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jié) 二人是狹路相逢 求生害仁嬪阻止
周小妞休假回來,聽說哥被舉報是漏網(wǎng)之魚,憋著怒氣等到遷都后,拉哥到孫嬪客廳質(zhì)問。周小牛說出不為人知的秘密:(紀昀運一批木材,雇司中鏢局給車當(dāng)保鏢。木材是萬有縣令和紀昀兩人的,(萬縣令委托兒子萬年吼參加。)周小牛被萬年吼所雇,與保鏢一同押車。萬年吼和周小牛從王鈺先生不在永城教書后開始逃學(xué),時間不長的萬年吼不上學(xué)跑起買賣,后拉周小牛也不上學(xué)替父看小攤。
“嘿哈哈!這小破攤一天掙不了幾文銅錢,咱倆一起干。”這天,萬年吼近前咋咋呼呼地說。
“二人是,狹路相逢!”周小牛笑說。
“何意?”萬年吼問。
“在窄路上相遇,沒地方可讓,后多用指仇人相見,不肯放過對方。成語出處漢?樂府詩《相逢行》,咱在學(xué)堂時,見面就掐,一起能干好啥事?”周小牛笑地說。
“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待,有個典故,咱學(xué)過就不說了!”萬年吼哈笑地說。
“家沒本錢,我能干啥?”心里揣摩著有啥用意的萬年吼,周小牛蔫蔫笑地問。
“嘿哈哈!跟我干,你不出本錢,保賺不賠!”萬年吼說。
“我一身窮酸像,能談啥買賣?”周小牛正蠅營鼠窺找脫貧出路,萬年吼送上了門來。周小牛揣摩萬年吼想法,在大惱胡思亂想地笑著,并拉萬年吼坐在攤前櫈上聊。
“你買身外衣,不就得了?”看著周小牛,萬年吼笑哈哈地說。
“你給銀子?”周小牛仍蔫蔫笑地問。
“你父母親這摳,買套衣銀都沒?好好!我借給你,你有了得還我!嘿哈哈真是的!”萬年吼嘿哈哈地說,給了周小牛十兩銀,并說有銀再還的話。萬年吼雇傭周小牛幫忙運木材,周小牛跟萬年吼跑腿拎包跑前跑后的,做著無本買賣掙工銀。周小牛隨時編個理由,摳出自己的工銀。這是縣府罰沒濫砍亂伐,沒入賬的一批木材。他倆押運過幾次都是押運人拿縣府官文過知府設(shè)的一關(guān)口,遞上官文沒攔過。萬縣令被免職臨走時與紀昀說好,兒子萬年吼留下辦理木材事,萬年吼承接他爸萬縣令與紀昀合作的股。木材運到古城經(jīng)銷商手,紀昀和萬年吼會得一筆銀兩。銀除去管理人等雜費開支外,二人事先說好是對半平分的。以前走過幾次這樣的木材,都是萬年吼領(lǐng)著周小牛和紀昀雇來的司中家鏢局的保鏢,回到永城與紀昀要押運的工銀,紀昀把保鏢工銀都是交給周小牛。周小牛扣除自己的工銀,剩下的就給了保鏢,沒白跑也就行了。這是最后一次,正趕皇朝有圣旨,征收木材營建北京城。在押運過程中,木材剛到關(guān)口就被沒收扣下了。紀昀找關(guān)系想疏通木材,萬年吼因拉肚子沒去,紀昀拉周小牛一起去的。紀昀說網(wǎng)目不疏就回來了,木材被沒收,白搭了保鏢工錢。萬年吼一聽扁擔(dān)沒扎,兩頭塌,是自己失算,一無所獲。萬年吼懷疑私賣木材分了銀的紀銀昀和周小牛。這時,司中劫匪案發(fā)被誅十族,紀昀受牽連被押進大牢。