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靚女截殉錄 第102節 兒歌是伐罪吊民 恭送禮不腆之

作者/儒卿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102節  兒歌是伐罪吊民  恭送禮不腆之儀

    《疾呼》兒歌

    舍命陪夫是妾母,眷戀小女成遺孤。

    成祖棄仁延殉制,庶民生死朝不顧。

    搖旗吶喊民抗殉,權貴昏庸追冥福。

    洪武永樂洪熙至,截殉聲聲民疾呼。

    仁宗仁政是訕嗑,豪杰宗愨影無蹤。

    翹首期盼孤女欲,嫁人莫與妾母同!

    “宗愨在哪里?小孤女在疾呼!”父親坐在太師椅上,聽孫嬪和蘭琴說了麗妃事,同情地留麗妃在商鋪。麗妃更名叫齊頎儷,協助蘭琴管理商鋪。麗妃說的那個逃殉人,孫嬪聽著像是堯梅,派陳三等保鏢去找。那客棧招待說,此人剛退客房走了。陳三幾人找幾趟街,沒找到就回了來。父親調戶部后,夏原吉尚書讓父親管理戶籍事,父親請假要來南京,想看一下孫家刺繡鋪鋪。夏原吉讓順便巡察南方就近知府戶籍情況。父親安排好家事后,想起在半路聽到的兒歌,拿出一張紙念著《疾呼》笑地說。

    “父親在哪聽的?”兒歌《疾呼》是孫嬪寫的。寧小贏不愿陪孫嬪來打官司,是遵照她師傅意,要干搭救小妾和孤女等截殉事。孫嬪《致皇帝一封信》、瘋婆上書,都先后被丟進了垃圾桶,仁宗皇帝揣著明白裝糊涂,就是不愿截或廢殉。孫嬪根據此情況,要給皇朝施壓,按寧小贏在街上說的順口溜,試編了此兒歌給寧小贏。孫嬪讓寧小贏找孤女在街上傳唱。孫嬪聽父親念著看眼蘭琴裝驚訝地問。

    “半路!”父親說。

    “誰寫?”蘭琴問。

    “兒歌是,伐罪吊民!皇朝會管。成語釋義:伐:討伐。吊:慰問。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它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語出南朝(梁)任方《百辟勸進今上箋》,皇朝不截或廢,兒歌罵人殉,是斥責皇朝!”父親一臉擔心,解釋成語地說。

    “兒歌寫得好!宗愨是誰?”蘭琴說著問。

    “宗愨字元干,南陽人。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所處時代,南北朝。出生地,南陽。主要成就:宗愨真成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將軍了。”父親知此人地說。

    “是的!”孫嬪附和。

    “兒歌寫的不錯!我和王彰順路,在相州吃便飯,幾個小孩竟唱此兒歌。你知道王彰?”父親接蘭琴話,笑問孫嬪。

    “王彰找過太子,我也見過。太子說過他……”孫嬪說王彰簡況:(1366—1427)字文昭,鄭州管城人。皇帝派他去山東以平價收購豐收糧食,由此以廉潔干練著稱,被提拔為吏科源士。他一年后被免除源士,改任給事中,經多次提拔后擔任山西左參政。永樂五年被任命為禮部侍郎。陜西爆發瘟疫,王彰奉旨祭祀西岳,新安百姓賣兒鬻女上繳賦稅。王彰上奏免除了賦稅,為百姓贖回被賣掉的兒女,改任右副都御史。王彰彈劾受賄枉法、文獻盜銀課(可能是收稅少報或漏報)御史陳孟旭,及金吾指揮李嚴驅逐母親不養老,都被判處死刑。永樂十一年王彰扈從皇帝北征。王彰母親80歲余矣,皇帝命王彰回鄉省親,賜他母親衣服金幣。告諭王彰:“君子做官不忘親屬,回家省親不忘君王。凡是你經過的地方,人民是否安居樂業,官吏是否有才能,都告訴我。”王彰回京后奏報很符合圣意,又過很久升遷為右都御史。皇帝在永樂十九年,遣廷臣二十六人巡行安撫天下,王彰與給事中王勵派去河南。大臣巡撫自己故鄉的,在整個明朝中,只有王彰和葉春。河南水災百姓多流亡,長吏不加體恤,王彰上奏罷黜貪婪刻薄者一百多人,取消十多次不是很重要的徭役。王彰的行為使流民返鄉,開糧庫賑濟災民,百姓很多因此而活命。王彰返回朝廷,永樂帝命王彰督餉北征。

