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第一姝 528、病病歪歪活百年

作者/黑魚精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去查案的人為難啊!

    事發當晚別說沒人看到或聽到動靜,這種情況就是有人看到誰干的也不會泄露,不幫著遮掩都是好的了。

    “誰要是敢向我們透露,就是叛徒行為,會受到所有人的唾棄,人家看到我們就躲得遠遠的,沾邊都不敢跟我們沾,這種情況根本沒法查,頭,這活我們干不了。”

    回去的捕快跟魏捕頭抱怨著。

    “姚家這回是犯了眾怒了,頭,你說他們家干的這叫什么事啊,虧著袁家那邊施藥才沒鬧出人命,不然的話這才我們也有麻煩。”

    魏捕頭眼神陰翳。

    捕快說的是實情,偏姚家還自以為別人都不知道,都這會了還盛氣凌人,給他們下了命令讓他們限期把人交給他們。

    心一橫,他娘的,交個屁的交。

    死豬不怕開水燙,他撂挑子不管了,誰能耐誰去把人抓來好了,他承認自己不行。

    只是事情不是他想不管就能不管的。

    魏捕頭這邊廂剛剛拿定主意,外頭就有人急火火的沖進來,“不好了頭,出事了,有人把姚家粥棚的糧食給搶了。”

    “怎么回事?什么人搶的?”

    來人氣喘吁吁的把事情說了。

    姚家粥棚陸續暴露出問題,先是用亂葬崗的水洼里的水熬粥,把人吃出毛病。

    后頭又有人爆出他們把稠的粥撈出來自己人吃。

    吃就吃了,加了水煮開了也行,他們居然不煮開就給災民吃。

    一樁樁一件件,就沒把人命當一回事。

    有預言帝猜測:他們家設立粥棚就是在沽名釣譽,說不定還借機斂財。

    本來這些只是有些人的猜測,誰知昨天下午有確切消息流傳出來:姚家粥棚的糧食真的不是他們家拿出來的,是他們家借著舍粥的名目在本地鄉紳中籌集的。

    借著煽動本地人跟移民的矛盾,打著不能讓外來的人出風頭的借口,把人鼓噪得群情激昂,紛紛慷慨解囊捐糧捐錢捐柴火。

    事情初出來的時候,那些捐了錢糧的人家還依舊只惱怒于姚家做事不密,損了本地人的聲譽。

    待到后頭發生的事情越來越多,有人就自發的去找姚家商討對策,挽回聲譽。

    這些人不約而同到了一起,無意中說起來誰誰捐了什么捐了多少,誰誰又捐了多少。

    大家一合計,合著錢糧都是他們捐的,姚家不僅不用出錢糧,還有大筆盈余。

    眾人這才回過味來,他們被人當槍使了。

    群情激奮之下,有人砸了姚家存放糧食的莊子,不僅這回用于設粥棚的糧食被搶了,他們家自家存放在莊子里的糧食也被人趁亂一搶而空。

    魏捕頭本來還很著急,后頭一聽參與者眾他又不急了。

    不僅不急,還挺感激這幫鼓噪著眾人闖入姚家莊子人。

    法不責眾,參與的人多了這事肯定不了了之。

    姚家做的這些事太沒面子了,想來也沒臉面來找他再追究毀了粥棚的事。

    來的人看到他老神在在的樣子,試探的問道:“頭,我們要不要去阻止啊?”

    “阻止什么?我們這么點人去了夠干什么的?”

    魏捕頭沒說出的話:人家只是把被他們家騙去的東西拿回來,不算犯法。

    消息傳到賀家莊,袁明珠眨巴眨巴眼睛,對曾祖父說:“您說的對,我們確實不需要做什么,有些人會自己把自己作死。”

    名聲這東西是無形的,而且平日看不出價值。

    幾代人用心去維護才能建立起來,毀掉卻只需要一件小事就夠了。

    “我們得感謝姚家。”

    沒有對比他們做得再好別人也不知道,有了對比,他們只需要比姚家做的好就是真的好。

    他們家本來就做得足夠好,再有姚家給他們做對比,更顯得他們家品行高潔。

    姚家這不是給他們拖后腿,這是替他們正名來了吧!

    袁明珠給姚家貼了個“好人”標簽。

    自毀聲譽烘托出他們家,可不是好人嘛。

    袁弘德笑著聽她調侃著姚家,想去一事,問她:“賀先生家的那個孫女桂英怎么看著有些眼熟?”

