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01、啟航二〇一七
————————————————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起,公元二〇一七迎面而來,二○一七年,劉曉雨和元媛之間又會經歷哪些情感故事呢?我們拭目以待!
這幾年,劉曉雨的狀態比較穩定,天天按步就班地值夜班,按步就班地做白日夢,按步就班地吃了睡睡了吃,按步就班地自學文化知識,按步就班地領著杯水車薪的工資,按步就班地應酬著不值得應酬的人……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劉曉雨也渴望擺脫低端世俗生活,走向高端自由的生活。可是,甭管劉曉雨怎么掙扎和折騰,就是出不了這個怪圈,好像是有個無形的網包圍著他。
劉曉雨可算得上命苦之人。
唯一愛的女人,卻還是這個女人的備胎。
劉曉雨工作工作不如意,工資低的嚇人,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還勉強可以渡日。
萬一哪天元媛指望起劉曉雨,大筆大筆地花劉曉雨的錢,劉曉雨就吃不消了。
劉曉雨內心也很焦慮,幫元媛吧到頭來又怕她不領情;不幫吧,又不忍心元媛受委屈。
劉曉是山東大漢,山東大漢就是山東大漢,自古就有英雄救美的男子漢氣概,劉曉雨的性格與山東大漢的特征不謀而合。
一提起山東人,很多人會想到人高馬大、山東大漢之類的字眼我認為山東出好漢的說法,一多半來自于水滸傳的“流毒”。
山東男人的好處,更多地不在于外表,而是骨子里的那種豪放和仗義。
在有些地方的人看來,山東男人魯莽,做事喜歡直來直去不喜歡繞彎子,但是智商比較高。其實,這也正是山東男人的可貴之處。
受孔孟的影響較深,山東男人都有著很強的是非觀念,嫉惡如仇,講義氣,并且相信別人跟自己一樣有著對是非的判斷標準。所以,一旦確認自己做事符合正義,就會無所顧忌。
至于山東男人重名輕利重義氣輕財帛,不知道自己吃虧,而是他們相信好的名聲不僅是人生世上的立足之本,更是財富的真正源泉。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取舍上,他們寧肯舍近求遠。我認為,這也許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滲透了儒家思想的“魯派智慧。
山東人的厚道表現在待人接物上。招待來客,不管親疏遠近,均是一律熱情有加。喝茶要喝家里最好的茶,品質稍差的都留著自飲;飲酒要喝家里最好的酒,品質稍差留著自己細品。全盤托付,不求回報。當然,這只是問題的表面,儒家提倡“來而不往,非禮也“,山東人不是不求回報,求的長遠利益。
我將心比心,熱情周到,以后到你家里做客,你的招待想必也差不到哪兒去。推而廣之,長此下去,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得到相應的待遇,做任何事情時都不會有攔路虎。偶爾的“吃小虧“是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這虧吃得很值。
厚道好是好,但得有個度,有個標準,有個底線,對壞人厚道,等于幫了人家的忙,在這一點上,好多山東人沒少吃過虧。但也有某些山東人利用山東人的給人留下的“厚道“印象,騙取別人的信任,做些影響山東人臉面的丑事出來。
有個段子很能說明山東人的厚道程度:有個山東人賣了一堆酒瓶子,事后發現收瓶者多給了10元,騎上自行車追出20公里,累得氣喘吁吁,硬是把10元塞到人家手里。把個收瓶人感動得不成樣子。區區10元,自然不是什么大事,但關系人品信譽,只有還給人家心里才安穩。
據說山東向中央交納的財政收入不是全國最高的,但在各省交納的比例上一定是全國最高的,山東人永遠都和中央保持著非常高度的一致。這種“一致“里,體現的是忠誠和厚實。在非典期間,山東人向北京獻血的數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在5.12大地震的救援與重建中,山東更是充當了主力。
儒家思想對于山東人的影響可謂至深,往深里說,“厚道“是儒家推崇的“仁“、“義“的核心理念的外延和伸展。
直爽
山東人最講究一個“信“字,信用之于山東人,比臉面都重要。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辦,否則自己以后都不好意思見別人,也不知道怎樣跟人家交往。如果大家都說某個人不講信用,那他徹底完了,朋友都會鄙視他。
兩千多年前,最偉大的教育家魯國人孔丘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人如果連信用都沒有,這怎么可以啊。看來,在孔老先生眼里,“誠信“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標準之一。此后,就誠信問題,孔子還不至一次地跟弟子討論過。他的弟子子夏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與朋友交往,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另一弟子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每天都要經常反省,為人出謀劃策怎么可以不忠誠呢?與朋友交往怎么可以沒有信用啊?“三省吾身“,曾子的這個要求聽起來簡單,一天兩天這樣做,倒也不難,難的是把它奉為自己做人做事的圭臬,尤其是要終生不違,那真是極難極高的境界。做人到了這個份上,還怕自己不講誠信嗎?