    “孫叔和王彰一起來的?”蘭琴問。

    “是的。黃河泛濫淹開封,仁宗命王彰與都指揮李信,前往開封振恤。”父親說。

    “小孩唱兒歌,沒人組織么!”蘭琴笑問。

    “我們沒見。”父說。

    “巡察不管?”寧小贏到相州?小孩在京城說順口溜,在永樂年間被抓進牢,是楊榮給救出。孫嬪想著擔心地問。

    “小孩唱著行人圍觀,有人聽掉了淚,還給銅錢,以示憐憫。我倒沒聽說巡查管。”父親說。

    “孫大人!南京知府來人,找您的。”黃墡進來說。

    “請進!”按圣上旨意,戶部已下相關官文,洪武年間某些條例,各知府還要認真貫徹。父親要聽他們匯報。父親看眼蘭琴,蘭琴就去了老板室。父親愿孫嬪聽。孫嬪也怕回北京后,太子問此情況,孫嬪也想聽聽。孫嬪于是在室里等聽匯報。父親一笑地說。

    “南京知府,徐恭通判,給孫嬪主子、孫大人請安,二位吉祥!”父親坐在太師椅上,孫嬪坐在東面的椅位,徐恭走進東家室,施一禮笑地說。

    “徐通判免禮,坐下說話。”父親笑地說。

    “謝孫主,孫大人賜座!”徐恭看一眼平靜臉的孫嬪,并沒坐彬彬有禮笑地說。

    “貴知府貫徹,戶部規定如何?”父親笑地問。

    “南京知府府首,事必躬親,力度較大,嚴于戶部文旨,普查已無遺漏任何官文的內容。孫大人躬身小府,知府等屬下榮幸之至,特差遣小的,將所查之事,匯總成文書,敬請大人過目。”徐恭遞上匯總文書很恭敬地說。

    “南京知府,做事有序、穩妥,干得不錯。本人表示贊賞,吾定稟奏尚書,褒獎于你們。”皇朝在永樂十九年,按太祖戶籍管理的模式,進行過一次全國性的統計。戶部按照統一的格式印制表格,分發給各州縣,州縣把清單發給農戶,讓其如實填寫,再經過里甲轉交地方官府。官府核對后制成一式四本,其中黃色封面的一本,上交戶部。其余青色封面的三本,分別由省布政司、州、縣保管。各戶“憑此納糧當差”。這是洪武時期之后,皇朝每十年編造黃冊一次,永樂時期的延續。黃冊包括的內容具體而全面:人口數、姓名、性別、年齡、與戶主的關系、田地數、坐落地點、應交稅糧、房屋類型、間數、牲口頭數等。黃冊編制嚴格按照職業區分而成的,規定各類身份和戶籍是世襲和穩固的,匠入匠籍,兵入軍籍,民入民籍……編造無論在程序上,還是在項目上,比較全面。父親大概想著來的目的,看完文書看眼孫嬪笑地說。

    “孫大人,小的想請您給王振帶好。”徐恭看公務文書一交差,看眼孫嬪,沖孫嬪父親笑地說。

    “王振公公,你認識?”王振認識人不少,通過鄭和叫侄王山當差,又有位徐恭通判,給王振帶好。孫嬪想著插話笑地問。

    “王教官略通經書,做過教官,小的曾是他的學生。”徐恭笑說。

    “王振就在東宮,臣讓孫嬪代勞。”父親說。

    “小的多謝孫嬪主子代勞。”徐恭一笑說完沖外邊說:“狗崽拿來!”

