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漸漸升高,火辣辣的太陽烤得人要暈了過去,豆大的汗珠在楊正的額頭上,他身著長衫,已經(jīng)漿洗的發(fā)白,早已經(jīng)看不出本來的顏色。
當(dāng)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是新的世界了,這是一個架空的朝代,歷史上沒有任何的記載。
楊正在過來的第一天就接收了記憶。
原主是這個村子里幾年來唯一的一個秀才,在這個鄉(xiāng)下地方能有一個秀才那可是很難得事情,不過不一個樣為什么,原主在考舉人,卻次次名落中山。
不過,原主的爹娘也沒有放棄,也是依舊讓原主繼續(xù)讀書,繼續(xù)考,在鄉(xiāng)下這個地方,像原主這樣五谷不分的,實在是絕無僅有。
不過,很快就到了弱冠之年,和原主同齡的男子,都是有了孩子,這不,原主的爹娘就從附近的村子里給原主找了一個媳婦兒杜玉玲。
杜玉玲家里在村子里也算是富裕,因為爹娘疼愛,一直待嫁家中,這不,媒婆找上來,在加上原主秀才的身份,這才同意了這門親事。
杜玉玲為人勤快,孝順長輩,在家中雖還有一個弟弟,但是姐弟關(guān)系和睦,從未紅過臉。
所以,原主的父母對其很是滿意。
一開始,原主和杜玉玲相處的很是融洽,郎才女貌,羨煞旁人。
可是,奈不住原主突然人品爆發(fā),考上了舉人,這下子人生境遇也就有所不同,在地方上也是受到了大家的尊敬,這下子,他對于這個沒有上過一天學(xué)堂的杜玉玲感到了不滿。
兩人之間逐漸的有了隔閡,特別是這個時候,遇到了另外一個女人林希云。
林希云是穿越而來的,作為新世紀(jì)的女性,林希云獨立自主,聰明機智,和杜玉玲完全不同,這種不同的氣質(zhì),深深的吸引了原主。
杜玉玲對于原主只能說是有好感,畢竟在她的身邊,還有其他優(yōu)秀人物的存在,無論是王爺亦或是鄰國太子,都被她吸引。
原主因為有些變心,對待杜玉玲這個妻子,開始變得十分冷漠,越看越不順眼。
特別是林希云告訴他,自己絕對不會給人做更加不會和其他的女人一起分享一個男人,所以原主有了休妻的想法。
可是原主的父母對于杜玉玲很是滿意,根本不同意,更何況,林希云這樣的性格,對于他們而言。更是難以接受。
所以陷入了兩難,在這個孝道盛行的時候,原主休妻的想法,只能選擇放棄休妻這個想法。
可是,他根本舍棄不了對林希云的那份念想。
林希云最后選擇了嫁給那個王爺,但是在皇家,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林希云即使再有想法,也總會有失手的時候,所以每當(dāng)這個時候,她都會選擇和原主訴苦。
心愛之人受到委屈,原主怎么可能心安,所以比以前更加用心的讀書,期待有一天能夠考上狀元,雖然不如王爺來的厲害,最起碼能夠給林希云作為一個后盾。
原主負(fù)責(zé)讀書,而杜玉玲能做的就是幫助原主解決后顧之憂,家里家外的事情,都是她一首操顧,就算是后來懷孕了,挺著大肚子,也是每天忙里忙外的。
這下子,原主父母對于杜玉玲更是喜歡,可是原主一心想的只有林希云,對于杜玉玲的辛苦更是熟視無睹。
原主最后還是考上了狀元,只不過在王爺?shù)牟僮飨拢]有得到應(yīng)有的職位,被遠(yuǎn)派到一個小地方做了官。
這下子,原主距離林希云也是越來越遠(yuǎn)了,不過距離產(chǎn)生美,原主對林希云更是念念不忘了。
他的父母對自己這個兒子也是無可奈何,杜玉玲也知道自己夫君心里的那個人不是自己,可是她是受到了傳統(tǒng)思想的教育,三從四德更是深入骨子,所以從來都沒有想過和離。