萬年吼拉周小牛到大牢找紀昀。紀昀因被割舌不能說話,他倆啥也沒找來。司中等人也包括紀昀,時間不長都被皇朝處決了。萬年吼問周小牛要那十兩借銀。周小牛跟著跑腿那長時間,萬年吼那點借銀不應(yīng)該要,周小牛想萬年吼又沒證據(jù),就如此一說,愣不給萬年吼了!萬年吼瞠目結(jié)舌,與周小牛只好分道揚鑣。二人就這樣產(chǎn)生了過結(jié)。周小牛沒想到,在東廠碰到萬年吼,二人還真是狹路相逢,萬年吼竟用押運木材事來害周小牛。周小牛與王翱說了與萬年吼的過結(jié),王翺與朱瞻基匯報了,但萬年吼卻沒寫啥的材料。周小牛在遷都前想與孫嬪說,一直沒找到適時應(yīng)務(wù)的機會,就拖到了今天。昨晚,萬年吼借提刑事犯人機會,竟放跑了即墨、壽光、諸城和膠州的四個縣令,自己也一起不辭而別。說周小牛是漏網(wǎng)之魚,萬年吼卻消失了。王翱稟報了皇帝。皇帝又在研究去漠北事。孫嬪相信了周小牛話,周小牛是個詭秘莫測的人。萬年吼在學(xué)堂瞎咋呼,可比周小牛似乎差點。周小牛許得了木材銀?孫嬪聽完周小牛表述想著。周小牛一轉(zhuǎn)話題地說:
“孫妹、妞妹,我改了名字。”
“改名?”二人問。
“王翱給改給的,我叫周干。王大人說我挺能干,改叫周干吧。我覺得挺好,就同意了。東廠人,我都告訴了,你們見熟人,也可口耳相傳。”周干一臉愉悅地說。
“周干!父親叫周可,你叫周干?不行不行!父親知道肯定罵你。”周小妞急地說。
“永樂十七年(1419年)六月,遼東總兵劉江(冒父名)率馬、步軍,消滅全部登陸倭寇兩千余人。此戰(zhàn)系明朝望海堝之戰(zhàn),抗倭首次大捷。劉江以此功被皇帝封為廣寧伯,皇帝又給劉江更名為劉榮。實際遼寧總兵劉江是父親,劉江的兒子叫劉榮。這不是一樣嗎?名字只是人的代號,人事代謝一樣。”周小牛笑地說。
“我就管你,叫周干了。”孫嬪一想,也覺得有理,就笑地說。
“妞妹也叫。父親知道了,也不會說。咱掙銀子,孝敬二老就行。咱不說此話了,你倆在說啥?”周小牛轉(zhuǎn)移話題,付之一笑地問。
“給胡善祥看孕像的先生有準?”孫嬪想著另一件事,胡善祥懷了孕,若生個小子,孫嬪可就真完了。支持派有人和寧小贏說的一樣,給胡善祥制造一起流產(chǎn)禍事。孫嬪及時地阻止了害人損招,不做害人的事。胡善祥真生個小子是天意,孫嬪也無話可說。請一個看孕婦的郎中,以看病為名看自己身體。郎中又去給胡善祥進行檢查,孫嬪表面是對胡善祥關(guān)心。兩個郎中都說,胡善祥肯定生丫頭。先一個是姐(大媽閨女)公公,是把脈很準的老郎中,給孕婦檢查有一套,是孫嬪絕對信得過的人。就是最后一個,肖四給找的,孫嬪懷疑有誤地問。
“準!”周小妞說。
“你們說啥準?”周干(王翱給周小牛改的新名)看一眼周小妞仍笑地問。
“胡善祥生男生女?你說說看。”孫嬪笑地問。
“我哥知道啥,大男人未結(jié)婚。”周小妞瞥一眼周干地說。
“你還別說。我在永城街頭,拜師傅學(xué)看孕相,是祖上真?zhèn)鞯慕^技。胡妃孕是生女相!妞妹去看,胡善祥肯有仨特征:一是體沒胖,腳且腫。二是反應(yīng)重,且喜辣。三是胎偏右,且懶惰。她是懷女孩象征。我竭力虔心地拜師后,師傅才傳給我的!我那天一看,胡妃就是此狀態(tài)。”周干竟一臉肯定地說。
