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看完后面那幾句,一頭黑線。
呵!“感謝編輯熱情懇摯的敦促與支持,使這本小說得以面世。”
她摸了摸額頭上不存在的汗顏,心里頗有些想笑。
田老師是從哪里打印來的啊?怎么把這幾句也一起打印出來了呢?
不過,從這里可以看出,這明顯是對《少年維特之煩惱》的另一譯文版的序吧!
可是,給自己看…合適么?
云起撇撇嘴,嘴角微抿了會,心情卻好了起來。
抬頭看了眼墻上的鐘,還有……
——“鈴……鈴……鈴……”
“……”
還真是及時。
云起無奈地搖了會頭,拿著書和那幾張資料起身,又把辦公椅移至原位。
側眸再瞧了一眼辦公桌,便信步朝教室走去。
她走得悠哉,腦子里在不斷地回顧著書里的內容和剛剛查看的資料,思考著自己的今日要寫的觀后感。
想著標題,想著內容,想著觀點,想著評價。
眼眸不住地盯著眼前,卻好似目空一切,仿佛什么都不在意,進入了自己的世界。
楚依云匆匆趕來,就看到一幅這樣的畫面。
仿佛……什么都不在意……
她的腳步不禁放慢下來,比起匆忙而來的快步,此刻,更像千斤重般行走半步。
呼吸緊摒,她猜不出方老師和田老師會如何懲罰小云起,只是看著如今這模樣,怕是……兇多吉少……
而且,一去就是一個早自習……
早知道那杯豆漿就不喝了,那么就不會才上課就想去廁所,不去上廁所,方老師來檢查,她鐵定能第一時間通知小云起的……
畢竟……,她這個號稱班里的“順風耳”和“千里眼”,可不是白當的……
可是,現在說什么都遲了,事情都已經發生了。
她緊抿著嘴,還是走上前,一把攬過云起的小肩膀,“小云起,沒事啦,我陪你一起抄。”
“???”
云起詫異轉眸看她,腦子還有些沒反應過來。
這、這、這,什么情況啊?
什么抄啊?
她怎么不知道?
維特要抄?
嗯???
她趕緊甩甩頭,讓思緒拋空些,這關維特什么事?
不對,依云說這個是什么意思?
“抄?抄什么?”云起還是有些沒反應過來。
思緒,還是不自覺轉向維特上。難道是田老師反悔了,還是打算用其他的方式懲罰她?
但是,不太可能啊。
田老師向來說話算話,就連那次自己生病才好,便急匆匆地趕回來給我們上課,就因為她說了要給她們上“語文展覽”,便拖著病體直至講完后摔在講臺上。
那次事情鬧得有點大,學生們在臺下都嚇呆了,不過,也是自那次起,大家對田老師是愈發尊敬,也為其“說到做到,絕不食言”的品行所感動。
那種情況下,田老師說過的話都完全可以當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她卻仍然堅守著誠信為本的良知。我這樣一個小小的錯誤,田老師還為我向方老師求了情,怎么可能還會反悔呢?
如果不是這樣,難道是……方老師?可是他不都答應田老師自己處理,然后跑去吃早餐了嗎?
怎么還會管自己的事?
那如果不是這樣,那是怎樣呢?
云起有些疑惑,眼眸里也自然閃現出一抹迷茫,恰巧落入楚依云眼里,直接變成,是心里難受委屈,卻有些不知如何辦的模樣。
她不禁有些心酸,更加肯定云起在辦公室受到了什么委屈,可能還落下比罰抄還要的懲罰,看,這不是眼神都這般迷離了。
她暗嘆一口氣,輕抱云起,“沒事的啦,就算是其他更不好的懲罰,也還有我在呢。我幫你!”
眼神堅定,話語一字一句,字正腔圓,很是有力。
聽到這,云起才堪堪明白,感情,依云是以為她在辦公室受委屈了哪。
恰如一汪清泉從心間淺淺淌過,霎時甘甜潤口,分外怡人。
她嘴角上揚,微微一笑,“沒有吶,依云,我沒有受委屈,老師也沒有給我很嚴重的懲罰。”
“那剛剛……”,她突然想到小云起平時思考時,貌似…也是剛剛那種狀態。
“小云起,你…剛剛是在思考問題?”她睜大眼一問。
云起笑著點點頭,“是呀!”別擔心。
“噢…那就好!嚇死我了!”楚依云瞬時松了口氣,突然想起什么,面上又不禁緊張起來,“沒有很嚴重的懲罰,那還是有懲罰咯?”