一個人連誠信這樣的準則都不講,恐怕算不上一個合格的人。在現代社會里,誠信已經成為一項廣泛的社會準則。用百度搜索一下“誠信“,有12,400,000條結果,這說明,誠信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違背誠信,商業社會里的種種規則將會對你提出相應的懲罰。貸款要講誠信,網上交易要講誠信,企業宣傳經營之道要講誠信,簽訂合同要講誠信……在現代社會里,與法律相對應,誠信作為一種自律性規范,所起到的作用潛移默化,為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系的建設起到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誠信不只是在嘴上說說,更重要的是實際行動。
魯國有個叫尾生的人,估計是個大帥哥,一日與某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大雨瓢潑不停,橋下的水越漲越高,卻不見那女子來。尾生堅守信約,在橋下苦等。水越來越大了,他抱著橋樁,不忍離去,直至淹死。把“誠信“上升到與生命等值的態度,不惜用生命來維護自己的信用,實在讓人感慨。或許有人會講,尾生也太傻,不值得用生命來實現諾言。有這樣的想法也并不奇怪,說明“誠信社會“的建設非一日一夕所能完成。等到所有的人們認識到誠信的巨大價值時,會理解尾生的做法。
現在的山東人,對于誠信的傳承,一點不遜于古人,而且比任何時候都能夠更加領略到誠信所蘊含的巨大價值。2003年6月,山東省人大十屆一次會議和省委工作會議,確立建設“誠信山東“戰略任務,總結和提出“忠誠守信、勤勞勇敢、務實苦干、開放創新“十六字新時期山東精神,科學地、系統地闡明了山東誠信文明理論的命題。
喝酒
山東人喝酒,當然不是指啤酒。啤酒也喝,但不如白酒來得轟轟烈烈。無論是正式的場合,街頭的小攤,能喝善飲者眾,人手一個白酒瓶子,酒氣醺天,嘴里胡言亂語,其中一定有句:“你別扶我,我沒喝醉。“
全國人民都說山東人酒量大。反正山東人也大抵如此認為,并很是自豪。山東人愛喝,肯喝,喜歡喝,但這跟酒量沒多大關系。俺仔細觀察,真正能喝的山東人并不多。山東人講義氣,愛面子,凡事都喜歡用酒來解決。再難的事,上了酒桌,哇,不消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只要喝爽了,所有事情基本都能搞得定。搞定了之后,也就成朋友了。下次見面肯定還是喝酒。如果不喝,我跟你翻臉。表面上不翻,心里至少也翻了好幾次。
耿直
山東人耿直,不拐彎,不抹角,不認識你的時候,也會客套幾句。但只要相熟了,耿直就成了他們表現自己個性的最主要武器。你和一個山東人面對面喝酒,他會“唰“的一下舉起酒杯:“大哥,緣分啊,俺先干為敬。“你還沒點頭,人家一飲而盡,脖子伸得直直的拿著酒杯讓你看。你也變得不好意思起來,那就喝吧。