    袁明珠:

    “她是守備府的澄姐兒。”

    袁明珠也沒打算瞞著,本就準備借著這回的機會向曾祖父母坦白。

    她若是沒有離開武安府的打算,不說也行,有她照看著,澄姐兒能一直藏在這里。

    現在她有離開武安府的打算,澄姐兒只能托付給曾祖父母照看了。

    “你呀!”袁弘德都不知道說她什么好了。

    說她不該收留澄姐兒似乎也不對,說她收留的對吧,也忒大膽了些。

    袁明珠:“守備府的情況,澄姐兒留在那里怕是命都沒了。”

    她把戚青衣偷渡出武安府,待日后守備府太夫人發現她藏匿了他們家大小姐,將功折罪,也不會這么著她。

    而且那種情況,除了把人藏起來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戚守備出使外邦,若是順利的話今年就該回來了,等戚守備回來就把她還回去。”

    袁弘德:“若是?”

    “那就拜托曾祖父母多照應點,放在這里有賀先生一家照顧,也就是費些錢糧罷了,權當積德行善吧!”

    袁弘德默許了她的決定。

    武安府粥棚發生的事也傳到了京城。

    按說這種小事,不關兵卒不關錢糧,應該不會入了京里貴人們的眼。

    可誰讓姚家是安定侯府選了執行讓袁家入套的人呢。

    粥棚的事一出,姚家這步棋算是廢了,還得另選一個人來執行。

    胡維昆收到消息,大罵姚士禮“廢物。”

    姚家的名聲壞了,做不到一呼百應,袁家又是風評大好之時,就是換個人選也很難起到好效果。

    不怪胡維昆失態罵人。

    顧重陽都想罵人了,安定侯府太讓他失望了,選的這是什么人吶,一點蠅頭小利也要貪,結果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他替安定侯府盤算了又盤算,也扒拉不到適合接替的人選。

    急得嘴巴上起了一圈的火瘡。

    讓人請了曲先生過來商議補救之法。

    曲自鸞來到以后,看著他一嘴的瘡,勸道:“這事急也急不來,慢慢來總能找到法子,世子切莫上火。”

    顧重陽覺得不好意思,咧咧嘴,有些疼。

    辯解:“這兩日天氣濕寒,火盆燒得太旺。”

    曲先生笑笑,“天氣也該轉暖了,待暖和了就不用燒火盆了。”

    說起正事,“安定侯府比您更著急,我們再等等,看他們如何應對。”

    問他:“袁二小姐怎么說?”

    他在袁明珠的手底下吃過虧,對她印象深刻。

    這些日子看過袁明珠跟顧重陽的通信,對她已經從印象深刻變為推崇備至。

    “二小姐是武安府本地人,她對當地的情況比我們了解,世子可以聽聽她的意見。”

    又問:“二小姐可有信寄來?”

    顧重陽拿了幾張信遞給他,“沒有說什么重要的事。”

    曲自鸞拿著信挨個看過去,不滿道:“怎么會沒有重要的事呢?這一封信就十分重要。”

    這些信顧重陽都看過,還不止一遍,不說倒背如流,正序背下來總沒有問題。

    聽曲先生說“十分重要”,湊過去看是什么內容。

    因為是信鴿帶的信,有重量限制,信的內容并不多,兩三眼就看完了。

    之見信上寫著:病病歪歪活百年,硬硬朗朗走人前,有些人看著病得嚴重,可就這樣病著病著,比身體強健者活得久。

    顧重陽看的時候沒仔細思量,經曲先生一提醒,品出味道來了。

    “這說的是?”

    后面用口型無聲說了“皇上”。

    曲先生點頭,“應該是。”

    “世子寫給二小姐的信上說了什么?”

    顧重陽想了想,說:“白發人送黑發人。”

    “那就應該是。”

    又說:“看來有些事情得重新估量了。”

    之前的應對都是基于皇上活不過三年做的,如今第一個三年過了大半了,皇上還是那個皇上。

    依舊是看著隨時就會伸腿瞪眼的樣子。

    催促顧重陽:“趕緊給二小姐寫信。”

    這樣通透的主母得趕緊扒拉進府里來,可不能讓別人搶了去。

    監督著顧重陽把給袁明珠寫的信寫好,綁到信鴿腿上放出去,才召來其他門客商議病歪歪的事。

    一位門客說:“這樣的情況我家鄉倒是有一個,我家祖母的娘家村子里的一個婦人,四十歲上得了痰喘之癥,

    當時大夫們診斷她活不過幾天了,讓她家人備好壽材和裝裹衣裳,

    她跟我家祖母同歲,我家祖母七十有六去世之時,聽說那婦人還活著,據說好幾十次差點沒了。”

    病歪歪病幾十年。

    幾個人都在彼此眼睛里看到緊張。

    不要多,皇上只要再多兩回差點沒了,估計就要有人跳出來作死了。

    不說別人,估計侯爺也是其中之一。

    顧重陽:“侯爺近日跟魯王府走動頻繁,但愿不要做出格的事才好。”

    曲先生:“要不老朽去侯爺身邊吧?”

