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聽家里的老嬤嬤說過,人在死之前會做夢,夢見自己的一生。
幼時的我就想啊,一生這么長,一個夢怎么能裝得下呢?
但是這一生,真的一個夢就裝下了。
從江州宋家的嫡長女到大慶的皇太后,我這一生,一個夢就裝下了。
一、
我的家族是江州最顯赫的世家,家中男兒皆入了仕途,封官享祿。而身為嫡長女,從小家中就對我管教極嚴,母親曾對我說,我將來是要入京的。
猶記得在那梳著雙垂髻的年紀時,我曾暗暗在心中想著京城會是個什么樣子,皇城是什么樣子。我問過父親,父親說,那里是天下之巔,是至尊至貴之地。我問過母親,母親說,那里是一個離江州很遠的地方。我問過兄長,兄長只是摸著我的頭,嘆了口氣。
之后,父親升為工部尚書,兄長被舉薦成了御察府的中卿大夫,我們舉家遷入京城。從此,我才真正認識了京城,這個富貴無雙,血雨腥風的地方。
入京時我十四歲,兩年之后,我便收到了皇家的旨意,入宮為妃。這其實早就在我意料之中,父親母親還有兄長對此也沒有異議。我是宋家的嫡長女,我理應入宮為妃。
那時的皇上已三十有一。我只在宮宴上遠遠地瞧過幾眼,但仍記不住他的模樣。但這又有何妨?我知道,我入宮,不是為了嫁給他。
入宮那一日的情景我已記不清了,但是入宮前一夜母親握著我的手落的淚,還有那一聲聲叮囑,我卻還記得清清楚楚。
“雪兒,這一去,你一定要顧好自己,為了宋家……”
這幾個字,我記了很久很久。
二、
當時的后宮已有許多嬪妃。皇后祁柳氏,是濟州大族的女兒,膝下已有一兒一女,但是大皇子天生體弱,平日里連未央宮的宮門都不出。這一點,給了其他嬪妃蠢蠢欲動的機會。
包括我。
我雖稱不上明艷傾城,但與后宮其他女人想比,卻勝在了膚色如雪。大抵也是應了名字里的那個雪字。
初初入宮,我便被封為了淑妃。這個在后宮除卻太后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位子,讓我招來了數不清的嫉恨和暗害。但是那兩年中,我卻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一是因為兄長在前朝得力,二是因為那人的寵愛。
這個我記不住模樣的皇上,待我極好。他常常陪著我一起在長清宮寫詩作畫,談論山水。雖然他大了我許多,但是在他的身上,我覺得我看見了以前聽小丫鬟悄悄說起的風月長情。
可惜那時的我,還看不懂男人的心。
后來,我有了誠兒。我原以為有了身孕之后他會待我更好,但是在新進宮的昭儀沖撞了我被我責罰之后,他卻任由太后斥我無賢淑之德,少寬厚之心,以養胎之名,將我禁在長清宮。
我這才恍然自己竟疏忽了這個昭儀的絕色姿容,疏忽了他近來的冷落。后宮中鶯鶯燕燕數不勝數,那時我才知道,即使身為淑妃,即使身后是宋家,在這宮里,我仍是孤獨無依。
但是,我要待在這個位子上。
我是宋家精心培養的女兒,自然不會讓一個昭儀擋了路。看著太后將那個不知輕重的昭儀貶去了西暮宮時,我竟然有一絲暢快。那一夜我問梳月,我是不是變了。
可是變與不變,我依然要待在這里。
誠兒出生時,我被害難產,險些血崩而亡。害我的是平時與我交好的一個嬪妃,她曾在我被禁足于長清宮時,日日來陪我說話。我恨她,但也怨自己竟然輕信了旁人。
好在誠兒總算是順利出生,而我也因為生下了大慶的二皇子,重獲圣寵。
誠兒三歲時,我又有了讓兒。大皇子仍舊羸弱不堪,三皇子此時未顯才智,皇上便極為看重我的兩個兒子。
誠兒生來聰穎,學業甚佳,讓兒雖小了誠兒三歲,但是天分一點也不輸兄長,甚至更得皇上的喜歡。他們兩個,是我的驕傲,是我新的希望。
