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沿波討源妃見嬪 尤思涉瓜李之嫌
“沿波討源,妃見嬪!”吳秀紅有身孕是陳三的。孫嬪叫人找來陳三,陳三先是死不認賬:一是怕影響剛被提拔的官位。二是家給包辦一童養媳,父母逼陳三與童養媳圓了房。在圓房當天,陳三沒與童養媳睡覺,趁黑夜逃出家,就回宮做事。雖說是如此,可在外場,童養媳也是陳三的媳婦。吳秀紅站在陳三的面前,陳三才只好直認不諱。孫嬪當時也很生氣,但又一想,陳三總在孫嬪身邊,沒出過啥的差錯,就原諒了陳三,想讓此事銷聲匿跡。陳三和吳秀紅相好,并愿結婚,陳三不愿與童養媳成婚。孫嬪不想治二人罪,也沒往外聲張。陳三愿出點銀子平息此事。石亨受孫嬪派遣,去了童養媳媽家,童養媳媽家收了陳三銀兩,把童養媳領回家。孫嬪編了個理由,給吳秀紅放了長假,吳秀紅回家生完孩,再回宮做事。陳三和秀紅很感謝寬容、大度的孫嬪。否則,二人的行為如稟報皇上,不僅得被開除,皇朝且可治二人和奸之罪。陳三和吳秀紅就這樣,保住了工職,神不知鬼不覺地結了婚。倆人比肖四和周小妞,認識得晚些,發展得速度,并突飛猛進。孫嬪正想著此事,迎來了胡太子妃,一起進小客廳,二人落了座,胡善祥笑地說。
“胡姐有何賜教,請說來!吳慧敏上茶!”孫嬪想著成語釋義地說。
“嗻!”吳慧敏應著,去倒茶水。
“本宮多次耳聞,孫妹能干,受婆稱贊。婆讓本宮,向妹學習,姐哪敢賜教?”胡太子妃環視一下小客廳,同時曲意逢迎笑地說。
“妹是小家民女,孤陋寡聞,如有要好成歉,敬請胡姐海涵!姐向妹學啥。”孫嬪看平淡臉中表現出一種嫉妒的胡善祥,有點狐疑不解,太子妃嫉妒太子嬪?婆真會說話,還讓胡妃向孫嬪學習。若不是胡擠占妃位,孫嬪如是妃位定會比胡強。胡妃坐上了此位還來向孫嬪學習?胡不是來取笑于孫嬪吧?孫嬪警惕地看著胡的臉,故意笑說著地問。
“妹管理日雜事,井井有條,特別管理侍女,婆很是贊賞!”胡善祥笑著的臉,仍露出一絲同類相妒神情地說。
“事是太子所托,胡姐是干大事之人,卻在彌月里。妹干此等繁雜瑣事,姐有何好學?”胡善祥絕不是來學啥,嫉妒中裸露出幾絲無奈,無奈是內心空虛的表現。人呆在室內無所事事,還怕因此而失去所希望的啥目標!胡善祥自嘆匏瓜之懸之苦呀!和孫嬪剛進宮,朱瞻基又在漠北一樣。孫嬪那時在皇宮沒幾張熟面孔,總覺得無所適從,又怕一時言行的紕漏,會喪失與朱瞻基見面的機會,深知學如不及,實有猶恐失之之感!孫嬪現在受朱瞻基之托,只是干了自己力所能及事。張皇后當太子妃時,郭貴妃就干這些日雜的事。胡太子妃怕喪失在朱瞻基太子心里的地位,才跑來觀察孫嬪的行為?孫嬪琢磨著試探性地,觀察胡善祥此行目的地說。
“本宮昏聵無能,能干啥大事,就是干啥事,太子漠不關心!”胡善祥莫無奈何地說。
“胡姐是太子妃!太子甚忙,無暇顧及。”孫嬪一聽此話,心里明白了。胡善祥是在找干事的門路,且怎樣干事,才能使朱瞻基高興。胡善祥沿波討源的目的,原來如此?此成語解釋: 沿流:順著水流。討源:探索源頭。循著水流尋找源頭。原比喻作文時由次要的寫到主要的,最后點出主題。后比喻探討事物的本末。成語出處晉?陸機《文賦》。孫嬪想著能有好的方法,會提供給胡善祥?辦法絕對有,孫嬪不能提供。太子如是孫一人的丈夫,孫嬪也許沒有問題,能指點一二。孫嬪心里卻有另一種想法,是被胡擠出妃位的人,那不是自己搬起石頭,要砸自己的腳?孫嬪絕不會當那種傻瓜。孫嬪懂得“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道理,于是如此一笑地說。
“保鏢職務的提升,穆五、邵六,為啥無名?二人與陳三、肖四,一齊供此職,且二人干得出類拔萃。石亨來是咱倆安保的主管。肖四是我安保的分管,共6人其中包括穆五、邵六。倆人老與我叨咕,皇朝提拔了肖四,為啥遺漏穆五、邵六?”胡善祥憂傷且愁悶地說。
“官吏升降,均由吏部考察,呈報圣上御批。此次未提,二人年輕,繼續努力唄!”一會本宮、一會本妃或是我的自稱,胡善祥的心里有點慌亂的跡象,不單是為探討使朱瞻基高興的門路,也是為倆保鏢沒被提升而來。父親講過“青蠅吊客”的成語,使孫明白一個道理,孫嬪才探討官吏升遷程序。胡不止缺乏與朱瞻基處事知識,也模糊官吏升遷程序。孫嬪一開始也不明白,多虧聽父親一次次地教誨,才有了此方面的知識。“青蠅吊客”典故:三國時期會稽人虞翻,在孫權手下任都尉,為人狂放不拘,敢于直言勸諫。該人醉酒罵張昭與孫權。孫權一氣之下,把他流放到交州。他在流放途中,潛心鉆研古籍,廣收門生。該人感慨自己,沒人可以交談,死后只有青蠅,作為吊唁的賓客。成語后來比喻,人生無一知己,畢生落落寡合、孤獨無友的地步!故此,孫嬪想多交知己,才走訪了楊榮、蹇義等,通過蹇義知道了仕途晉升的渠道,并幫助支持派人得到了提升。陳三、肖四、穆五、邵六,都是跟在孫嬪身邊的保鏢。胡善祥來了后,鄺野分工安排保鏢時,穆五、邵六看孫嬪沒發展前途,就主動要求給胡善祥當保鏢。鄺野背后告訴孫嬪的。孫嬪想著此事,心里很不舒服,看著心里有點亂的胡善祥,條條是道地說。
