂的例子來說,齊哀帝時期尚能建造出摘星攬月閣和九層佛塔這樣的浩大工程,但若放在如今大周朝,卻連修建其中之一的銀子都不一定能拿得出來。
這不光跟大齊國庫多年積累,而大周根基尚淺有關,更主要的地方在于這些年來,大周幾乎每隔幾年便會經歷一次災情。
先是最早的沅江水災,再是后來的西北旱情和蟲災,每每積攢下來的國庫余銀還沒焐熱,便不得不花在賑災之。
再加平素養兵練兵的必要支出,這十幾年下來,如今的國庫也就比建朝之初勉強好那么一點。
若非一直以來有姬家在后撐著,有些時候怕是連滿朝文武的俸祿都發不下來。
當然,在銀子的捉襟見肘僅僅是其中一個方面,還有另一種說法在民間如暗潮般涌動流傳,說大周屢屢遭遇天災,完全是因為周帝的皇位來路不正,所以天才會降下災禍作為懲罰。
盡管后者一聽便知是有人故意傳謠,但百姓們最是無知好糊弄,導致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民間對周取齊代之事反對聲頗大。
后來還是在官府和朝廷的施壓之下,這些讓位者不悅至極的消息才逐漸消弭一空。
雖然這些年來,周帝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相比哀帝時期,如今的大周朝政治更為清明,但因為以往的種種,過去經歷的這些災情不要輕易提起已經是朝中不成文的規矩。
尤其是對于向來喜歡在文辭琢磨作文章的文官來說,更是一直避諱此事。
偶爾有像宋辰時這樣不怎么繞彎子的人提及此事,都會被其他人想方設法將話題給引開,以免陛下動怒之后殃及池魚。
可是這次卻不一樣了。
在御書房內所有人都沉默之際,宋辰時當著周帝的面不僅提起以往的災情,更是將過往之事與如今類比,那簡直無異于當著皇帝的面揭開過往的傷疤。
果然,一聽他說這話,坐在首的周帝霎時面色沉冷如石。
偏巧此刻周恒正等著看宋辰時的熱鬧,其他人面圣的目的更是為了駁回宋辰時的防災之請,乃至于沒有一人愿意在此刻出口幫他解釋。
-
其實宋辰時雖是武將出身,卻并非真的是莽直不通情理之人。
他之所以這般慨然出口,無非是因為在他看來,災情之所以出現,天然因素固然有關,但更多的還在于每次防范不足。
就跟帶兵打仗一樣,若是沒有一直以來的養兵練兵鞏固城防,哪里會在敵軍來襲的時候成功防守?
等到敵軍已經兵臨城下再去調兵遣將,最后剩下的只會是千騎過后的廢墟而已。
前些年西南鬧災的時候,他便提說過提早設防之事,然而每每被其他同僚借話擋過,最終只能不了了之。
在戶部衙門外,眼看著天氣轉晴,而自己好不容易請來的人都一哄而走的時候,他也起過放棄的念頭,想著自己許是真的過分執念繞進了死胡同中。
畢竟按照往年的慣例,確然是出過太陽之后天便放晴,也不可能再繼續落雪。
可是當他在城西看到那些被落雪壓塌的民宅時,這退讓的步子便再邁步下去。
只是昨兒個一日一夜,便有那么多屋舍被雪壓壞,之后哪怕再落半日,對這些普通人來說都是不能忍受的災禍。
陰晴風雨之事,人從來不能與天作賭。
與其如此,倒不如早早設防,以不變應萬變。
這樣就算落雪飄雨,不管是今年,明年,甚至更往后,都可使得百姓們免受寒凍流離之苦。
應對風雪如是,那些旱澇蟲災更是如此。
提早在沅江興修水利,引導江流;在北地挖溝設渠,疏通河道,這才是真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明智之舉。
-
然而周帝此刻哪知他心中所設宏圖?