彼時的長清宮,成了宮中人人奉承之地。
但是,讓兒卻去了。宮人說他不慎摔下了臺階。可是我不信,我抱著讓兒的尸身求皇上徹查,但是查到最后,仍然找不到兇手。我懷疑了每一個人,卻都找不到證據。這個宮里,暗箭太多了。
我抱著讓兒的尸身在雪中跪了許久,冬風的寒冽,如針一般刺進了我的心里。
最后,是誠兒從我手中搶過了讓兒。他把我拉起來,對我說道:“母妃,你還有我。”
后來,誠兒更加發奮努力,文武雙修,僅僅十五便入了沙場,跟隨夏將軍四處征伐,出策治世,也立下赫赫戰功。而兄長也成了御察府的上卿大夫。半年后,濟州柳家貪污被查,舉家發落。皇后柳氏和她的妹妹賢妃雙雙被廢。
我仍是后宮之中,高高在上的淑妃。
三、
那年長清宮的櫻花開得極好。誠兒第一次帶著謹兒來了長清宮。
那個孩子卑怯地低著頭不敢看我,低低地說著:“淑妃娘娘安好。”
他是皇上的五皇子,生母只是一個宮婢,生下他不久后便走了。他是一個人在皇子所長大的。
誠兒說,是他在訓練場上見到他被三皇子欺負,才把謹兒帶了回來。
“弟弟若是在,也有這么大了。”
是啊,謹兒和讓兒歲數一樣。若是讓兒還在,也該有這么高了。
謹兒其實很聰明,也一直刻苦努力。但是因為身世,他在宮中一直不受待見。誠兒有一天和我提起時,問了我一句可不可以將謹兒記在我的名下。
看著誠兒說起謹兒時臉上的笑,我想起了從前讓兒還在時那個爽朗的他。于是第二天,我就去向皇上要了謹兒。
我還能真真切切地記得皇上同意之后,謹兒受寵若驚輕輕喊我母妃的模樣。
現在想來,聽見那一聲母妃時,我心底的觸動,也是真真切切的。
皇上的年紀漸大,而儲君之位依舊懸而未決。朝臣漸漸分成兩派,分別支持寧妃的三皇子和我的誠兒。
而誠兒最大的助力,自然是宋家。
皇上雖然一直倚重誠兒,但是圣心也在兩個皇子之間搖擺不定。
兩派爭執不休時,誠兒卻領了旨要出征迎敵。我很是擔憂,甚至這么多年來再一次去求了皇上。
但是誠兒還是去了。
我焦心地期盼著他平安回來,可最后送回來的,卻是他的尸首。
他走之前,對我說:“母妃,等我回來。”
誠兒,母妃還在等,你回來吧,回來吧……
四、
我瘋過,鬧過,最后還是穿上了那一身素衣。那一次,是我第一次后悔,后悔入宮。
而讓我更后悔的,是宋家。
誠兒的尸骨未寒,父親來祭奠時,卻在私下同我說,讓我扶持謹兒。
他說這話時,我死死地盯著他,盯得他不敢再看我的眼睛。
我很想質問他,為什么?為什么在我這般心如死灰的時候還要逼我站起來?
但是我沒有問。因為我知道,我必須站起來。
當我問謹兒時,那個孩子低著頭,良久不語。我突然希望他能拒絕,但是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
他會同意的,我也會勸他同意的。因為這樣,對他和宋家都是最好的選擇。
后來儲君之爭的中心變成了謹兒和三皇子。
謹兒是個好孩子,誠兒也這么說過。所以三皇子因暗吞軍餉供養私兵被處決之后,謹兒便成了皇上臨終指定的繼位之人。
先皇去的時候,我陪在他床邊。所有的恩愛寡情在我眼前一幕幕閃過,最后浮現的,是初入宮那兩年,他喚我雪兒的模樣。
我一直待他咽了氣,才落下了眼淚。
再后來,謹兒登基為帝,而我成為了大慶的太后。
六、
李氏是我給謹兒選的妻子。李家在朝中有一定的地位,而且李氏也是安順乖巧。當時我覺得,她會是一位好王妃。
但是我知道,她做不好一個皇后。
我清楚謹兒一直心儀尚衣司的那個女子。我看得出那個女子精致眉眼下的欲望,她絕對不會安安分分待在妃位。但是彼時我與謹兒之間的話已經越來越少,我便沒有阻止他封了那個女子為貴妃。