大家聚會時,碰上一個愣頭青,說上三兩句就想找茬。肯定會有看他不順的山東人怒目圓睜站出來,召呼其他人:“兄弟,揍他!“拳打腳踢,讓愣頭青爬在地上只有哎喲喲找牙的份。山東人的耿直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潛在的習性。眼里揉不進沙子,看不進不平事,凡事都想較個真。較真的結果,未必都能贏,也有可能被別人揍得鼻青臉腫,但依然不求饒,仍然充好漢,真個天不怕地不怕,頭掉了不過是個碗大的疤。山東人寧愿打架也不愿意吵架,吵架費口舌,本來就那么些道理還得跟人講來講去,講到最后搞得大家糊里糊涂,還不如打上一架,把事情擺平。
反正只要山東人看不順眼的事情,嘴上必須說出來。如果憋上一兩天,他能郁悶得不成樣子。容易交朋友的山東人,有時候也因為耿直容易得罪朋友。
在很多人看來,山東人的耿直其實可以看做是不夠靈活,不懂變通。或許,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眼里揉不進沙子,也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耿直就是不矯揉,不造作,不隱藏,應該說什么就說什么,不應該說什么絕對不會說。為朋友就要兩脅插刀,作自己就不虧待內心。
山東出好漢,一部《水滸傳》即是為好漢們立下的傳記。此書一出,山東好漢無人爭鋒,“好漢”一詞留在山東再也走不出去,令諸多其它省份好漢暗地里非常不爽。
“好漢“一詞,冠諸于山東人身上,并非浪得虛名。除了熱情豪爽之外,尊老愛幼,善待朋友,保護婦女,此等諸般美好品質在“握“,不是好漢又是什么?所謂“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正是山東人行俠仗義的精確寫照。
歷史上最有名的好漢是濟南人秦瓊,此人身份只是大明府一普通捕頭,但行俠仗義,樂于助人,廣結江湖朋友,資助落難英雄,號稱“賽專諸,似孟嘗,神拳太保,雙锏大將,拳打山東六府,馬踏黃河兩岸“,一時被江湖中人尊稱為“老大“。從實際情況看,他在武藝上的實力與精湛程度都不在最優秀之例。但為什么受到眾人的擁戴呢?關鍵還是人格力量起了作用。
而《水滸傳》里的108將,絕大多數亦是山東人氏。而首領宋江,只是縣衙里的一個押司,之所以得到眾人的擁護而成為眾將之首,亦是人格力量在起作用。
古代的好漢們實在數不勝數。而現代,好漢的產量也層出不窮。
現代史上最著名的山東好漢當算張自忠將軍。這位曾使倭寇喪膽的抗日名將,被日本人稱之為“中國第一男子漢“。這個說法也許可笑,然而可以理解,因為他們怕他。面對當時中國軍隊更多無能的敗績,張將軍用鮮血和智慧,在喜峰口、盧溝橋、臺兒莊、十里長山,給予日寇以堅決的痛擊,用幾次漂亮的“大捷“,維持了國家的尊嚴,堅硬了國人的骨氣,挺直了民族的腰板。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登上泰山,你所能感到那種博大寬廣就是山東人的胸懷!
