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專心致志薇侍主 妾逃殉一念之誤
“仆聞之:修身者,智之符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與者,義之表也;恥辱者,勇之決也;立名者,行之極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瞻基知此意否?”朱瞻基與皇爺真請假,屈尊陪伴有恙沒明確身份的孫若薇。皇朝派別之爭,朱瞻基堅決地站在姥的一派。孫若薇雖知道朱瞻基解決不了此問題,可也愿朱瞻基有此明朗的態度。此事如同把孫若薇從海岸邊,一下推到波濤洶涌的海浪中般,時隱時現沉浮在一望無際的海面,在絕望中覓求人生婚姻的一線生機。朱瞻基如飄忽在海面的一葉小舟,從洶涌的波浪中駛來!孫若薇必須靠近并著力抓住,且要侍奉好瞻基主子。吃完早飯由周小妞陪著,孫若薇邊走邊說著事先備好的短文,讓朱瞻基為其釋解而問。
“你考我?”朱瞻基驚未答而笑地說。
“專心致志,薇侍主!成語出處《孟子?告子上》:心神專一,注意力集中。”人不輕狂枉少年!孫若薇知自己非金枝玉葉,也沒必要敝帚千金,為爭嫡妻之位,與朱瞻基要并駕齊驅地前走,在其面前想先張狂些,定要努力使自己成為朱瞻基的鳳友鸞交。朱瞻基是皇朝主子,孫若薇釋放出恭維言行,強顏歡笑地說。
“好!”朱瞻基興奮地說。
“請主釋解?”孫若薇與朱瞻基通過幾年時間的接觸,也一同聽夏大學士的授課,知道朱瞻基知識多且也較全。孫若薇為彌補自己的不足,夜以繼日地學習。也常讓周小妞陪著背著朱瞻基,與夏大學士去探討些課題中深奧的知識。不僅如此,孫若薇還勃然奮勵地深入研究大學士授課的內容,及相關的課外讀物,力求與日俱增自己的知識,與朱瞻基能在同一知識層面上。朱瞻基是做事嚴謹之類型人,且舉止端莊大方。孫若薇與母親學得謹慎、穩重,也近了此類型。但為達到冥思苦想設計出來的目的,竟炫耀性故意激勵地笑說。
“我就知道,你準考我!”朱瞻基看一眼孫若薇,琢磨啥事般笑地說。
“心有靈犀一點通!”周小妞靠近孫若薇地走著,眼睛瞇笑瞥一眼朱瞻基,故意插話笑地說。
“對!我昨晚溫習過的,知此段話意是:‘我聽說,修身養性,是智慧的象征;樂于施舍財物幫助人,是仁的開端;知道怎樣對待取舍,是正義的表現;懂得恥辱,是勇敢的先決條件;樹立美名,是品行的最高標準。士具有這五種品德,然后才可立身于世,列于君子之林。’可對否?另外,咱倆在學習上,要松蘿共倚!”朱瞻基也故意笑地說。
“然!文何人所言?”成語釋義:蘿:寄生于松樹上的能爬蔓的植物;倚:靠著。像松與蘿那樣相互依存。比喻夫婦和睦融洽。
孫若薇一聽朱瞻基用成語暗示,在朱瞻基心里,與孫若薇已是夫妻?孫若薇斜眼周小妞興奮想著笑地問。
“司馬遷《史記》中:《報任安書》內句。剛學了幾天,我有那大忘性?”朱瞻基裸露出對記憶和對課文釋義較滿意的表情,并看一眼周小妞。周回避著朱瞻基的目光。朱瞻基看向孫若薇一臉的自豪得意的樣子笑地說。
“咱今天不玩《彈球》,坐哪聊一會?”幾人來到一個專供宮人娛樂的很大的場所,張姨和郭姨幾孩,由侍女看著在不遠處玩耍著。孫若薇瞥一眼尾隨的周小妞和保鏢,笑看向朱瞻基地問。
“在哪?”朱瞻基未答而笑地問。
“咱在這!”拉朱瞻基到一邊,孫若薇脫下外罩衣鋪在地上,沖朱瞻基笑說。鄺野、陳三、肖四、穆五、邵六等保鏢和侍女周小妞離他倆有一段距離,就蹲在了不遠處閑聊。
“行!我愿與你在一起,皇爺話我也得聽。”和孫若薇坐在地上,朱瞻基笑說。
“是!選太孫嫡妻,皇朝為啥停?”朝臣那天在朝堂議論皇太孫嫡妻事,皇帝上朝事先無此議題,但有人提議,皇帝打了岔。孫若薇聽說后,想借玩的機會,尋源討本地打聽選皇太孫嫡妻的消息。朱瞻基是請假來陪玩的。孫若薇要借水推船促進定嫡妻事!朱瞻基是一位可信賴的好男人!這一點重于泰山,也得到了母親的心服首肯,也是孫若薇“待在太子家”的主要原因。再說,朱瞻基和太子一家人,恭而有禮、善氣迎人地待客,也是留住孫若薇的次要原因。否則,孫若薇會學譚娟逃之夭夭。朱瞻基說支持姥一派,有啥好辦法?孫若薇感到希望渺茫地問。