“我哥說的,有點意思。別人也如此說過。”周小妞笑說。
“小的說過,孫主幫小的,小的肝腦涂地效忠孫主,您實在不放心,小的背后找人,給胡妃那個!”周干看一眼門口,手一下比劃殺人動作很是神秘地說。
“求生害仁,嬪阻止!你們知此成語?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wèi)靈公》。指因謀求活命而有傷仁德,你可別亂來!”有出損招制造車禍的,給孫嬪嚇得不得了。孫嬪一聽周干話,心嚇得要跳出來。在父母親的教導(dǎo)下,決心順其自然地走,不愿做求生害仁的事,要做個善良的女人。孫嬪急如星火地說。
“王翱是個好官,也是個清官。孫主知道?”一看孫嬪的態(tài)度,周干又轉(zhuǎn)移話題笑地問。
“我聽過《一兜蜜》的故事,是說王翱的。”孫嬪笑說。
“孫主說過,王翱是清官!”周小妞也說。
“你們知道的,我就不講了,講王翱《跑馬圈地》事。王翱出身貧苦,身居官位,心系庶民疾苦……”周干笑地說起王翱是鹽山(今河北省鹽山縣王帽圈村)人。古鹽山(今黃驊縣) ,羊三木村東有一塊地,方圓不到二、三百米的堿疙瘩。它是近海灘涂荒堿野洼,常年寸草不生的地叫“天官地”。王翱“跑馬圈地”故事,就發(fā)生在那。王翱在東廠辦案有功,被皇上封為“吏部官”仍在東廠做事。王翱回到家,全家歡天喜地。王翱卻心事重重,一家人好生納悶。原來,皇上不光給王翱封官還封地。賜給他一匹棗紅駿馬,并開封地會,讓他揚鞭打馬,馬跑到哪里,那塊地就歸他所有。封地會給百姓增加負擔(dān)。王翱若不從又屬抗旨,是不遵忤逆犯上。常言道:“窮人三件寶:丑妻、薄地、破棉襖。”地是百姓命根!王翱本莊稼漢出身,得了官祿,怎忘了百姓?王翱左右為難地倒剪雙手在室踱步。第二天,王翱備百丈長繩騎御賜高頭大馬,到了不見兔子的大堿洼鹽山,這本是苦海沿邊遍地都是鹽堿。羊三木村一帶更是不毛之地,白茫茫一片堿地。多年來流傳一首歌謠:‘野洼數(shù)百里,一望盡荒涼;千里鹽堿地,餓死兔和狼’。王翱在羊三木村東下馬,命人楔一個鐵橛,用長繩拴上馬韁,照著馬屁股啪啪兩鞭子,那駿馬揚鬃奮蹄圍著鐵橛飛跑起來。老百姓見了,不知干啥便問差役。差役說:‘王天官跑馬揀 ( 堿 ) 地哩。’那里的黎民百姓,從此更加地敬佩王翱了。王翱后來隨皇上,一起去巡視到了王翱的家鄉(xiāng)——鹽山。地鹽堿如同霜雪,到處是黃須菜、小狗棵,很少有莊稼。皇帝到王帽圈村見,王翱的房舍,簡陋破舊。土房土屋,連磚都沒且還沒梁。皇上很吃驚,指房頂說:‘愛卿,你這沒梁(糧)?’王翱聽了,靈機一動,趕緊叩頭道:‘謝主隆恩。鹽山苦海沿邊,不生五谷,臣謝萬歲,免征錢糧。’皇帝見王翱機智,此地確實貧困,皇帝就答應(yīng),從今免征了錢糧。孫嬪一聽,很是敬佩機智的王翱!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