    “小的給孫嬪主、孫嬪父親大人,徐恭大人施禮。”二狗和侍衛進來,施禮地說。

    “這是王……”父親一搬出永城,沒見過二狗,孫嬪起碼沒聽父親說過。父親一打疑遲,看眼徐恭笑地說。

    “他叫王山,是王振侄子,我習慣叫他狗崽!”徐恭有說有笑地說。

    “給徐大人!”二狗沖父親和孫嬪一笑,不在乎徐恭叫狗崽,叫侍衛遞給徐恭兩幅畫。

    “你們去吧!”徐手接過畫沖倆人說。

    “嗻!”倆人沖幾位點下頭出了去。

    “畫是吳道子的,吳是唐代名畫家:一副《送子天王圖》,一副《仕女圖》。《送子天王圖》,小的孝敬孫大人,《仕女圖》,敬請孫大人帶給王教官。離別多年,小的習慣叫王振為教官。”徐恭展畫在桌上,笑著給父親看。

    “你這是干啥?”父親驚地問。

    “恭送禮,不腆之儀!”徐恭恭敬笑說。

    “徐恭太客氣!成語解釋:腆:豐厚;儀:禮物。不豐厚的禮物。舊時送禮的謙辭。成語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孫嬪笑地解釋成語。

    “臣無功不受祿,王振的畫,臣定帶到。”父親笑說。

    “小的恭請您收下,也好請您代勞,咱以后,會后會有期!徐恭笑說著看眼孫嬪。孫嬪看向桌上畫,聽說過價值絕對不菲的兩幅畫,《送子天王圖》比《仕女圖》,價高出好多。

    “恭敬不如從命,臣就笑納?”父親笑問。

    “這就對了。小的以后去京城,可去貴府閑聊喝茶咧!”徐恭笑說。

    “臣歡迎光顧。”父親說著,送走了徐恭。父親知道吳道子:約686~760前后,中國唐代畫家,后改名道玄尊稱吳生,陽翟(今河南省禹縣)人。神龍年間(705~707),吳道子事逍遙公韋嗣立為小吏,景龍年間(707~710)任兗州瑕丘(今山東省滋陽縣)縣尉,不久堅辭而去。他以后浪跡東都洛陽,曾學書于張旭、賀知章,后專工畫,并在寺觀從事壁畫制作。開元年間(713~741),他被唐玄宗召入了禁中,為宮廷作畫。先后任供奉、內教博士,官至寧王友。吳道子奉詔繪制一些歷史畫,或政治性肖像畫(如《金橋圖》)。同時,他常在長安、洛陽,作壁畫名聲廣播。天寶年間(742~756),他奉詔游蜀歸來,在大同殿畫出,嘉陵江三百余里旖旎風光。玄宗因之稱羨道: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758年以后,不詳吳道子事跡。父親說著吳道子的情況。孫嬪和父親一樣,對畫也不是很感興趣,徐恭送一副,是白給孫家的。父親把畫收了起來,又讓人叫來蘭琴。父親、蘭琴和孫嬪,研究麗娟戶籍問題。孫嬪在北京的孫府,父親曾與家人說過,涉及駱紅戶籍問題。駱紅逃出永城李家,是家奴身份,孫嬪想著,倒不知如何辦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当涂县| 阿勒泰市| 胶州市| 临汾市| 昌乐县| 沁源县| 定襄县| 鄄城县| 闸北区| 丹棱县| 曲阳县| 淮滨县| 永德县| 辽宁省| 郁南县| 宁河县| 博白县| 错那县| 大同市| 昌江| 纳雍县| 昭平县| 慈利县| 资源县| 通许县| 神农架林区| 九江市| 永清县| 南雄市| 杭州市| 金沙县| 沁阳市| 上栗县| 谢通门县| 宜州市| 龙海市| 益阳市| 榆社县| 合山市| 长白|