接下來幾年,杜玉玲一直陪著原主在這個小地方任職,這個地方環(huán)境艱苦,大事小事又是不斷,很多時候,原主對于這些問題都是一個頭兩個大。
杜玉玲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是對于家長里短的事情,還是十分熟悉的,特別是因為她娘家生活比較富裕,她自小也是有過不少的見識。
杜玉玲都是私下里找到原主的幫手提出自己的想法,這也幫助原主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可是,原主對比一無所知,只認(rèn)為自己這個下屬很是機智,感到幸運。
突然有一次這個地方發(fā)了洪水,出現(xiàn)了各種問題,皇上也是排了專門的人員過來,協(xié)助原主一起治理。
因為這次事情處理比較妥當(dāng),原主直接被調(diào)到了京城附近,這下子,原主更加靠近林希云了,他這個心里更是心癢難耐。
而這個時候,林希云在王府過得并不快樂,畢竟王爺受限制無皇上,偶爾還會賞賜一些女人,而且林希云更是不會忍氣吞聲,慢慢的王爺對林希云那份新鮮意就過去了。
林希云覺得委屈,而原主就像是舔狗一般,又出現(xiàn)在她的身邊,這下子,林希云想起了這個備胎。
當(dāng)林希云對著自己各種的哭訴的時候,原主更是后悔,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和杜玉玲和離。
因為他們成婚這么多年了,杜玉玲也就只有一個女兒,所以原主就以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為由,直接選擇把杜玉玲給休了。
杜玉玲哪里愿意,可是無可奈何,原主太過于執(zhí)著,給了杜玉玲一定的補償,最后杜玉玲還是帶著孩子離開了。
原主的父母因為原主的這個行為大受打擊,瞬間老了不少,但是原主依舊堅持要和林希云在一起。
原本原主以為自己沒有了妻子之后,就可以和林希云雙宿雙飛了,可是哪里想到,林希云根本就從頭到尾沒有想過和原主在一起,只不過就是把原主當(dāng)做了備胎。
這下子,原主大受打擊,這還不算,那個王爺知道了原主這些行為,更是憤怒。
即使此時王爺對林希云已經(jīng)沒有了什么感情,但是無論怎么說,都是自己的女人,被人如此惦記,說到底他覺得自己男人的尊嚴(yán)受到了打擊。
所以,王爺直接找人把原主暴打一頓,隨后立刻和自己的皇兄商量,直接找了個理由把原主給貶了,沒過多久,就找了個借口,直接把原主給解決了。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原主才徹底的后悔,他想到了杜玉玲,想到了那個從出生到現(xiàn)在都沒有好好看過的女兒。
他甚至想起了自己當(dāng)初和杜玉玲剛成婚的時候,他們也是有過一段琴瑟和鳴的生活。
所以,他許下了愿望,希望如果可以重新來一遍,他絕對要全心全意的對待杜玉玲,帶著孩子一家人幸福的生活。
楊正想到這里,無奈的嘆了口氣。
此時正是他和杜玉玲剛成婚沒多久,正是你儂我儂的時候,楊正微微松了口氣。
楊正走到了田邊,就看到了杜玉玲正和楊父和楊母在鋤著地。
楊正原本也是想著跟著一起過來的,可是楊父楊母根本不愿意,在他們心中,他們的兒子,那未來是要當(dāng)大官的,這些農(nóng)活只會耽誤楊正學(xué)習(xí)。
此時,杜玉玲一抬頭就看到了楊正,所以立刻停下了手里的動作,往楊正那邊走去。
楊父和楊母看到了楊正過來,又看到杜玉玲過去,也很是因為,自己兒子和兒媳婦兒關(guān)系好,他們也很是欣慰。
“阿正,你怎么過來了?”
