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面對復雜問題束手無策,即使有心解決,卻不知從何下手,有的人面對亂麻一樣的問題,通過分析,總能理出頭緒,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能力不同的具體體現。
對于關云天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劉副縣長早就見識過,今天召集這個會議,表面上主要針對三個鄉鎮的六位一二把手,實際上重點在關云天這里,劉副縣長確信,以關云天的能力,他一定能想出一個萬全之策。
一開始,關云天想把這個問題推給地方政府,劉副縣長也理解昌達集團的苦衷,畢竟這種得罪人的事,還是讓上級政府出面協調比較恰當,作為企業,只管投資做項目,不想陷入地方政府利益紛爭的漩渦之中。
關云天本來就是個比較超脫的人,除非萬不得已,他盡量不跟各級地方政府打交道,就如這次的廠址選擇,昌達集團投資建廠,如果不能兼顧三個鄉鎮的利益,要是最終弄得出了錢還挨罵的結局,他根本犯不上,所以,他要請劉副縣長出面協調,目的不是把困難往外推,而是通過劉副縣長,讓三個鄉鎮的領導認識到問題的復雜性,請他們對企業多一份理解。
面對劉副縣長的追問,關云天道:“劉縣長,你問問六位鄉鎮領導,對我剛才的三點建議是否認同?如果認同我的建議,我再回答你的問題,要是他們不認可,往下的解釋就沒有必要了。”
沒等劉副縣長問話,三個鄉鎮的六位一二把手紛紛表態,全都贊同關云天的三條建議,特別是第三條讓他們感動,“沒想到關總還為鄉鎮的政績考慮,基層工作面臨很大壓力,到時候還請劉縣長在有關部門那里多給我們美言幾句。”
“相互理解吧,咱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把這個項目做好,為改變北部山區的經濟面貌出力。只要大家認同我的三點建議,至于廠址的選擇,我不做任何表態,讓昌達集團聘請的技術專家來確定,他們根據建廠需要和實際環境選擇廠址,你們覺得怎么樣?”關云天道。
眾人面面相覷,心頭好像還是疑慮重重。
關云天看出了他們的心思,“前面我提到了將來工廠用工和稅費分配比例,還有招商引資等事宜,可能大家對工廠占地還有疑慮,我們的原則是無論建在哪個鄉鎮,占地多少畝,我們都以租賃的方式占用土地,每年按政策規定繳納土地租賃費。”
“大家對關總這些建議和設想有什么看法?我覺得這已經考慮得非常周全了,廠址選擇是專家的事,究竟選在哪個鄉鎮,那不是咱們在座這些人能決定的,要是沒選上,那就得認了。”劉副縣長道。
三個鄉鎮的領導對關云天的建議和廠區土地租賃形式當然沒有異議,他們之所以看上去面無表情,是在心里盤算著怎么能讓專家把廠址選在自己那個鄉鎮。
其實,鄉鎮領導們這就有點多余了,專家選址完全是根據項目需要和當地環境來做決定,絕不會摻雜任何人為因素。比如,一個運輸不便,動力電能不足的鄉鎮,任憑你把情況說的天花亂墜,專家也不可能把廠址選定在你那里!
劉副縣長最后總結道:“工廠選址的事就不要考慮太多了,我看最好順其自然,讓專家去選擇。趁我們在
場,你們三家是不是應該就將來的利益分配等問題,簽署個備忘錄或協議之類的東西?”
“劉縣長的建議非常好,我也覺得你們應該簽署個協議,免得將來扯皮,到時候弄得我們都無所適從。”關云天道。
“為了各方協作順利,諒解備忘錄和協議都應該簽署,但協議應該包括哪些方面呢?”金寨鄉的張書記道。
“關總剛才提到的那幾條,說白了就是利益分配方案。”有人回答道。
在座的都是大大小小的領導,沒有協議起草人,劉副縣長臨時從縣府辦公室請來一名文秘,把大概意思跟對方說了說,沒用二十分鐘,一份涉及三方利益分配的協議就起草完畢,傳閱修改后在文印室打印出來,三個鄉鎮的行政負責人在其上簽字,這件事情的解決方案就算定下來了。
......
經過對比,葉佳怡決定將省輕工設計院作為深加工項目的技術依托單位,雙方簽署技術合作協議后,輕工設計院的幾名專家前來考察項目場地。
為了避嫌,關云天決定昌達集團不派任何領導陪同,只讓司機拉著幾位專家對三個鄉鎮的場址進行實地考察。
每到一處,當地政府都使出渾身解數,對專家們好吃好喝好招待,盡最大努力討好各位專家,千方百計展現當地優勢,為的是給專家們留下好印象,讓他們把廠址定在本鄉鎮。
對于這種情況,關云天早有所料,他估計三個鄉鎮會在接待考察組的過程中使勁,但他畢竟跟這些專家不熟悉,沒法叮囑什么,當地政府愿意招待,那是他們的事,反正最后的選擇權在專家手里,盡管專家們接受了三個鄉鎮的吃請招待,項目的場址選擇卻是有原則的。
考察結束后,通過對建廠條件的反復對比,專家們最終決定,將廠址選在金寨鄉,“幾位專家,請問你們能否解釋一下選址金寨鄉的理由?”