“小云起,你不要什么都憋在心里啊,你要跟我說啊,我實在不行,也還有鞠鞠她們呢,肯定能幫上你的!”
云起看著她這樣,心里暖意連連。
她趕緊上前拉過她,讓她放松,“沒有啦,就是老師讓我要寫觀后感給她看,剛剛啊,我是被老師留在辦公室看書呢,我現在都看完了喲!”說完,還揚了揚手中的書本示意。
“所以…,你剛剛是在想這個觀后感?”
云起點頭如搗蒜。
“噢噢,那真是嚇死我啦!”楚依云拍拍自己的小胸脯,“如果是這樣,那我就不擔心了。就小云起你那作文水平,怕是十篇都不在話下呢!”她撅嘴傲嬌地上揚,以示她對云起驕傲的認可。
云起也笑彎了嘴,“就對我,這么放心?”
“當然啦!”楚依云哈哈一笑,“寫作文,這純粹就是老師放水了嘛。”
“放水?”
“剛剛不是還在說擔心更重的懲罰呢?”
“怎么現在就說是放水啦?”
“奪命三問”。楚依云一囧。
“這,這,這不是小云起太優秀了嘛!”楚依云眼珠子咕嚕轉,好一會才說出這么一句話。
“真的是這樣……?”云起還是不肯放棄逗她,因為她發現這樣的依云,好可愛吶!
呼呼呼,真可愛吶!
嘻嘻嘻(?˙︶˙?)
“是的是的……”這下輪到楚依云點頭如搗蒜,見云起還想說什么,趕緊一把拉過她的手臂,快步走向教室。
邊走還邊說道:“要上課了吶,我們快走快走!”
云起抿笑開,還是忍不住調侃,“那……”
“快走!快走!要遲到啦!”楚依云直接打斷催促道。
怎么走這么快還堵不住小云起的嘴呢?
云起聞言哈哈大笑,還是順從著楚依云走向教室,只是看著楚依云的側臉,是止不住的戲謔。
“咦?小云起,你這怎么又多了幾張A4紙啊?”
“我也不知道。”云起看著也不解。
拿過一摸,嗯?素錦A4紙?
她眼眸晶亮看向教室里的每個人,是他,是他!
但是還是沒找到他。
心,卻還是忍不住地砰砰直跳。
她忍不住快速往下閱覽,迫切地想要知道那是什么。
題目有些奇怪,叫《從荷馬到莪相》。
“
”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荷馬與莪相的作品頻繁出現,不少引用都暗示了主人公的命運并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荷馬的作品以莊重、明朗為特色,而莪相的作品大多顯得沉郁、哀婉。從荷馬到莪相,一方面代表維特情緒與觀念的轉變:他一步步由變化多端的快樂少年轉變為為情所困的感傷主義代表,另一方面意味著綠蒂形象象征的流動,從荷馬筆下的珀涅羅珀轉變為莪相筆下的島拉。本文選取了作品中與荷馬、莪相相關的部分加以分析解讀,希望由此一窺,探究《少年維特之煩惱》的魅力。
一、從荷馬到莪相,維特精神世界的重構
在整部作品中,荷馬被提及多次,這些對荷馬的解讀、引用、回溯代表著維特對綠蒂幻想世界的一次次構建、崩塌、重建直至犧牲自我的徹底摧毀。
作品中第一次提及荷馬是維特五月十三日的書信,在他拒絕威廉寄書的書信中,維特這樣解釋道:“我不愿意在被指導,被鼓舞,被激勵;我這顆心本身已夠不平靜的了。”①他所唯一需要的是那些催眠他心靈的荷馬詩歌,使他沸騰的血液冷靜下來。荷馬的第二次出現時,是一種維特抵御現實世界的精神陪伴。維特所在的瓦爾海姆,是一個被農房、場院和倉房圍繞,相對封閉、接近于純粹自然的地方,與此時提及的荷馬古典詩作一同,構建維特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由此可見,遇見綠蒂之前,荷馬的作品是維特崇尚自然,展現生命本真的精神依托。