    顧重陽:“有勞先生了,先生只需盡力就行。”

    言外之意:侯爺不是聽人勸的人,先生盡力而為吧!

    說完這事,顧重陽屈指敲著腿,“安排一下,我要見見漢陽公主。”

    他們得調整對敵策略了。

    “可以安排一個機會,試一下安定侯府會不會跳出來。”

    姚家都能把自己作死,沒道理安定侯府不行。

    安定侯府若是像姚家那樣,倒是省了他們許多工夫。

    之后又找了擅長治療痰喘之癥的大夫打聽了,確定有很大一部分病人能存活很長時間。

    顧重陽去見了漢陽公主。

    把他們的推測說了。

    問:“祖輩上可有同樣疾病的?”

    “皇祖母也是這樣的病,五十多歲上沒的,不過是死于饑荒。”

    知道她父皇可能不會這么早死亡,漢陽公主的心情有些復雜。

    說不上高興,也說不上失落。

    感覺就像是本來該很快見分曉的棋局,現在無限期延后。

    漢陽公主:“你我都是觀棋者,看著就好。”

    打定主意做壁上觀。

    顧重陽:“好。”

    問:“皇上可有意立新太子?”

    漢陽公主:“申首輔上書請立太子。”

    估計后頭還會有其他人上書。

    “都推薦的哪個?”

    “都有,每個身后都有人支持,魯王都拉攏了一些人。”

    顧重陽笑道:“我家侯爺就是其中一個。”

    說了魯王給顧舟送了一匹馬投其所好的事。

    分析:“我們看魯王四處亂竄,就權當看個樂,估計皇上也差不多。”

    所以跟著魯王的人倒不會有危險。

    其他皇子蹦跶得太厲害了就不好說了。

    “讓人上書,全都推薦十三皇子。”顧重陽說。

    賭皇上會不會猜忌十三皇子,賭其他皇子會不會出手對十三皇子一系。

    “好。”

    把十三皇子立成靶子。

    最后說起武安府的事,姚家不堪大用,安定侯府目前缺一個給袁家設套的人。

    大公主盤算了一番,發現她手底下也沒有可用的人。

    顧重陽回到惟志院,就等著武安府的來信。

    結果這一等就等了半個多月。

    中間他擔心是信鴿迷路寄來的信丟了,又寫了一封信發出去,結果依舊如石沉大海。

    只能給常青寄了一封信過去,吩咐他去查查袁家的情況。大公主盤算了一番,發現她手底下也沒有可用的人。

    顧重陽回到惟志院,就等著武安府的來信。

    結果這一等就等了半個多月。

    中間他擔心是信鴿迷路寄來的信丟了,又寫了一封信發出去,結果依舊如石沉大海。

    只能給常青寄了一封信過去,吩咐他去查查袁家的情況。大公主盤算了一番,發現她手底下也沒有可用的人。

    顧重陽回到惟志院,就等著武安府的來信。

    結果這一等就等了半個多月。

    中間他擔心是信鴿迷路寄來的信丟了,又寫了一封信發出去,結果依舊如石沉大海。

    只能給常青寄了一封信過去,吩咐他去查查袁家的情況。大公主盤算了一番,發現她手底下也沒有可用的人。

    顧重陽回到惟志院,就等著武安府的來信。

    結果這一等就等了半個多月。

    中間他擔心是信鴿迷路寄來的信丟了,又寫了一封信發出去,結果依舊如石沉大海。

    只能給常青寄了一封信過去,吩咐他去查查袁家的情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泽县| 唐海县| 安多县| 视频| 繁峙县| 广丰县| 苍山县| 竹北市| 鹤庆县| 长寿区| 炎陵县| 西平县| 万载县| 女性| 九寨沟县| 林周县| 青冈县| 密云县| 八宿县| 娄烦县| 洛浦县| 黄陵县| 姜堰市| 晋宁县| 安丘市| 陇川县| 墨江| 龙岩市| 宜良县| 榕江县| 崇左市| 玉山县| 高安市| 天长市| 仁化县| 措勤县| 惠水县| 巴东县| 乐昌市| 金乡县| 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