“吏部得考察?”胡善祥不解地問。
“是的。”胡善祥連這都不清楚,還想提拔誰?孫嬪用了好長一段的時間,才清楚了提拔的程序,走訪一些相關的人,贊嘆不已地舉薦。孫嬪提拔他們:一是知道信就活動,二是有好人幫忙。太子、楊榮、蹇義等支持派人,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沒有他們的支持,孫若薇一個太子嬪,啥權利皆無!孫嬪不想與胡善祥說此話題。胡善祥既然是來求教的,孫嬪就給出個話題,讓胡善祥自己琢磨吧!于是一笑地說:“胡姐想討太子悅,妹出個話題,太子肯定高興。”
“孫妹說。”胡善祥一聽孫嬪話,看著孫嬪興致勃發地說。
“仁宗皇帝,實行的是仁政,常與太子說,唐太宗話題。他們崇拜唐太宗。胡姐說此話題,太子會逸興云飛的!”孫嬪想起聽過仁宗和太子的談話,就隨意地說出一個話題。
“唐朝的皇帝么?本宮念幾年私塾,進宮后也沒學,唐太宗是第幾代皇帝,本宮凈忘了。”胡胡善祥尷尬地說。
“第二代皇帝。”胡善祥是缺乏知識的緣故,與朱瞻基沒啥話可說,孫嬪對胡善祥似乎有點憐憫之心。但真要說好此話題,得研究透徹唐代時期的事,才能與太子完美無缺地對話、交流、溝通。太子雖非飽讀詩書,也熟知唐代事,胡善祥只一知半節,真是勉為其難。夏原吉沒少給朱瞻基講唐代故事,孫嬪也在場聽課,于是想著一笑地說:“唐太宗主要成就:第一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使農民有安定生產,促進經濟的發展。第二政治上實行: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三省六部制的實行,使宰相的人數,比秦漢時期增多,便于皇帝控制。第三加強了國內漢族與少數民族的聯系,加強了對西北等地區的管轄,加強了與亞洲各國友好的往來。第四善于用人和納諫。這既是‘貞觀之治’,成因之一,也是其內容之一。他重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征、長孫無忌等能臣。第五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勞役。‘戒奢從簡’,唐太宗節制,自己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庶民負擔。胡姐圍著此內容,說出此類話題,太子會感興趣的。”孫嬪一下想著和朱瞻基聽夏原吉所授課的知識地說。
“妹對唐代,很是了解?”胡善祥的臉上仍幾多嫉妒,知易行難地問。
“我看過一些書籍,沒記多少,略知一二而已!”孫嬪看著如此表情的胡善祥,心理一下子生出幾多愉悅,故意裸漏輕松笑地說。
“報!尤思涉嫌滅門大案,已被押進大牢,求胡太子妃,找人前去搭救他。”金英進來沒顧及在場有孫嬪就沖胡善祥一笑地說完,又沖孫嬪一笑,以示見面的禮貌。
“尤思涉,瓜李之嫌!”胡善祥驚訝地問。
“是的!”金英說。
“尤思是誰?”瓜李之嫌釋義:瓜李:瓜田李下。比喻處在嫌疑的地位。出處《舊唐書?柳公權傳》成語故事北齊時期,學識淵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別人的錢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過兗州。老朋友兗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當地生產的白色絲綢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員之責,而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孫嬪聽周小妞說的,尤思像尤巡檢兒,孫嬪想核對也沒機會。這次來了機會。孫嬪以示還禮,沖金英一點頭,想著成語釋義及典故笑著地問
“我姑的兒,是表弟,他父尤太滑,剛調進京知府。尤思惹事生非,本宮得去看看。孫妹有時間,到姐那一敘。”胡善祥笑著說。
“好的!”孫嬪心里很痛快,沖生氣而走去的胡善祥背影,用輕松口氣地說。胡善祥說本宮倒是挺順口。孫嬪核實了,永城尤巡檢、尤思與胡善祥的關系。成語是說主動避嫌,遠離一些有爭議的人或事。尤思會被冤枉押進大牢么?孫嬪挺痛快地想著,一定要時刻注意此事發展的動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