在遇見綠蒂后,荷馬的作品更成了維特精神世界的主要構成,歌德以荷馬作品為切口,將維特的情感文本化又滿含暗示。此時的維特已經墜入愛河,唯有荷馬的詩歌能夠表達他明亮的內心,在六月二十一日的書信中,他寫道“我過著極其幸福的日子”②。他居住在瓦爾海姆,采摘豆莢,閱讀荷馬,沉浸在對愛人的思念中,荷馬帶給他的是滿懷欣喜的好時光。除此以外,荷馬的詩歌還成了維特重建精神世界的避風港。在遭遇種種打擊時,維特選擇的都是在荷馬的詩歌中尋求開闊的心境,以求自我救贖。當情敵阿爾伯特回來時,維特心情好轉的原因在于阿爾伯特贈與了他袖珍版的《荷馬選集》;仕途不順,辭去公職的時候,選擇的是“我一邊從山上觀賞落日,一邊讀我的荷馬”。荷馬的詩歌與維特的心境處于同軌變換的狀態,從某種程度上說,荷馬的詩歌是維特與綠蒂情感萌發前期的重要線索,是那段明亮熱情的愛戀的集中表現。
在次年十月十二日的書信中,得知綠蒂結婚的維特陷入了一段徹底的黑暗,他提到“莪相已從我心中把荷馬排擠出去”③。在這封書信中,“漂泊”、“哭泣”、“墓碑”等莪相詩歌的常見意象不斷出現。死亡與哀悼的主題代替了那些英雄的壯舉與忠誠,信中彌漫的滿是虛幻無力的苦悶與灼痛的孤獨。面臨著與綠蒂關系緊張的關鍵階段,維特實際上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他所愛戀的主體:綠蒂,將會在他日后的生活中完全缺席。維特選擇了暫時離開綠蒂與阿爾伯特的生活,在莪相取代了荷馬在維特心中地位之時,也意味著維特對綠蒂快樂、明亮的愛戀走到了盡頭,絕望和無力替代了一切。他在莪相的詩歌里尋找到了同樣苦痛的自我。在本篇的最后,維特甚至萌生了讓自我的靈魂追逐這位獲得解放的半神的想法,其中的虛無與空虛,也標志了維特精神世界的瀕臨崩塌。
莪相的詩歌不僅影響維特轉向了陰郁的情緒,更定義了其對于死亡的態度。在維特與綠蒂相處的最后一晚,一共朗誦了《可爾瑪》、《利諾》和《阿爾品》三首民謠。這三首民謠無論從內容還是層次上,都與維特當時的精神狀況緊密相連。第一首是關于薩格爾和穆拉爾之死,這時綠蒂和維特還沒有與詩歌中的人物建立情感的勾連。第二首是關于穆拉爾與第一首的歌唱者彌諾娜之死,第三首則是關于阿爾品對這些亡靈的哀悼。這三首民謠相互聯系,營造的都是死亡的憂郁,這一切都指向了這些詩歌的翻譯者和讀者——維特。這些莪相的民謠實際上只是維特書信的另一種變體,或者說對于編者而言,是對于維特當前心境另一維度的展示。至此,維特與莪相的界限進一步模糊,莪相的作品成了維特的聲音,阿爾品的哀歌成了維特的哀歌,維特的自殺幾成注定。
二、從珀涅羅珀到島拉,綠蒂形象意義的轉變
珀涅羅珀作為《奧德賽》的主人公,苦等丈夫奧德修斯二十年,拒絕了無數求婚者,是忠誠、賢淑、冷靜的象征。最終與丈夫團聚,獲得完滿幸福的結局。而莪相筆下的島拉則完全不同,她憂郁、悲傷,從一開始就陷入復仇與死亡的角力。她因為見證愛人和哥哥的死亡過度悲痛而死,結局凄慘悲傷,而籠罩著島拉的還有無可回避的悲劇命運,是上一輩的仇恨帶來了她悲劇的根源,既沒有對婚姻的渴望,又沒有對愛情的追求,一切都是掙扎和虛無。從珀涅羅珀到島拉,也是綠蒂從活潑快樂走向憂愁絕望的轉折。
綠蒂與珀涅羅珀的相似性出現在維特遇見綠蒂的一周后。在這封六月二十一日的書信中,維特提到《奧德賽》中的一個場景“珀涅羅珀那些高傲的求婚者們屠豬宰牛、剔骨碰肉的情境,便栩栩如生地讓我感覺到了”④。