因為昨兒個周恒的挑唆使得嫌隙已生,今日這些官員面圣又參奏宋辰時一意孤行,使得在如今的周帝眼中,他這般話完全是久居高位導致的剛愎自用。
忽然,周帝陡然笑了起來,身子微微前傾,一改一直以來的怒容,反而帶著幾分探究向下方的宋辰時望去:
“朕有一件事不大明白。平素也沒見宋卿你對什么事這般執拗,怎么如今就忽然揪著這落雪之事不放呢?你也瞧見了,外頭現在是萬里晴空,半分飄雪的跡象都沒有,緣何你還是如此執迷不悟呢?”
其他臣子聞言不由面面相覷,不明白周帝緣何突然轉變了態度。
唯有在周帝跟前侍奉多年的周恒知道,這笑,比燃燒的怒火更加駭人。
-
宋辰時不是周恒,所以只當周帝是真的疑惑,所以便泰然開口,將自己方才在城西所見與對所謂天災的想法逐一道出。
聽著宋辰時這一句又一句的陳述,周帝的面色也逐漸發生變化。
從審視懷疑,到沉思判斷,再到最后情緒不辨,走馬燈似的發生輪轉。
尤其是當宋辰時說出所謂天災非是天意,而在防設不足,天然因素占據三分,人之應對占據七分的時候,周帝面的寒冰終于化開一大半。
——對于帝王而言,他們最介懷的東西,無非是他人以天的名義指責自己德行有虧。
尤其是對于起兵得到皇位的周帝來說,有很長一段時間,民間百姓與部分前齊擁躉都堅稱他的皇位來路不正。
這件事就像是一根刺,雖然瞧不真切,但卻每每在被提起的時候都會狠狠的扎他一下。
如同一片逆鱗,不論是誰身手一碰,都會引起一場怒火。
而此刻宋辰時一字一句的陳說,雖一板一眼無有花言巧語,卻一點一點的打消了周帝先前生出的懷疑,也逐漸加澆滅了周帝心頭的怒火。
一直關注著周帝神色的周恒見此,心中陡然升起不安的念頭,然而有了昨日的教訓,此刻的他卻是再不敢插一句嘴,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周帝的情緒隨著宋辰時的言語變化。
-
當宋辰時說完最后一句,御書房內再次陷入沉默。
在眾人的等待中,周帝終于開口,只是相較方才喜怒不辨的陰沉,卻更多顯出幾分疲憊與無力來:
“宋卿所言不無道理,但眼下國庫的情況你也應該明白。從潘炳涵和汪祉那里繳獲的二十萬兩,全部用在西南之事,朝廷根本沒有余錢再去做這些事情。而且不管是興修水利還是挖渠開道,都絕非一日之工,若國庫有了余錢,拿來造福百姓自然不成問題,但眼下國庫這情況,卻實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御書房內陪同在側的官員們都不是傻子。
眼見周帝從一開始對宋辰時的問責態度轉變為如今耐心解釋,哪里不知宋辰時已經在無意中將問題化解?
既然問責是不可能了,他們自然沒必要對再繼續咬著不放,畢竟陛下都說了如今做這些不現實,那顯然是不用他們在休沐的日子里忙公事。
而且是宋辰時好歹是三公之一,拋開這件事不說,他們多少也得給幾分面子。
所以當即有人話頭一轉,一臉為君分憂的神色道:
“其實關于國庫之事,微臣早先便奏請過陛下。當年各地鬧災之后,陛下仁慈,特免去各府三年賦稅,后來年限到了,您為百姓著想,卻只收了先前的八分。可這些年來,據各府衙所報,各府經濟早已恢復如常。所以依微臣之見,不如恢復先前的十分賦稅。”
此話一出,當即有人反駁:
“如今百姓們都已經習慣了八分的賦稅,若是突然下令回到十分,無異于突然增收賦稅,怕是容易引起不滿。微臣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王大人此言差矣,這十分賦稅本就是應當,朝廷已經為他們放寬了這些年,他們不思感激,難道還敢心生怨念不成?再說了,恢復賦稅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讓國庫盈余些銀子,好如宋大人所言興修水利造福百姓?這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吧?”