山東人粗獷剽悍,很有些草莽氣概,勇于抗爭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中有叛逆的因素。所以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大多數都有山東人的身影。
劉曉雨就是山東大漢的典型代表,忠誠老實厚道耿直,講信用重情義。
或許正是因為劉曉雨有著山東大漢的氣概,才讓元媛這么多年對劉曉雨一直藕斷絲連。
相對劉曉雨,元媛的命還算可以,命好的人,往往會身在福中不知福。
元媛的祖籍是湖南鳳凰古城附近的苗族人士,元媛身上充滿了南方人的靈性,也烙印著湖南人應有的性格。
元媛有著湖南人刀剛火辣的性格,湖南人的性格特點至少有以下十個方面:
一、質樸,務實而不務虛;
二、倔強,又謂“霸蠻”,頭撞南墻而不回;
三、傲岸,不拘細行瑣德;
四、堅韌執著,屢敗屢戰,不勝不歸;
五、剛健,勇于任事,銳意進取,敢為天下先;
六、自信,天降大任,舍我其誰,當仁不讓;
七、好學,雖武將亦能折節讀書,求知欲旺盛;
八、任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疾惡如仇,鋤強扶弱;
九、特立獨行,具有獨立自由的思想和堅強不磨的志節,喜歡別出心裁,標新立異;
十一、不怕死,不要命,老子不信邪,要死卵朝天,不死變神仙,舍得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在最無退路時舍身忘死。
湖南人的性格特點,元媛身上幾乎都有。
說起元媛是湖南人,又不得不說湖南人的風土人情,
湖南人能說會道,語言豐富得像個雜貨鋪,什么事物,到了湖南人嘴里,都會變得聲色俱全,即使是罵人的俚語,也夾雜著頗多的味道。比如說一個人“傻氣”,硬要說成是“寶氣”,外地人聽了,還以為是在夸他,可見湖南人語言上的技巧。乃至“寶里寶氣”,顯然把語氣的氛圍加強了不少,比起“傻頭傻腦”或“笨手笨腳”要有滋有味得多了。
湖南人說話,還喜歡在字上加個形容詞,說來更是饒有趣味。比如說,紅,要說成“通紅”;白,要說成“嫩白”;黑,要說成“漆黑”;藍,要說成“汪藍”;香,要說成“噴香”,臭,要說成“膀臭”。總之,是要把詞語表達得更充分些,才覺得有意思。
如果兩個湖南人在異地他鄉不期而遇,頭句話一定會問:“在哪里發財?”然后拍著膀子就稱兄道弟起來,這在湖南人嘴里是“滿哥”。的確,湖南人說話,講究形象生動,不把味過足決不罷休。一個外地人曾經這樣描敘湖南人吵架的情景:看湖南人吵架,就像是在辯論,就像是在斗理,更像是兩口子躲在房里說悄悄話。湖南人的語言藝術,宛如江南三月的綿綿細雨,話多卻不傷人。
湖南人的吃飯特點:
光說不會吃不是湖南人,在湖南,幾個老朋友相聚,頭件事是找個街頭的小攤,撮一頓去,稱之為“漫酒”。于是一邊吃,一邊聊,氣氛自然就融洽了,最主要的還是過哪個癮,什么癮?辣椒癮。
事實上,湖南人吃辣椒,就與性格上有些相近。熱情、干脆、麻利,絕不拖泥帶水。而且,吃辣椒還有一番講究,要頭大腳尖,勁足味重,辣得嘴里能冒出火來。
據說,在湖南人的菜譜里,什么都可以缺,惟獨辣椒少不了,何況已經辣出了水平,辣出了藝術。煎、炸、蒸、煮、炒,樣樣俱全。湘妹子亦稱之“辣妹子”,倒不是說她們潑辣,其實湘妹子溫婉嬌柔,只是她們嘴上不饒人,所謂“辣椒口豆腐心”。湘妹子名聲在外,多少也沾了湖南人會吃辣椒的光。
游玩喜好
湖南人稱“玩”為“耍”,有一個重要特點,那就是要玩出點花樣來,要玩得與眾不同。比如漂流,湖南有天下第一漂的猛洞河。門票上印的兩句話,就頗值得玩味,“來猛洞河,與水對話”。分明蘊藏著湖南人骨子里那種豪情壯志。追求生死時速的快感,飛越無垠的興奮感,絕處逢生的成就感,這就是湖南人玩出的刺激。