將這封書信與《奧德賽》比照閱讀,包含三個驚人的巧合。第一,阿爾伯特,正如奧德修斯一樣漂泊在外;第二,綠蒂在維特心中的形象是如此的美麗善良,恰與珀涅羅珀類似,而她也如同珀涅羅珀一樣在家中等候著丈夫的回來。第三,此時的維特正滿懷喜悅地準備著晚餐,與《奧德賽》中熱鬧的享用晚餐的求婚者們達成了驚人的巧合。這使人不得不聯想到《奧德賽》第二十二卷“奧德修斯威震廳堂殺戮求婚人”,只是此時的維特與那些珀涅羅珀的求婚者一樣,沉浸在感情的世界里,絲毫沒有意識到注定的悲劇命運。
在維特選擇自殺的前夜,他選擇了朗誦莪相的詩歌給綠蒂。莪相徹底取代荷馬,成了維特紓解感情的出口,這樣的情緒轉變也給綠蒂提供了新的角色象征:從珀涅羅珀到島拉。在編者引用的最后一部分莪相詩歌中,美麗善良的島拉被仇人埃拉德綁架,丟棄在荒蕪一人的小島,她的哥哥殺死了埃拉德,卻又被島拉忠誠勇敢的愛人阿爾瑪誤殺,島拉未能救出,阿爾瑪的船也被風浪打翻,喪生海底。只留下島拉,遭遇了失去哥哥與愛人的雙重打擊,在悲痛的重壓下死去。讀完后,兩個人都熱淚盈眶,情緒激動。“這相同的感情和留在一處的淚水,使他倆靠的更緊了”⑤。綠蒂的淚水、喘息、哽咽等種種反映,展現的是島拉的命運給她情緒帶來的深刻影響,進一步說,是島拉讓她重新認識了一部分的自我。當維特灼熱的嘴唇和眼睛,全靠在她的身上,她猛然驚醒,心里想著站起來離開,又因為悲痛和憐憫動彈不得。此時綠蒂經歷其實是成為珀涅羅珀還是島拉的兩難掙扎,是掙扎著做一個忠誠的妻子,等待丈夫的歸來,還是任由內心的激情,沉淪無可避免的一段命運里。“明天,有位旅人將要到來,他見過我的美好青春;他的眼兒將在曠野里四處尋覓,卻不見我的蹤影……”⑥讀完此句,維特陷入了絕望的激情中,他選擇狂吻綠蒂的時候,也逼著綠蒂選擇了成為島拉。那些先前對阿爾伯特的忠誠、等候全部淪為虛無,她再也不如“水晶般晶瑩透明”,陷入了維特與阿爾伯特的情感漩渦之中。從快樂轉向憂郁,在維特火一樣的激情與對丈夫的忠貞面前難以抉擇,島拉式的命運悲劇又一次降臨。在維特自殺前,他寫道:“是你,綠蒂,是你把槍交給了我;我曾經渴望從你手中接受死亡,如今我的心愿得以滿足了。”⑦其中暗指他的仆人是從綠蒂顫抖的手里接過手槍,是綠蒂間接造成了他的死亡,這何嘗不是維特的復仇。正如埃拉德對島拉的復仇一樣,維特也逼著綠蒂陷入了島拉的境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從珀涅羅珀到島拉,也是歌德重塑和豐滿綠蒂形象的過程。綠蒂從一個“那么聰敏卻那么單純,那么堅毅卻那么善良,那么勤謹卻那么嫻靜”,簡直像塊無瑕美玉,保存了所有少女自然本性的形象,變為陷入兩難抉擇的憂郁少婦,這樣的轉變讓綠蒂的形象愈發立體,營造出濃厚的感傷主義氛圍。
歌德在作品引用的大量莪相與荷馬的作品,不僅僅是為了增添文章的特色抑或是彰顯自我的品位,透過這些引用,讀者同維特和綠蒂共讀同一文本,經歷著與他們同步的轉變,也更能體會到詩歌的感情色彩。這或許是《少年維特的煩惱》引起時代的共鳴,被譽為“揭開了沉睡在那個時代深深激動著的心靈里的一切秘密”⑧的一大原因。除此以外,歌德對荷馬與莪相的引用,也是一種對人物形象和情緒的文本化嘗試,將維特的情緒轉化為荷馬到莪相的詩作,將綠蒂的兩難抉擇象征為珀涅羅珀到島拉的轉型,這使得情緒的流動自然而豐盈,又讓人物形象的勾畫充滿詩意,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