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螢火蟲就正式跟杰伊-羅杰簽署了導演合同。
除了確定剪輯權和拍攝事項之類的瑣事,標注的薪酬范圍里,800萬的基礎導演費用加北美凈票房收益的百分之5也都是雙方認可的一致條件。
協(xié)議達成,杰伊-羅杰開始著手劇組籌備......
萊曼出了會議室,心里也是輕松。
這個項目算是公司年末的大戲,能找來一條粗點的大腿導演,對喜劇拍攝還很有積累,肯定是一種保障。
雖然說請的貴了點,但貴有貴的價值。
人家9幾年就是破三億大導演,身上兩個大賣系列,除了拍非喜劇之外的題材老是不討好,外加產量低了點,其他方面沒什么挑剔的地方。
等萊曼回到辦公室,拿起公司正推進的項目觀看,不由得有些自滿。
公司實力的積累以及人才的籠絡,現(xiàn)如今多拍幾部電影,完全沒什么問題。
想想看,扎導、諾蘭加溫子仁以及墨西哥三杰的搭配,都是極具個人風格,并且在各自熟悉領域都能出成績的......
哎呀呀,“天下英才盡入轂中”好嗎。
......
杰伊-羅杰在喜劇方面很有兩把刷子,但從另一個方面講,思維也就這樣被限制住了。
在導演這一塊,拍喜劇的成名的,再去拍正經(jīng)一點的,就感覺缺了點什么,或許這也是人的側重點和精力有限,這一塊用的多了,另一些就有可能不足。
接手《博物館》項目后,杰伊-羅杰拿著劇本反復的琢磨更合適、更有笑料的場景設計,不時拉上本-斯蒂勒一塊推敲。
雖然他產量低,但一旦確定要拍攝,還是很下功夫的,年齡大了也不例外。
寫寫畫畫的日子里,他也沒忘了尋找演員一事。
這日上午,幾個相熟的演員就都通過電話相邀跑了過來。
其中,就有合作過多次的歐文-威爾遜、本-金斯利。
歐文-威爾遜近些年已經(jīng)很少出現(xiàn)在閃光燈下,究其原因,是他兩年前在拍《同居三人行》時與女主角凱特-哈德森因戲生情,正處于熱戀當中,當然,激情過后,兩人也很快出現(xiàn)爭吵、矛盾,已經(jīng)在鬧翻的邊緣。
杰伊-羅杰對非嫡系演員根本不感冒,就像他從未與金-凱瑞合作過一樣,只喜歡提拔自己相識的或者嫡系的嫡系。
而歐文-威爾遜,就是本-斯蒂勒的好基友。
兩人從默默無聞時便認識了,后來各自得到際遇,中間一直沒斷了聯(lián)系,這兩位也是合作最多的組合,基本上本-斯蒂勒能說得上話的項目,就少不了歐文-威爾遜的身影,哪怕只是客串,都要去捧場。
自然而然的,杰伊-羅杰也就對歐文熟悉起來,這一個新項目,都不需要到處試鏡挑選,從過往的人脈里就能找到合適的。
至于,本-金斯利,這位有些瘦弱、大光頭的英國演員極富可塑性。
而且有飾演喜劇類型角色的經(jīng)驗,更別提他還演過清正廉潔的美國副總統(tǒng)南斯,天然就與《博物館》項目契合。
兩人來了之后,就圍坐著以劇本形象商量。
這中間,歐文-威爾遜的情緒一直不對。
或者說,過分的沉默了。
最熟悉他的本-斯蒂勒主動著引導話題,但歐文還是如此。
反復詢問,歐文也說出了自己的煩惱。
卻是他與哈特的感情出了問題。
本-斯蒂勒勸他,大不了就分了,也沒有放在心上。
分分離離這事,在好萊塢不要太常見。
可惜,這一次歐文-威爾遜有那么點重視。
外加喜劇演多了,整個人的心理壓力很大。
強顏歡笑是做公眾人物的必備技能,但演喜劇的,真的是奉獻自己來取悅別人。
你想想看,喜劇角色嗎,不是憨憨,就是腦回路單一,總是或刻意或順著劇情以角色的倒霉、不順達到某種喜劇效果。
這類角色演多了,還要被影評人追著說沒演技,評個金酸梅啥的,除了能多賺點片酬,漲點名氣,能圖啥。
現(xiàn)在名氣有了,也不怎么缺錢了,自然就更容易鉆牛角尖。
這也是為什么成名之后的喜劇演員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最常發(fā)生的就是莫名的情緒低落、郁悶。
抑郁,轉瞬即至。
原時空里,2004年之后開始淡出公眾視野的歐文-威爾遜便在與女友分手后,沒多久,就以割腕、服藥過量差點死亡上了新聞。
要不是他家人、朋友發(fā)現(xiàn)的及時,后果......