當然,湖南人也有文靜的一面,喜歡泡茶館。不光為的是喝茶,而是玩。吟詩作對,品茗對弈。湖南的茶館普遍建在樹木蓊郁的鬧市邊緣,鳥囀彈唱,花香撲鼻。湖南人懂得轉型,從動感玩到靜態,要玩就徹底玩個夠。
難怪有人說,湖南人無論去哪個地方,都能吃得開。顯而易見,這是因為湖南人善于找到展示自我的舞臺,也善于對自己的活法表達欣賞。
湖南精神:
勤勉質樸、務實篤行;內圣外王、經世致用;心憂天下、敢為人先;變通包容、開拓創新。
近現代文人湯增璧曾說:“湖南人士矜氣節而喜功名。”還有一些說法也是耳熟能詳的,比如:“湖南人流血不流淚,在中國近代史上,廣東人革命,浙江人出錢,湖南人流血。”又比如:“中國有三個半人,兩廣人算一個,浙江人算一個,湖南人算一個,山東人算半個。”
難怪劉曉雨對元媛窮追不舍,即便當備胎也心甘情愿,湘妹子就是了不起。
湘妹子元媛還是很自信的,即使在全國排不上第一,前幾名還是有戲的。皮膚是沒有說的,湘妹子元媛的皮膚養得白嫩白嫩。
湘妹子元媛,個子不高也是小巧玲瓏,更有風味。
湘妹子元媛也很會打扮,元媛穿得真時髦,大膽,而且還不俗氣。
加上南方的水土,元媛身段苗條,魔鬼身材。
元媛經常特別自豪地說:誰說我們湘妹子不漂亮?是你們沒有欣賞能力!
湘妹子元媛還會非常不當回事地說,漂亮算什么,我們是全國有名的多情。漂亮又當不了飯吃,多情才能網羅天下好男人。
湘妹子元媛不會講究含蓄,愛就愛,死去活來也要愛,不愛就是不愛。
元媛也毫不隱瞞心中的想法,看中了你的錢,還是看中了你的房子,或者光是你這個人的幽默吸引了她,或者甚至是你的窮對她有吸引力。
元媛的要求不像北京、上海的姑娘們那樣,是時代的“陰晴表”、“溫度計”。
北京和上海姑娘常把情愛的目光盯視在“當代英雄”的身上。
“文革“期間,“全國人民學解放軍”的時候,解放軍是她們的第一選擇;“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的口號響徹云霄,國營大廠的技術工人便成了時髦的選擇。
“文革”過后,倩女們把目光轉向了知識分子;“出國熱”,使她們青睞有海外關系的男人;商海大潮,使外企職員和形形色色的老板炙手可熱。而且絕對喜歡情調,依然需要情愛的氣氛。
而湘妹子元媛特別的敢愛敢恨,似乎不是特別的功利,元媛要是看上一個男人,絕對是非理性成分特別多。
在市場經濟如此發達的今天,湘妹子也不會理會找對象一定要有房有車,元媛說:“只要感覺到了,窮得一條褲子也要跟他走。”
山東大漢對湖南女孩不外乎兩種稱呼:一謂湘妹子;二謂辣妹子。
湖南的青山綠水終日伴隨著湘女的成長,靈秀之氣是必然種植于生命之中的。她們大多有紅椒一般的火辣性格,苗條俊美,加上聰慧,勤快大方,加上多情,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湘女多情自古而然?很多人不知道湘女多情是怎么來的,或者認為是空穴來風,或者覺得是湖南人坐井觀天,在自己夸自己,或者認為會不會是因為電視里面那幾個湖南籍的歌唱明星制造的煙幕彈。
當湘妹子遇見山東大漢,不只是情感火花的碰撞,更是湘魯文化差異的碰撞。
元媛是湘妹子,劉曉雨是山東大漢。
二〇一七,我們繼續關注湘妹子與山東大漢的情感故事。
【未完待續】
—————————————————
聲明:本小說在創作過程中難免出現不足之處或錯誤,若文中有錯誤,請您批評指正;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作家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