“李大人未免想的太簡單了些。賦稅之事,從來沒有本該多少的說法。對百姓而言,他們只知道以后要交的賦稅比以往多,留給他們手中的銀子變少了。一旦這個直觀的數字發生了變化,百姓的情緒自會發生變化。到時候他們只會埋怨朝廷增收賦稅,而忘記朝廷先前的體諒之舉。”
“哎呦喂,王大人這話也未免太小瞧咱們大周朝的百姓了吧?陛下圣恩澤被天下,百姓們更是早受教化,怎會是您說的那樣不堪?王大人這話若是流傳出去,怕才會引起百姓們的不滿吧?”
眼見著話題一下被扯遠,最后甚至要變成文臣之間耍嘴皮子的斗氣,周帝不由按了按眉心,帶著幾分不耐開口:
“行了,增收賦稅的事情容后再議。”
作為一國之君,周帝清楚的知道王紀年所言不虛。
盡管說起來的確是回到原先的十分賦稅,可百姓卻從來不講這些。
對他們來說,只要賦稅增加,就是朝廷苛政。
當初三年賦稅減免之后本就是要回到十分,正是百姓們非議頗多才受了阻撓。
為了朝野安定,周帝不得不定下以八分繳納,這才使得民怨得以平息。
如是種種,皆為人性使然,大周百姓那么多,當皇帝的自不可能跟那么多人去計較,但是自那之后,關于賦稅減免之事,周帝卻是慎之又慎了。
天下百姓太多,他們的賦稅不好動,可有些人的就不一定了。
一想到先前周金兩國脂粉通商之后,朝廷對那些脂粉商增收脂粉外售的稅額,先前提議增稅的禮部侍郎李迎勤當即眼珠子一轉,當即堆著笑道:
“陛下,微臣另有一個提議——百姓們收入不多,賦稅不好增加在情理之中。可是咱們大周朝的商戶那么多,多給朝廷繳納些銀子,應當算不得什么吧?說起來,咱們大周第一富商的姬家,一直以來都頗具家國之心,主動為朝廷獻銀,其他商戶也該好好跟姬家學一學嘛!”
此話一出,就連先前反對增稅的王紀年也不由思量起來。
然而周帝沉吟片刻之后,卻是蹙著眉頭搖了搖頭:
“賦稅的事情不小,不可輕易決定。還是先看看開春脂粉通商之后,那些脂粉商繳納的賦稅如何,再視情況定奪吧。”
反正眼下除卻吳悠之亂外,倒也沒有需要銀子的地方。
賦稅是國之重事,穩妥些總沒有錯漏。
-
隨著御書房內的話題從先前的防災轉到賦稅,再從賦稅就此打消,宋辰時昨夜冒雪進宮的奏請和今日幾位官員的駁斥就像鬧劇一般,以周帝下令取消防災作為收場。
宋辰時心中雖有不甘,但外間紅彤彤的太陽高掛,再加曾入周帝所言,沒錢才是如今大周最大的問題,他縱使有千言萬語,也不好再在此事執著。
然而當周帝剛吩咐眾人退下,忽見御書房外的小太監急惶惶進來,撲通一聲跪在地:
“陛下!出事……出大事了!”
此話一出,正準備離去的官員們齊齊停下腳步,所有的目光都落在那小太監的身。
周帝聞言亦是陡然皺眉:
“說!出了何事!”
“都周邊寧城、平豫、松陽三府來報,昨日大雪落至今日未停,已有近半民宅被壓塌,更有不少乞丐和百姓凍……凍死街頭……”
小太監的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后幾若不聞。
但因為御書房內所有人都等著他開口,即使后來那句聲音極小,卻還是清晰的落入眾人耳中。
御座之,周帝的心猛然一沉,看著透窗而入落在幾案的陽光,似是不大相信:
“當真?”
“千……千真萬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