“難道關總對我們的判斷有懷疑?”
“絕對相信你們的科學依據!你們是這方面專家,我是門外漢,無權懷疑你們的判斷。但幾位專家有所不知,三個鄉鎮曾極力爭取在他們那里建廠,也許你們也看出來了,我一直在盡力回避跟這件事情沾邊,因為我老家就在金寨鄉。”關云天解釋道。
“哦,怪不得呢,我們還以為關總對這件事不熱心,原來你在故意回避。不過請關總放心,我們選擇金寨鄉,完全出于對建廠綜合條件的考量,跟其他因素無關。”
“即使這樣,其他兩個鄉鎮也免不了在背后懷疑,但我已經盡可能消除人為因素,他們非要說什么,我也沒有辦法。”
“關總,事先我們并不知道你老家在金寨鄉,我們只是根據建廠要求和三個鄉鎮的具體條件做出選擇,跟其他兩個鄉鎮比較,金寨鄉的一個最大優勢在于運輸方便,別的條件都差不多。”專家解釋道。
真是沒有想到,三四年前為了出入方便,關云天獨自捐資為老家修建的那條鄉村公路,現在派上了大用場,正是有了那條公路,讓專家們最終決定把廠址選在金寨鄉。
“我就是隨便打聽一下,有人問起來,我好有個說法。鄉鎮之間的
事跟你們無關,千萬別往心里去,按照你們的標準和原則,實際工作中該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有任何顧慮。”關云天道。
廠址選定后,省輕工設計院用了四十五天便拿出了設計圖紙,因為當年秋季就有大量核桃需要加工,金寨鄉的初級加工廠和開發區的榨油廠都必須抓緊時間開始建設,關云天覺得整個涉農項目的管理工作應該做些調整。
到第四個年頭,漫山遍野的核桃樹一半以上已經結果,根據農科所專家的意見,往后的田間管理按照專家們規定的程序進行就可以了,也就是說用不著像頭一兩年那么精細。
關云天考慮撤銷項目指揮部,讓徐建民回歸昌達集團機關,繼續當集團公司的行政總監。老徐年近六十的人,在基層一待就是三四年,為了這個項目吃了不少苦,當初的核桃苗木,現在已經基本成林了,老徐理應回到機關。
為了對項目管理進行調整,關云天召集葉佳怡和徐建民開會,“整個涉農項目發展到今天,前面部分算是有了基本的雛形,三四年前栽種的苗木,現在已經長成了漫山遍野的核桃林,接下來的工作重點要轉到項目的深加工。現在,我們決定撤銷項目指揮部,徐總撤回集團公司,專心做集團的行政總監。”
“三萬多畝林地,將來的田間管理怎么辦?”對于回到總部,徐建明當然很愿意,但他放心不下北部山區那一眼望不到盡頭,他一天天看著生長起來的核桃林。
“我跟農科所專家溝通過了,他們說成林后的田間管理相對簡單一些,用不著像以前那么精細,把工作交給各村的田間管理組去做就行了。”
“這樣放手我覺得不妥,說句不太尊敬的話,我對以村為單位那些田間管理組并沒有那么放心,即使撤銷項目指揮部,為了有效監督各田間管理組的工作,我建議在集團總部設置一個辦公室,專門負責這方面工作。在這個辦公室安排那么兩三個人,每年增加十萬八萬開銷,以我這幾年在基層的經驗,我認為這點錢花得值,它產生的效益要遠遠多于這點開支。”老徐建議道。
“你說的也有道理,本身農科所還有一兩名專家在這里常住,安排幾個人,每年增加點開支倒無所謂,關鍵得有個帶頭的吧?誰來領頭呢?”關云天眉頭緊鎖。
“我有個人選,他很合適做這項工作。”
“說來聽聽。”
“你那位老同學楊文瑞,他保證能把這件事做好。”
“楊文瑞?我差點把他忘了,你去年把他調到項目指揮部,在你手下工作,看來這一年他得到了不少鍛煉?”關云天對這條信息似乎很感興趣。
“工作能力提高是一方面,關鍵是這人品質好,除了工作沒有雜念,你可以放心大膽地把他單獨放出去。”徐建民道。
“聽你這意思,你應該對他進行過多次考察,否則你不會說這話,難道這位老同學可以被委以重任?”
“你放心,把田間管理辦公室交給他,保證不會讓你失望。”老徐打著包票。
關云天點點頭,笑著說:“徐總向我推薦了一個可用之人,首先我得感謝你,不過,恐怕我會讓你失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