我和謹兒,是什么時候開始疏遠的呢?也許是誠兒去后,宋家開始扶持他時。又或許,我和謹兒從未親近過。
即使我如今已是他的母后。
可是謹兒仍舊倚重著兄長,又將后宮交于我掌管。
這樣疏遠著的信任,讓我每每看著他,心中都在嘆氣。
我知道我和謹兒之間有著一層隔閡。這個隔閡,是誠兒。
正因如此,我才無可奈何。
我是大慶的太后,他是大慶的皇帝,這兩個身份,會將我們一直綁在一起。
七、
初見安南王府的那個小丫頭時,我并沒有過多在意她。
南域起亂,安南王趙崢領大軍出征,皇家需要保障,便由我下旨宣了那個女孩進宮。
初見時,她便是一副卑微懦弱的模樣,也不懂規矩,時時要人提點。
在宮里久了,我看不上這一副模樣,但表面上還是厚待了她。畢竟她只是個孩子。
當時尚衣司的那個女子犯了大錯,謹兒讓我去處置。謹兒重情,我向來清楚。雖然他任我端去了那杯毒酒,但我知道他心里是疼的。
而我也知道,這個后宮,從來不得安寧。
后來施貴人滑胎一事,我沒有想到那個趙家的丫頭也會被牽扯進去。她是個聰明的孩子,卻還不夠成熟,能抵擋這后宮的風雨。
而我,也不能替她擋。
在皇后和趙家丫頭之間,我做了選擇。雖然心底對那個小丫頭有所愧疚,但是我仍然定了她身邊那個姑姑的罪,也禁了她的足。
第一次對她在意,是那次她暈倒在雪中,我去永安殿看望的時候。
一眼就能識破的苦肉計,卻讓我真真對她心疼了。
后來南域大捷,我和謹兒封了她為郡主。
這個孩子日日都會來我宮中請安。謹兒的孩子們與我都不親近,大抵也是因為謹兒和我之間的關系。而今有了這么一個孫輩陪在身邊,我覺得,這早已看慣了的夏雨冬雪,也沒有那么無趣了。
八、
謹兒年紀大了,隨之而來的是新一輪的朝局動蕩。
后宮的風雨,也愈演愈烈。
放兒和晴若的宮女胡鬧、沈嬪被處死、琬兒被送出了宮去、良昭儀因江山棋盤被罰去冷宮、東宮傾倒、李氏身死、放兒被囚,孟氏入宮,重華宮覆沒、削藩之亂……
對于這一樁樁一件件,我漸漸力不從心,也沒有注意到,晴若在一步步長大。
我說不清對于這個孩子,我到底是什么感情。
她始終不是皇家的人,可她,是我親眼看著長大的孩子。
我情不自禁地提點她,教導她。從她身上,我看見了自己的影子。那個曾在后宮里小心翼翼,跌跌撞撞的我。那個已經遠去了的我。
對于儲君之位,我和謹兒一開始屬意的都是敏兒。可是我們也都清楚,敏兒擔不起這個大任。
后來的爭斗之中,兄長選了政兒。
政兒是個有野心的孩子,這一點,從他只身去了戰場時我就知道。
生在皇家,有野心是好事。
但是后來政兒求娶晴若時,我卻下意識地想要反對。
不止是因為削藩之事,也是因為晴若。
這個孩子,不該再回來。
可是我到底什么也沒有說,留給了謹兒決斷。
他們成婚之后,第一次來宮中請安時,我看著眼前這兩個孩子,突然松了一口氣。
也許晴若回來,也是好的。她已經長大了,不再是第一次見面時對著我話都不敢說的小丫頭了。而政兒,也會是個好皇帝。
九、
記得父親去時,托兄長給我帶了一句話。
“雪兒,這些年,苦了你了。”
這一生走到最后,宋家給了我這一句,夠了。
宋家襲爵五代不降,謹兒勤政愛民,大慶國祚安康。我做的這一切,都是對的。
可是,我仍有怨,有恨,有憾。
從這一生的夢中醒來,看著最后陪在我身邊的兩個人,我說出了一直想說的話。
我想聽晴若喚我一聲祖母。
我想告訴謹兒,在我心中,他一直是一個好皇帝,這一句,與誠兒無關。
十、
從宋家嫡女到大慶太后,我這一生,一場夢就裝下了。
從此,舊雪逝去,朝陽再升。
這往后人間,便都與我無關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