“選嫡妻是皇爺說。我父親那天一提,楊士奇異議:‘選皇孫嫡妻,是朝中大事,應該若合符節地占卜求方位!’有臣反對楊士奇占卜求方位觀點說:‘那是迷信,永樂年初,皇朝已廢嗜佛之風!’楊士奇立馬駁斥反對聲說:《孟子?離婁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揆,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當于宰相之職。如:揆路(宰相之位,內閣);揆衡(宰相)。”
“啊…”反對聲無語地啊。
“‘皇太孫是皇位法定子嗣,嫡妻似如宰相職,理應請示上天,楊士奇仍固執己見地說。皇爺就放了下來。”朱瞻基看著孫若薇想著地說。
“楊士奇想結幫拉派,皇朝應注意!”楊士奇為啥從中搗亂,肯定是他家或是親近人要爭嫡妻位。楊士奇拉一派勢力,想維護自己長遠利益,孫若薇很生氣地提示。
“你放心,嫡妻之位,永遠是你的!”朱瞻基誠懇地說。
“真的?”孫若薇一聽表明心跡地問。朱瞻基已說過此不算數的話,孫若薇雖心里清楚,但聽此話心也痛快而笑地問。
“真的!咱說點別的……”皇朝太多的事,思州來報有叛亂苗頭。皇爺為營建北京,向庶民征收木材……朱瞻基說這些話時,孫若薇有時在聽,有時不聽,只是“嗯”“啊”地應付。孫若薇現在盼兩件事:一是能定下來嫡妻身份,二是找到劫匪案漏網之魚。
“報!小的不好意思,昌盛大太監請少主回東宮。”鄺野大使兼保鏢近前一臉歉意地說。
“咱走吧?”朱瞻基一聽,問孫若薇。
“好!”昌盛是在皇帝身邊的大太監,孫若薇沒聽過朱瞻基說昌盛有啥事,看朱瞻基的臉也有疑惑,但也還是站起拉著朱瞻基地回走。孫若薇等一行人一進東宮,見站在不遠處一女人和手拿佛塵的昌盛。女人20左右歲,眼神慌亂地看向進來的人。孫若薇打量著此女。昌盛在皇帝身邊做事,能找朱瞻基做啥?孫若薇此時心想是多聞闕疑,是父母教的謙虛謹慎的求識態度。昌盛主動拉朱瞻基到一邊,小聲叨咕幾句,回看一眼那女人,一揮手地走了。女人想說話沒說出,無奈地看向走去的昌盛,又看向了朱瞻基。朱瞻基走近并沖孫若薇和那女人說
“咱進客廳吧。”
“我大哥說啥?”仨人一起進朱瞻基客廳,保鏢和侍女站在門外,客廳有圍成圓圈座態的椅子,主座位前有小茶桌上放著茶具。朱瞻基坐在主座位椅上,讓孫若薇坐在離他近的椅位。也說讓那女人坐下,女人沒坐站在朱瞻基對面,急不可待地問。
“你想說的,可與我說。”朱瞻基看一眼孫若薇,沖那女人笑說。
“我不愿陪葬,你能管?”女人笑問。
“我不能!她能解決,是我媳婦,我們就差結婚了!”朱瞻基一聽,推事給孫若薇,站起要往外走地說。
“你要走?”女人急地問。
“我解決不了!”朱瞻基頭沒回說著地出了去。
“妾逃殉,一念之差,不該來!”女人后悔地說。
“你是妾?”孫若薇問。
“是的!”女人說。
“你與我說,我更解決不了。”成語出自宋?曾慥 《類說》。意思是一個念頭的差錯。孫若薇想著地說。
“皇長孫脾氣不小。我就與你說吧,昌盛是大太監,不是要命事都能辦到。我求皇帝,是想保命……”女人坐在座上,用不許外口氣地說:昌盛一家八口人,其中有父母,哥昌盛和弟叫昌帥。昌盛看上個姑娘,姑娘嫌他家窮,甩了昌盛。昌盛一賭氣,進宮閹割當了太監,一人頂哥倆用了。昌帥是呆傻,仰仗哥昌盛權勢,娶仨房妻妾,但都沒生育。此女是第四房妾。昌盛通過皇帝給傻弟,先后弄到掛閑職的四品大吏,凈呆傻死了。父母都六十多歲,是白發人在送黑發人呀!昌家到昌盛輩無后連個丫頭皆無。昌盛父母絕望到了欲哭無淚的地步。按皇朝人殉制,昌帥進墓可陪葬妾。昌帥四位妻妾,一律得陪葬。第四妾是昌盛買來給昌帥當的妾,與昌家原定有不陪葬議契,故來請皇帝評理裁判。
“太祖駕崩,人殉是先例。永樂年間,京城偶有臣死,執刑衛士監管,妾都被殉葬了。妾想逃殉,應斂影逃形,不應找皇帝!”孫若薇想著地說
“姚廣孝是我舅老爺,給皇帝透過信!”第四妾一臉自信地說。
“能行?”姚廣孝與譚太子妃,有親戚關系,是朱棣靖難的功臣。朱瞻基說過的,孫若薇疑惑地問。
“我所以來找……”第四妾正說著,東廠倆執刑衛士進來,架住四妾胳膊,就要往外走。
“你們要干啥?”四妾急地問。
“皇帝口諭,四妾去陪葬!”沒容第四妾再說,衛士生拉硬扯地架著往外走去。
“妹子!讓皇長孫救我!”第四妾被拖著掙扎著不愿去,絕望地沖孫若薇哭喊著。孫若薇看著被拖走的第四妾,大腦茫然無措地出現一片空白。皇帝讓妾陪葬,為啥讓昌盛來找皇太孫,直接扣留昌盛府,不更省事?孫若薇的心寒冷到了冰點!妾一念之差,誤入險境。孫若薇盼截殉幫,能救走第四妾。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