螢火蟲影業(yè)新的電影項目,很快便進入了拍攝階段。
預計萬美金的成本,也注定是個投資頗高的項目。
而因為制作方和導演的改變,主創(chuàng)陣容自然也跟著換了一批。
如果說原版那個是打上福克斯印記的產物,那么現(xiàn)如今這版說是打上《拜見岳父大人》印記也很恰當。
螢火蟲除了提供資金和劇本思路,其他的都是杰伊-羅杰和本-斯蒂勒這兩位在統(tǒng)籌。
看看演員名單,歐文-威爾遜、本-金斯利、泰瑞-波羅、托馬斯-麥卡錫......
超過7成都是跟杰伊-羅杰合作過的演員,剩下一些小配角才直接讓經(jīng)紀公司篩選進入。
這一套班底,名氣和號召力都不缺,那么自然也不便宜。
除了本-斯蒂勒拿到一千萬美金,歐文戲份少許多,只有320萬,其他林林總總加起來,光演員這一塊,就花出去2200萬,大約占到了項目總額的十分之三。
當然,這戲拍起來其實不算復雜,外景地也早就選中了英國的一處博物館。
之所以劇組去英國拍,為的便是英國政府對影視行業(yè)的退稅政策。
像《俠影之謎》也是這種途徑的產物。
因為英國政府規(guī)定,只要某個影視項目中有超過3成以上的英國行業(yè)人員加入并有一半以上的拍攝放在英國境內,以工會評判,對項目估值退以百分之不等的稅收。
當然,影視拍攝本就能帶動服務產業(yè)和旅游業(yè),倒也說不上誰更占便宜。
對這一塊,好萊塢一向研究的很透徹。
這也是為什么影視拍攝老喜歡選擇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的緣故,因為這幾個國家都有類似的能減少項目投入的政策,對制片廠來說,能省點錢何樂而不為。
需要比較的,不過是哪里更方便,更有利于項目制作罷了。
當然,如果是小成本題材,就沒必要天南地北到處跑了,省不下,機票錢可能都抵不了。
另外,就是數(shù)字領域負責的特效工作了。
經(jīng)過這些日子,來自螢火蟲的資金扶持和業(yè)務扶持,數(shù)字領域比前世卡梅隆退出后凄凄慘慘的狀況不知好上多少。
眼下,這家特效公司有5個項目組各自負責推進新技術的深入研發(fā),重點便是動作捕捉和背景渲染這兩方面。
前段時間,萊曼還去看過,雖然肯定沒有維塔數(shù)碼研發(fā)的那套拍攝系統(tǒng)牛逼,但與工業(yè)光魔比起來,還是能過個幾招。
或者說,工業(yè)光魔的那套技術強在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哪怕不搭建專業(yè)的攝影棚,也能在室外作業(yè),不受強光、噪音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
而數(shù)字領域則對大場面和渲染這一塊心得頗多,拿《斯巴達》里面的戰(zhàn)爭戲份來舉例的話,想達到扎克-施耐德要的那種油畫般濃厚的色彩效果以及慢鏡頭下的動作寫實場面,數(shù)字領域接手起來起碼能比工業(yè)光魔的花銷省個兩成,人力投入還更少些。
像是此時,他們一邊負責《斯巴達》的特效,一邊接手《博物館驚奇夜》,根本不存在什么人手不足的情況......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