雖然杜玉玲家中生活還算富裕,可是到底是鄉(xiāng)下,農(nóng)活什么的,絕對都是一把好手。
“來看看你們,累了吧。”
隨后,楊正掏出了手帕,輕輕地幫杜玉玲擦著額頭上的汗水。
杜玉玲有些不好意思了,畢竟鄉(xiāng)下地方,民風(fēng)還是淳樸,即使是新婚夫婦也還是有所顧慮的。
“好了,我,我自己來。”
杜玉玲說著。
楊正沒有拒絕,任由杜玉玲把手帕拿了過去。
楊正看著這一片的農(nóng)田,心中很有感觸。
別人家都有好幾個勞動力,但是楊正他們家也就只有楊正一個孩子,本就單薄,再加上楊父和楊母舍不得自己兒子下地。
“爹娘,我從今天開始,也和你們一起下地。”
楊正說道,說著,把自己的衣袖挽起。
“別,不用,你是要讀書的,以后是大老爺,這個你可不能做。”
楊父看到楊正的行為,立刻從地里走了上來,阻止了楊正的行為。
對于自己爹娘的想法,楊正真的有些無奈。
“爹,你讓我在繼續(xù)這樣,我就要被養(yǎng)廢了,你要知道如今的我五谷不分,根本沒有任何的生存能力。”
知道楊父不會認(rèn)同,所以繼續(xù)說道:
“不說別的,我如今考舉人,也考了這么多年了,可是依舊沒有任何的動靜,如果讓我一直這樣下去,根本不是個事兒,更何況,如果未來我真的碰上了運氣考上了,作為父母官,五谷不分,如何管理好其他人。”
聽到自己兒子這么說,楊父猶豫了,畢竟他和楊母也不可能跟著楊正一輩子。
看到自己的爹猶豫了,楊正也沒有多說什么,拿起鋤頭,開始鋤地。
杜玉玲在一旁看到,其實心里還是很認(rèn)同楊正的。
無論處于什么位置,只有感同身受,才能做出成績,更何況,她也對楊正有所了解,雖然是個秀才,可是這考舉人已經(jīng)過去幾年了,依舊是沒有任何的動靜。
這樣根本就不是個事兒,畢竟家里沒有個勞動力,真的很是問題。
楊母看到自己兒子下地了,很是意外,隨后就看到自己的男人也沒有阻止,所以沒有多說什么,畢竟家里還是男人做主。
也有路過的村民看到楊正下地了,那是一個驚訝啊。
“老楊頭,你家正小子怎么過來了,想開了,不考了?”
對于楊正一直讀書,對家里的活兒一點兒都不過問的行為,村里人也是議論紛紛,畢竟這個事情,在這里那可是稀奇的不行。
“不,還是繼續(xù)考,這個下地,只不過是現(xiàn)在了解一下情況,這樣以后才好做大事兒。”
楊父可是一直都把楊正作為自己的驕傲,能夠考上秀才,在這附近十里八村也是難得的一個。
“呵呵,老楊頭,不是我說,你還是讓正小子好好和你一起干活兒吧,這讀書啊,那都是鎮(zhèn)子上有錢少爺?shù)氖虑椋@個繼續(xù)看下去,可要的是銀子哦。”
這個村民也是和楊正他們家走的比較近,所以此時好言相勸,楊正讀書用的銀子,已經(jīng)快有他們這里人家一年的生活的了。
楊父聽到這人的話,有些不高興了,說道:
“這個不用你操心,我們家阿正有那個本事,以后就是當(dāng)大老爺?shù)拿銈兌际橇w慕的。”
隨后說完,也不等那人再多說什么,隨后就直接干起了活兒。
杜玉玲對于這些對話也是聽聽而已,說起來,她對于楊正是否繼續(xù)讀書這個問題,沒有多少的感觸,畢竟這個還要看楊正自己。
如果他自己愿意,無論如何,杜玉玲也會想辦法讓他讀下去,如果他實在是不想讀了,杜玉玲也尊重他,反正無論如何,都不會餓死。
楊正對于楊父的想法很是無奈,不說別的,原主說真的并不是一個讀書的料,當(dāng)初之所以能夠考上狀元,那也是因為有林希云那個動力,更何況,原主那段時間真的是懸梁刺股,十分的認(rèn)真和刻苦。
不過,楊正自己也有想法,繼續(xù)讀書是讀的,但是也不能真的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畢竟家里的情況在這兒了,如果真的是只讀,實在是太沒有良心了,特別是杜玉玲作為兒媳婦兒,剛嫁過來,直接就開始干活兒,甚至連新婦三天不用干活兒這給規(guī)律都沒有遵守,實在是太辛苦了。
士農(nóng)工商,因為時代的原因,楊正放棄了做生意的想法,要不然楊父絕對能氣的打斷他的腿,畢竟這個想法,真的是刻在了老一輩子的骨子里。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